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藜芦配伍白芍对未成熟小鼠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为中药十八反藜芦反白芍配伍禁忌内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健康、出生21 d的昆明种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白芍高,低剂量组(4,2 g·kg-1),阳性药雌二醇(E2)组(0.1 g.kg-1),白芍高、低剂量+藜芦(0.045 g·kg-1)组,E2+藜芦组,白芍高、低剂量+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0.005g·kg-1)组,E2+ICI组;给药6 d后,分别计算子宫系数、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HE染色观察子宫和阴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白芍给药组(4,2 g·kg-1)均能使未成熟小鼠的子宫系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5),LH(P0.01)和FSH(P0.01)的水平显著降低,还能明显促进靶器官子宫、阴道的生长发育,与E2作用相似略弱;白芍给药组(4,2 g·kg-1)配伍藜芦后,子宫系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降低(P0.01),LH(P0.01)和FSH(P0.01)水平明显升高,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与配伍ICI的作用趋势一致。同时,E2配伍藜芦后,子宫系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E2含量明显降低(P0.01),LH和FSH水平明显升高(P0.01),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其作用与配伍ICI组相似。结论:当藜芦与白芍配伍时,可以妨害白芍的雌激素样作用;藜芦对白芍的妨害作用可能跟藜芦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藜芦配伍人参对未成熟小鼠子宫系数、性激素水平、靶器官子宫和阴道的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组(5 mg·kg-1)、藜芦组(0.045 g·kg-1)、人参低、中、高剂量组(12,18,24 g·kg-1)、ICI和人参低剂量混合组(混合低剂量组)、ICI和人参中剂量混合组(混合中剂量组)、ICI和人参高剂量混合组(混合高剂量组)、藜芦和人参低剂量配伍组(配伍低剂量组)、藜芦和人参中剂量配伍组(配伍中剂量组)、藜芦和人参高剂量配伍组(配伍高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5 d后分别观察小鼠子宫系数,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及子宫、阴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人参各剂量组能使未成熟小鼠的子宫系数显著增加(P0.05),E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LH,FSH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还能明显促进靶器官子宫、阴道的生长发育。配伍藜芦后,人参各剂量组的子宫系数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E2,LH和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和阴道的促生长发育作用减弱。结论:藜芦与特定剂量的人参配伍能够妨害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胶对正常雌性小鼠子宫和卵巢系数、雌激素水平、子宫和卵巢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48只正常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胶高剂量组、阿胶低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末次灌胃后称小鼠体质量,计算各组小鼠子宫和卵巢系数,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观察小鼠子宫、卵巢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胶高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小鼠子宫系数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胶高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小鼠血清E2水平升高,血清FSH、LH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阿胶对正常雌性小鼠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4.
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附近脂肪),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补骨脂组(0.59 g.kg)、补佳乐组(0.8 g×10-4 g·kg-1)和假手术组,ig 4周后分别观察大鼠肛温、子宫和肾上腺系数,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肛温升高,子宫和肾上腺萎缩,血清中E2水平下降,LH,FSH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组、补佳乐组大鼠的肛温明显降低(P<0.01),子宫和肾上腺系数明显提高(P<0.05,P<0.01),血中E2浓度明显升高,LH,FSH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骨脂能降低去卵巢大鼠的肛温,增加子宫和肾上腺系数,升高血中E2水平并降低LH,FSH水平,表明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有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大男  赵卫  秦宗永 《河北中医》2005,27(6):467-469
目的探讨复方保元煎对老龄雌性小鼠阴道、子宫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5个月龄老龄雌性小鼠90只,体重(49±1.3)g,将其随机分为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30只,复方保元煎低剂量组30只,空白对照组30只,各组给药3个月,麻醉后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血促卵泡激素(FSH),处死后剥离阴道及子宫称重,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用药后老龄雌性小鼠阴道和子宫重量显著提高,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P<0.01),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缓甚至逆转小鼠子宫萎缩状况。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用药后老龄雌性小鼠血清E2、LH、P、FSH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保元煎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保元煎能有效调节衰老小鼠的激素水平,延缓和逆转小鼠生殖系统退化,为开发治疗绝经后冠心病天然雌激素新药提供了可借鉴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更舒方对卵巢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大鼠行为学特点、血清激素及子宫系数的影响,探讨更舒方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药效学特点。方法:采取卵巢去势法制备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48只大鼠据体质量按随机区划法分为模型组、坤泰组、17-β雌二醇+孕酮(下称雌激素组)以及更舒方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雌激素组皮下注射给药,其余组灌胃给药,给药4周,于末次给药后24 h内进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明暗箱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估;采用10%水合氯醛(30 mg/kg)腹腔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并切除子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浓度;称双侧子宫湿质量,计算子宫系数。