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膳食模式进行饮食行为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某区18~79岁的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食物频数调查表了解居民膳食情况,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膳食模式,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居民3 624人中有5种主要膳食模式,分别命名为肉类模式、果汁饮料模式、主食酒水模式、传统模式和蛋奶模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性别、年龄与膳食模式得分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肉类模式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3,OR=1.841,95%CI:1.234~2.748),与女性呈负相关(P<0.001,OR=0.428,95%CI:0.315~0.582);果汁饮料模式得分与年龄(P<0.001,OR=0.946,95%CI:0.932~0.961)、女性(P=0.020,OR=0.694,95%CI:0.510~0.943)、患有糖尿病(P=0.013,OR=0.456,95%CI:0.246~0.846)呈负相关;主食酒水模式与女性负相关(P<0.001,OR=0.083,95%CI:0.058~0.118),与从事体力活动性工作正相关(P=0.027,OR=1.529,95%CI:1.050~2.228);传统模式与家人共同生活(P=0.005,OR=1.636,95%CI:1.160~2.305)正相关,与学生负相关(P=0.027,OR=0.091,95%CI:0.011~0.765);蛋奶模式与年龄(P<0.001,OR=1.036,95%CI:1.021~1.051)、女性(P<0.001,OR=1.922,95%CI:1.414~2.612)、文化程度(P<0.001,OR=2.598,95%CI:1.759~3.837)呈正相关。结论 居民的饮食行为会受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模式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膳食模式,分析其膳食模式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共选取506名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在淮南市体检中心选取78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相关行为、个人主要病史、生活质量和食物摄入情况。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判定膳食模式,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分析肺结核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有四种膳食模式,分别为高脂型、含维D和钙饮食、素食和高动物蛋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结核患者膳食模式因素有:(1)农村:高脂型膳食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和高血压呈正相关(OR=3.13,95%CI:1.07~9.15;OR=1.77,95%CI:1.15~2.74;OR=7.64 95%CI:1.50~38.85);与不同营养状况和婚姻状况城负相关。含维生素D和钙型膳食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呈正比(OR=6.91,95%CI:1.11~42.86)。素食型膳食模式和不同营养状况呈正比(OR=11.00,95%CI:1.83~17.23;OR=8.05,95%CI:1.35~48.04);OR=3.15,95%CI:1.37~7.25);与高血压成反比(OR=0.51,95%CI:0.34~0.77)。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糖尿病、高血压和饮酒呈正比(OR=7.61,95%CI:2.02~28.63;OR=6.59,95%CI:2.10~20.64;OR=4.19,95%CI:1.22~14.36;OR=7.36,95%CI:1.54~35.12;OR=7.94,95%CI:1.68~37.55);与文化程度、不同营养状况和婚姻状况呈反比。(2)城市:与农村相比,高脂型膳食模式与年龄呈正相关(OR=4.50,95%CI:1.10~19.90;OR=3.17,95%CI:1.01~9.89);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OR=0.74,95%CI:0.63~0.85)。含维生素D和钙型膳食模式与中等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0.76,95%CI:0.64~0.87);与高等文化程度呈负相关(OR=1.32,95%CI:1.02~1.70);与家庭经济状况无关。素食型膳食模式城市和农村间影响因素无差异。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则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糖尿病和饮酒无关。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膳食模式城乡差异较大,且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对饮食预防肺结核提供新思路,为纠正肺结核高危人群不合理的膳食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武汉市地铁工作人员营养与饮食行为状况,分析饮食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武汉市地铁集团402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膳食摄入及日常饮食行为情况,运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 地铁工作人员日均蔬菜类、水果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和水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畜禽肉类摄入量高于建议量;三班制和四班制员工的蔬菜摄入量低于不轮班和两班制员工(P<0.05)。不经常吃早餐的比例,客运值班员和行车值班员高于行政管理人员(χ2 = 19.307,P<0.05),三班制和四班制高于不轮班(χ2 = 20.513,P<0.05)。点外卖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χ2 = 10.195,P<0.05),客运值班员和行车值班员高于电动客车司机和行政管理人员(χ2 = 31.061,P<0.05),三班制和四班制高于不轮班(χ2 = 19.735,P<0.05)。51.3%的员工吃饭过快。