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胶囊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小鼠可移植性自发乳腺癌MA-73 7和实体瘤S180 ,分别以C5 7BL/6J和ICR小鼠为荷瘤动物,甲地孕酮胶囊(MA)单独给予或与环磷酰胺(CTX)合并给药,与环磷酰胺比较抑瘤作用。结果:MA可有效抑制乳腺癌MA-73 7生长,po 2 0 0 mg·kg-1MA作用与中CTX80 mg·kg-1相近。对S180肉瘤,MA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它与CTX合用,可增强CTX的抑瘤作用。结论:甲地孕酮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与CTX合用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香菇多糖(LTN)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LTN1及5mg·kg-1·d-1×6,ip可促进正常小鼠由ConA(2.5mg·kg-1)刺激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1,5及10mg·kg-1·d-1×8或5,ip能分别纠正由环磷酰胺(Cy,200mg·kg-1和80mg·kg-1,ip)诱导的免疫亢进或低下状态。此外,LTN(1,5和10mg·kg-1·d-1×6,ip),促使小鼠胸腺L3T4+(Th)和Lyt2+(Ts)细胞数减少,外周脾脏L3T4+和Lyt2+细胞数增加,腹腔巨噬细胞释出肿瘤坏死因子(TNF)也明显增加。这些作用均以LTN5mg·kg-1·d-1作用最佳。提示LTN可能通过影响T细胞及其亚型,促进TNF活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小鼠β防御素3(rMBD3)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10 mg·kg-1·d-1rMBD3腹腔注射3月,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MBD3高剂量组(10 mg·kg-1·d-1)、rMBD3低剂量组(5 mg·kg-1·d-1)和利巴韦林组(100 mg·kg-1·d-1)。采用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模型,感染病毒12 h后分别腹腔注射给药。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死亡情况。于攻毒第3天检测肺泡灌洗液流感病毒滴度、血清γ干扰素含量、肺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10?mg·kg-1·d-1 rMBD3 3月,未发现明显异常反应或死亡,各重要脏器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rMBD3各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滴度、肺指数抑制率均降低,肺组织病理改变减少。结论 rMBD3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体内具有抗流感病毒、保护流感小鼠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博安霉素对小鼠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博安霉素对小鼠结肠癌及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26移植于皮下、盲肠、肝内及脾内移植肝转移等模型,并应用LEICAQ500IW图象分析系统分析肝转移病理切片。结果 博安霉素5mg·kg-1和2.5mg·kg-1,对皮下瘤抑瘤率为78.7%和61.9%;盲肠移植瘤抑瘤率为99.4%和90.0%;肝内移植瘤的抑瘤率为86.9%和75.7%。博安霉素10mg·kg-1和5mg·kg-1对脾内原发灶抑瘤率为98.1%,99.4%和52.6%,76.2%,对肝转移灶的抑瘤率为93.1%,97.6%和54.5%,56.8%。结论 博安霉素明显抑制小鼠结肠癌26在皮下、盲肠、肝内和脾内移植瘤的生长,对肝转移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体内外实验模型,研究了新维A类化合物4-乙酰胺苯基维A酸酯(4-APR)对肿瘤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4-APR 43.3mg·kg-1po即能减少小鼠Lewis肺癌的自发性肺转移瘤数。半体内实验证明4-APR10-5mol·L-1和10-6mol·L-1对B16-F10癌细胞的人工肺转移瘤数分别抑制67.9%和36.6%。体外实验显示,4-APR对B16-F10细胞侵袭重组基底膜的抑制率分别为54.2%和41.9%。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结果表明,预先给予黄芪多糖(APS)ip30,60,100mg·kg-1·d-1×7d能明显提高内毒素(25mg·kg-1·ip)中毒小鼠的存活率,APSip 100mg·kg-1·d-1×7d,能完全解除内毒素的致死作用,对内毒素中毒鼠肝脏内ATP含量及EC值下降具有拮抗作用。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APSip 60,100mg·kg-1·d-1×7d能明显拮抗内毒素处理小鼠肝匀浆中MDA升高及GSH降低。