结果: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更舒方高、低剂量组大鼠运动总路程长于模型组(P0.01),雌激素组和更舒方中剂量组大鼠进入中央区次数增多(P0.05),且雌激素组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P0.01),更舒方低剂量组大鼠运动总路程长于坤泰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OE%低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组和更舒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OE%和OT%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更舒方中剂量组大鼠OE%、OT%均高于坤泰组(P0.01);更舒方高剂量组OT%高于坤泰组(P0.01);明暗箱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在明箱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组和更舒方中剂量组大鼠在明箱停留时间明显长于模型组(P0.05),舒更方低剂量组大鼠在明箱停留时间短于坤泰组(P0.05)。血清激素水平及子宫系数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FSH和L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更舒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E2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FSH和LH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子宫系数高于模型组(P0.05),更舒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E2均高于坤泰组,舒更方中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高于坤泰组。结论:更舒方可以有效调节卵巢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减缓体质量增长,更舒方中剂量组可以使血清中E2含量增加,降低FSH、LH含量,增加子宫系数,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提示更舒方可以通过改善性激素水平调节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情绪症状,具有深度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补肾疗更浸膏延缓老年小鼠卵巢功能衰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13月龄自然衰老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老年空白组,戊酸雌二醇片组(0.00026 g·kg-1),坤泰胶囊组(1.56g·kg-1),补肾疗更浸膏低、中、高剂量组(6.5,13.0,26.0 g·kg-1),另取3月龄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含量;取小鼠子宫、卵巢,称质量并计算脏器指数;10%甲醇固定,观察子宫、卵巢病理学改变;采用DNA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测定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结果补肾疗更浸膏可升高老年小鼠血清E2、P含量(P0.05,P0.01),降低FSH、LH含量(P0.01),提高老年子宫、卵巢系数(P0.05,P0.01),增加子宫内膜厚度(P0.05,P0.01),并可明显增加老年小鼠卵巢各级卵泡数(P0.05,P0.01),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P0.01),同时可不同程度改善老年小鼠病变子宫内膜组织结构。结论补肾疗更浸膏能有效延缓老年雌性小鼠卵巢功能衰退进程,改善其生殖系统功能,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液性激素水平,改善病变子宫、卵巢超微结构,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卵巢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B组采用电针治疗,C组采用口服雌激素药物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和治疗3个月后各项生化指标[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FSH/LH、雌二醇(E2)]、双侧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AFC)、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动脉血流各项指标[卵巢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C组FSH、LH、FSH/LH低于治疗前、且低于A组和B组(P0.01,P0.05);B组双侧卵巢体积和AFC大于治疗前(P0.05),且双侧卵巢体积大于A组、AFC大于C组(P0.05);3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B组和C组PI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月后,B组和C组FSH、LH、FSH/LH较治疗前降低、C组E2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FSH、LH、FSH/LH降低而E2升高(P0.01,P0.05);3组双侧卵巢体积和AFC均大于治疗前(P0.01,P0.05)且B组均大于A组和C组(P0.01,P0.05),C组AFC大于A组(P0.05);3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1)且B组大于A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PI小于治疗前(P0.05)且B组PI小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A组FSH、FSH/LH低于治疗前(P0.05),B组和C组FSH、LH、FSH/LH低于治疗前(P0.01,P0.05),3组E2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A组比较C组FSH、LH、FSH/LH降低而E2升高(P0.01,P0.05),C组FSH、FSH/LH低于B组(P0.05),B组FSH、LH、FSH/LH低于A组(P0.05);3组双侧卵巢体积和AFC均大于治疗前(P0.01,P0.05)且B组均大于A组和C组(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大、PI均减小(P0.01,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A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PI均小于A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卵巢功能减退可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随疗程增加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可增大卵巢体积、增加基础窦卵泡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作用优于单纯针刺和雌激素药物治疗,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双侧卵巢切除法使小鼠体内雌激素降低,术后3天,左归丸灌胃给药4周,取材,测血清中雌二醇水平、计算子宫系数。通过HE染色,观察阴道和子宫形态改变,并对比子宫和阴道内膜的厚度的前后变化。结果子宫系数:左归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左归丸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阴道内膜:左归丸高、中、低计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可以明显缓解子宫和阴道内膜的萎缩;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左归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中的雌二醇含量并没有明显性变化(P0.05),左归丸中剂量、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中的雌二醇水平回升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具有明显的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够改善雌激素减少导致的子宫萎缩和阴道形态的变化,但左归丸提高去卵巢小鼠血清中的雌激素含量与其类雌激素样作用并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复方宁神颗粒对实验性更年期雌性大鼠性激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去卵巢手术制作更年期模型,分别给予宁神颗粒高、中、低剂量及水煎液治疗,以更年安为阳性对照,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E2、FSH、LH、P)、胸腺指数及子宫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宁神颗粒组血清中E2明显升高(P<0.05),P显著升高(P<0.01),FSH明显降低(P<0.05),LH有下降趋势;子宫指数升高;胸腺指数有升高趋势。结论宁神颗粒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通过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缓解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11.
