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7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定向控制挂线联合痔科生肌散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位肛瘘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用定向控制挂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治疗。待橡皮筋脱落后,治疗组创面予院内制剂痔科生肌散外用,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比较2组患者术后橡皮筋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Wexner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和创面愈合1个月后肛管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创面愈合1个月后RR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橡皮筋脱落时间明显延长(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Wexner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定向控制挂线能够更好地减少肛门括约肌缺损,保护肛门功能,痔科生肌散能够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时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 吞咽时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 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484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290例,无淋巴结转移19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对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的OR值进行赋值,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484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验证。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3.0 mg/L、癌胚抗原≥5.0μg/L、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72-4≥6.0μg/L、CA19-9≥37.0 u/mL、CA125≥30.0 u/m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4、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85.2、肿瘤直径≥2.6 cm、肿瘤低分化、T_3~T_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比率(73.0%、77.5%、74.1%、81.5%、88.9%、70.6%、75.8%、74.5%、70.9%、79.5%)高于高敏C反应蛋白3.0 mg/L、癌胚抗原5.0μg/L、CA72-46.0μg/L、CA19-937.0 u/mL、CA12530.0 u/m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4、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185.2、肿瘤直径2.6 cm、肿瘤中高分化、T_1~T_2期患者(55.8%、58.3%、55.9%、56.6%、58.8%、53.7%、54.4%、29.7%、44.6%、25.6%)(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患者淋巴结转移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6 cm(OR=2.079,95%CI:1.220~3.544,P=0.007)、肿瘤低分化(OR=3.935,95%CI:1.655~9.431,P=0.002)、T_3~T_4期(OR=6.277,95%CI:3.724~10.580,P0.001)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评分0、1、2、3、4、5、6分时,484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4%、20.0%、21.3%、42.5%、45.5%、68.8%和82.6%,评分越高淋巴结转移比率越高(P0.05)。结论肿瘤直径大、低分化、浸润程度深的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通过风险模型可有效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原发腮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特征、诊断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7年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确诊的13例腮腺淋巴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8.5个月,所有患者均先行手术+放疗。结果 全组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中位年龄33岁。确诊时局限于腮腺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4例,均为Ⅰ b、Ⅱ区。UICC2010分期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1、1、6、5例。11例患者手术病理标本EBER检测10例阳性。全组无死亡事件,3年总生存率100%,3年无进展生存率76%,3年局部控制率92%,3年无远处转移率84%。结论 腮腺淋巴上皮癌发病率较低,病变与EBV相关,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疗前应除外鼻咽癌转移至腮腺的可能。目前治疗模式是以手术+放疗,总体预后较好,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OMM)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颈部预防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4-2016年间收治的61例无远处转移的OMM病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颈部预防治疗疗效,失败模式及预后因素。结果 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5.7%。Ⅰ b区是最常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占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6%,其次是Ⅱ区和Ⅲ区。对于cN0患者,接受至少同侧Ⅰ b-Ⅲ区颈部预防治疗和未接受的5年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和52.4%(P=0.036),接受至少同侧Ⅰ b-Ⅲ区颈部预防治疗能将区域失败率由46%降至6%(P=0.035)。发生区域失败患者中93%发生在Ⅰ b区,50%发生在Ⅱ区,36%发生在Ⅲ区。结论 OMM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淋巴结引流具有一定规律性,最常见转移和复发部位均为Ⅰ b-Ⅲ区。对于cN0的OMM,推荐至少包括同侧颈部Ⅰ b-Ⅲ区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知母参七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5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肾脏疾病健康知识宣传,畅情志,适量运动,预防感冒;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保证每日总热量摄入,均衡饮食营养;积极给予抗感染、抗氧化及改善微循环等对症处理,禁输注白蛋白。