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 = 0.595,95%CI:0.357~0.990)、非行政管理人员工种(客运值班员:OR = 0.169,95%CI:0.036~0.794; 行车值班员:OR = 0.095,95%CI:0.020~0.452; 电动客车司机:OR = 0.107,95%CI:0.022~0.527)与健康饮食行为呈负相关,年龄小(20~25岁:OR = 4.568,95%CI:1.784~11.694;>25~30岁:OR = 3.553,95%CI:1.528~8.261)与健康饮食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武汉市地铁工作人员存在某些食物种类摄入不合理情况,性别、年龄和工种是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膳食模式,分析其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319名大学新生的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4种膳食模式:Ⅰ(摄入较多的汉堡包及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坚果类、零食、可乐、雪碧、咖啡、糖类)、Ⅱ(摄入较多的猪肉、羊肉、牛肉、禽肉、动物肝脏、鱼虾类、海带/海鱼/紫菜等海制品、坚果类)、Ⅲ(摄入较多新鲜水果、鸡蛋、鱼虾类、海带/海鱼/紫菜等海制品、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坚果类)、Ⅳ(摄入较多的粮谷类、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猪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其膳食模式的因素:(1)男生膳食模式Ⅰ、Ⅱ与居住地点(OR= 1.67,95%CI:0.87~3.19;OR=1.51,95%CI:0.79~ 2.88)、就餐地点(OR= 1.63,95%CI:1.03~2.59;OR= 1.83,95%CI:1.04~ 3.23)、母亲的文化程度(OR=2.52,95%CI:1.07 ~ 5.95;OR=3.38,95%CI:1.50 ~ 7.63)、家庭经济状况(OR=2.24,95%CI:1.30 ~ 3.88;OR=3.06,95%CI:1.77~ 5.29)、被动吸烟(OR= 1.80,95%CI:0.70 ~ 4.59;OR=1.83,95%CI:0.75 ~4.45)呈正相关。膳食模式Ⅲ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呈负相关(OR=0.56,95%CI:0.17~ 1.79);膳食模式Ⅳ和就餐地点呈正相关(OR=1.83,95%CI:1.04 ~ 3.23),但是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OR=0.56,95%CI:0.17~ 1.79)。(2)女生与男生相比,膳食模式Ⅰ和居住地点、就餐地点关系不大;而对于膳食模式Ⅱ、Ⅲ来说,被动吸烟对女生影响也不大。结论大学新生的膳食模式受社会人口统计学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苏州市18~45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体育锻炼频率的现状及健康素养对体育锻炼频率的影响。方法 从2019年和2020年苏州市两次的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库中选取18~45岁居民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苏州市18~45岁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为57.4%,比2019年的47.0%提升了10.4%(P<0.05),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下降了1.1%。2019年苏州市18~45岁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有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OR=1.47,95%CI:1.06~2.04)、健康技能(OR=1.58,95%CI:1.14~2.19)、安全与急救(OR=1.65,95%CI:1.07~2.54)和健康信息(OR=1.79,95%CI:1.27~2.54)。2020年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有科学健康观(OR=0.74,95%CI:0.58~0.94)。结论 2019—2020年苏州市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上升,但体育锻炼频率下降。健康素养中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安全与急救、健康信息是2019年居民体育锻炼频率的影响因素,科学健康观是2020年体育锻炼频率的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苏州市学生近视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近视的风险模型,为学生近视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招募苏州市四至十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标准化问卷收集学生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用眼环境、读写习惯、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睡眠及父母近视史等,现场测量教室照明,对每名学生进行屈光检测和裸眼远视力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Framingham模型构建近视风险评分模型。结果 本次纳入9~18岁学生2 859人,近视2 264人,近视检出率为79.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1.544,95%CI:1.258~1.896)、年龄(OR = 1.404,95%CI:1.325~1.487)、父母近视(一人近视:OR = 2.114,95%CI:1.694~2.638;均近视:OR = 3.450,95%CI:2.590~4.594)、黑板面照度不合格(OR = 1.316,95%CI:1.017~1.703)和躺着或趴着看书或电子屏幕(OR = 1.464,95%CI:1.099~1.950)是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Framingham近视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733~0.777),最佳临界值点为6.6,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70.9%,约登指数为39.21%(95%CI:34.90%~42.35%)。