探讨“十八反”藜芦类反药配伍方剂年代、剂型和用药特点.从96 429张方剂中搜集到藜芦类方剂100首,采用关联规则、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药物配伍、年代和剂型之间的关联关系.藜芦类方剂在在配伍药物方面,与细辛、附子、雄黄、苦参、川芎、人参、肉桂、桔梗、干姜、当归等配伍较多.用法以外用散剂居多.藜芦类反药配伍方剂以宋代运用频率最高,剂型以外用散剂为主,该类方剂较为重视与温阳益气、燥湿化痰、行气活血等药物的配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与制何首乌补血作用及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何首乌、制何首乌水煎液的补血作用及其HPLC指纹图谱,初步探索两者药效不同的物质基础.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他3组大鼠于实验第2和第6天分别sc 0.015,0.03 g·kg-1剂量的乙酰苯肼,并于第6天起每天ip 0.03 g·kg-剂量环磷酰胺,持续3d,建立大鼠贫血动物模型,并于造模期间每天对相应组别大鼠灌胃何首乌、制何首乌水煎液各2 g·kg-1,造模结束后取血检测给药后大鼠外周血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g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制定并建立何首乌与制何首乌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贫血模型组大鼠RBC,Hgb,HCT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造模成功;何首乌组大鼠RBC,Hgb,HCT与贫血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HCT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制何首乌组大鼠RBC,Hgb,HCT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指纹图谱比对则发现制何首乌与何首乌有成分的差异,同时也有共有成分含量的差异.结论:制何首乌具有显著的补血功效,研究结果提示制何首乌中所含有的新的化学成分很有可能为麦拉德反应的产物,制何首乌较何首乌具有更佳补血功效有可能是该部分产物与较为温和的药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生乌头与制乌头提取物的药理研究与处方原料选择的评价,促进乌头类制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方法:按照乌头注射液的工艺,制得生草乌与生川乌(合称生乌头)以及制草乌与制川乌(合称制乌头)的混合提取物,以生药0. 152 5 mg·g~(-1)为基础,配得生乌头与制乌头的不同剂量组,开展了镇痛、减慢心率、抑癌等药效和急性毒性、脏器观察等毒理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乌头与制乌头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给药剂量相同时,生乌头注射液的疼痛抑制率(60. 91%)比制乌头注射液的(53. 42%)大,口服给药的生乌头提取物疼痛抑制率(73. 94%)远大于制乌头提取物(29. 97%)(P 0. 01)。减慢心率实验,大鼠给药后第30 min的心率与0 min心率相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生乌头组依次呈现减慢、平稳、加快的趋势,制乌头组则表现为平稳、减慢、加快的顺序,表明生乌头提取物低剂量时可达到减慢心率的作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结果显示,生乌头与制乌头提取物均具有明显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的作用,剂量相同时,生乌头提取液的抑制作用较制乌头的更强。大鼠急性毒性实验测得生乌头与制乌头提取液的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3. 9,21. 0 g·kg~(-1),相当于临床剂量的4,20倍,制乌头的LD_(50)是生乌头的5倍。中毒致死大鼠的解剖发现,肝、肾等脏器均已发黑,中毒症状明显,而临床及其以下剂量的大鼠,各脏器均为正常。结论:生乌头安全性比制乌头的小,但镇痛、减慢心率与抑癌作用来的大,建议乌头注射液等制剂在治疗胃、肝癌晚期等重症疼痛时,原料选用生乌头,治疗一般疼痛的乌头制剂选用制乌头提取物为处方,做到真正安全与疗效相结合地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使用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探讨丹参-苦参提取物对免疫缺陷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造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空白组,模型组,丹参-苦参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采用小鼠脏器指数评价脏器功能,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模型评价小鼠吞噬细胞功能,采用luminex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检测辅助性T细胞数量。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 7,给予丹参-苦参提取物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丹参-苦参提取物对RAW264. 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其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抑制肝指数(P 0. 01)和脾脏指数(P 0. 05),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明显降低(P 0. 05),吞噬指数显著下降(P 0. 01),同时50 mg·L~(-1)环磷酰胺显著抑制RAW264. 7细胞的增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苦参提取物中、高剂量均可以显著提高肝脏指数(P 0. 01),并显著促进趋化因子C-X-C配体1(CXCL1)的分泌(P 0. 01),丹参-苦参提取物高剂量可以显著促进IL-6的分泌(P 0. 01),丹参-苦参提取物中、高剂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腋下以及颈部淋巴结中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P 0. 05,P 0. 01),显著性升高吞噬指数的趋势(P 0. 01),显著性促进RAW264. 7细胞的增殖(P 0. 01),且促进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调控下游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样蛋白1(Bcl-2L1)以及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 mRNA的表达,起抗凋亡作用。结论:丹参-苦参提取物可对抗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抑制,增强动物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生川乌配伍瓜蒌对大鼠长期毒性的影响,探讨该反药对配伍与毒性的关系。 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生川乌单行(RA)0.3 g·kg-1、生川乌与瓜蒌(1:1)配伍(RAFT)0.3,0.1 g·kg-1生川乌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ig给药30 d,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脏器计算脏器指数,检测心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肾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等生化指标,主要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检查。