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2例肝癌合并门癌栓的综合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52-1253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122例肝癌分为2组:A组(7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B组(50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3.5%,平均生存期17.5个月,P<0.05。结论: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已广泛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但尚未见到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目的:通过对220例老年胃癌预后的分析,研究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对老年胃癌预后的影响。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同期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65岁及以上老年胃癌病例(来自上海龙华医院肿瘤一科、瑞金医院消化外科和仁济医院普外科)分为接受中药复方辨证治疗的中药组和未接受中药治疗的非中药组。主要结局指标:依据临床病理分期,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和化疗进行分层。运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手术、化疗以及中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220例病例纳入研究。中药组89例,非中药组131例。总体220例病例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分别是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化疗和中药治疗(P〈0.01)。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322,95%可信区间在0.212~0.489。中药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1.12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5.6%、45.7%;非中药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7.19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26.9%、21.9%。对未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分层研究,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中药治疗和化疗是影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独立的保护性因素(P〈0.01),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421,95%可信区间在0.255~0.693;晚期中药组(36例)中位总生存期为17.819个月,晚期非中药组(60例)中位生存期为8.548个月。对临床病理分期为Ib—IV(T4N1-3M0、T1—3N3M0)接受根治性手术(R0)且接受3个及以上周期术后辅助化疗病例的分层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中药组和术后非中药组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未达到中位数,故未作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中药组(33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0%、59.9%、50.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4.1%、61.49/6;术后非中药组(69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6%、51.1%、51.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5.6%、55.6%。结论: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可改善老年胃癌的总体预后,是老年晚期胃癌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对老年根治性胃癌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相似文献   

3.
陈龙  李志革  梁霞  刘颖新  李龄 《微创医学》2006,1(5):354-356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不完全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对48例手术切除不完全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34例,ⅢB14例),分成术后单纯放疗组25例、术后放化疗组23例,比较两组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7%、29%、17%,其中术后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7%、22%,术后单纯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7%、21%、13%,术后放化疗组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不完全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相比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肝细胞性肝癌(HCC)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C期患者行肝切除术及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BCLC B期、Child-pugh A级HCC患者191例,其中行肝切除治疗105例,TACE治疗86例;BCLC C期、Child-Pugh A~B级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3例,其中肝切除治疗30例,TACE治疗43例.结果 BCLC B期191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0%、49.20%、38.12%,中位生存期为38.3个月;TACE组生存率分别为50.13%、22.11%、8.06%,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BCLC C期7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3.30%、13.30%,中位生存期为24.0个月,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0%、0.00%、0.00%,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BCLC B期、BCLC C期肝切除术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TACE组(P<0.05),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 在严格选择病人的情况下,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BCLC B期、C期HCC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肝细胞性肝癌(HCC)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C期患者行肝切除术及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BCLC B期、Child-pugh A级HCC患者191例,其中行肝切除治疗105例,TACE治疗86例;BCLC C期、Child-Pugh A~B级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3例,其中肝切除治疗30例,TACE治疗43例。结果 BCLC B期191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0%、49.20%、38.12%,中位生存期为38.3个月;TACE组生存率分别为50.13%、22.11%、8.06%,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BCLC C期7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3.30%、13.30%,中位生存期为24.0个月,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0%、0.00%、0.00%,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BCLC B期、BCLC C期肝切除术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TACE组(P0.05),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人的情况下,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BCLC B期、C期HCC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近10年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27例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根治性切除率22%(6/27),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0%、33%;姑息性切除率30%(8/27),引流组中最长生存期为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8%、13%,切除组明显优于引流组。