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微循环血流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逆行经胰胆管注入3%牛磺胆酸钠诱导致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于不同时相给予低分子肝素(LMWH)处理并观察胰腺微循环血流及测定微血管通透性,进行病理评分。结果: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改善重症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结论:低分子肝素是改善重症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低分子肝素(LMWH)区域动脉灌注(LAI)后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及病情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仓鼠共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区域动脉输注生理盐水组(LAI + saline组)、区域动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LAI + LMWH组)和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组(IV + LMWH组).每组予以高脂饲料(20%猪油+ 10%胆固醇+ 1%丙基硫氧嘧啶+ 1%胆酸钠+ 68. 9%普通饲料)喂养.4周造模成功后,按照Schimidt法,于造模后 30 min 时 LAI + LMWH 组注入 LMWH 20 IU/kg,IV+ LMWH组经静脉输注等量的LMWH,LAI + saline组采取与LAI + LMWH组相同的输注方式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造模前经外周静脉注入吖啶橙靶向白细胞荧光染料(2 ml/kg),注射完毕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成像系统动态观察活体动物胰腺微循环,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4 h及6 h 3个时间点检测胰腺微循环血管平均直径(MVD)、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FCD)及微循环血流速度(MFV)、白细胞黏附水平.6 h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三酰甘油及血淀粉酶水平,然后处死动物获取胰腺组织,并观察病理学改变,记录胰腺病理学评分.结果 灌注LMWH4 h后的LAI + LMWH组与 IV + LMWH 组及 LAI + saline 组比较,LAI + LMWH 组的胰腺微循环功能指标MVD、FCD、MFV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白细胞黏附数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灌注 LMWH 6 h 后的 LAI + LMWH 组与 IV + LMWH 组及 LAI + saline组比较,LAI +LMWH组的胰腺微循环功能指标MVD、 FCD、MFV呈缓慢上升趋势(P<0. 05),白细胞黏附数呈缓慢下降趋势(P<0. 05),IV + LMWH组与LAI + salin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灌注生理盐水组外,其余各组的胰腺病理学评分较灌注前均有明显改善,4 h时的LAI + LMWH 组改善最显著,6 h时的LAI + LMWH组次之.结论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微量LMWH能明显改善HLAP仓鼠模型微循环功能障碍和病情,对HLAP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160只,大鼠随机分四组:对照组,n=40;SAP组,n=40;SAP+硫氢化钠(NaHS)组,n=40;SAP+DL-炔丙基甘氨酸(PAG)组,n=40。每组随机分为四小组,分别对应末次注射L—Arg后3h、12h、24h、36h四个时间点,每小组n=10。分别测定血清H2S、淀粉酶、胰腺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synthase,CSE)含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SAP+NariS组血清淀粉酶较SAP组有显著升高;CSE表达与SAP组无显著性差异;镜下见比SAP组更早出现坏死和小叶结构破坏。SAP+PAG组与SAP组对照发现,预先腹腔注射PAG后,血清淀粉酶、H2S含量及组织CSE含量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结果显示,显著延缓了胰腺组织损伤的出现,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Grewal胰腺病理损伤评估证实与SAP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2S含量与组织损伤呈正相关,PAG有减轻大鼠胰腺炎模型胰腺组织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通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淀粉酶、TNFa、IL-6、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及胰腺组织学变化程度作用的动态观察,以进一步了解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chetty法制做大鼠SAP模型,动态测定术后0h、24h、30h、36h各组血清TNFa、IL-6浓度,并取得胰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同时,应用TUNEL技术分析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研究发现SAP组30、36h时血清TNFa、IL-6水平明显升高,腹水量明显增加,胰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加重;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较SAP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酶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在其病情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柴芩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true choline esterase,T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变化及其与IL-6和TNF-α相关性以及柴芩承气汤(Chai Qin Cheng Qi Decoction,CQCQD)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模手术型组、SAP组和CQCQD治疗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血生化指标、淀粉酶、TNF-α、IL-6、TChE及ChAT。结果SAP组较假手术模型组血清IL-6、TNF-α及TChE升高(P〈0.01),血清ChAT降低(P〈0.01);血清IL-6与TChE呈正相关(r=0.95,P=0.000),与ChAT呈负相关(r=0.91,P=0.000);TNF-α与TChE呈正相关(r=0.93,P=0.000),与ChAT呈负相关(r=-0.95,P=0.004)。CQCQD治疗组血清IL-6、TNF-α较SAP组低(P〈0.01),血清ChAT较SAP组高(P〈0.01)。假手术模型组、CQCQD治疗组和SAP组WBC、ALT、AST及LDH依次升高(P〈0.01)。结论胆碱能抗炎通路在SAP大鼠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柴芩承气汤可通过影响其功能.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减少脏器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NF—a、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54只大鼠分3组:谷氨酰胺(Gln)治疗组,重症胰腺炎(SAP)组,对照(NC)组,每组18只。顺行穿刺注射4%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Gin组自阴茎背静脉注射Gin,SAP组与NC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3组3、6、12h腹水量,血清淀粉酶水平,细胞因子水平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SAP组腹水、血清淀粉酶、病理学评分、TNF—a,IL-6与NC组各时段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0水平在3h较N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n组腹水、血清淀粉酶、病理学评分3h和6h时段均较SAP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a,IL-6水平较SAP组各时段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3h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和12h无显著变化。结论谷氨酰胺可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损害,对SAP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静  王烜  邓明明  孟娅 《重庆医学》2015,(4):450-452
