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颅内动脉瘤血管内的介入手术血栓栓塞发生率较高(2%~15%)~([1])。血栓形成原因包括:各种操作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术前动脉瘤内存在的血栓在栓塞过程中脱落,或弹簧圈表面新发血栓形成,弹簧圈脱出致邻近动脉狭窄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弹簧圈电解脱时对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血栓还可能来自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栓塞后致基底动脉尖部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47岁,因眩晕,双眼视物模糊、行走不稳5d于2004年1月2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0/90mmHg(1mmHg=0.133kpa),心、肺功能正常,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部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见图1,遂行动脉瘤栓塞术,术中见宽颈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国内研发的Jasper颅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在栓塞颅内动脉瘤临床应用中的非劣效性。方法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定。选择Hunt-Hess0~Ⅲ级的非宽颈颅内动脉瘤患者134例,其中使用Jasper弹簧圈(试验组)64例,使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和Sapphire弹簧圈(对照组)70例。评估手术操作过程中,弹簧圈的临床性能(输送系统推送、定位、释放和回撤等操作的方便性与可靠性)及置入的成功率;术后1、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对术后即刻和6个月的造影结果进行评定;观察不良事件发生、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的发生率。结果①试验组共使用345枚Jasper弹簧圈,置入成功率为99.3%(344/345)。对照组为100%(304/304),两组弹簧圈的置入成功率和临床性能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弹簧圈脱落、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血管穿孔等并发症。②改良Rankin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和卒中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闭塞率为(95.4±6.4)%,不完全闭塞6例(9.4%),完全闭塞58例(90.6%);对照组术后动脉瘤闭塞率为(94.8±5.5)%,不完全闭塞5例(7.1%),完全闭塞65例(9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术后6个月获得血管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Jasper颅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与目前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相同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共8例,7例支架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消失,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1例支架未能置入.术后6个月造影,除1例颈内动脉闭塞,余病例载瘤(瘘)动脉畅通.认为覆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CC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32岁,因右侧足底麻木,右踝及右膝负重后疼痛,于2014年6月18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足尖无力,当地医院以右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未缓解,右足底麻木、无力症状逐渐发展至右踝、右膝,并伴有小便困难,便秘。于当地医院再次就诊,行腰椎MRI检查,提示胸10至骶1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考虑脊髓血管畸形(图1),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首都  相似文献   
6.
应用带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带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带膜支架治疗的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及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带膜支架被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消失,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临床效果满意,1例患者带膜支架未能植入。结论带膜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有效手段.但带膜支架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向脊髓表面引流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10月诊治的5例向脊髓引流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单纯行栓塞治疗,1例行栓塞后手术切除。结果术后DSA示5例患者的瘘口均完全消失,达到解剖治愈。4例随访6个月-2年,肢体肌力及感觉均有一定恢复,MRI示脊髓表面迂曲血管流空影消失,DsA示瘘口消失、无复发。结论向脊髓引流的DAVF患者脊髓血管造影常显示正常,应注意行脑血管造影,避免漏诊、误诊,治疗主要以血管内栓寨为丰。  相似文献   
8.
脊髓血管胚胎发生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胚胎脊髓血管的发生发育过程 ;分析胚胎脊髓血管的结构特征以及与成人脊髓血管结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胎龄 30d~ 2 8周的胚胎及胎儿、新生儿和成人尸体标本 ,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对脊髓血管胚胎各期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神经管未闭合时 ,周围的间充质内已出现了毛细血管网 ,逐渐向基板和翼板集中 ,并沿神经根走行 ,进出椎管 ,每一节段均有两对 ,左右对称。表面的毛细血管垂直向脊髓内发出分支 ,部分分化成各级动、静脉 ,并在髓内发出分支 ,构成毛细血管网。原基板外周的毛细血管网随脊髓的生长 ,形成了脊髓前动脉纵轴。颈髓前动脉多保持双干结构。脊髓后动脉为双干 ,在外侧方。胎龄 3个月以上的胎儿脊髓血管已与成人大致相仿。结论 :脊髓前动脉在胎龄 8周时 ,胸腰段就已经融合为一条。颈髓的脊髓前动脉多为双干 ,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胎龄 3个月以上的胎儿脊髓表面血管形态已经与成人大致相仿。脊髓血管是神经管周围间充质中的毛细血管网随着脊髓的生长 ,通过相互融合和不均衡退化等机制 ,逐渐演化过来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非Galen静脉脑动静脉瘘(NCAVF)的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收治13例NCAVF,其中6例为单瘘口,7例为多瘘口;采用球囊辅助Glubran胶栓塞4例,弹簧圈辅助Glubran胶栓塞7例,单纯使用Glubran胶栓塞剂栓塞2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8例一次完全栓塞瘘口;3例分两次完全栓塞瘘口,1例分三次完全栓塞瘘口,1例三次栓塞后仍有部分瘘口残留。术后随访3个月~2年,12例复查DSA示11例瘘口完全栓塞,1例多瘘口大部分栓塞,但症状明显缓解;1例小儿患者,家属拒绝复查DSA,术后1年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应用Glubran胶栓塞治疗NCAVF可以直接准确地堵塞瘘口,恢复正常的脑血液循环;在高流量瘘口栓塞中,使用球囊或弹簧圈辅助可以降低瘘口的血流速度,有利于栓塞瘘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本质。方法从胚胎发育学的角度对比颅颈交界区SDAVF与其他部位SDAVF的异同。结果两者既有显著的差异性,也有相似之处。结论颅颈交界区SDAVF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一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