结论 Framingham近视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近视预测能力,可用于近视的健康管理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庆市35~79岁居民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抽取重庆市13个区县共21 508名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行为生活方式及过去一年的膳食情况,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使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将膳食模式因子得分四分位后,以最低四分位为参考,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的关联。结果 共提取出重庆市35~79岁居民五种膳食模式,分别是奶蛋模式、肉类模式、蔬果模式、面食模式和油盐模式。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发现,奶蛋模式(Q4:OR=0.87,95%CI:0.79~0.95)和蔬果模式(Q3:OR=0.89,95%CI:0.81~0.97)与血脂异常的发生呈负相关,面食模式(Q3:OR=1.12,95%CI:1.02~1.23;Q4:OR=1.12,95%CI:1.02~1.22)与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凉山地区291名7~12岁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的基本信息及生活方式信息,采用食物频率法获得研究对象过去1年内的膳食数据,并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测量,依据《WS/T 456—2014 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判断其营养不良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学龄儿童的营养不良分布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凉山彝族自治州学龄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06%,且以消瘦为主(8.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进行体力活动(OR=0.994,95%CI:0.990~0.999,P<0.05)和增加菌藻类食物摄入(OR=0.986,95%CI:0.931~0.996,P<0.05)是凉山地区学龄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而油炸食品(OR=1.056,95%CI:1.020~1.100,P<0.05)和零食类(OR=1.041,95%CI:1.014~1.072,P<0.05)食物摄入过多是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凉山彝族自治州学龄儿童营养不良情况突出,且受到体力活动、菌藻类食物摄入、油炸食品类食物摄入和零食类食物摄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山西省高年级小学生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从山西省117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所小学,从四年级、五年级中共随机抽取14 040名学生,采用自编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高年级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中位数为8.57 h,睡眠不足发生率为80.4%;家庭人均月收入(4 000~5 999元:OR=0.711,95%CI:0.607~0.834;≥6 000元:OR=0.748,95%CI:0.628~0.890)、父亲的文化程度(中专或高中:OR=0.864,95%CI:0.779~0.959)及职业(办事人员:OR=0.736,95%CI:0.592~0.915;社会生产服务人员:OR=0.818,95%CI:0.685~0.97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OR=0.734,95%CI:0.630~0.854)、近一周中等强度运动次数(3~4次/周:OR=0.841,95%CI:0.761~0.930;5次/周:OR=0.802,95%CI:0.721~0.893)、上学日是否每节课后起身活动(OR=1.207,95%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追踪数据共10 7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 检验,不良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青少年经常或总是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报告率为21.36%,而经常或总是食用油炸/烧烤食品的报告率为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含糖/碳酸饮料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538,95%CI: 1.258~1.882,P<0.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530,95%CI: 1.308~1.789,P<0.00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237,95%CI: 1.076~1.422,P<0.01)、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189,95%CI: 1.011~1.397,P<0.05)、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1.146,95%CI: 1.016~1.294,P<0.05; 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86,95%CI: 1.562~2.043,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327,95%CI: 1.791~3.024,P<0.001);保护因素包括女性(OR = 0.746,95%CI: 0.672~0.829,P<0.001)、与父母吃晚饭(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0.601,95%CI: 0.412~0.878,P<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0.696,95%CI: 0.495~0.979,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3,95%CI: 0.641~0.956,P<0.05;比较好/很好:OR = 0.652,95%CI: 0.539~0.790,P<0.001)。