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痛的优缺点.方法 对398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入路直接夹闭术的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舣侧A1段常发育异常及相应的前交通动脉的血流方向的个体差异,动脉瘤的形态变化及生长方向不同,手术入路的定侧与难度亦有所不同.结果 本组病例中6例(Hunt-HessⅣ级2例, Ⅴ级4例)由于严重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 d至3周内死亡.随诊时间为3个月至22年不等,短期内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诊,但长期随诊者为295例,97例失访.随访的病人中Ⅰ、Ⅱ级214例(72%)均恢复正常工作,Ⅲ级者42例(14%)恢复正常工作,23例(7.7%)生活自理,3例(1%)不能生活自理.Ⅳ级者中有4例(1.3%)恢复正常工作;Ⅴ级中有1例恢复正常工作,1例不能生活自理.结论 经翼点人路直接显微手术,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较为理想的方法.手术前仔细阅片,了解前交通动脉区的血管关系及血流变化,对于手术入路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心理干预措施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2例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其中15例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22例患者中,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并治愈20例,术前动脉瘤破裂1例,未手术出院1例。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术前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了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动脉瘤破裂,有利于改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减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4.
大型小脑幕脑膜瘤是指瘤基底附着于小脑幕或小脑幕切迹处,瘤径大于3cm的脑膜瘤,由于该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全切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手术难点。近年来我科采用显微手术切除12例该部位脑膜瘤,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6~70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在磁共振检查基础上建立三维可视化影像模型,均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24小时复查头CT,以Simpson分级结合影像等检查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P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分级.结果 在术前三维可视化模型下,可清晰显示肿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关系,术中所见与术前模型相符.术后24小时复查CT均未见需要手术处理的颅内血肿.36例患者中,29例获得全切,7例获得次全切.术后随访3~60个月,肿瘤复发4例,31例患者恢复良好KPS评分>80分可正常生活,3例KPS评分60分,轻度偏瘫生活可自理,1例KPS评分30分,重度偏瘫生活需辅助,1例术后28个月因肺栓塞死亡.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清晰显示中央区窦旁脑膜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关系,有利于术前制订手术计划及术中重要结构的保护,对中央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59例,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组6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组92例.支架辅助栓塞组中男性3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7.90±12.02)岁;单纯弹簧圈栓塞组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23±13.25)岁.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缺血性并发症,术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辅助栓塞组完全栓塞率为83.6%,明显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组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辅助栓塞组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缺血性并发症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3.0%、13.4%和20.8%,单纯弹簧圈栓塞组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缺血性并发症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4.5%、8.7%和11.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内,支架辅助栓塞组复发3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组复发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动脉持续灌注大蒜素对兔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兔用“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制作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模型。经一侧锁骨下动脉 ,用微量泵持续灌注大蒜素。结果 持续动脉灌注大蒜素 2天后 ,治疗组基底动脉直径比治疗前明显增大 (P<0 .0 1) ,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级别明显降低 (P<0 .0 1) ;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变 (P>0 .0 5 )。对照组基底动脉、脑组织缺血性损害病理改变较重 ,治疗组则无明显受损。结论 大蒜素对急性期脑血管痉挛有改善作用 ;并且动脉持续灌注大蒜素有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4~2001年治疗后颅凹血管网织细胞瘤26例,现就其治疗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平均43岁。病程4d~2年,平均8.9个月。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者17例。小脑共济失调20例,行走不稳2例,视物模糊2例,颅神经损害2例(分别为Ⅷ、Ⅸ颅神经),有家族史者4例。1.2影像学检查均行CT检查,18例行MRI检查。肿瘤位于单侧小脑半球者14例,小脑蚓部8例,第四脑室底2例,延髓背侧枕大池内1例,枕大孔区1例。1.3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一般采用后颅凹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肿瘤…  相似文献   
9.
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首先行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而有一部分病人急诊来院时已经出现脑疝或者人院后还没来得及DSA或CTA检查就二次出血脑疝,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很高。笔者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共做该类手术1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3岁。病人突然意识不清,伴尿失禁2h急诊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遗传病史。查体:中度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4mm,光反射消失,右侧瞳孔2mm,光反射存在,神经系检查: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巴彬斯征阳性,左侧肌力5级。急诊CT检查示:左枕叶出血破入脑室,左侧硬膜下血肿,中线右移近1cm。诊断:颅内血肿,脑疝。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畸形血管团,畸形血管团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血管畸形,术后病人1个月神志转清醒,四肢无瘫痪。但病人自述双眼视力下降,逐渐加重,对症治疗后,右眼视力略提高,但视野有缺损,左眼始终未见好转,转眼科治疗,眼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