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业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经70余年,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1940-1960年的电凝致颅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时期;第2阶段,1970-1990年的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期;第3阶段,1990年至今的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时期。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和动脉瘤腔内血流阻断装置的广泛应用也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颅内囊状动脉瘤病人有80%可能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传统的根治方法是直接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或切除动脉瘤,自从1971年Serbinenko创用球囊导管以来,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使颅内囊状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了自制的钨丝微螺旋圈栓塞治疗20例颅内囊状动脉瘤,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而后者又可分为颅外手术和颅内直接手术两种。近年来,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提高和治疗经验的积累,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的死亡率已大为减低,目前已成为处理动脉瘤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63年以来,行颅内直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共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从1974年Serbinenko首先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颅内动脉瘤开始.随着介入材料不断更新和技术进步,血管内栓塞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5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难度大、危险性高.1998年至2002年我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5例,现就治疗效果、手术技巧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等方面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最确实的方法。我科于2002~2004年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了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残及死亡率高,幸存者动脉瘤二次破裂的可能性为69%,再出血死亡率为58%。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非常重要,文献报道,规范治疗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术后一年病死率约为10%,此后逐年降低。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仍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病例选择适当,两种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两种方法又都有各自的不足,现将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近三年来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情况总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20年中,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快速发展.微弹簧圈填塞的方法开创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新纪元,颅内专用自膨胀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大大减小了动脉瘤的复发率.近3年来,大宗病例报道血流导向装置( flow diverting device)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或梭型动脉瘤取得了良好效果[1-6].这种装置在治疗动脉瘤的机制、支架结构和释放技术等方面与普通颅内支架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作者应用血流导向装置经验和相关文献对这些差异进行综述,以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血管内栓塞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1].而破裂的动脉瘤在3 d内得到治疗为早期治疗.随着血管栓塞技术的逐渐成熟及栓塞材料的更新,血管栓塞治疗已成为颅内动脉瘤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2].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我们对32例颅内破裂的动脉瘤进行早期栓塞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在中短期内的影像学变化。方法对130例(143个)小型颅内动脉瘤(直径小于5m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病人进行随访,其中48个颅内动脉瘤进行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复查,了解栓塞治疗后12~24个月颅内动脉瘤的变化情况,分析小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对143个颅内动脉瘤12~24个月的随访,有1例复发出血:48个动脉瘤在12~24个月后行血管造影复查,有7个复发,另有3个栓塞后有残留的动脉瘤在1年后自行闭塞,造影中能观察到有新生组织完整覆盖瘤颈。结论小型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效果更好,瘤颈的残留与动脉瘤复发的关系密切,颅内支架及带生物活性涂层的弹簧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小动脉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对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介入中心1985年10月至2008年5月共23例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24个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部位、大小等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颅内动脉瘤占所有年龄组颅内动脉瘤的1.3%,男:女=1.56:1;24个动脉瘤中,16个位于前循环,8个位于后循环;14个属于复杂动脉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者11例;14例采用神经介入治疗,4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5例未行外科治疗,其中2例在随访过程中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自行闭塞而自愈;1例死亡,1例因术前动脉瘤再破裂导致中度致残,其余21例结果良好.结论 (1)儿童颅内动脉瘤较为罕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是儿童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3)与成人相比,巨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后循环动脉瘤、感染或外伤性动脉瘤比例较高;(4)神经介入及显微手术都是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复杂动脉瘤首选神经介入治疗,相当一部分动脉瘤甚至不得不采用载瘤动脉闭塞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措施,以提高动脉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59个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时机、手术入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结果55例58个动脉瘤均获夹闭,1例行孤立术后死亡;随访6月至10年,55例均恢复日常工作生活。结论合理的手术措施对颅内动脉瘤包括多发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翼点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2月自2017年10月收治前循环动脉瘤采用显微外科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结果 40例动脉瘤手术均一次性夹闭成功,术后三个月至半年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32例,轻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主要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日益成为其首选方法,但栓塞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再次破裂、血栓形成、脑缺血等并发症。自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76例,并发脑缺血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纯使用Neuroform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发展迅速,具有微侵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而颅内宽颈动脉瘤由于其瘤颈较宽,对其完全栓塞率低、弹簧圈解脱后易进入载瘤动脉造成脑梗死,目前仍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之一。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对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Neuroform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夹闭49例,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手术联合栓塞治疗2例。结果 5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45例,轻残7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显微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期间40例确诊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其中治愈或良好26例,轻残5例,重残2例,死亡3例;1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保守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CT、MRA、CTA可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DSA仍然是诊断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显微手术夹闭是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成熟、可靠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无论采用外科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仍有部分病人动脉瘤复发乃至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据统计,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复发率为4%-7%,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所导致的非致密栓塞或(和)瘤颈残余,是颅内动脉瘤术后复发的潜在因素。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难度及风险远高于首次治疗。本文将探讨颅内动脉瘤复发机制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逆向抽空减压法治疗颅内巨大后交通动脉瘤(附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交通动脉瘤通常指颈内动脉一后交通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发生在后交通动脉段直径大于或等于2.5cm的动脉瘤称为巨大后交通动脉瘤~([1]),在临床工作中颅内巨大后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较为棘手的难题.我们2008年以来共对本院5例颅内巨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采用逆向抽空减压法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现将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术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用开颅手术方法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1999年2月至2002年4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栓塞失败的颅内动脉瘤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1例.动脉瘤的直径平均为12 mm.结果 8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脑血管造影复查,动脉瘤均完全消失,无动脉瘤残留.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无手术合并症和术后死亡.结论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动脉瘤残留或再通者建议行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