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男,47岁,因四肢多发性红色丘疹、斑疹、溃疡并水肿形成5个月余,加重2周余,于2014年3月4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四肢、躯干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红斑、丘疹伴四肢水肿,部分丘疹表面出现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伴疼痛,无明显瘙痒不适,曾在当地医院就治,排除结核及艾滋病,皮损病理检查提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给予抗感染、定期清理溃疡面、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不明显。入院前2周,四肢水肿加重,皮损出现渗出增多,伴低热,遂来我院就治。患者既往于2006年7月因终末期肾病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等抗排斥治疗,血肌酐波动于100~130μmol/L,Hb 为106~110 g/L 左右。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无结核、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史;无麻风病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较差,慢性病容,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精神差,胸背部、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斑疹,以双下肢为明显,双下肢的胫前、胫后,后踝部有多处溃疡面,溃疡边缘色苍白,溃疡底部平整,有的溃疡底边缘沿皮下潜行,长达5 cm,底部有暗红色组织,沿皮下隧道处轻轻有力挤压,有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右膝下胫前处溃疡皮下隧道与膝关节相通,右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肤冷热觉及触觉未见明显异常,浅表神经未触及粗大,局部浅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皮肤感觉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霉酚酸酯(MMF)组、每组30只.获取三组小鼠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48h/72h/7d的肾脏标本,通过TUNEL法分别进行计算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 观察各组大鼠术24h/48h/72h/7d时的Cr,BUN 水平及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值水平均高于 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R+MMF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霉酚酸酯 可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HIF-1a的蛋白表达量的增加,这可能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导致急性肾衰竭等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其机制为多因素、多途径的复杂的病理过程。目的:观察肾脏进行预处理后激活热休克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素加氧酶1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成3组。缺血再灌注组为右肾切除,左肾缺血25min再灌注24h;预适应组为双侧肾脏缺血20min再灌注8d后再进行缺血再灌注。假手术组开腹游离肾蒂。结果与结论: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检测预适应组和假手术组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MPO染色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P<0.01);PAS染色发现预适应组肾组织病理情况轻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TUNEL染色分析结果表明预适应组和假手术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预适应组热休克蛋白27mRNA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和假手术组(P<0.05),热休克蛋白27mRNA于第8天时最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素加氧酶1mRNA在24~48h达到峰值A,然后逐渐下降,第8天后达到峰值B,B>A,并且高于假手术组(P<0.01)。提示远期缺血预适应激活热休克蛋白27、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红素加氧酶1,能减少炎症因子浸润、促进肾小管细胞修复和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参与肾脏内源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HLA-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 例肾移植术后因急性排斥反应血肌酐未降至正常患者,肺部感染后因病情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后HLA-G的表达情况及血肌酐的变化. 结果 12例患者因肾移植术后1次或多次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未完全恢复,于术后1~3月出现肺部感染,给予抗炎等治疗,因病情需要停用免疫抑制剂,1周以后患者血肌酐反而逐步下降至正常,且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肺部感染后HLA-G的上调表达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尸体肾移植、术后时间达半年以上、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服用氯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氯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用药8周,在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分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并比较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同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用药8周后,治疗组尿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内不同时间所有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葵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联苯双酯对肾移植患者血环孢素A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孢素A(CsA)有一定的肝脏毒性,常需同时行护肝治疗。我们在应用联苯双酯护肝治疗时发现其能降低血CsA的浓度,导致CsA的用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壳聚糖代替聚赖氨酸,制备包埋大鼠胰岛的壳聚糖/海藻酸钠(ACA)微胶囊进行异种胰岛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SD大鼠胰腺原位消化法分离纯化胰岛,气流吹喷制作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微囊化大鼠胰岛,比较微囊化与未微囊化胰岛的胰岛素释放情况、在异种受体腹腔内存活情况及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逆转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正常持续时间为23~65 d(平均48 d),对照组为3~6 d(平均5 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鼠腹腔灌洗分离ACA微囊化大鼠胰岛,发现微囊膜完整,囊壁无纤维化,胰岛存活良好.结论 ACA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胰岛素释放正常并可使异种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肾脏移植供受者外科手术的经验。 方法 近2年施行的30例亲属活体移植,术前均行供体16层螺旋CT供肾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第1例采用手助腹腔镜切取供肾,29例采取开放手术切取供肾。右肾供肾手术20例,左肾供肾10例,包括腹腔镜1例。经腹腔20例,经腰12肋切口腹膜后10例。28例右侧髂窝肾移植,2例左侧髂窝肾移植,移植肾动脉-受者髂内动脉间断端端缝合吻合28例,其中3例供肾双支动脉分别与髂内动脉2分支吻合,受者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盆腔分支完全结扎松解髂外静脉后行移植肾静脉-髂外静脉端侧连续缝合吻合。26例输尿管-膀胱粘膜下隧道式吻合,2例输尿管端侧吻合,2例输尿管端端吻合,内置支架管2周或以上,无输尿管并发症。结果 30例供者手术顺利,仅1例供者发生术侧气胸,闭式引流2天恢复,术后1周痊愈出院。受者移植肾功能良好,2到3周痊愈出院,无移植肾外科手术并发症。结论 术前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是准确了解供者供肾血管情况的有效方法,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取肾都是安全的取肾方式,腹腔镜手术费用过高开展受限,肾移植手术动脉吻合以受者髂内动脉-移植肾动脉吻合为首选,有利于弥补供肾动脉过短过细带来的吻合困难及多支动脉处理,结扎髂内静脉及髂外静脉盆腔分支有利于增加髂外静脉活动度,利于移植肾平顺安放在髂窝。各术式输尿管吻合在保留内支架管2周以上时是安全可靠的。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者 手术  相似文献   
9.
联苯双酯对肾移植患者FK506血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家清  刘东  唐斌  李琴  蒙善东  黎程 《广东医学》2005,26(2):207-208
目的 探讨联苯双酯对肾移植患者FK5 0 6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肝功能异常 ,ALT介于 4 0~ 10 0U/L之间 ,术后两周内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2 0例为观察组 ,服用联苯双酯护肝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 ,服用安慰剂。服用联苯双酯前及服用联苯双酯 1周后 2次测FK5 0 6血浓度 ,两次测定间FK5 0 6剂量不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服用联苯双酯 1周后FK5 0 6血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联苯双酯可使FK5 0 6血浓度降低 ,增加患者FK5 0 6用量及费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物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免疫变化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9/2008-07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其实验室完成.参试者:52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方法:肾移植后患者均服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所有患者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均按照相应指南诊断及治疗.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2,4,8,12周以及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时抽血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按其免疫力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26例,排斥反应组17例,感染组9例.主要观察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降低(P<0.05),而感染组显著增高(P<0.01).与感染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移植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