电镜显示APS对内毒素处理小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茶碱药代动力学是否存在显著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测定家兔iv 10mg·kg-1茶碱及每天1次灌服喹诺酮类药物,连续6d,再iv 10mg·kg-1茶碱后血浆中茶碱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合用氟罗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按一室模型处理。合用前后茶碱的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54±0.035h-1,0.151±0.044 h-1;T1/2:4.70±1.12 h,4.90±1.38 h;V:0.562±0.180 L·kg-1,0.556±0.166 L·kg-1;AUC0~10:93.70±32.87 mg·h·L-1,100.20±43.11 mg·h·L-1;AUC0~∞:147.87±68.08 mg·h·L-1,157.16±80.69 mg·h·L-1;CL:0.090±0.046 L·kg-1·h-1,0.091±0.052 L·kg-1·h-1;Cmax:19.91±5.25 mg·L-1,20.12±5.24 mg·L-1。以上合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用氟罗沙星后茶碱的血浆浓度有一定波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芦氟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呈一室模型。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47±0.017 h-1,0.148±0.018 h-1;T1/2:4.76±0.54 h,4.74±0.56 h;V:0.581±0.089 L·kg-1,0.555±0.075 L·kg-1;AUC0~10:91.42±11.14 mg·h·L-1,94.97±10.20mg·h·L-1;AUC0~∞:119.48±14.96 mg·h·L-1,124.05±14.76 mg·h·L-1;CL:0.085±0.011 L·kg-1·h-1,0.082±0.010L·kg-1·h-1;Cmax:18.48±2.53 mg·L-1,19.16±2.34mg·L-1。合用芦氟沙星前后茶碱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用芦氟沙星后茶碱的血浆浓度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培氟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呈一室模型。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50±0.038 h-1,0.110±0.018 h-1,P<0.01;T1/2:4.95±1.67 h,6.69±2.01 h,P<0.01;V:0.584±0.149 L·kg-1,0.511±0.126 L·kg-1,P<0.05;AΜC0~10:97.71±40.09 mg·h·L-1,126.11±42.72 mg·h·L-1,P<0.01;AΜC0~∞:136.05±83.40 mg·h·L-1,202.10±99.81 mg·h·L-1,P<0.01;CL:0.091±0.038 L·kg-1·h-1,0.056±0.018 L·kg-1·h-1,P<0.01;Cmax:18.94±4.89 mg·L-1,21.82±5.40 mg·L-1,P<0.05。合用加替沙星前后茶碱在家兔体内按一室模型处理。合用前后茶碱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0.147±0.035 h-1,0.127±0.026 h-1;T1/2:4.89±0.98 h,5.62±1.09h;V:0.541±0.162 L·kg-1,0.538±0.154 L·kg-1;AΜC0~10:97.81±29.87 mg·h·L-1,107.27±39.54mg·h·L-1;AΜC0~∞:153.32±65.64 mg·h·L-1,174.01±71.03 mg·h·L-1;CL:0.081±0.034 mg·h·L-1,0.074±0.033 L·kg-1·h-1;Cmax:20.51±5.12 mg·L-1,20.60±5.05 mg·L-1。合用加替沙星前后茶碱各参数除T1/2(P<0.05)外无显著差异。结论氟罗沙星、芦氟沙星对茶碱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培氟沙星对茶碱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加替沙星对茶碱的血药浓度及除T1/2的药代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二甲胺四环素增强博安霉素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博安霉素对小鼠Lewis肺癌的肺转移有显著抑制作用;用等毒性剂量进行比较,博安霉素的肺转移抑制率高于丝裂霉素。单独给博安霉素(5mg·kg-1)对肺转移抑制率为67%,对其中大转移瘤结(直径>2mm)的抑制率为85%;博安霉素与二甲胺四环素(5mg·kg-1)联合使用时,对肺转移瘤以及时大转移瘤结的抑制率分别为88%和100%,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DI<0.5(P<0.01),表明二甲胺四环素能明显增强博安霉素的抗转移作用。酶联免疫测定证明,二甲胺四环素能降低肺巨细胞癌PG细胞IV型胶原酶的表达,Fura-2/AM荧光法测定,二甲胺四环素能显著降低PG细胞内游离Ca2+的水平。