余1/3大鼠停药15 d后检测相应指标。 结果: 各给药组雌性大鼠肾脏系数高于对照组、胸腺系数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雌雄大鼠血清AST,ALT,LDH及BUN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RA组及RAFT 0.3 g·kg-1组雌性大鼠血清Cr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RA组雌性大鼠AST,LDH水平高于RAFT 0.1 g·kg-1组 (P<0.05或P<0.01);RAFT 0.3 g·kg-1组雌性大鼠AST,ALT,Cr,LDH水平及雄性大鼠AST水平高于RAFT 0.1 g·kg-1组 (P<0.05或P<0.01)。主要脏器常规HE染色,RAFT 0.3 g·kg-1及RA组大鼠心、肝、肾均有一定程度损伤。恢复期末,RAFT及RA组雌性大鼠血清AST,ALT水平及雄性大鼠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RAFT及RA组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所给剂量下,生川乌对大鼠心、肝、肾有明显毒性,RAFT对大鼠心、肝、肾等器官的毒性与R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RA及RAFT对雌性大鼠毒性强于雄性大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MPK/mTOR)通路探讨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血管衰老的保护作用。方法:130只雄性C57BL/6小鼠先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高糖组,高糖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用高脂饮食连续性喂养7个月后再次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低剂量组(0.819 g·kg~(-1))、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高剂量组(1.638 g·kg~(-1))及二甲双胍组(150 m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周,期间检测小鼠体质量和血糖变化。给药结束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胸主动脉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胸主动脉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2A(p16),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AMPK,p-AMPK,mTOR,pmTOR,肝激酶B1(LKB1),p-LKB1,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显著升高(P0.01),在药物干预9周后,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血糖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内膜损伤严重且有增生,中膜明显增生且排列不整齐,给药各组内膜损伤不明显,中膜少量增生,p16,p21,mTOR,p-mTOR,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AMPK,p-AMPK,LKB1,p-LKB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p16,p21,mTOR,p-mTOR,p70s6k,p-p70s6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AMPK,p-AMPK,LKB1,p-LKB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高糖能够诱导小鼠主动脉衰老,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能通过AMPK/mTOR通路改善由高糖诱导的小鼠主动脉衰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黄水提物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体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大黄水提物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组(7.5×10-4g·kg-1),大黄高、低剂量组(3.0,1.5 g·kg-1)。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连续给药7次,末次给药0.5 h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 mg·kg-1)复制模型,然后每间隔0.5 h测定一次动物肛温,于造模后4 h麻醉动物,剖取脾脏、胸腺、肾上腺等组织称取各脏器质量计算其脏器系数,股动脉取血制备血清,采用比色法试剂盒测定血清中SOD,CAT活力及MDA,H2O2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黄水提物1.5 g·kg-1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体温变化指数(TRI4)(P0.05),明显降低血清中MDA,H2O2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SOD,CAT的活力(P0.05)。结论:氧化应激是LPS诱发内毒素血症的重要环节,大黄可以通过上调SOD及CAT的活性,清除体内过度累积的自由基,干预模型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的信号传导,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醋炙降低甘遂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胃肠道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甘遂组(256,160,100 g·kg-1)、醋甘遂组(256,160,100 g·kg-1),灌胃给药7d后,取小鼠胃、肠匀浆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取胃、肠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体重无明显减轻,大便性状正常,甘遂和醋甘遂各剂量组出现体重明显减轻和大小便失禁,但与甘遂组比较,醋甘遂各剂量组体重减轻较少,泻下作用有所缓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甘遂各剂量组胃肠SOD活力、GSH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LDH活力明显增高(P<0.05,P<0.01);与甘遂组比较,醋甘遂各剂量组胃肠SOD活力、GSH含量明显增高,MDA含量、LDH活力明显降低(P <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甘遂各剂量组胃肠黏膜损伤显著加重(P<0.05,P<0.01);与甘遂组比较,醋甘遂各剂量组胃肠黏膜损伤显著减轻(P <0.05,P<0.01).结论:醋炙能明显降低甘遂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胃肠道的氧化损伤,为后续进一步探讨甘遂醋炙减毒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