青少年油炸/烧烤食品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 = 1.187,95%CI: 1.054~1.335,P<0.01)、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377,95%CI: 1.093~1.735,P<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684,95%CI: 1.417~2.001,P<0.001)、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06, 95%CI: 1.454~2.001, 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783,95%CI: 2.126~3.644,P<0.001);保护因素包括与父母吃晚饭(每周一次以上:OR = 0.673,95%CI: 0.461~0.981,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8,95%CI: 0.634~0.980,P<0.05,比较好/很好:OR = 0.579,95%CI: 0.469~0.714,P<0.001)。结论 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还与一系列家庭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本人应该多方合作,实施综合干预,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并促进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的关联,为抑郁症状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2019年11至12月抽取了安徽2所医学专科院校一、二年级在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7 534名医学专科生纳入研究。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简版问卷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医学专科生童年期虐待经历、体力活动以及抑郁症状资料收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体力活动的不同水平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1%,男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9.6%,高于女生的14.9%(P值<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有童年期虐待经历(OR = 4.01,95%CI:3.17~5.08)和低体力活动水平(OR = 1.44,95%CI:1.20~1.74)均与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P值均<0.05)。与无童年期虐待经历和高体力活动水平相比,无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低体力活动水平(OR = 2.08,95%CI:1.03~4.20),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低体力活动水平(OR = 7.18,95%CI:4.05~12.71)、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中体力活动水平(OR = 5.22,95%CI:2.97~9.18)、有童年期虐待经历和高体力活动水平(OR = 5.11,95%CI:2.88~9.08)均与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风险增加有关(P值均<0.05)。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和低体力活动水平均与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存在正向关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可能有利于缓解童年期虐待经历对医学专科生抑郁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老年人群的膳食模式类型并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慢性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市年龄≥65周岁的2 738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4种膳食模式:模式1"动植物蛋白膳食模式"、模式2"零食小吃膳食模式"、模式3"果蔬类膳食模式"、模式4"谷薯类膳食模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模式1是肥胖的危险因素(OR=1.309,95%CI=1.027~1.669,P0.05);模式2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1.319,95%CI=1.040~1.672,P0.05);模式3是高脂血症的保护因素(OR=0.722,95%CI=0.541~0.964,P0.05)。结论动植物蛋白膳食模式及零食小吃膳食模式能够增加高寒地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应针对不同膳食模式人群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倡导平衡膳食,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山西省高中生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5月从山西省117个县(区)各随机抽取一所高中,从高中一、二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一个班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男生女生各17名,共7 956名,采用自编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西省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中位数为7.9 h,睡眠不足率为54.0%。性别(OR = 1.138,95%CI:1.032~1.255)、是否近视(OR = 0.798,95%CI:0.711~0.895)、母亲学历(大专或本科:OR = 1.740,95%CI:1.429~2.119)、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1 999元:OR = 0.690,95%CI:0.594~0.802;2 000~3 999元:OR = 0.818,95%CI:0.707~0.947;≥6 000元:OR = 0.681,95%CI:0.544~0.853)、是否参加体育社团(OR = 1.356,95%CI:1.169~1.572)、是否住校(OR = 1.993,95%CI:1.799~2.208)、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次数(≥5次/周:OR = 1.142,95%CI:1.031~1.264)、中等强度运动时间(31~60 min/次:OR = 0.856,95%CI:0.758~0.966)、每日写作业时间(2~3 h/d:OR = 1.592,95%CI:1.098~2.308;>3 h/d:OR = 1.924,95%CI:1.364~2.716)会影响高中生睡眠时间(P<0.05)。