结论 外科姑息性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治疗本病的关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动脉输注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103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肿瘤患者,在病程的某个阶段,经动脉途经输注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药物及免疫增强剂IL-2。结果:68例胰腺癌患者中有29.4%获疼痛程度、止痛剂用药显著而持久的改善。受益反应持续时间为19.2周,中位生存期7.1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45.6%、23.5%、17.6%.1l例胆囊癌患者中有27.3%获疼痛程度、止痛剂用量的显著而持久的改善,临床受益反应持续时间为18.8周。中位生存期7.45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4.5%、27.3%、18.2%。8例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达62.5%,1年生存率37.5%;6例肠癌有效率达83.3%,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33.3%;7例肝癌有效率85.7%,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结论:经动脉输注吉西他滨能明显改善晚期肿瘤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肝癌的外科综合治疗——附136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积极的外科综合治疗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6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肿瘤大小、数目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情况,进行外科综合治疗。结果136例患者中,根治性手术20例,肿瘤部分切除 无水酒精注射37例,非手术治疗79例。根治性手术组1年生存率84%,3年生存率55%,平均生存期为38.9个月;部分切除 无水酒精注射组1年生存率77.4%,3年生存率46.2%%,平均生存期为32.6个月,复发后1、3年生存率在2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RFA组平均生存期为15.4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55.1%、22.4%;无水酒精注射组平均生存期为15.2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53.4%、21.7%;TACE组平均生存期为14.8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47.5%、23.6%;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明显低于可手术切除的病例(均为P<0.05)。结论手术切除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肝癌切除术后加强随访,早日发现复发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治疗,是提高复发性肝癌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在较大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较大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4cm)射频消融后的治疗结局和经验。方法:1999年12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对441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肿瘤最大直径4~8.2cm[平均(4.6±0.63)cm]。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后凝固性坏死结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预后。结果: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坏死率72.9%。与射频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20.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9.5%。与射频消融有关的死亡7例。随访1~62个月,359例患者的379个直径≥4cm的肿瘤得到有效随访资料,其中302个肿瘤术后完全坏死,130个肿瘤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43.0%。肿瘤直径4~5cm者中位生存期2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8.1%和17.6%;肿瘤直径5~6cm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36.4%和9.7%;直径≥6cm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6%、28.1%和0。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是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胸壁复发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2月-2002年2月期间诊治的78例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胸壁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51例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平均生存期为4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9%、52%、20%,27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9.4%、30%、17.2%,平均生存期为23.3个月。结论: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胸壁复发应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食管癌27例,22例进入联合化-放疗组,给予食管动脉灌注化疗和根治性放疗60-70Gy;5例进入综合治疗组,给予食管动脉灌注化疗+术前放疗37-45Gy+肿瘤切除。结果:27例食管癌患者经食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根治性或术前放疗后,X线检查CR为40.74%(11/27),PR为55.56%(15/27),ST为3.70%(1/27)。综合治疗组有2例(2/5)切除标本完全无癌。中位生存期在联合化一放疗组为9个月,综合治疗组为13个月。结论:化、放疗联合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仍不理想;以化、放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加手术切除的综合疗法,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1993年1月-2004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6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5例患者中,男38例。女27例。男女之比1.4:1。手术切除26例,切除率为40.0%(26/65)。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切除8例。内或外引流术34例,探查性手术5例。根治性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6.2%、15.4%;姑息性切除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43.0%、14.3%;非切除引流者1年生存率为11.0%;探查性手术者生存期均小于3个月。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较姑息性切除术组和非切除引流术组明显延长(P值分别为0.011、0.000)。结论根治性切除术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存活率的关健;对不能根治者行姑息性切除或引流术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采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11例采用单纯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疼痛缓解程度、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CR+PR)比例75.0%明显高于对照组27.3%;实验组患者的6个月、9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75.0%,与对照组72.7%、45.5%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12个月生存率50.0%(中位生存期13.1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9.1%(中位生存期8.7个月);实验组比对照组能够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两组的不良反应比例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所致并发症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大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大肠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存率,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单纯西医治疗53例。