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为诊断冠心病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的最准确的方法。作者总结1990年1月至1993年3月所施行400例SCA的并发症及在预防SCA严重并发病方面的一些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张惠英  井淑艳  陈伟彬 《医学综述》2014,20(19):3603-3605
目的研究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256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准确性,评价256M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1个月内同时进行256MSCTCA检查及SCA检查的39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并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SC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256MSCT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50%及管腔狭窄程度≥75%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分别为96.39%、88.24%、97.53%、83.33%、98.34%、2.47%、11.76%和97.83%、92.11%、98.26%、79.55%、99.41%、1.74%、7.89%。256MSCT及SCA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状动脉管腔中、重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37、0.842。结论 256MSCTCA对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阴性预测值较高,256MSCT应作为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A对5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35%,特异性96.53%,PPV 90.00%,NPV 92.67%。64排螺旋CTA阳性与SCA阳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797,P0.01)。64排螺旋CTA检查发现钙化病变180支,SCA仅发现钙化病变80支。结论:64排螺旋CTA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方法,而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行SCA检查并做心电图检查的852例患者,男601例、女251例,年龄29~78岁,平均(57.9±13.5)岁。心电图检查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二者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1],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常规多体位投照,用目测法和计算机辅助图像密度法对冠状动脉血管进行综合分析。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插管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做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因为有创、具有潜在危险性、检查费用较高且部分患者不需要或不适合于介入治疗,所以亟需一种可靠、无创和经济、方便的冠状动脉或像技术.  相似文献   

6.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为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64-slice spiral CT,64-MS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应用64-MSCT对65例患者行CTA检查.对有胸心肌桥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优于SCA;对有狭窄的患者64-MSCT冠脉CTA对轻度狭诊断应与临床症状结合,可暂不行SCA检查,行保守治疗,而对于中度狭窄没有冠脉造影敏感,应行SCA检查确定诊断.结果 64-MSCT冠状动脉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临床对于冠心病患者真阴性的排除和真阳性的诊断,64-MSCT冠脉CTA与SCA的作用无差别,是一种无创、有效的冠状动脉CTA方法,可作为一种诊断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的非创伤性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者3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3例冠状动脉造影(SCA)完全正常者进行分析,表明有许多心内或心外疾病、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都可疑及冠心病或合并冠心病。绝大多数病例需做SCA检查,少数病例则可经临床结合其他检查确诊,从而避免SCA,减轻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CA3)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7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SCA的23个家系79例患者(已故29例,现存50例)和74例散发SCA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SCA患者的SCA3基因内CAG三核苷酸扩增情况,并对扩增结果和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3个SCA家系检测确定18个家系为SCA3型,现存患者43例,症状前患者8例;74例散发SCA患者检测确定18例为SCA3型。SCA3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凝视诱发的眼震、认知障碍、乏力、腱反射活跃/亢进、病理征阳性、睡眠障碍、脑神经受损等,同时可合并其他多种少见临床症状。结论 SCA3是新疆地区SCA中最常见的亚型,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对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ATP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TP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3例确诊或可疑冠心病行ATP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显像和静息显像,1周后行冠脉造影(SCA)进行研究对照。结果ATP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93.8%(60/64),特异性为84.2%(16/19),符合率为91.5%(76/83);静息心肌显像敏感性为76.6%(49/64),特异性为68.4%(13/19),符合率为74.7%(62/83)。结论ATP负荷试验99mTc-MIBI心肌显像,提高了对冠心病的诊断率,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美琳  周礼  马虹 《广东医学》2007,28(12):1964-1966
目的 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 CTA)监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方法 95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64-slice CT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两种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1个月.对64-slice CTA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SCA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64-slice CTA成像对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5.24%(52/61),特异性为94.12%(32/34),阳性预测值为96.30%(52/54),阴性预测值为78.05%(32/41),准确性为88.42%(84/95).结论 64-slice CTA是一项安全、快速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对有临床意义的病变血管(狭窄≥50%)的评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1.
甘锐  余文艺  兰华 《四川医学》2014,(3):396-39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别行CTC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比较二者的一致性。结果CTCA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较好。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欠佳。CTCA显示管径〉12mm的冠状动脉,狭窄I〉50%的灵敏度为88.78%,特异度为96.05%;阳性预测值为82.86%,阴性预测值97.55%,假阳性率为17.14%,假阴性率为2.45%,准确率为92.96%。CTCA和S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结论CTCA是一种快速、无创和可靠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与SCA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常规筛查,但必要时仍需行SCA检查,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东莞地区青年及未成年人群心跳骤停(SCA)的特点以及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东莞地区5个区域代表性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年及未成年人群SCA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发病诱因、发生地点、有无目击者心肺复苏(CPR)、呼叫120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呼叫120 至确定SCA时间、反应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的例数,CPR开始至首次电除颤时间,建立人工气道及首剂肾上腺素时间,患者入院和出院的存活率,记录所有患者最后的诊断结果.结果 SCA患者共7 432例,其中出现SCD的患者 5 136 例(69.11%), 273例存活出院,出院存活率为3.67%.7 432 例SCA患者中,平均年龄(25.17±12.12)岁,患者在21~25岁的年龄段比例最高,占SCA患者的24.95%;73%的患者发病地点在公共场所;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反应时间、救护车到达时间、确定SCA 时间、首次除颤时间、建立气道时间和首剂肾上腺素时间均显著低于自主循环未恢复的患者(P<0.001);5 136 例SCD猝死者中,冠心病占26.83%,心肌病占20.81%,心传导系统异常占18.83%,诱因不明的患者占22.78%,诱因为饮酒的占16.59%,运动和过度劳累占14.64%,情绪激动占12.15%.结论 东莞地区SCA发生后旁观者参与复苏率低,复苏成功率低,SCD为猝死主要类型,冠心病为主要病因,饮酒、运动和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是主要的诱因.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55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5 5 6例SCA结果进行分析 ,对比冠状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正常的部分临床特征 ,总结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变情况 ,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冠心病患者年龄较大 ,男性为多 ,病变依次累及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及左主干 ,多为单支病变 ,左主干病变最少 ,冠脉造影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S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冠心病以老年男性为多 ,多累及一支血管。  相似文献   

