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亚低温预处理组(MHIP组)。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造成缺血,再灌注2h后取出肾组织制成匀浆,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Ca^2+-Mg^2+-ATPase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细胞学变化。结果MHIP组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1),SOD、GSH—PX、Ca^2+-Mg^2+-ATPase的活性均明显高于I/R组(P〈0.01),肾细胞形态学异常变化明显减轻。结论亚低温缺血预处理能减少大鼠脂质过氧化,改善ATPase功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肾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以维生素E(200μmol/L)或齐墩果酸(5-40μmol/L)预处理细胞24h,再加入200mg/L oxLDL继续培养24h造成细胞损伤。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00mg/L oxLDL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GSH含量明显降低,MDA、ROS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7.72-173.25,q=11.46-30.86,P〈0.01);与200mg/L oxLDL组比较,齐墩果酸在5-2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剂量依赖性提高细胞存活率、减少MDA含量及ROS形成、增加GSH含量及SOD活性(q=4.26-22.35,P〈0.05)。结论齐墩果酸能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维持SOD活性,减少ROS释放、MDA生成及GSH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与活性氧自由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酶活性变化在强迫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0例强迫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中SOD,GSH-PX活性,GSH含量和血清中LPO含量。结果:强迫症组LPO含量,SOD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强迫症组SOD,GSH-PX与LPO,SOD与GSH-PX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0.05-0.01),正常对照组GSH-PX与HPO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组LPO与SOD含量的改变具有相关性(P<0.01);对照组LPO含量变化则与GSH-PX相关(P<0.01)。结论:提示强迫症患者体内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中细胞脂代谢的影响,探索影响脂代谢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蛋白在该作用中的变化。方法贴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取第3-10代用于实验。分别用CGRP或/和AngⅡ处理细胞。细胞计数法观察CGRP对AngⅡ诱导大鼠VSMC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AMPK、p-ERK1/2的表达。结果CGRP预处理能减少AngⅡ诱导的大鼠VSMC数目(P〈0.05)和细胞内脂质聚集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伴随细胞内p-AMPK、p-ERK1/2表达下调(P〈0.05);CGRP8—37(CGRP受体拮抗剂)能拮抗CGRP对AngⅡ促增殖和脂代谢作用(P〈0.05);PD98059(ERK1/2抑制剂)能部分拮抗CGRP对p—AMPK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CGRP能显著降低AngⅡ诱导大鼠VSMC增殖过程中的脂质代谢,其细胞内信号通路可能涉及到p—ERK1/2和p—AMPK信号蛋白。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全身及气管局部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下降的关系。②方法 对4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A组),30例稳定期COPD患者(B组),15例健康吸烟者(C组)进行痰诱导及肺功能测定,并检测其血浆和诱导痰中MDA、GSH含量及SOD、GSH—PX的活性。③结果 A组、B组、C组间血浆和诱导痰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血浆和诱导痰GSH含量、SOD、GSH—PX活性呈上升趋势;血浆MDA、GSH含量,SOD、GSH—PX活性与肺功能FEV1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78、0.799、0.7383(P〈0.05);诱导痰MDA、GSH含量,SOD、GSH—PX活性与肺功能FEV1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0.778、0.788、0.800(P〈0.05)。④结论 COPD患者在全身水平和气道局部均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尤以急性加重期患者更为明显;COPD患者氧化应激增加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骨骼肌损伤及缺血预适应(IPC)保护作用,并探讨IPC的可能保护机制。②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纽和缺血预适应(IPC+IR)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测定骨骼肌组织中ROS、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Ca^2+、Na^+-K^+-ATP酶、Ca^2+-M^2+-ATP酶的变化及DNA双链百分率(Rat io of DNA Chain)的变化。③结果IPC+IR组血浆LDH、CK、TXB2/6-Keto—PGF1α比值及骨骼肌组织中ROS、MDA、Ca^2+明显低于IR组,而骨骼肌组织中GSH—PX、GSH、Na^+-K^+-ATP酶、Ca^2+-Mg^2+-ATP酶及DNA双链百分率明显高于IR组。④结论IPC减轻了LIR后骨骼肌的损伤。抑制自由基生成和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降低钙超载及改善TXA2/PGl2的平衡关系可能是IPC抗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氯胺酮对缺氧复氧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组),加氯胺酮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Ket组),加异丙酚和氯胺酮各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K组)。