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腰椎峡部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腰椎峡部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lumbarspondylolysisandspondylolis-thesis single vertebrae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LSRF)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其复位机制。方法 采用 24具成人L4、L5脊柱标本,峡部断裂后应用LSRF、Hefti、Salib法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取4具成人L2~S2脊柱标本,L5双侧峡部裂后加载,建立滑脱模型,应用LSRF进行复位试验。结果LSRF固定强度为Hefti的1.6倍,Salib的2.7倍,且具有良好的复位功能。MRF的复位机制为以椎板钩与椎板接触点为支点,利用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向后上提拉,使椎体前移复位。结论LSRF具有坚强固定和良好的复位作用,为椎弓峡部崩裂及滑脱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8月~2007年11月收治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患者11例,其中L4、L5双侧峡部裂伴L4椎体滑脱4例,伴L5椎体滑脱4例;L3、L4双侧峡部裂伴L3椎体滑脱1例,伴L4椎体滑脱2例.均行后路脊柱矫形固定器椎弓根钉棒系统(3D)复位固定、滑脱椎体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植骨融合术,其中滑脱节段行椎体间+横突间+峡部植骨7例,横突间+峡部植骨4例;峡部裂而无滑脱节段均行峡部+横突问植骨.根据侯树勋等的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80~26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600-1200ml,平均800ml.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8~30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和螺旋CT检查显示滑脱节段完全复位10例,大部分复位1例;已骨性融合10例,融合时间为5~15个月(平均7个月),1例8个月随访时尚未融合,以后失访;内固定无松动及折断.末次随访时疗效评定结果优8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后路脊柱矫形固定器椎弓根钉棒系统(3D)治疗腰椎双椎峡部裂并单椎滑脱症具有较好的复位和固定效果,配合滑脱椎体全椎板切除减压和后外侧融合或后外侧+椎间融合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F-Ⅱ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采用椎管开窗减压、RF-Ⅱ系统复位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或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2例。结果 37例完全复位,15例部分复位。术后随访49例,随访时间平均4年,优良率83.7%。结论 RF-Ⅱ系统纵向撑开力大,能恢复椎间隙高度;复位拉力大,能使滑脱的椎体复位;固定可靠,能明显提高脊椎融合率;是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运用脊柱滑脱复位固定系统(SRS)加新型椎体复位系统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共治疗62例腰椎峡部不连性滑脱,按症状改善、骨性融合、内固定材料牢固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2例获得1~5年随访(平均2年5个月),优47例,良12例,可3例,无症状加重患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结论SRS系统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结合应用新型椎体复位系统能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的固定。手术操作简便,2次减压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既能使滑脱椎体复位,又能保留椎体间的活动度的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根据腰椎生物力学特点:生理载荷下椎弓峡部为重力的前移剪切力与抵抗力集中的部位,设计一种加强椎弓峡部强度的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pedicular formingreduction fixationsy stemPFRF),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后应用于临床,治疗17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Ⅰ-Ⅱ°),并长期跟踪随访。结果17例患者中,术后临床评价优14例,良2例,可1例,术前JOA评分平均19.2分,术后JOA评分平均25.3分,症状缓解率98%,随访病例未见断钉和再次滑脱现象。结论应用PFRF内固定系统非融合性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Ⅰ-Ⅱ°)疗效显著,可以保留腰椎的活动度,椎弓峡部可以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间植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枚CAGE椎间融合器后路斜向植入附加椎弓根螺钉治疗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Ⅱ°~Ⅲ°峡部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CAGE后路斜向植入椎体间融合术附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滑脱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增高,滑脱角改善;随访12~28个月,平均20个月,矫正程度无丢失,CAGE无下陷、滑移,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所有病例术后12~18月均获骨性愈合。结论CAGE椎间融合器能使滑脱椎体间接复位,直接撑开椎体前中柱,恢复椎间隙高度,维持腰椎的生理弧度,提高融合率;椎弓根螺钉系统有直接复位滑脱椎体,两者结合能提供内在稳定和支撑作用,疗效满意,适用于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多节段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节段腰椎滑脱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彻底减压、复位、椎管重建、脊柱多方位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椎弓峡部裂所致的多节段腰椎滑脱6例患者.结果 6例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复位.术后随访1~3年,根据Lenke标准评价脊柱植骨融合情况:A级5例,B级1例;根据Henderson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 腰椎峡部崩裂所引起的多节段腰椎滑脱常需手术治疗,手术主要方案是充分减压、适当复位、有效植骨融合及可靠内固定,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椎弓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的可靠方法。