14.
施显京 《广西医学》2004,26(7):1007-1008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elected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SCA)是诊断冠心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正在不断推广普及。我院自2 0 0 1年1月~2 0 0 4年1月使用美国产GE 980 0型数字减影C臂X光机行SCA 6 3例,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开展SCA的价值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人选自我院住院的临床上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例6 3例,男4 3例,女2 0例,年龄4 0~75岁,平均年龄(5 8 3±5 6 )岁。临床表现典型心绞痛35例,不典型胸痛2 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8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心功能不全1例…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诊疗1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过去 3 a中应用介入诊、疗法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 2 0 0 1 -0 5~ 2 0 0 4-0 5期间 ,1 3 2例因发生胸痛 ,心电图 ST改变 ,心绞痛 ,急性、亚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等而入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用贾金斯 ( 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SCA)或 (和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支架植入术。结果 :1 3 2例病人中 46例 SCA正常 ,86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 ,共有 1 92处狭窄 ,A、B、C型病变数分别是 1 5、1 0 7和 70处。 45例有 >75 %的冠脉狭窄或完全闭塞 ,共植入不同型号的支架 1 1 0枚。植入支架后冠脉血流均达 TIMI 级 ,随访时间 2~ 3 6mo,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无 1例死于冠心病。结论 :现有资料表明 ,1 SCA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手段。2 PTCA、支架植入术的介入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3本研究B、C型病变占绝大部分 ,且 PTCA、支架植入术顺利 ,说明 C型病变不仅是 PTCA、支架植入的适应症 ,而且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 4仅有的 4例复诊 SCA,发现 2例有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为 4.4%。 5完全闭塞性病变的病人 ,并非介入禁忌症 ,也能顺利完成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在低电压(100kV)、低流率对比剂(双低)条件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质量,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比对,探讨双低条件下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5名冠心病疑似或确诊患者的DS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判别其影像质量。对比同样本患者的SCA,以血管狭窄≥50%为界,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美国心脏学会(AHA)-15冠状动脉分段法,分析双低条件下DSCT造影结果,25位患者共有339段血管显示优良,造影优良率达92.9%。以≥50%狭窄节段为界与金标准SCA比较,DSCT诊断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95%,阳性预测值83.2%,阴性预测值97.9%。结论以SCA为标准,双低条件下DSCT造影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可作为低辐射、高质量冠脉造影的有效临床方案。  相似文献   

17.
Jiang XH  Ye L  Fu Y  Yu HZ  Yu GP  Zhao YJ  Ning G  Li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2):848-849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一类包括Machado-Joseph病(MJD)等多种亚型共济失调在内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不同的基因型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病理表现存在相当的重叠性,而且同一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国外学者先后克隆了SCA1、SCA2、SCA3/MJD、SCA6、SCA7和DRPLA的致病基因,发现均与CAG三核苷酸异常扩增突变[(CAG)n]相关。我们对1例临床诊断SCA的家系进行了SCA3/MJD(CAG)n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行64层螺旋CTA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SCA)的4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SCA作对照,评估64层螺旋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其中46例图像(93.88%,46/49)达到诊断标准,64层螺旋CTA诊断冠状动脉<50%、50%~75%、≥75%狭窄性病变敏感性分别为54.88%、47.50%、93.15%,特异性分别为99.42%、95.68%、97.13%. 64层螺旋CTA和S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量化分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1,P<0.01).结论 64层螺旋CTA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心肌灌注成像、CTC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SCA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ATP负荷MR首过心肌灌注、延迟增强成像、CTCA检查,并与DSA进行对比研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检验kappa值。结果冠脉狭窄50%~70%23支,首过灌注减低18支(78.26%),延迟扫描心肌无强化。冠脉狭窄70%~90%17支,首过灌注减低15支(88.24%),延迟扫描心肌强化有8个区域。冠脉狭窄90%5支,首过灌注减低5支(100%),延迟扫描均见心肌强化。13个心肌延迟强化区内,心肌透壁增强6例(46.15%),非透壁增强7例(53.85%)。以冠脉造影为参考标准,MR首过心肌灌注成像、CTCA检测狭窄50%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44%、91.11%和90.48%、97.09%。MRMPI、CTCA与SCA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6和0.88。结论MRMPI、CTCA与SCA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具有高度的敏感度、特异度,MRMPI能有效检测心肌血流,CTCA能准确判断冠脉狭窄度,可为临床诊断及恰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结果比较,评价MSCTC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将60例患者均行MSCTCA和SCA检查。结果:除去伪影显著不可评估的8个节段,772个节段中MSCTCA共发现重度狭窄51节段,中度狭窄63节段,轻度狭窄85节段(弥漫性病变按累及节段分开计算)。并发现心肌桥10例;右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旁1例,左冠状动脉窦上开口3例,副右冠状动脉5例,单支畸形一例,卵圆孔未闭1例,左心耳血栓1例;其中SCA发现重度狭窄51节段,中度狭窄61节段,轻度狭窄87节段。结论: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工作后,MSCTCA作为一种无创技术,不仅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能发现解剖变异,为SCA、支架植入提供更详细信息。是冠心病筛查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