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工程与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本文简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1抗原递呈细胞的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是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它能活化静息T细胞,活化CD4+和CD8+T细胞,并对外源性抗原也能诱导出MHC-I类限制性的CD8+CTL,因此它在肿瘤免疫中受到高度重视。研究者们用肿瘤抗原肽、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细胞RNA体外冲击DC或将TAA基因导入DC来制备疫苗[1],较多的是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Bronte等用腺病毒为载体将TAA基因导入DC,转染率>90%…  相似文献   

2.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成熟DC表面高表达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等)和黏附分子(LFA-3、ICAM-1等),而有效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T细胞与DC结合后,大量分泌IL-12,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清除。DC尚能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作用于初始型T细胞,增强T细胞的激活,使DC具有高水平抗肿瘤免疫功能,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和研究方向,并获得快速发展。现将近期DC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经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和结肠癌肿瘤抗原联合修饰树突状细胞(DC)的活性.方法:结肠癌手术标本体外培养出结肠癌细胞并鉴定之,冻融法制备肿瘤抗原;同一患者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诱导为DC;尼龙棉柱过滤获取T淋巴细胞;肿瘤抗原和不同质量浓度的SEB联合修饰DC;以联合抗原修饰后的DC为刺激细胞,自体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相同时间下以不同比例共同孵育后,采用MTT法检测对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结果:诱导出表达CD11c,CD80,HLA-DR分子的DC,经结肠癌肿瘤抗原和SEB联合修饰后,上述分子表达上调.联合抗原修饰DC的T细胞活化作用强于单独使用结肠癌肿瘤抗原修饰DC的T细胞活化作用.100 μg/L SEB 和肿瘤抗原联合修饰的DC以1GA6FA100比例与T淋巴细胞共孵后的杀伤肿瘤细胞效应最强.结论:SEB和肿瘤抗原联合修饰DC的活性明显强于单用肿瘤抗原修饰DC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其主要功能为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B淋巴细胞,进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应答.有别于其他APC,DC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在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DC在肿瘤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及递呈过程中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机制、DC疫苗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树突细胞(DC)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占重要地位。DC具有加工、提呈抗原的功能,同时DC在启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抗原修饰的DC可增强其抗肿瘤的免疫原性。就DC疫苗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DCIK细胞抗肿瘤效应研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IK细胞是与树突细胞(DC)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利用细胞因子诱导DC和CIK细胞,用肿瘤抗原冲击DC,将经过抗原冲击过的DC和cIK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共培养,得到一种新的免疫效应细胞群,即DCIK细胞.DCIK细胞具有对恶性细胞的识别和特异性杀伤作用,打破了放化疗"敌我不分"的局面.DCIK细胞不但存活率高,增殖能力强,而且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能力,为肿瘤免疫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体外杀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用小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细胞抗原冲击致敏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激活同源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采用乳酸脱氢酶(LDH) 4 h释放法检测CTL在体外对CT26细胞的杀伤活性;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应用CTL治疗荷瘤小鼠,观察肿瘤大小和小鼠存活期.结果:负载CT26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够诱导T细胞增殖分化为肿瘤特异CTL,该CTL对CT26细胞有高效而强烈的杀伤作用,杀伤率为(83.95±11.25)%,而对B16细胞、3LL Lewis 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2.75±5.36)%和(11.38±4.57)%.应用CTL治疗荷瘤小鼠能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期.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的CTL杀瘤活性并能治疗荷瘤小鼠.提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诱导的CTL可能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经大肠癌肿瘤抗原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的活性. 方法:分离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白细胞介素-4进行体外诱导,获取DC,以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用Lovo细胞制备大肠癌肿瘤抗原并用以修饰DC,以肿瘤抗原修饰后的DC为刺激细胞,以自体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刺激细胞与效应细胞在不同比例(1:10,1:100,1:1 000)以及不同共孵时间(24 h,48 h,72 h)下,效应细胞对大肠癌细胞的排斥杀伤率.结果: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成功诱导出表达CD11c、CD80和HLA-DR的DC,经肿瘤抗原修饰后,上述分子表达上调.肿瘤抗原修饰后的DC与淋巴细胞以1:100共孵48 h时,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排斥杀伤率较高.结论: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诱导出的DC,被肿瘤抗原修饰后,在体外可激活自体淋巴细胞,提高淋巴细胞的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DC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肿瘤抗原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杀瘤效应.方法:取结肠癌患者原发病灶手术标本,贴壁法培养获取结肠癌细胞,制备肿瘤抗原.分离同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为DC,用肿瘤抗原修饰.尼龙棉柱过滤获取外周血T淋巴细胞.将肿瘤抗原修饰的DC与T淋巴细胞按1∶100的比例共孵12 h、24 h、36 h、48 h,MTT法观察T淋巴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肿瘤抗原修饰36 h后,DC的CD11c、CD80、HLA-DR表达均较修饰前增高,并且高于肿瘤抗原修饰24 h、48 h的DC(P均<0.05).肿瘤抗原修饰36 h的DC与自体T淋巴细胞按1∶100共孵育36 h,T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杀伤率大于共孵育12 h、24 h、48h组(P均<0.05).