本研究结果提示博安霉素与二甲胺四环索联合用药可能有利于控制肿瘤转移,二甲胺四环素的增效机制可能与抑制IV型胶原酶的表达、干扰肿瘤侵袭与转移的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魏酸(0.8,1.6 g·kg-1·d-1)对小鼠全脑缺血30m in及再灌注60m in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8mg·kg-1),共2次,间隔4h,在第一次注射后2h将大鼠浸入4℃冰水5m in,造成血瘀模型,观察阿魏酸(50~200mg·kg-1·d-1)对血黏度的影响。结果阿魏酸(0.8g·kg-1·d-1)可显著提高脑组织LDH活性、可明显降低MDA含量、可显著提高SOD活性;阿魏酸(1.6g·kg-1·d-1)可显著降低MDA/SOD比值;对大鼠血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预防性应用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大鼠血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HLJDTAF)对小鼠的抗缺氧作用及对多发脑梗死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小鼠亚硝酸钠中毒和断头试验,观察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连续灌胃给药4d对缺氧的保护作用,同时观察该药对血细胞的影响;采用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模型观察HLJDTAF对模型大鼠脑组织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结果 HLJDTAF865,433,216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 ;216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亚硝酸钠中毒缺氧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 ;HLJDTAF865,433,216mg·kg-1可明显延长正常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33mg·kg-1可提高小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同时升高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P<0.05) ;HLJDTAF610,305mg·kg-1组可显著降低多发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LA含量,提高LDH活性,提高Na+-K+-ATP酶活性,153mg·kg-1也可提高LDH与Na+-K+-ATP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结论 HLJDTAF可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同时改善多发脑梗死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提取物(GBEE)对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C57BL/6J小鼠Lewis肺癌转移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替加氟80 mg·kg-1(阳性对照)和GBEE 50,100和200 mg·kg-1治疗组。正常和模型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5 d。给药结束后第2天剥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摘取肺组织,Bouin's液固定后于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肺表面转移灶,计算肺癌转移率和抗转移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ColⅣ)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细胞CD44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 GBEE 50,100和200 mg·kg-1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移植瘤瘤质量分别为2.6±0.4,2.3±0.4和(2.3±0.6)g,抑瘤率分别为21.3%,32.2%和29.6%。模型对照组小鼠Lewis肺癌转移率为70%,GBEE 50,100和200 mg·kg-1治疗组肺癌转移率分别为50%,30%和4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BEE 100 mg·kg-1治疗组小鼠肺癌转移灶明显减少(P<0.01),抗转移率为87.5%;50和200 mg·kg-1无明显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BEE 50,100和200 mg·kg-1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ColⅣ和HA含量(P<0.01),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CD44蛋白表达,并促进nm23-H1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GBEE对Lewis肺癌转移模型小鼠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抑制肿瘤细胞黏附分子CD44表达并降低血清ColⅣ和H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植物雌激素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预防作用 ,为防治HPH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2 10 3± 2 8 7)g,随机分为 6组 :①平原对照组 (C) ;②慢性缺氧组 (H) ;③染料木黄酮低剂量组 (H +L) :给药剂量为 2 5mg·kg-1;④染料木黄酮中剂量组 (H +M)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⑤染料木黄酮高剂量组 (H +H) :给药剂量为 10 0mg·kg-1;⑥大豆苷元组 (H +D) :给药剂量为 5 0mg·kg-1。