检测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Nor组比较,Ano组细胞大量凋亡,[Ca^2+]i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均P〈0.01),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与Ano组比较,Pro组、Ket组和PK组凋亡均明显减少,[Ca^2+]i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升高(P〈0.05,P〈0.01),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Pro组和Ke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组和Ket组分别与P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异丙酚和氯胺酮均可通过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分别培养在低糖浓度(5.5mmol/L,LG组),高糖浓度(25mmol/L,HG组)及25mmol/L葡萄糖+10μmol/L SB203580(p38抑制剂)。CCK-8测定MCs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组MCs出现增殖增加,SOD、GSH下降,MDA增加,SB203580干预能抑制MCs的过度增殖,使SOD、GSH增加、MDA减少。结论 抑制p38MAPK途径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 (aspirin)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致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硝酸酶还原法测定VSMC培养液中一氧化氮 (NO)水平 ;MTT比色法测VSMC增殖活度 ;比色底物法检测VSMC培养液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1(PAI 1)的活性。结果 :5 0mg·L- 1 的oxLDL作用 2 4h可使VSMC培养液NO水平由 (82 .0 4± 7.89) μmol·L- 1 降低到 (4 8.11± 6 .4 3) μmol·L- 1 ,并明显刺激VSMC增殖 ,使其增殖活度 (MTT OD值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同时培养液中PAI 1活性显著升高 ,t PA活性显著降低。治疗剂量 (3,6mmol·L- 1 )Aspirin可显著提高VSMC培养液中NO水平 ,明显抑制oxLDL对VSMC增殖的刺激作用 ,并显著降低培养液中PAI 1活性 ,升高t PA活性。结论 :Aspirin能抑制oxLDL刺激的VSMC增殖 ,逆转oxLDL致VSMC损伤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E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 [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人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 (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ROS水平升高;尽管半胱氨酸诱导VSM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对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影响.(2)过氧化氢酶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VSMC内ROS升高,而对VSMC增殖无影响.(3)α-生育酚、β-生育酚均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N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只有α-生育酚显著抑制VSMC增殖.结论 ROS升高不是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而与它的抗氧化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舌鳞癌卡铂耐药细胞株Tca8113/CBP,探讨甲基莲心碱Nef对Tca8113/CB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逐步递增卡铂浓度、体外间歇诱导法建立Tca8113/CBP耐卡铂细胞株;MTT法检测Nef对Tca8113/CB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RT-PCR法检测Nef作用前后Tca8113/CBP内耐药相关基因肺耐药蛋白LRP与成纤维细胞肌型原肌球蛋白FMT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Nef作用前后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历时5个月建立的Tca8113/CBP细胞株对卡铂耐药性稳定,耐药指数为4.06。Nef对Tca8113/CBP的卡铂耐药性有逆转作用,逆转倍数达到2.12倍;与Tca8113/CBP细胞比较,经Nef干预后,Tca8113/CBP细胞内LRP与FM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内F-actin的含量也明显下降,排列整齐,分布趋于均匀,接近非耐药Tca8113细胞水平。结论 Nef对Tca8113/CBP的卡铂耐药性有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预Tca8113/CBP细胞内LRP和FMT表达,增加Tca8113/CBP细胞内卡铂的含量,改变微丝结构,降低细胞黏附能力,干扰细胞增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法测定VSMC的数目 ,氚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掺入实验观察VSMC的DNA合成 ,同时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的含量。结果 :复方丹参注射液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SMC数目的增加和3 H -TdR掺入量 ,增强SOD的活性 ,降低LPO的含量。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抑制VSMC的增殖 ,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 ,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辛伐他汀对失代偿右心衰竭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对野百合碱(MCT)引起的失代偿右心衰竭大鼠心肌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一次性皮下注射MCT制备大鼠右心衰竭模型。注射MCT两周后,灌胃给予Sim或蒸馏水(对照组)治疗14d。测定各组大鼠右室心肌匀浆中的SOD和GSH-PX酶活力及MDA含量,以及肝和肺组织的湿重和干重的比值。