结论:肿瘤抗原修饰的DC在体外可以增加T淋巴细胞的活性,以DC∶T淋巴细胞为1∶100共孵36 h时,T淋巴细胞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加工提呈、抗原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duced killercells,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T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近年DC与CIK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免疫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DC的生物学特性,DC疫苗抗肿瘤免疫机制,DC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逃逸,头颈部肿瘤组织局部D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以及使用各种不同方式介导头颈部肿瘤抗原负载DC后制备成肿瘤疫苗的应用,包括凋亡小体负载DC、头颈部肿瘤细胞融合DC、头颈部肿瘤RNA负载DC、p53基因修饰DC疫苗、肿瘤细胞及其裂解物修饰的DC疫苗,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膀胱癌肿瘤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自身膀胱癌作用研究。方法:将膀胱癌肿瘤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冻融负载,再与膀胱癌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膀胱癌细胞杀伤活性,与未负载肿瘤抗原的CIK组进行比较。结果:DC经抗原负载后介导的CIK对自身膀胱癌细胞杀伤性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用肿瘤抗原负载可进一步提高DC介导的CIK细胞对膀胱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文中观察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的DC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的治疗作用. 方法 反复冻融法制备肿瘤抗原,Lowry法测定肿瘤抗原蛋白浓度,小鼠重组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培养扩增小鼠DC,肿瘤抗原体外冲击制备DC瘤苗,DC瘤苗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LDH释放法测定CTL的杀伤活性,小鼠皮下接种Ranca细胞荷瘤后72 h皮下接种DC瘤苗,1次/周,共接种3次,荷瘤后4周取瘤体称重. 结果 小鼠RCC Ranca细胞冻融抗原体外冲击制备的DC瘤苗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与免疫表型特征,在体外能有效诱导肿瘤特异性CTL生成,对于小鼠RCC Ranca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体内接种DC瘤苗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较等渗盐水对照组及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v,LAK)细胞治疗对照组明显缩小, DC瘤苗治疗组小鼠的瘤体重较等渗盐水对照组(P<0.01)及LAK细胞治疗对照组(P<0.05)显著减小. 结论 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的DC瘤苗对小鼠RCC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为DC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RCC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 terrazolium,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并提呈给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所获得的DC-A-CIK细胞对同一种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较CIK细胞、未摄取抗原的DC-CIK细胞及摄取不相同肿瘤抗原的DC-A不相同-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结论:摄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的DC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特性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7.
聂志林  靳风烁  张克勤  梁培禾  叶锦 《重庆医学》2009,38(24):3122-3124
目的 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含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CpG)序列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CpG-ODN)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免疫学效应.方法 用小鼠BTT739细胞反复冻融抗原致敏培养第7天的DC,48h后分别加入CpG-OD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成熟,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灭活后用于刺激T淋巴细胞制备效应细胞(CTL),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测定各组CTL对BTT739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效应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检测了CTL对自体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肿瘤抗原的DC诱导的效应细胞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并对BTT739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效应,CpG-ODN活化的DC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分泌IFN-γ水平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TNF-α活化的DC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P<0.01).DC疫苗对自体淋巴细胞无明显免疫杀伤活性.结论 CpG-ODN可增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并且对自体淋巴细胞无免疫杀伤活性,为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病症之一,尽管手术、放疗、化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恶性肿瘤患者仍不能得到痊愈.肿瘤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对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宿主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肿瘤抗原的提呈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CTL反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主导作用,故DC近年成为了抗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有别于其它APC ,DC最大的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 ,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 。DC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可以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 90年代开始 ,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 ,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肿瘤的各种抗原 ,诸如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及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人类肿瘤能够表达一些可被T细胞识别的蛋白抗原,提供了对癌肿进行免疫治疗的潜在目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已被证实是诱导和控制细胞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类型.它是最完善和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并且是唯一的能够激活幼稚T细胞的细胞类型[1].迄今为止各种研究方法都揭示DC在免疫激活效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证明了利用DC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性.在一些小规模的利用DC行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中,能观察到抗肿瘤免疫反应以及肿瘤被抑制的证据.利用DC对人类各种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试验方兴未艾,并已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