C组在平原环境 ,②~⑥组每天灌胃大鼠受试物或与受试物等容积的溶媒 ,置于减压舱 ,模拟海拔 5 0 0 0m高原 ,8h·d-1,持续 2 1d ,分别测定肺动脉压、右心室功能和右心室肥大指数。结果 慢性缺氧后大鼠肺动脉压显著增加 (P <0 0 1) ;与慢性缺氧组相比 ,染料木黄酮可以显著抑制慢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 (P <0 0 1) ;大豆苷元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 ,单纯缺氧组右心室肥大指数 [RV/ (LV +Sep) ]显著增加 (P <0 0 1) ;与单纯缺氧组比较 ,染料木黄酮各组右心室肥大指数从低剂量到高剂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40 5 3%±3 80 % ,P >0 0 5 ;39 0 7%± 3 6 9% ,P >0 0 5 ;33 73%±3 2 0 % ,P <0 0 1) ,高剂量组 (10 0mg·kg-1)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种筛选抗过敏药与止痒药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探讨以4-氨基吡啶(4-AP)诱发小鼠舔体反应作为筛选抗过敏药与止痒药动物模型的可能性。4-AP1mgkg-1颈背部sc能诱发小鼠舔体反应。抗过敏药与止痒药苯海拉明、多塞平、强的松、地塞米松、肤轻松、皮炎平、色甘酸钠、酮替芬等均能明显抑制此种反应。硝苯地平与米诺地尔也有效。西米替丁与雷尼替丁无效。吗啡与地西泮能拮抗4-AP的这一作用,镇静剂量的巴比妥类与阿司匹林则无拮抗作用。研究表明,以4-AP诱发小鼠舔体反应的方法简便易行,指标明确,可作为筛选抗过敏药与止痒药的一种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王黎明  褚云鸿 《药学学报》1996,31(11):806-811
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sc或icv埃必定(ipalbidine,Ipa)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而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pa人产生镇痛作用;预先给予利血平可以取消scIpa的镇痛作用,这一作用可被icv补充NE所翻转;电解损毁大鼠叹侧蓝斑,i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200mg·kg-1,酚妥拉明ip10mg·kg-1或icv150μg和sc哌唑嗪5mg·kg-1均能使Ipa的镇痛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sc育亨宾5mg·kg-1和ip普萘洛尔10mg·kg-1对Ipa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Ipa在中枢有镇痛作用,其部位主要在脊髓以上的神经结构,Ipa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a1受体有关,而与a2和β受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乙酰胆碱选择性微电极技术,观察到小剂量赛拉嗪(2.0和6.0mg·kg-1)可显著增加大鼠海马CA1区ACh的含量,而大剂量赛拉嗪(10.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则作用相反。咪唑克生虽可明显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在去兰斑核的大鼠上,赛拉嗪(2.0和6.0mg·kg-1)及咪唑克生(0.6mg·kg-1)分别对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具有减少和增加作用,且咪唑克生拮抗赛拉嗪的作用后,海马CA1区ACh的含量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提示,赛拉嗪对麻醉大鼠海马CA1区ACh含量呈双相性影响,咪唑可生虽能显著拮抗赛拉嗪的作用,但海马CA1区ACh的含量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分别与赛拉嗪和咪唑克生降低或提高中枢NE能系统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通路是否介导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VPA)改善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SAE模型。成年雄性C57BL/6小鼠90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n=15)、模型组(CLP组,n=25)、丙戊酸组(VPA组,n=25)和联合用药组[VPA+K252a(TrkB拮抗剂)组,n=25)]。