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对照组大鼠右室心肌SOD和GSH-PX酶活力显著下降,心肌MDA含量及肝、肺湿重和干重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Sim可有效地抑制MCT引起的心肌SOD和GSH-PX酶活力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增加(P<0.01),并使肝、肺湿重和干重的比值降低。结论:Sim对MCT引起的失代偿右心衰竭大鼠心肌的氧化应激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曲美他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对缺血再灌注损伤(RI)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药物组(TMZ 5 mg/kg组及TMZ 10 mg/kg组)共四组,假手术组只剖胸,不结扎冠状动脉.余三组制作RI模型,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TMZ(5 mg/kg或10 mg/kg)或等量等渗盐水,在缺血30 min及再灌注40 min时测定RI区心肌线粒体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钙浓度,并通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等渗盐水组及药物组线粒体中的MDA及总钙显著增高(P<0.01),SOD、GSH及GSH-PX显著降低(均P<0.01);与等渗盐水组比较,药物组的MDA及总钙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SOD、GSH及GSH-PX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TMZ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线粒体内GSH含量及SOD、GSH-PX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减轻线粒体内钙聚积在细胞水平提供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艳平  保春华 《浙江医学》2009,31(9):1251-1253
目的研究葡萄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与Ca^2+水平的关系。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使用第4-8代细胞,荧光酶标仪的方法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结果葡萄糖对大鼠VSM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胞内Ca^2+浓度也相应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的Ca^2+浓度也逐渐升高。结论葡萄糖引起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引起细胞内的Ca^2+浓度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烟酰胺(Nic)对阿霉素(ADR)所致实验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ADR)组和NicⅠ、NicⅡ、NicⅢ 3个实验组,采用多次腹腔注射ADR,复制慢性心肌损伤模型,5周后进行离体心脏血液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心肌SOD、GSH-PX及MDA含量测定,并进行心肌的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多次注射ADR所致慢性心肌损伤模型中大鼠心脏功能明显降低,心肌SOD及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同时出现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Nic(100mg/kg、200mg/kg、400mg/kg)能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显著增加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Nic对阿霉素所致的慢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从而防止脂质过氧化并在此基础上改善心脏舒缩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预作用12 h后,采用H2O2诱导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细胞内钙(Ca2+)超载的变化。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内SOD活性,降低胞内MDA和ROS生成量,同时使细胞内钙含量降低。结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H2O2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相思藤总黄酮(XSTF)对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和D-半乳糖胺(D-GalN)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CCl4、AP和D-GalN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检测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含量,观察XSTF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 XSTF明显降低CCl4、AP及D-Gal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AST、ALT活性,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XSTF能显著提高肝组织中SOD、GSH和GSH-PX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 相思藤总黄酮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牛磺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牛磺酸治疗组(C组)。通过升高眼内压造成视网膜缺血1h后,再恢复正常眼内压而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在术前3d连续皮下注射牛磺酸200mg/(kg.d)。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视网膜组织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酶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GSH含量的改变。结果B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低于A组(P<0.01)。C组视网膜组织细胞内钙离子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高于B组(P<0.05)。结论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钙超载,自由基产生增多;牛磺酸能够减轻钙超载、抑制视网膜自由基的产生和增强氧自由基清除,提高视网膜的抗损伤和抗氧化能力,有望临床用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