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4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SARS的流行给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敲响了警钟。当前,部分传染病潜伏期症状表现不明显,相关有效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治疗及传播链等方面还未完全为人类所掌握,加之有些医院感染的防护和隔离设备不完善,则增加了疾病的传播危险。所以,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增强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意识,则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我院总结多方资料、经验,提出预防、控制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癌根治间置空肠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cm)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近端胃癌患者85例,其中全胃切除术(对照组)40例,近端胃癌根治间置空肠术(试验组)45例,调查术后营养状况、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5年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55.6%(25/45)vs52.5%(21/40),P>0.05].试验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1%(5/45)vs22.5%(9/40),P=0.042].试验组术后5年累计胆囊结石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6/45)vs17.5%(7/40),P=0.038].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维生素B12和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2.2±8.6)vs(128.4±8.4),(41.3±5.8)vs(35.9±3.8),(271.5±49.7)vs(184.5±24.6),(220.2±59.7)vs(170.2±27.6),P值分别为0.036、0.024、0.032、0.026].试验组患者术后饮食情况和劳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2和0.048).结论 近端胃癌根治间置空肠术不影响进展期近端胃癌(肿瘤直径>3cm)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胆囊结石发病率,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野战环境战地救治对腹腔海水浸泡伤实验犬生存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 15只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 (A组 )、生理盐水救治组 (B组 )及综合救治组 (C组 ) ,观察每一组腹腔海水浸泡后的存活时间及血浆渗透压、乳酸水平变化。结果 ①C组平均存活时间 (5 8h)显著长于A(2 4h)、B(4 1h)两组 (P <0 0 1) ;②腹腔海水浸泡后 1hC组血浆渗透压(36 6 1± 8 4 )mmol/L、乳酸 (8 9± 1 8)m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 (374 3± 11 2 )mmol/L、(12 4± 3 1)mmol/L〕(P <0 0 5 ) ,B组乳酸 (10 3± 2 1)mmol/L水平也显著低于A组 (P <0 0 5 ) ;腹腔海水浸泡后 3hC组乳酸 (9 1± 1 7)mmol/L水平显著低于B组 (11 4± 1 9)mmol/L(P <0 0 5 )。结论 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早期补入低张胶体液及进行腹腔清创有助于缓解机体高渗状态 ,改善机体代谢 ,延长创伤动物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输卯管妊娠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急诊就诊的37例输卵管妊娠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发病时间为4小时至12天,术前转移性右下腹痛7例,右下腹痛24例,下腹或右下腹痛伴肛门放射痛并里急后重感34例,右下腹压痛31例,腹肌紧张28例。6例月经超期5天,13例月经正常。4例已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6例宫内置环。33例血象升高:WBC11.3~17.0×10^9/L,N49%~75%。34例Hb及RBC在正常范围内,1例出现重度贫血。尿HCG均阴性。37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积血,量约500~1500mL。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27例,左侧2例,腹腔流产型宫外孕8例,3例阑尾轻度充血水肿。术后病理检查:37例均找到绒毛膜,3例充血阑尾切除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论:月经史、绝育措施、尿HCG阴性均不能作为排除宫外孕的证据;女性患者疑似急性阑尾炎,如出现里急后重、肛门放射痛、阴道出血与月经周期不符合,尤其需要排除输卵管妊娠破裂。  相似文献   
5.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气流阻塞的影响因素与康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中、重度慢阻肺 (COPD)患者气流阻塞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 10 1例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 容积曲线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中度COPD患者FEV1%仅与Vmax50 %呈正相关 (r=0 .4 76 ,P <0 .0 0 1) ;重度COPD患者FEV1%则与Vmax75%、Vmax50 %和Vmax2 5%皆呈正相关 (依次r =0 .70 5 ,P <0 .0 0 1;r =0 .5 6 9,P <0 .0 0 1;r =0 .4 2 1,P <0 .0 0 1)。另对 2 8例吸烟者FEV1%与吸烟时间、日吸烟量和戒烟时间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 ,FEV1%与这些因素都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中度COPD的气流阻塞仅与小气道阻塞有关 ,缓解期的康复治疗保持气道的通畅至为重要 ;重度COPD的气流阻塞不但同时与大、小气道阻塞有关 ,还可能与呼吸肌的功能状态有关 ,其缓解期的康复治疗不但要保持气道的通畅 ,还需要进行呼吸肌的康复锻炼和配合营养支持 ,但仅有FEV1%数据也无法给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导 ,呼吸肌功能测定极为必需 ,有必要将呼吸肌功能测定列入COPD诊治指南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技术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脑内灰质体积(GMV)变化。方法 将43例ITN患者(ITN组)分为左侧ITN组(LITN组,21例)及右侧ITN组(RITN组,22例)。另选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均行MR检查,采集VBM数据,测量GM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ITN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小脑半球、右侧丘脑GMV增加,左后扣带回、左楔前叶GMV减少(P均<0.001)。RITN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小脑半球、左海马旁回、左岛叶、右楔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GMV增加,左颞中回、左中央后回、右颞下回GMV减少(P均<0.001)。RITN组与LITN组比较,左侧小脑半球、双侧岛叶、右中央后回、左扣带回GMV增加,右颞下回、右侧丘脑GMV减少(P均<0.001)。结论 ITN患者脑内GMV发生改变,VBM技术有助于客观反映ITN患者脑内GMV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V1%基础值按≤79%(组1)和≥80%(组2)分为2组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规范治疗前后,组1 FEV1、FEV1%、PEF、PEF%和ACT均显著低于组2(P<0.01),且ACT得分与FEV1%和PEF%结果高度一致;FEV1%均与FEV1、PEF、PEF%和ACT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CT与评价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好坏的客观指标FEV1%和PE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ACT简单明了,问题高度浓缩且准确精炼,特别对缺乏肺功能检测设备的基层乡镇卫生院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且可信度高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是由于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萎陷,肺泡和细支气管壁上附有透明膜所致,  相似文献   
9.
<正>本站同所有的部队血站一样,特殊性在于既是血站,又是医院输血科,担负从血源组织到供血用血这一"从血管到血管"整个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工作。通过几年的运行,本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健康人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的变异情况,并据此评价2001年GOLD和2002年中华呼吸学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中将FEV。/FVC〈70%作为COPD诊断分级先决条件的普适性和可行性。方法:测定260例健康人的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依年龄分为≤35、36—55及≥56岁3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及比较分析。结果:260例健康人FEV1/FVC均值为83.1%,随着年龄的增加趋于下降,3个年龄组之间两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其它指标如FVC%预计值、FEV1/FVC、PEF%预计值在〈55岁下降不明显,〉56岁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EV。%预计值则于健康人的各年龄阶段都未见显著下降。结论:FEV1/FVC的变异方向难以把握,尤其是COPD患者,其不似FEV1%预计值那样与COPD的病变程度具有良好的趋同性和平行性,作为COPD诊断分级的先决条件缺乏普适性且不能覆盖所有的COPD患者,临床实践中缺乏良好的可操作性,因此FEV1/FVC〈70%作为COPD诊断分级的先决条件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建议COPD诊治指南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