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活化Notch1信号下调Wnt信号抑制结肠癌细胞增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CLNRX-ICN,研究过度活化Notch1信号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增生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人Notch1基因胞内区(ICN)克隆至反转录病毒载体pCLNRX中,与包装载体pCL-10A1共转染293细胞,制备重组病毒上清,检测病毒效价.MTT法检测稳定表达外源性ICN对细胞生长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Myc、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pCLNRX-ICN,通过共转染获得了具有较高效价的重组反转录病毒.通过表达外源性ICN而过度活化Notch1抑制HT-29的生长,并下调Wnt信号途径关键调控分子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但对β-catenin的mRNA水平未见明显影响.而且过度活化Notch1对c-Myc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过度活化Notch1信号部分通过下调Wnt信号而抑制HT-29的生长,且该作用不依赖c-Myc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在体外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和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空白组和不同浓度白花蛇舌草提取物组,干预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的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干预后,HT-29的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细胞变小;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呈现出量-效作用;bax的表达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bcl-2的表达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减少.结论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起到抗HT-29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分析萝卜硫素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T-29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Smad3、Smad4、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萝卜硫素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P < 0.05~P < 0.01)。10、20、40 μmol/L萝卜硫素干预HT-29细胞24 h,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ELISA结果表明,药物处理HT-29细胞24 h,10、20、40 μmol/L萝卜硫素组细胞培养液中TGF 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与对照组相比,10、20、40 μmol/L萝卜硫素均能抑制p-Smad3、Smad4、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P < 0.05~P < 0.01)。结论萝卜硫素可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 Pim-1和Pim-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结肠癌细胞HT-29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定空白组和不同浓度(1、3、5、10 mg.mL-1)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组,干预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5 mg.mL-1浓度干预1、3、6、12、24、48 h观察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药物作用后HT-29细胞Pim-1和Pim-2 mRNA的表达。结果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干预后,HT-29的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细胞变小,最终悬浮脱落而死亡;HT-29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呈现出量效和时效关系;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能明显下调HT-29细胞Pim-1和Pim-2 mRNA表达,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呈一定的量效作用。结论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以及下调Pim-1和Pim-2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半枝莲对大肠癌细胞及其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肠癌HT-29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半枝莲干预24h后,采用MTT实验检测半枝莲对大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半枝莲对大肠癌干细胞比例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半枝莲对大肠癌干细胞表面标记LGR-5、OCT-4表达的影响;HT-29细胞经1.5 mg/m L半枝莲干预后,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大肠癌细胞β-catenin磷酸化的表达。结果半枝莲可显著降低大肠癌细胞的活力,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半枝莲可显著降低大肠癌干细胞的比例及抑制干细胞表面标记LGR-5和OCT-4蛋白的表达;另外,半枝莲具有提高β-catenin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结论半枝莲对大肠癌细胞和大肠癌干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增强β-catenin蛋白的磷酸化从而降低β-catenin活化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IPI-926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在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过程中IPI-926对Hedgehog (刺猬,Hh)信号通路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 常规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培养基)和不同浓度IPI-926(10 nM、20 nM、30 nM)的实验组,培养HT-29细胞72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各组培养72 h后HT-29细胞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培养72 h后HT-29细胞Shh、Ptch、Smo和Gli-1 mRNA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而用不同浓度IPI-926(10 nM、20 nM、30 nM)处理的HT-29细胞细胞凋亡增加,并随着IPI-926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明显升高;10 nM、20 nM、30 nM浓度的IPI-926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抑制率分别为(17.23±1.32)%、(38.34±1.82)%和(75.81±3.43)%,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抑制率呈量效关系。空白对照组和IPI-926浓度为10 nM时Shh、Ptch、Smo和Gli-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PI-926浓度为20 nM和30 nM时,Shh、Ptch、Smo和Gli-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比空白对照组明显下调,并且IPI-926浓度为30 nM时的Shh、Ptch、Smo和Gli-1的表达明显高于20 nM时的mRNA表达。 结论 小剂量IPI-926不能有效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但当超过20 nM时则可以有效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的机制可能与Hh通路相关成员Shh、Ptch、Smo和Gli-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β-A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为研究对象,采用Transwell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对HT-2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加入非选择性β-AR阻断剂普萘洛尔后,HT-2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β-AR信号通路对HT-29细胞MMP-2、MMP-9和VEGF的表达及ERK1/2活性的影响。结果 0.1、1、1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组处理后,HT-29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并且随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提高,细胞的侵袭能力逐渐增强。而普萘洛尔可逆转去甲肾上腺素对HT-29细胞的促侵袭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μmol/L去甲肾上腺素可显著上调HT-29细胞MMP-2、MMP-9、VEGF mRNA和MMP-2、MMP-9、VEGF、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普萘洛尔可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下调MMP-9和VEGF表达,并减弱去甲肾上腺素对HT-29细胞ERK1/2活性的影响。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β-AR信号通路提高HT-29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PAM)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分别给予不同 浓度的PAM处理,通过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中β-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KT、GSK-3β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表达,检测MMP-2的基 因和蛋白表达水平。HepG2 细胞给予LiCl/PAM/LiCl 联合PAM处理,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改变,检测GSK-3β磷酸化和 MMP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M处理后肝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下降、侵袭能力下降(P<0.05);PAM处理可 以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下调MMP-2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AKT与GSK-3β的磷酸化(P<0.05)。PAM对肝癌细胞 体外增殖、侵袭及AKT/GSK-3β/β-catenin通路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PAM的浓度越高,对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 越强;对AKT与GSK-3β的磷酸化的抑制作用越强,对β-catenin表达的抑制作用也越强。LiCl可以逆转PAM对肝癌细胞增殖、 侵袭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以逆转PAM对GSK-3β磷酸化和MMP2的蛋白表达的抑制。