术后第15天,四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1)、生理盐水(10 mL·kg-1)、VPA(100 mg·kg-1)和VPA(100 mg·kg-1)+K252a(1 mg·kg-1),连续14天。术后第29天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行为学测试后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DNF、TrkB、pTrkB和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的含量;电镜观察突触数量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小鼠目标象限探索次数与其它象限探索次数比值明显减少,BDNF、pTrkB/TrkB和PSD95含量下降(P<0.05);与CLP组比较,VPA组小鼠目标象限探索次数与其它象限探索次数比值明显增加,BDNF、pTrkB/TrkB和PSD95含量升高(P<0.05);与VPA组比较,VPA+K252a组小鼠目标象限探索次数与其它象限探索次数比值明显减少,pTrkB/TrkB、PSD95含量和突触数量降低(P<0.05)。结论:VPA改善SAE小鼠认知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染料木素对维甲酸模型大鼠骨密度和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维甲酸 70 mg·kg- 1灌胃两周(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后 ,各组大鼠给药如下 :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 ig等容量生理盐水 ;骨疏康组以5 .0 g· kg- 1 的骨疏康灌胃 ,染料木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以 1 8.0 ,9.0和 4.5 mg· kg- 1 灌胃给药。并分别于0 ,1 ,2 ,4,8,1 2周从各组取 8只大鼠 ,测量大鼠体质量 ,股骨、胫骨长度和质量 ,测定股骨、胫骨和腰椎骨密度和胫骨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1染料木素可增加维甲酸模型大鼠的体质量 ,并明显增加维甲酸大鼠的左股骨、左胫骨质量和长度 ( P <0 .0 5或 P <0 .0 1 ) ;2增强维甲酸模型大鼠的骨密度 ( P <0 .0 5或 P <0 .0 1 ) ;3可明显升高维甲酸模型大鼠微量元素含量 ( P<0 .0 5或 P <0 .0 1 )。结论 染料木素可使维甲酸模型大鼠的骨密度显著增加 ,并使骨质微量元素明显增加 ,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鼠全胚胎培养研究环磷酰胺致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小鼠全胚胎培养技术 ,通过妊娠 d8分别 ip5,1 0 ,1 5和 2 0 mg·kg-1环磷酰胺 ( CP) ,研究了该药对器官原基形成期胚胎的致畸作用 ,并对其致畸机理作了初步探索 .给药 4h后取胚胎进行培养 ,于 d 1 0 .5收获胚胎 ,测量其卵黄囊直径 ,头长及颅臀长并记录其大体形态的变化 .结果表明 ,1 5mg· kg-1组尾畸形率最高 ;2 0 mg· kg-1组生长迟缓率最高 .电镜观察所显示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均提示 CP致畸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地稔全草及其不同部位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检测方法,对地稔全草及其根、茎、叶中铜、铅、镉、汞、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26批全草中,铅的含量均>5 mg·kg-1,7批镉的含量>0.3 mg·kg-1,砷的含量均≤1 mg·kg-1,汞的含量均<0.1 mg·kg-1,铜的含量均<20 mg·kg-1。10批分部位考察的样品中,根中铅含量均>5 mg·kg-1、9批镉的含量>0.3 mg·kg-1;茎中5批铅的含量>5 mg·kg-1、10批镉的含量>0.3 mg·kg-1;叶中1批铅的含量>5 mg·kg-1、10批镉的含量均<0.3 mg·kg-1;各部位砷的含量均≤1 mg·kg-1、汞的含量均<0.1 mg·kg-1、铜的含量均<20 mg·kg-1。结论 以重金属含量为指标进行考察后,依据用药安全性原则,建议地稔以地上部位入药。  相似文献   

20.
多抗甲素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抗甲素(PAA)在100mg·kg-1·d-1剂量下,给药18d,显著抑制B16-F10黑色素瘤人工肺转移,肺转移结节数由137个下降到95个。同位素参入法测定PAA对正常及荷瘤小鼠脾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并使小鼠脾细胞对PHA刺激的反应性不因荷瘤而降低;PAA且能增强正常及荷瘤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拮抗环磷酰胺对NK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PAA体外能不同程度地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放射免疫测定法表明PAA对小鼠血浆TXA2/PGI2比值影响较小。PAA抗肿瘤转移作用主要与促进荷瘤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和直接抑制肿瘤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