单纯西医治疗组为手术、化疗或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手术、化疗或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复方苦参注射液或华蟾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或西黄解毒胶囊口服及中药辨证治疗。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1个月,平均生存期25.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8%、22.3%、3.9%;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27个月,平均生存期32.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2%、6%;单纯西医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平均生存期19.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2%、13.2%、1.9%。两组比较,中位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加中成药结合手术和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综合治疗模式,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8例脑转移瘤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68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放疗134例(R组),单纯化疗的23例(C组),放疗加化疗11例(R+C组),结果: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5,4.5,7.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7.9%,4.3%和18.1%,年龄<60岁,单发转移灶,KPS≥70,病理类型为腺癌,无其他脑外转移灶者预后好;R及R+C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C组(P<0.01)。放疗剂量<40Gy组与40-60Gy组比较,中位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R及R+C组与C组比较,3,6,12个月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放疗剂量<40Gy组与40-60Gy组比较,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放疗剂量>60Gy组与40-60Gy组比较,3,6个月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12个月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疗对脑转移瘤患者有明显的姑息治疗效果,但增大放疗剂量并不一定能提高长期生长率,化疗对脑转移瘤的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TACE与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67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M  Wang JP  Wu PH  Zhang FJ  Huang ZL  Li W  Zhang L  Pan CC  Li CX  Ji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16-2921
目的 分析比较单独应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与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与微创介入治疗中心467例接受TACE及RFA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67例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共87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80例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TACE-RFA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其生存状况并予以分层分析.结果 167例患者经TACE或TACE联合RFA治疗后共随访42个月(1~89个月),TACE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平均为3.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11.5%和4.6%.TACE-RFA组80例患者TTP平均为10.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45.0%和11.3%.TACE组与TACE-RFA组在TTP、生存状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中期肝癌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62.2%、13.3%、4.4%,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90.1%、52.9%、13.7%;晚期肝癌中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7.1%、0,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1%、24.1%、6.9%,在治疗中晚HCC的生存期方面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功能方面,经TACE治疗485例次中60例次(12.4%)有肝功能损害需进一步行护肝对症处理,13/168例次(7.7%)RFA治疗后需相应护肝对症治疗,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独应用TACE可以更好地控制肝内病变,保护肝脏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6年1月外科治疗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同期肝转移灶切除组(A组)22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B组)20例,其中6例行肝动脉化疗泵灌注化疗,14例行介入治疗。结果: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54.6%、27.3%;B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3年和5年生存率为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肝转移灶切除预后较好,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肝切除并微波消融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多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61例多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8例行肝切除并微波消融术(肝切除组),33例行TACE治疗(TACE组)。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Kaplan.Meier法分析组间生存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住院期间死亡。肝切除组术后2个月AFP下降较TACE组明显(P〈0.01)。肝切除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57.1%、35.7%,中位生存期26.5个月,显著高于TACE组的69.7%、30.3%、12.1%及18个月(P〈0.05)。结论:对可耐受手术的多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并微波消融术安全有效,相对TACE能进一步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联合体部7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95例。83例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体部γ刀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12例单纯行体部γ刀治疗;二组处方等剂量线均采用50%~65%等剂量包绕计划靶区;靶周单次剂量2.8~4Gy/次,治疗次数为8~12次,总靶周放射剂量33.6~44Gy。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66.9%、47.3%,18.0%,平均生存为(18.1±2.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8.1%、32.5%,3.6%,平均生存期为(15.6±2.3)个月。二组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体部γ刀配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操作简单,无创伤,副作用较轻,并发症少。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协同作用,并且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李忠 《实用新医学》2007,8(4):322-32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发现孤立性脑转移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7例肺癌同期孤立性脑转移患者性脑转移瘤切除,术后第3—4周切除肺癌,包括全肺切除、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术等。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其中16例切除肺癌,生存期4—27个月,平均生存期16.8个月,1年生存率56.3%;1例未切除原发灶,术后介入治疗,3个月后死亡。结论外科治疗肺癌孤立性脑转移,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