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明确痛泻安肠方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优势。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设计开展探索性研究。共纳入3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治疗组予痛泻安肠方,对照组予阳性对照药匹维溴铵片,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总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善IBS-SSS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16/18)、83.33%(15/18),略高于对照组的83.33%(15/18)、77.78%(14/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痛泻安肠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采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的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20年6月—2023年6月选取5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疏肝健脾、养心安神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IBS-S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临床疗效较高(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较低(P<0.05);两组IBS-SSS评分在治疗前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IBS-SSS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给予疏肝健脾、养心安神汤治疗,可使腹部症状予以改善,实现疏肝健脾、情志调畅的功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安肠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探索疏肝在IBS-D肝郁脾虚证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IBS-D中医治疗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120例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安肠汤组)、B组(痛泻要方组)、C组(柴胡疏肝散组)、D组(匹维溴铵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A、B、D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A组优于B、C组(P0.01),但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A组明显优于B、C组(P0.01),但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表明疏肝在IBS-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逆四君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四逆四君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疗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四君汤联合黛力新能减轻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卢亮 《山西中医》202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疏肝健脾)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养心安神)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精神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精神状态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合养心安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中医辨证为脾虚者结肠黏膜中5-羟色胺(5-HT)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9例脾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以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加味四君子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的改变。对脾虚型IBS-D患者和正常组在治疗前后行结肠镜检查并取结肠黏膜标本4块,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HT3和5-HT4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例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5-HT3和5-HT4受体mRNA在结肠黏膜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组的5-HT3和5-HT4受体mRNA在结肠黏膜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可改善脾虚型IBS-D患者的主要症状,疗效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改善结肠黏膜5-HT3和5-HT4受体表达异常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肠祺饮对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部分脑肠肽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7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肠祺饮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与灌服番泻叶煎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具有肝郁脾虚证表现的IBS-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0.9%Na Cl溶液、得舒特、肠祺饮水煎剂。观察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和下丘脑、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肠祺饮能够降低血清5-HT含量,并减少下丘脑和结肠SP mRNA、VIP mRNA表达(P0.05)。结论肠祺饮可能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和减少下丘脑与结肠中SP mRNA、VIP mRNA表达,调节肝郁脾虚IBS-D大鼠脑-肠轴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中药组予以舒肝健脾复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匹维溴胺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重点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均显著改善,但中药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中药组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疏肝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调肠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给予新西兰溴化片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舒肝调肠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调肠汤联合新西兰溴化片剂治疗肝郁脾虚肠易激综合征,对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率为89.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安汤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唐芳  李学军  裴蓓 《光明中医》2023,(21):4195-4198
目的 探究畅中固肠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自拟畅中固肠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匹维溴铵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IBS-QOL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畅中固肠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64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疗程后检测血清5-HT含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5-H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并抑制5-HT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变化,记录复发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4周总有效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及腹胀、排便急迫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5-HT、S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对照组停药4周后复发率分别为10.7%(3/28)、32.1%(9/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尤善于缓解腹胀、排便急迫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5-HT、S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陈鑫  唐梅丽  吴皓萌  郑欢  黄绍刚  张岳  刘波 《新中医》2022,54(8):184-187
目的:观察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其中观察组剔除2例,最终纳入10例。对照组给予肠激灵方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境恶劣、行为障碍、健康担忧、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对照组心境恶劣、自体意象、健康担忧、关系拓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述IBS-QOL各项细则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A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甲电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腹泻型IB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IBS症状评分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的疗效评估方法,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BS症状评分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BS症状评分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甲电针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各项症状均具有较好疗效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而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治疗主要以抑肝扶脾、疏肝理脾为主。安肠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确,结合临床经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更好地应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振伟  牛立军  苏强  牛姣 《河南中医》2014,(10):2015-2016
目的:观察安肠止痛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安肠止痛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肠止痛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肝郁脾虚证病机与症状、精神心理及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罗马Ⅲ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选取111例诊断为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受访者的一般情况、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肝郁脾虚证亚型分布,并应用北京惠诚成人心理测验软件完成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心理测评,同时检测血浆脑肠肽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内皮素(endothelin, ET)及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 IL-12)水平。结果(1)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各亚型分布以脾气虚亚型比例最高 (51/111,45.9%),脾阳虚亚型次之(34/111,30.6%);三个亚型间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三亚型焦虑因子评评分及总症状指数均显著升高,脾阳虚亚型及肝郁亚型抑郁因子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 P<0.01),肝郁亚型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脾气虚亚型(P<0.01);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血浆5-H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IP、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焦虑和(或)抑郁患者血浆VIP水平亦显著低于无明显心理异常患者(P<0.01),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患者组血浆ET及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各亚型血浆5-HT水平显著升高,VIP及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 P<0.01),SS、ET及IL-12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此外,肝郁亚型患者血浆5-HT水平显著高于脾阳虚亚型,VIP水平显著低于脾气虚亚型(P<0.05)。结论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病机有肝郁、脾虚主次之分,精神心理异常及血浆5-HT 水平升高、VIP水平降低可能与肝郁亚型关系密切,这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探寻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六磨汤加减联合八段锦对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六磨汤加减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聚卡波非钙,1 g/次,每日3次,连续服用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5-HT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嗳气、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情绪低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提高5-HT含量方面也更为显著(P<0.05)。结论:六磨汤加减联合八段锦能有效改善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无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