经Hosmer -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 = 9.100,P>0.05。结论 山西省高中生睡眠不足率相对较高。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杭州市中年人群三种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预防MS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17年10月杭州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45~59岁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膳食模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MS的关系。结果共调查2 102人,回收有效问卷1 918份,问卷有效率为91.25%。检出MS患者453例,患病率为23.62%。因子分析获得三种膳食模式:动物型模式,摄入较多的畜禽肉、加工肉制品和蛋等;中国传统型模式,摄入较多的粮谷、新鲜蔬果、豆及豆制品和茶等;海产品型模式,摄入较多的海带/紫菜、咸鱼肉和鱼虾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吸烟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动物型模式增加MS的患病风险(OR=1.224, 95%CI:1.072~1.944),中国传统型模式降低MS的患病风险(OR=0.785, 95%CI:0.477~0.998),海产品型模式与MS的患病风险未见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膳食模式与中年人群MS关系密切,坚持中国传统型膳食模式,减少肉类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MS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抖音的认知倾向,规范信念和行为压力对抖音依赖的影响,为大学生识别不健康行为及早期预防抖音依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在广州市和昆明市各1所高校进行调查,总计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收集人口学信息、抖音有关认知和社会影响变量。调整和非调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用以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结果:大学生抖音依赖率为20.51%。调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抖音有积极认知的大学生与抖音依赖呈正相关(OR=1.11,95%CI:1.02~1.22,P<0.05);朋友(OR=3.27,95%CI:1.33~8.03,P<0.01)和家人(OR=2.21,95%CI:1.05~4.67,P<0.05;OR=3.41,95%CI:1.50~7.57,P<0.01)的行为压力与抖音依赖呈正相关。结论:对抖音的积极认知、家人和朋友的社会影响与大学生抖音依赖有关,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对大学生行为形成的角色作用及价值观引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的关联,为糖尿病膳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7月对成都某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529名具有高原长期居住史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膳食调查,检测其Hb A1c、TC、TG水平。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收集其近一年内膳食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膳食模式,并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将膳食模式与TC、TG水平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提取出五类膳食模式,健康型、传统型、油炸面食型、腌菜型和酒类饮料型膳食模式。多元无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型膳食模式得分在汉族(OR=20.30,95%CI:8.94~46.09,P=0.000)患者中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患者传统型膳食模式得分高(OR=1.19,95%CI:1.03~1.37, P=0.015);腌菜型膳食模式在从不吸烟(OR=0.47,95%CI:0.24~0.93,P=0.029)的患者中得分低;酒类饮料型膳食模式在职业为机关单位相关负责人患者中得分高(OR=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昆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和提高居民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卡方检验进行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单因素分析,两水平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昆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家庭层面能解释的变异占18.5%,家庭环境卫生状况好(OR = 0.741,95%CI:0.587~0.934)和一般(OR = 0.771,95%CI:0.619~0.961)的居民、农转非(OR = 0.682,95%CI:0.553~0.841)、农民工(OR = 0.692,95%CI:0.523~0.912)、农村居民(OR = 0.633,95%CI:0.480~0.835)更不容易患慢性病,家庭经济水平中等(OR = 1.307,95%CI:1.100~1.554)和高(OR = 1.657,95%CI:1.327~2.070)的居民更容易患慢性病;40岁及以上(OR = 1.793,95%CI:1.161~2.768; OR = 4.789,95%CI:3.177~7.218; OR = 9.995,95%CI:6.534~15.291; OR = 19.440,95%CI:12.530~30.161)、不在婚(OR = 1.408,95%CI:1.146~1.731)、无业或退休(OR = 1.761,95%CI:1.413~2.193)、戒烟(OR = 1.656,95%CI:1.154~2.377)、超重(OR = 1.392,95%CI:1.182~1.640)和肥胖(OR = 2.574,95%CI:1.938~3.418)的居民更容易患慢性病,睡眠时间6 h及以上(OR = 0.567,95%CI:0.443~0.725; OR = 0.447,95%CI:0.319~0.626)的居民更不容易患慢性病。