方法 对 12例椎弓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 Meyerding分类 °滑脱患者 ,行峡部缺损修整 ,加压植骨 ,螺丝钉、钛丝单脊椎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经 5~ 5 6个月的随访 ,大部分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无断钉 ,无复位丢失及假关节形成 ,优良率 91.7% ,植骨愈合率 10 0 %。结论 本法对治疗轻度峡部不连性滑脱是一种简单易行 ,疗效肯定 ,适宜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采用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21例随访19~50个月,平均27.5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Baird-Jackson标准: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腓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1年1月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选取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9~ 54岁,平均(42.7±8.9)岁,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7例,Ⅴ型31例,Ⅵ10例,其中外支架组31例,钢板内固定组27例,术后随访6~17个月,平均14.1个月.[结果]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支架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57.4±1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1.3±17.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4±1.5)周,切口感染率为6%,针道感染率为9%,Lysholm评分:优21例,占67%,良8例,占25%,差2例.钢板内固定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05.4±23.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2.4±28.9)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5±2.5)周,切口感染率为4%,Lyshol评分:优16例,占60%,良10例,占37%,差1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切口感染率、Lysholm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功能恢复佳,疗效满意,外固定架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合并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与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利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固定骨折。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Ⅰ,Ⅱ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小,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36例Pilon骨折患者,7例开放性骨折者行急诊清创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29例闭合性骨折者中26例肿胀消退后行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和植骨结合外固定架治疗,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者二期行同样术式。结果36例均获随访,时间6~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4~26周,患肢力线正常。4例伤口感染,4例皮肤坏死,6例踝关节功能障碍;无针道感染和松动,未见骨折不连或畸形愈合,无窦道形成及骨髓炎。临床疗效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优19例(90~100分),良11例(75~89分),可5例(50~74分),差1例(〈50分)。结论正确评估局部软组织条件,根据Pilon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合理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力线,干骺端缺损区充分植骨,整复关节面,适当功能锻炼,晚负重,术后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4例Pilon骨折。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20个月。无骨不连、皮肤坏死发生。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优14例,良7例,可3例。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可以获得术后骨折稳定,取得良好踝关节功能,是治疗Pilon骨折有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3~2007年,我院使用外固定架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15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腓骨多段骨折手术难度大,易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骨髓炎、骨不愈合.1998年6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及植骨治疗此类骨折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外固定架结合微型钢板治疗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2003年6月~2007年9月,我院应用外固定架结合微型钢板治疗难复性桡骨远端骨折48例,疗效良好。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8例,男15例,女33例,年龄22~73(40.5±10.5)岁。左侧20例,右侧2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中空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5例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3~ 32个月,骨折均愈合.Matta影像学评分:优10例,中5例.按照Majeed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5例,可1例.结论 经皮中空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创伤小,可以即刻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2012年8月,我们对18例Pilon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效果较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2 ~58岁.骨折按RuediAlgower分型[1]:Ⅱ型10例,Ⅲ型8例.1.2治疗方法对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复合伤的开放骨折患者,于伤后8h内急诊手术;对肿胀严重或软组织严重挫裂伤的患者,先予清创、牵引复位(以跟骨牵引或予临时外固定支架固定),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创面愈合好转、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手术时间在伤后10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