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超声实时监测全身麻醉诱导期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并及时调整面罩通气压力,探讨减少胃内进气的效果。方法择期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5~65岁,BMI 19~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研究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期采用压力控制模式进行面罩通气,两组的起始通气压力为15 cmH_2O。S组采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及时降低通气压力,直至未发现食管进气为止;C组通气压力维持15 cmH_2O。两组均采用低频超声探头观察并测量麻醉诱导前后胃窦部横截面积(CSA),机械通气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通气前后胃窦部CSA。记录通气结束后胃内进气情况,末次通气时气道峰压(Ppeak)、呼出潮气量(VTe)、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和呼气末氧浓度(C_(ET)O_2)。结果通气结束后,S组胃进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末次通气时S组Ppeak、VTe、C_(ET)O_2明显低于C组(P0.01),P_(ET)CO_2明显高于C组(P0.01)。通气结束后S组CSA明显小于C组(P0.01)。结论麻醉诱导期间面罩压力通气时,通过超声实时监测颈部食管进气情况并及时调整面罩通气压力,可明显减少胃内进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后路阻滞组)、中路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中路阻滞组)、单纯全麻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入院时及术后4、8、12、24h)无创平均血压、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术后(4、8、12、24h)静息痛及活动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加用镇痛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围术期同一时点无创平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输液量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同一时点静息痛及活动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后路阻滞组、中路阻滞组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均P<0.05),后路阻滞组又明显低于中路阻滞组(均P<0.05)。3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血肿、呼吸抑制,但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以及加用镇痛药比例、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更好,且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和腹腔镜引导射频消融术对肝细胞癌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62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行腹腔镜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两组经影像学检查肿瘤病灶均消失,手术成功率为100.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率(54.84%、51.61%)、无瘤生存率(22.58%、16.1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细胞癌效果及预后较优。  相似文献   
4.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认识和了解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1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部分患者出现一般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包括栓塞性胆囊炎,上消化道出血,心脏并发症等。结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并发症,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现代肿瘤外科的发展,全胃切除在晚期胃癌的手术治疗中日益增多。全胃切除后如何选择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显得格外重要。我院在1990~1997年间,共有25例晚期胃癌患者运用改良的Schlater食管空肠吻合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成人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准确定位。方法 :采用冠状断层标本与相应MRI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的方法。结果 :1 在豆状核首次出现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侧 3 3 %、右侧 3 0 %。在中央前沟首次出现断面上 ,豆状核的出现率左侧 97%、右侧 1 0 0 %。 2 在前连合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右侧均为 87% ,且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 3 在中央前沟消失、中央旁小叶前部出现的断面上 ,中央前回的髓突粗大而饱满 ,出现率左侧 70 %、右侧 80 %。结论 :1 中央前沟首次出现在豆状核及内囊前肢出现而前连合及背侧丘脑尚未出现的 1~ 2个断面上。 2 前连合层面 ,中央前沟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 3 当中央前回髓支粗大饱满、中央旁小叶前部出现时 ,中央前沟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在MRI冠状图像中确定脑内主要纤维束位置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适用颅脑标本30例,以经AC-PC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脑MRI冠状图像及连续切片,在脑冰冻剥离标本对照下,确定主主要纤维束在冠状面上的位置。结果:在脑标本对照下,依脑沟、脑回及灰质结构,在MRI冠状图像上确定脑内主要纤维束的位置,如额桥束、扣带、上纵束、丘脑前辐射、颞桥束、锥体束、穹窿、钩束、下纵束、前连合、丘脑中央辐射、听辐射、视辐射、枕桥束等。结论:在MRI冠状图像上可辩认出脑内主要的纤维束。  相似文献   
8.
大脑Broca区在冠状面磁共振图像上的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MR冠状面图像精确定位大脑额叶内微小占位性疾变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30例和活体健康成年男性6例,以经连合间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颅脑连续冠状面MR图像。将扫描后的头部标本,开颅取脑,重要脑回涂以不同颜色,切制成与MR扫描一致的脑断层标本。把标本与相应MR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确定Broca区在冠状面上的定位。结果:(1)在胼胝体膝首次出现的断面上,外侧沟前支的出现率:左侧73%,右侧63%,直而倾斜,易于辨认;(2)在侧脑室前角首次出现的断面上,双侧外侧沟前支的延长线呈印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30在胼胝体嘴首次出现的断面上,额下回主要为三角部,其出现率:左侧77%,右侧83%。结论:(1)外侧沟前支在胼胝体膝首次出现的断面上显示清晰,直而倾斜;(2)侧脑室前端出现时,双侧外侧沟前支的延长线呈印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3)豆状核出现时,外侧沟前支消失,额下回三角部后方出现的纵行脑沟为外侧沟升支;(4)纵行的中央前沟出现于额下回岛盖部后方,为Broca区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靶向治疗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灶,制备一种集靶向化疗、定位、实时监测为一体的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方法以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为模型药物,以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为荧光探针,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以粒径、荧光性能、载药量和包封率为质量控制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用复乳法制备平阳霉素量子点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YM-QD-PLGA-NPs)。结果经优化制备的PYM-QD-PLGA-NPs包封率为(78.1±2.1)%,载药率为(5.9±0.3)%,平均粒径245.4 nm,电位(-6.68±4.11)mV,具备与QDs相似的荧光性能。结论 PYM-QD-PLGA-NPs具备一定的PYM包载率和QDs荧光性能,符合淋巴靶向的粒径要求,理论上通过口腔癌周注射,可靶向、定位、监测并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基于国人标本断面数据的肾管道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选用胸腹部无病变的男性青壮年尸体1具,以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0.1 mm层厚的腹部连续横断面数据集。采用SGI工作站和体绘制方法,经图像分割和三维建模,建立能体现国人体质特征的肾管道系统的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应用3 D软件成功地重建出了肾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对肾管道系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和任意放大缩小的观察。结论肾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多方位立体显示肾特别是肾动脉、肾静脉和肾输尿管道的微细解剖结构,实现了国人肾脏的虚拟解剖学,能帮助外科医师从任意方位动态和立体地观察肾脏的解剖结构,为肾脏的外科学提供了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