结论 注重个体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的同时,加强家庭健康教育的把关,从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促进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南城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学龄前儿童保持合理睡眠时间和睡眠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5—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对4 226名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并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河南城市学龄前儿童平均睡眠时长为(9.46±1.98)h,睡眠不足的比例为56.60%。在体力活动时间、视屏时间、抚养者、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等方面睡眠不足的比例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853、48.424、27.763、19.654、20.06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河南城市>4~4.5岁(OR = 1.313,95%CI:1.064~1.567)、>4.5~5岁(OR = 1.982,95%CI:1.627~2.355)、>5~5.5岁(OR = 2.052,95%CI:1.674~2.435)、>5.5~6岁(OR = 2.374,95%CI:1.812~2.944)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时间<60 min/d(OR = 1.745,95%CI:1.483~2.011)、体力活动时间60~120 min/d(OR = 1.481,95%CI:1.251~1.722)、外祖父母等抚养(OR = 1.222,95%CI:1.061~1.381)、母亲学历初中及以下(OR = 1.364,95%CI:1.147~1.595)、母亲学历高中(OR = 1.171,95%CI:1.024~1.321)者其学龄前儿童的睡眠不足发生率较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河南学龄前儿童睡眠不足问题凸显,年龄、体力活动、视屏时间、抚养者、母亲学历等是导致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影响因素给予干预和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年级小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集体调查的方式,对8211名四~六年级小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匿名自填完成。结果山东省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59.01%,男生为55.29%,女生为62.79%(χ~2=47.68,P0.05);居住在城市的学生为62.03%,居住在农村的学生为53.92%(χ~2=52.14,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分别为65.54%、55.13%(χ~2=86.00,P0.05);四、五、六年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53.07%、60.64%和63.08%(χ~2=61.02,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0.79,95%CI:0.72~0.87)、年级(六年级OR=1.45,95%CI:1.29~1.63)、居住地(OR=1.17,95%CI:1.04~1.32)、自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OR=0.68,95%CI:0.59~0.79)、是否为独生子女(OR=1.13,95%CI:1.02~1.26)、地区(青岛OR=3.02,95%CI:2.56~3.58)、父亲职业(未就业OR=0.75,95%CI:0.59~0.95)和父亲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OR=1.30,95%CI:1.05~1.60)。结论不同特征的高年级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影响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以及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5月—6月对喀什地区1市1县3个乡/街道内的18岁以上维吾尔族成年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询问法和食物称重法收集个体及家庭膳食摄入情况,应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膳食模式并加以分析与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成年居民存在4种主要的膳食模式,即粮谷蔬菜型膳食模式、水果奶类型膳食模式、肉类蛋类型膳食模式和干果坚果型膳食模式,粮谷蔬菜型膳食模式是其中的主要膳食模式。水果奶类型膳食模式在协变量校正前后与腰臀比(WHR)和总胆固醇(TC)均呈负相关关系(r_(WHR)=-0.361;r_(TC)=-0.145);肉类蛋类型膳食模式与BMI、WHR和空腹血糖(FPG)呈正相关关系(r_(BMI)=0.128;rWHR=0.149;r_(FPG)=0.083);干果坚果型膳食模式与FPG呈负相关关系(r_(FPG)=-0.112)。粮谷蔬菜型膳食模式与MS及其各组分无相关关系;水果奶类型膳食模式与MS及高血压患病率呈负相关;肉类蛋类型膳食模式与高空腹血糖和肥胖呈正相关;干果坚果型膳食模式则与高空腹血糖呈负相关。结论维吾尔族人群膳食模式与MS及其各组分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中水果奶类型膳食模式可能是MS和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而肉类蛋类型膳食模式则可能是高空腹血糖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干果坚果型膳食模式可能是高空腹血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