对照组23例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支/次,1次/d,皮下注射;卡托普利,12.5mg/次,2~3次/d;辛伐他汀,10mg/次,1次/d;以上药物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剂量。治疗组22例芪知母参七汤(黄芪30g,知母15g,地黄熟、构祀、黄柏、泽泻各12g,肉从蓉、三七、赤芍、丹参各10g),半袋/次,热开250mL冲服,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中医证候、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GHb)、尿微量白蛋白(ALB)、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ys-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尿α1微球蛋白(尿α1-MG)、肾脏体积、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9.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GLU、GHb、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Cys-c、RBP、尿β2-MG、尿α1-MG、RI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肾脏体积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黄芪知母参七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气阴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60岁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的心理痛苦情况。方法 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对85例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IMRT前、后心理痛苦程度和痛苦问题前瞻性调查。IMRT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中位年龄为66岁(60~85岁)。调查显示IMRT前、后有73%、87%患者出现心理痛苦(P<0.001),显著痛苦分别为6%、35%(P<0.001)。IMRT前主要痛苦问题(>10%发生率)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担忧、口腔疼痛、经济问题、紧张、睡眠问题和鼻腔干燥,IMRT后显著增加的痛苦问题为口腔疼痛、便秘、进食、恶心和鼻腔干燥。性别(OR=5.520,95%CI为1.437~21.212,P=0.013),疗前PG-SGA评分(OR=1.220,95%CI为1.048~1.421,P=0.010)和是否有医疗保险(OR=0.230,95%CI为0.053~0.995,P=0.049)是IMRT前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职业(OR=2.286,95%CI为1.291~4.050,P=0.005)和是否拥有医疗保险(OR=0.089,95%CI为0.029~0.276,P<0.001)是IMRT后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痛苦发生率高,IMRT后痛苦加重,主要为治疗相关的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烧伤植皮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烧伤后需植皮的患者,其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DVT患者41例设为治疗组。植皮术后仅使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硫酸镁热敷,活动肌肉组织等基础措施的38例为对照组。统计血浆D-二聚体(D-dimer)浓度、血小板计数、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病例数、组织器官出血病例数和DVT形成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7、11、15 d的血浆D-dimer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血栓形成率为10.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0(P<0.05);两组术前1 d的D-dimer浓度、血小板计数,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及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烧伤植皮术后患者DVT形成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原发蝶窦恶性肿瘤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3年我院收治的原发蝶窦恶性肿瘤16例。初诊无颈部淋巴结发生转移。ⅣA期1例, ⅣB期15例。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1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全部为减瘤手术。放疗中位剂量69.96 Gy (56.00~ 80.56 Gy)。结果 全组3年LC、DMFS、DFS、DSS分别为67%、69%、44%、58%, 减瘤术+放疗组分别为67%、55%、30%、41%。全部保留眶内容物及颅底。全组LR率25%, 远处转移率37%, 淋巴结复发率6%。预后分析未见与LC率及DSS相关因素。结论 蝶窦肿瘤经减瘤手术+术后放疗在保留眼眶及颅底前提下能取得良好疗效。蝶窦肿瘤治疗后淋巴结复发率低, 临床不建议常规颈部淋巴结预防照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多种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人结肠癌细胞株,探讨耐药的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耐药机制。方法:选用人结肠癌HT-29、LoVo和SW480细胞,通过高浓度5-FU反复接触结合药物浓度递增法建立耐药株HT-29/5-FU、LoVo/5-FU和SW480/5-FU。不同浓度5-FU作用所建立的耐药细胞株及其亲本细胞后,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qRT-PCR、Westernblot检测细胞对5-FU的敏感性、周期分布、耐药相关分子[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ATP结合盒超家族G成员2(ABCG2)]及第十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与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用Akt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kt活性。结果:与各自的亲本细胞比较,构建的HT-29/5-FU、LoVo/5-FU和SW480/5-FU对5-FU的IC50均明显升高(均P0.05),耐药指数分别为7.213、5.849和15.940。随着5-FU处理浓度的升高,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同一浓度5-FU处理下,各耐药株G0/G1期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其对应亲本株(均P0.05)。与各自的亲本细胞比较,对应耐药株的P-gp、MRP1、ABCG2、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TEN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Akt活性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结肠癌5-FU耐药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PTEN下调所致的PI3K/Akt降低PI3K/Akt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