结论PAM对肝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 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PAM可能通过影响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丁酸钠对HT-29结肠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检测丁酸钠对HT-29细胞表面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丁酸钠影响结肠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MTT法观察丁酸钠对HT-29细胞增殖活力的效应;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丁酸钠对HT-29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结果 丁酸钠能够明显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提高G0/G1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和增殖指数,并诱导HT-29细胞凋亡,且这些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同时,丁酸钠还能够显著下调HT-29细胞表面ICAM-1的相对表达量。结论 丁酸钠具有抑制HT-29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遏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及下调HT-29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胃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胃癌MKN-45细胞,并分选其干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分选前后MKN-45细胞中CD44+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前、后MKN-45细胞中CD44+比例,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悬浮MKN-45肿瘤细胞球和贴壁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同源域蛋白(Nanog)的蛋白表达.采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0,1,5,10 mmol/L)处理MKN-45干细胞24~72 h,RT-qPCR检测MKN-45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胃癌干细胞分选前相比,分选后CD44+比例在MKN-45细胞中由5.70%富集至89.32%;悬浮MKN-45肿瘤细胞球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SOX2、OCT4、Nanog蛋白高于贴壁细胞(P<0.05),提示胃癌干细胞分离成功.随着二甲双胍剂量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MKN-45干细胞增殖活性、β-连环蛋白(β-catenin)呈下调趋势,其细胞凋亡率、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呈上调趋势(P<0.05).结论:随着二甲双胍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胃癌干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凋亡率降低,其作用原因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ASPS)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的影响,阐明ASP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4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100、200、400 mg·kg-1 ASPS组,每组10只,取各组大鼠血清,HT-29细胞体外培养,以各组大鼠血清进行预处理,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侵袭活性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100 mg·kg-1 ASPS组比较,200和400 mg·kg-1 ASPS组HT-29细胞增殖抑制率和侵袭活性抑制率均升高(P<0.05,P<0.01)。400 mg·kg-1 ASPS组HT-29细胞上清液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组(P<0.05,P<0.01),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SPS能显著抑制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29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激活细胞凋亡通道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延龄草总皂苷对结肠癌细胞HT-29、SW-620的增殖、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表达与功能及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结肠癌细胞HT-29与SW-620,加入不同浓度的延龄草总皂苷(0~300.00mg/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icroculture tetrazolium,MTT)比色法,观察延龄草总皂苷对HT-29、SW-620增殖的影响,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X-2、COX-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浓度。结果延龄草总皂苷可有效抑制HT-29、SW-620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9.87±1.15)mg/L,(36.63±1.07)mg/L。延龄草总皂苷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OX-2、β-catenin的表达和PGE2的浓度。结论延龄草总皂苷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SW-620增殖,可能机制为其降低了COX-2的表达及功能与β-caten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蟾蜍毒素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MTI检测蟾蜍毒素对结肠腺癌细胞HT-29增殖抑制;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livin、Bcl-2、Bax及Ca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蟾蜍毒素抑制HT-29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蟾蜍毒素诱导HT-29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明显亚二倍体凋亡峰;蟾蜍毒素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livin、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并活化Caspase-3蛋白.结论 蟾蜍毒素诱导HT-29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livin、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表达并活化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 )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生长的影响及抑制血管生成的相关机制。方法   EGCG(0、25、50、100μg /mL)作用于结肠癌细胞株HT-29 24h后, 采用MTT法检测EGCG对HT-29细胞生长的作用,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GCG干预前后HT-29结肠癌细胞中TGFβ1、 15-PGDH、COX-2、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显示EGCG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 TGF-β1、15-PGDH mRNA及蛋白表达量随着EGCG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OX-2、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随着EGCG 浓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 。结论   EGCG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诱导HT-29细胞中TGF-β1、15-PGDH, 抑制COX-2、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预防结肠癌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侵袭能力及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 HPS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HT-29细胞体外培养,以0.125、0.25、0.5mg/ml不同浓度苦参碱进行预处理48h后,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培养细胞HPSE mRNA及HPSE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及趋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苦参碱处理组HT-29细胞HPSE mRNA及HPSE蛋白的表达和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0.01),其抑制效应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P<0.01)。结论: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T-29细胞HPSE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尼美舒利对人结肠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  安杰  张超 《重庆医学》2006,35(2):112-114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HCT-116为对象,用体外药物敏感实验(MTT)法检测尼美舒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情况。结果(1)尼美舒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且对HT-29细胞作用强于HCT-116细胞;(2)尼美舒利可改变结肠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分布,明显降低增殖指数。结论尼美舒利可通过抑制COX2酶活性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诱导其凋亡,干预结肠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丙谷胺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和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分别及联合应用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丙谷胺和阿司匹林分别干预以及联合用药48h后COX-2和15-PGDH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丙谷胺和阿司匹林分别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丙谷胺单一用药时,COX-2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调,15-PGDH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P<0.05);阿司匹林单一用药时,COX-2、15-PGDH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两药联合应用时,COX-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显著下调,15-PGDH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显著上调,与对照组以及各单一用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谷胺、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协同抑制HT-29细胞增殖,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OX-2表达,上调15-PG-DH表达这一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