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环 《中外医疗》2013,32(8):58-58,60
目的探讨了在该院近几年来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其患病率、发病时间及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与非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了3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及病发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按照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在33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病例里,其中23例经过鞘内注射化疗手术他们的发病时间以完全缓解1~2年内为多,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组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比非预防鞘内注射化疗组显著降低。结论近几年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患者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病率并不低,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可显著降低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病率,预防性鞘内注射最佳时间为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后1~2年内。  相似文献   
2.
1949-2009年海藻、甘草同方配伍临床应用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近60年(1949-2009年)的现代文献中海藻、甘草反药同方配伍在临床中的应用特点.利用关联规则对其组方配伍特点进行挖掘,并对剂量、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海藻、甘草同方配伍的复方中核心药物为昆布、当归、柴胡、夏枯草、牡蛎、陈皮等;核心药对为昆布-甘草,昆布-海藻,当归-海藻,当归-甘草,柴胡-甘草,夏枯草-海藻等;主要治疗的疾病是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等;海藻、甘草的用量分别集中在10~15 g和3~9g;复方中海藻、甘草用药比例在7∶3 ~8∶2.海藻、甘草反药同用常配伍活血化痰药;主要治疗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等;甘草用量小于海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BsAg致敏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抗HBV-DCs)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方法104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抗HBV-DCs联合恩替卡韦治疗,51例)和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53例),比较患者肝功能、HBV DNA、HBeA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HBeAg阴转率(35.3%)、HBeAg血清学转换率(31.4%)以及ALT复常率(8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6%、17.0%及71.7%),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66.7%)、HBeAg转阴率(35.3%)、HBeAg血清学转换率(31.4%)以及ALT复常率(84.3%)均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35.3%、19.6%、11.8%及6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HBV-DCs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较单用恩替卡韦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IFN-γ及TNF-α的浓度变化研究,探讨出不同因子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自2014年来入院的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其中34例伴随贫血,对其血清血铁调素(Hepcidin)水平、白细胞介素-6、IFN-γ及TNF-α浓度分别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因子在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体内浓度变化及幅度.结果 经对患者血清检测,发现胃肠道肿瘤癌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铁调素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患者(P<0.05),但IFN-γ及TNF-α浓度与非贫血患者没有较明显的差别(P>0.05).对比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体内各因子变化关联,发现外周血铁调素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γ =0.268,P<0.05);并且这两者的浓度变化情况与IFN-γ、TNF-α的浓度没有明显关联(γ=0.156、γ=0.01,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铁调素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正常人含量有明显增幅,IFN-γ及TNF-α浓度接近健康人水平.  相似文献   
5.
“十八反”同方配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主要内容,但一直存在争议。整理历代方剂96 529首,其中含"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共1 406首,占总量的1.46%,附子类尤其是附子与半夏组合应用较多。"十八反"同方配伍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痼疾、险症和急症,反映了某些难治性病证可能从"十八反"中寻找治疗方法。相反药物的应用与病证特点、病机变化及方剂配伍的复杂关系相关,提示宜忌转化应用的决定因素,取决于病证特点和"十八反"同方配伍的方剂具体配伍环境,对此应当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相反理论的历史衍化和认识、现代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十八反"结构形式上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特点。"十八反"一方面表现出配伍产生毒性和干扰中药效应发挥方向实质效果,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病证条件、一定配伍环境影响下、反与不反的呼应和冲突。"十八反"研究过程反映了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十八反"结构形式的研究模式有别于化药等禁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需要从中药配伍禁忌的认识理念和视角出发,建立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毒性-效应并重的配伍禁忌研究模式,从而揭示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及时了解ICU住院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实际发病情况,便于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基础上,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外科ICU收住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外科ICU3930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5%,患者日感染率为14.13‰,经病情严重程度(ASIS法)调整后的感染发生率1.34%,患者日感染率6.89‰。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14.93‰)。经过干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由上半年16.14‰降至下半年13.59‰。结论:针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开展目标性监测,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正> 治疗方法:丁香、苦杏仁、花椒、炒栀子各等份,共研细末贮于瓷瓶内备用。取药末适量,葱白3节,鸡蛋清1枚,白酒少许及少量淀粉共调匀,做成药饼2个。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处,外以纱布固定。时间最好为睡前敷用,晨起取下为治疗1次。敷药后足心发青取效最快,4次为1疗程。未愈者休息2天再治。一般1个疗程即愈,部分病情较长者2个  相似文献   
9.
缝合技术是外科的基本操作技术,也是外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操作项目.由于学校实验室没有真实的伤口可供训练.现使用的缝合练习模型又不能进行反复的缝合、拆线训练.鉴于此种情况,笔者利用自制的缝合盘,对学生进行反复的缝合、拆线训练,取得较好效果.自制的缝合练习盘具有成本低、损坏小、制作简单,且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其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乌梅妙治甲沟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沟炎系甲沟或其周围组织感染,引起沿甲皮下组织肿胀、疼痛.其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如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可成为慢性甲沟炎甚至形成慢性指骨骨髓炎.一般可以用热敷、理疗、消炎药物等治疗,笔者于近10年来用乌梅外治,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