目的:探讨 HMGB1、TLR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应。方法将54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SAP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3组又分为6、12 h和24 h 3个小组(每小组n=6)。对照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组织,SAP组用5%的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治疗组在SAP造模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3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PS‐G7法检测血清中的淀粉酶;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胰腺组织中的HMGB1;Envision两步免疫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的HMGB1、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 SAP组、治疗组各时间点的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病理学改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示SAP造模成功;SAP组在胰腺组织及血清中的 HMGB1表达在6 h开始升高,于12 h快速上升,至24 h保持上升趋势,与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SAP组相同时间点的 HMGB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组织中的 TLR4表达在6 h开始升高,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与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点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SAP组相同时间点的TLR4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GB1在SAP大鼠胰腺中的致炎作用可能是部分结合其受体 TLR4并通过MyD88依赖性途径而实现的,而乌司他丁可能是通过中断SAP大鼠胰腺组织中的 HMGB1、TLR4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促炎抗炎失衡的干预效果及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和EPO预处理组,每组各30只。SAP组和EPO组建立逆行胆胰管注射3.5%牛黄胆酸钠法(1 ml/kg)SAP模型,EPO组建模前1 h予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 U/kg,1000 U/ml),而SO组和SAP组予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第1、3、6、12、24小时取血清和胰腺标本。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胰腺组织核因子-kappaB转运激活情况;胰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胰腺病理学评分。结果与SAP组相应时点比较,EPO组核因子-kappaB激活率(除12 h外)显著降低(P<0.05);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3、6、12 h(P<0.05);血清IL-18水平显著降低,3、6、24 h(P<0.05),血清IL-10水平无明显降低;病理总评分降低,6、12、24 h(P<0.05)。结论 EPO预处理可通过抑制核因子-kappaB激活,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而对抗炎细胞因子影响不明显,进而调控促炎-抗炎失衡状态,改善SAP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给予添加低聚半乳糖(GOS)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将SAP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EN)组(n=16)和GOS-EN组(N=16),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n=16),然后按照动物处死时间每组又分为4 d和7 d两个时间点亚组,每个亚组各8只动物.采用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8 g/L牛磺胆酸钠法建立SAP大鼠模型,检测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结果 各SAP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GOS-EN组显著低于EN组(P<0.01);各SAP组的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而IL-2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GOS-EN组的TNF-α水平显著低于EN组(P<0.05),而IL-2、IL-10水平以及IL-10/TNF-α比值显著高于EN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GOS-EN能够调节SAP大鼠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的影响,为其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PNS治疗组,每组30只。各组在术后6、12、24h检测血清淀粉酶、TNF-α、IL-6和IL-10水平,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及各组术后48h死亡率。结果:SA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PNS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和IL-6显著低于SAP组(P〈0.05),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PNS治疗组胰腺组织损害较SAP组减轻(P〈0.01);假手术组和治疗组48h死亡率显著低于SAP组(P〈0.05)。结论:PNS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产生,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从而达到治疗S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术(APD)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自噬及Nrf-2/HO-1通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8),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8,4%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法),腹腔穿刺引流术组(APD组,n=8,SAP造模后于右下腹置管引流),APD+HO-1特异性抑制剂组(APD+ZnPP组,n=8,APD造模前12 h腹腔注射30 mg/kg ZnPP)。造模后12 h采集大鼠血样及胰腺组织。以HE染色评价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淀粉酶、脂肪酶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色法检测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胰腺腺泡细胞内亚细胞器结构及自噬改变,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Nrf-2/HO-1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AP组相比,APD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轻(P<0.05),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5),胰腺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0.05),并伴有Nrf-2/HO-1通路的激活(P<0.05)。ZnPP可以抑制上述的治疗作用。同时,APD干预可逆转SAP造成的线粒体、内质网损伤,并减少p62积累(P<0.05),抑制腺泡细胞内自噬受损。结论 早期APD引流治疗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减轻局部氧化应激、修复受损自噬进而降低SA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广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SAP组及NaB治疗组,每组各10只.采用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作SAP动物模型,NaB治疗组为SAP制模5rain后通过股静脉注射NaB(5mg/kg)。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湿十重比值,利用Kusske方法对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水肿、出血、坏死、炎细胞浸润进行计分,TUNEL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结果SAP组血清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B治疗组血清淀粉酶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B治疗组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值较SAP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损伤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B治疗组胰腺损伤积分明显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NaB治疗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B可以促进SAP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减轻中性粒细胞活化,降低SAP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且稳定性好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方法4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SAP组和对照组,SAP组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后3、6、12 h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率及病理组织学评分,观察24 h生存指数。