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88—1989年采用中药护肝饮(人参皂甙、黄芪、柴胡等)治疗各型乙肝60例。结果显示,护肝饮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必复治疗组),对于HBV标志的影响两组差异显著。护肝饮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16.6%,而肝必复治疗组的阴转率为6.66%。护肝饮治疗组抗-HBcIgM阴转率60%,肝必复治疗组阴转率为18.1%(P<0.01),说明以调节免疫为主,兼具清热解毒作用的护肝饮是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对HBV的复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多采用分阶段的治疗方法,马鸿斌主任医师认为并不符合所有肾病综合征患者,其认为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小儿肾病在中医属"本虚标实"之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以肺、脾、肾3脏亏虚为本,外感、水湿、湿热、瘀血等邪实为标,两者贯穿其中。而后者又可进一步加重本病的发生,是造成小儿肾病发生、发展、缠绵难愈的基本病理变化,与其病情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给予清肝祛湿活血方。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彩超、肝功能、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R,BMI及腰围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能够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体重指数、腰围,改善肝功能、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5.
气与元气     
从气之原始意义、气与自然的关系、气与机体的联系、气与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演化等方面就气的涵义及与万物的化生关系阐述,从元气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元气理论在传统医学中的运用2方面就元气理论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成为慢性肝炎综合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探讨干扰素的疗效,对40例慢乙肝轻、中度患者进行三个月干扰素治疗,结果显示干扰素在肝纤维化方面的疗效优于其抗病毒疗效。治疗组中肝纤维化标志(HA,IVc)的复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80例慢乙肝病例均系本院传染科及内科门诊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35例,女5例,年龄25~60岁。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26~56岁。1·2诊断标准诊断符合按2000年(西安)第六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肾炎(GN)是肾小球疾病的一种,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肾脏终末期病变的主要原因,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在此疾病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胞免疫,但是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进一步阐述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办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入手,探讨抑郁、抗抑郁药物及性功能障碍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抗抑郁剂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1年6月至1992年6月于内、外、肿瘤科住院及肝科门诊随诊,经血清学证实的丙型肝炎30例特点。其中73.33%(22/30)的丙型肝炎发生在内、外、肿瘤科的住院过程中,18例为输血后丙型肝炎占81.81%(18/22),说明本组病例与住院后输血引起的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并不能排除手术处置等途径造成的医院内感染。ALT升高者占76.66%(23/30);黄疸占6.66%(2/30);有消化道症状者占83.33%(25/30);与HBV重叠感染者占40%(12/30)。观察表明,在综合性医院为控制院内感染,除重视细菌感染之外,尤应重视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多项蛋白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检测了118例各型乙肝血清载体蛋白—前白蛋白(PA)、白蛋白(aIb)以及急性期反应蛋白—a_1抗胰蛋白酶(a_1AT)、C反应蛋白(CRP)。结果显示,49.15%患者血清PA降低且与a1b的降低呈一致性,65.51%患者血清aIb正常而PA降低,因此在反应肝损害中,PA比aIb更敏感,同时PA的降低与GPT升高明显一致(P<0.01)。与HBV复制标志及传染性无关(P>0.01)。a_1AT及CRP除急性乙肝及慢活肝时升高外,其他各型乙肝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