结果SAP组各时间段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率在注射后6、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造模后24 h的总死亡率为70%(7/10)。结论经肠壁穿刺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钠成功诱发大鼠SAP,其模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每组24只。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术后(3、6、12)h分批剖杀大鼠,每个时间点8只。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取胰头部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评分。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Y),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INS)、C-肽(CP)和胰高血糖素(GG)的变化。结果:SAP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时间延长胰腺外分泌部损伤逐渐加重,并在12h达高峰,但内分泌部胰岛仅在12h出现形态学变化;SAP组3,6和12h组大鼠血清INS和CP水平与SO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6和12h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与SO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牛磺胆酸钠制备的SAP模型中,出现了胰腺内分泌部的损伤,表现为其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SAP组、高剂量IGF-1组和低剂量IGF-1组,每组6只.采用改良的Aho法制作SAP模型,在造模6 h后处死大鼠,收集胰腺组织、外周血和腹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胰腺组织(TLR-4、MAPK p38、NF-κB p65)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SAP组大鼠腹水量、转氨酶、血清及腹水淀粉酶和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IGF-1干预后,大鼠腹水量、转氨酶、血清及腹水淀粉酶、IL-1β和IL-6较SAP组明显下降,且随IGF-1剂量的增加,大鼠腹水量、转氨酶、血清及腹水淀粉酶、IL-1β和IL-6下降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能有效减轻SAP大鼠胰腺炎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孕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晚期SD孕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孕鼠组(SO组)、孕鼠SAP组(SAP组)和孕鼠MIF抑制剂ISO-1预处理组(ISO-1组),每组均为10只.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术后12 h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AMY).取胰腺组织及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MIF、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 SAP组孕鼠的血清淀粉酶(AMY)、胰腺及肺组织病理评分较SO组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孕鼠肺组织中的MIF、NF-κB及TNF-α表达较SO组也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O-1组上述指标较SAP组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的表达与NF-κB及TNF-α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15和r=0.787,P<0.05.结论 MIF抑制剂ISO-1对孕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及TNF-α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姜黄素组。采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法建立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模型。检测造模后6h各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PaO2和PaCO2、肺湿/干重比值、胰腺与肺的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肺组织镜下病理评分以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P组、姜黄素组胰腺呈SAP改变,肺呈APAu改变,且姜黄素组病变较SAP组减轻。SAP组血清淀粉酶活性、PaCO2肺湿/干重比值,肺组织镜下病理评分以及NF—κBp65阳性率显著高于姜黄素组(P〈0.01);PaO2显著低于姜黄素组(P〈0.01)。SAP组、姜黄素组肺组织中NF—κB加5的表达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鼠APALI时肺组织中存在NF—κB的过度表达,并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姜黄素对APALI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胰腺、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血清淀粉酶及胰腺、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MG-132治疗组与胰腺炎组及假手术组比较,血清淀粉酶、胰腺及肺组织MPO活性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制模前30min腹腔注射10mg/kg的MG-132可以明显减轻5%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大鼠的肺损伤严重程度,并可减轻胰腺炎所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制作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并给予雷公藤内酯醇干预,检测不同时间点肺组织中趋化因子CXCL11的动态变化,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SAP急性肺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组),SAP组(P组),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组(T),每组24只。4%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SAP大鼠模型,剂量为1mL/kg,N组打开腹腔后仅仅翻动胰腺组织数次,T组在造模成功后立即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100μg/mL)。每组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4个亚组分别在1、3、6、12小时抽血、处死后留取组织标本。分别检测各不同时间点组的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肺CXCL1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的CXCL11的水平。结果:(1)血清淀粉酶值:P组与T组各亚组血清AMS明显升高,与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6h、12h亚组AMS值较P组显著减少(P<0.05)。(2)肺湿干重比值:P组3h、6h、12h亚组,T组6h、12h亚组较N组明显升高(P<0.05),T组3h、6h、12h亚组较P组升高减轻(P<0.05)。(3)肺组织病理与组化:3h、6h、12h P组与T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其中6h、12h T组较P组损伤减轻。CXCL11免疫组化,T组较P组表达明显减轻。(4)ELISA测定:1h、3h、6h P组CXCL11蛋白较N组与T组明显增高,12h P组与N组和T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TL可能通过抑制CXCL11表达及抗炎作用减轻AP急性肺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F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胰腺炎2、4、8、12h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分别对胰腺损伤、肺损伤程度进行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血清淀粉酶;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F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MIFmRNA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肺损伤评分、胰腺损伤评分、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胰腺组织湿重及血清淀粉酶均逐渐升高;血清及肺组织中MIF均较正常组升高。结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发病过程中,血清及肺组织MIF表达明显增加,提示MI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