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对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ATP和GABA激活电流进行比较。方法 :包括mRNA和cDNA的提取、卵母细胞的微量注射及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结果 :①在表达P2X2 或P2X4 的卵母细胞上 ,外加ATP可分别诱导一被Zn2 + 增强的内向电流。②在表达鸡脑mRNA的卵母细胞上 ,可记录到GABA激活电流 ,且此电流可被bicucul line(一种GABAA 受体选择拮抗剂 )所阻断。③在表达了人视网膜 ρ1亚基cRNA的卵母细胞上 ,外加GABA可引起一不被bicuculline阻断的内向电流 ,后者可被I4AA(一种GABAC 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阻断。④在具有滤泡膜的卵母细胞上可记录到 3种形式的ATP激活电流和一外向的慢的GABA激活电流。⑤在除去滤泡膜的卵母细胞上均未记录到ATP和GABA激活电流。结论 :卵母细胞上存在内源性的嘌呤受体、GABAB 和GABAC 受体 ;且此内源性受体存在于滤泡膜上 ;P2X2 、P2X4 嘌呤受体及GABAA 和GABAC 受体均可在卵母细胞上表达 ,表达的受体所介导的激活电流与内源性受体介导的激活电流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GABAA受体在爪蟾卵母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将鼠源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表达于爪蟾卵母细胞膜上并行功能测定。方法 微量注射仪将纯化的大鼠脑mRNA注入准备好的爪蟾卵母细胞内并于19℃温浴48h以上使其表达;使用常规双电极电压钳记录卵母细胞表达的受体特性。结果 爪蟾卵母细胞注射大鼠脑mRNA 48h后有GABAA受体的表达,此受体具有天然GABAA受体的氯通道特性。结论 爪蟾卵母细胞具有表达外源GABAA受体的特性,是研究GABA受体生理和药理功能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文利用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对比研究卵母细胞内源性GABA受体和表达的鼠脑GABA受体,为进一步进行递质与受体的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 实验采用Trazol试剂法及oligo-dt纤维素柱过柱法,从20只大鼠脑组织抽提多聚腺嘌呤mRNA,注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有功能的受体,并利用电压钳方法记录受体激活电流。结果 卵母细胞内源性GABA受体和表达的鼠脑GABA受体存在多方面的不同。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表达模型在研究递质与受体功能、结构、药理学特性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对大鼠GABA受体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索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γ -氨基丁酸系统机理 ,为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实验 :用大鼠脑神经末梢微囊GABA受体做模型 ,从大鼠体外实验、体内染毒实验 (动物抽搐发作和不发作 ) ,观察GABA受体的变化。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 ,1× 10 -2 mol/L的二嗪农或丙氟磷能显著降低大鼠GABA受体的结合 (P <0 .0 1) ,1× 10 -3 mol/L的二嗪农仍能显著降低GABA受体的结合 (P <0 .0 5 )。二嗪农 1.0 95 g/kg灌胃大鼠 ,结果发现3 H -GABA的结合值在抽搐发作时显著降低 ,大鼠腹腔注射丙氟磷 6mg/kg ,观察大鼠抽搐发作与不发作 ,3 H -GABA的结合值均显著降低。结论 :有机磷农药在一定浓度下能显著降低大鼠脑GABA受体的结合 ,GABA受体参与了有机磷农药的急性中毒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对大鼠脑 N-甲基 - D-天冬氨酸 ( NMDA)受体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压钳位技术记录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上的大鼠脑 NMDA受体通道电流及特性并观察 0 .1和 0 .5 mmol· L-1 丙戊酸钠对大鼠脑 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丙戊酸钠 ( 0 .1和 0 .5 mmol· L-1 )对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大鼠脑 NMDA受体功能有抑制作用 ,电流峰值由 ( 97.5± 9.8) n A降至 ( 79.7± 1 0 .5 ) n A、( 61 .3± 1 2 .5 ) n A ( P<0 .0 5和P<0 .0 1 )。结论 :丙戊酸钠对大鼠脑 NMDA受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大鼠M型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大鼠M型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变化。方法 :建立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sdisease,AD)大鼠模型 ,抽提AD大鼠脑半球基底团多聚腺嘌呤mRNA ,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表达有功能的大鼠脑乙酰胆碱受体 ,利用电压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离子通道电流。比较AD大鼠组与正常对照组乙酰胆碱 (ACh)引起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电流变化。结果 :①AD组和对照组每克脑组织提取的poly(A) +mRNA分别为 (18± 6 .2 ) μg ,(19± 5 .8) μg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②Cl-是表达的M型ACh电流的主要载流离子 ;③注射老年大鼠海马组织mRNA后 ,ACh诱发的电流幅度 (8.12± 2 .2 1)nA下降 ,比对照组 (2 1.32nA)约下降 (37± 2 .77) %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AD大鼠M型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呈减弱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受体蛋白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技术,以GABA、谷氨酸(Glu)刺激记录GABA受体及Glu受体离子通道介导的全细胞电流(IGABA,IGlu),观察GABA对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活性的调控;并以荷包牡丹碱(Bic)抑制IGABA、以SO2-4或葡萄糖酸根(gluconate-)代替Cl-,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相同浓度GABA与Glu共给药诱导IGABA+Glu较单独给药诱导电流IGABA与IGlu之和小,该差异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不同浓度GABA对Glu 30μmol/L诱导电流IGlu抑制作用随GABA浓度升高而增强,该抑制作用可以被Bic、SO2-4与gluconate-消除。结论 GABAA受体能抑制谷氨酸受体介导的全细胞电流,该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抑制机制可能与Cl-的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慢性神经病理痛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只SD大鼠行L5脊神经结扎(SNL)制备慢性神经病理疼痛模型,SABC法检测脊髓背根神经节GABA及其受体GABAAα1的表达,另取10只行假手术对照。结果:SNL组背根神经节大中神经元GABA及受体GABA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神经痛发生可能与DRG上GABA能神经元减少、GABAA受体表达下调致GABA能传递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参与调控睡眠和镇静等作用。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被认为与增强GABA受体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信号传导有关。本文主要对静脉用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依GABAA受体介导的脑电生理、药理及行为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进一步了解全麻药丙泊酚、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及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丘脑乳头体上核内转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基因对海人藻酸(KA)致痫大鼠海马区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4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2)、手术对照组(n=2)、KA对照组(n=10)及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n=10),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置,手术对照组在右侧杏仁核注射生理盐水1 μL,KA对照组在杏仁核注射KA 1 μL(1 μg),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则在KA注射前48 h预先将GABA 受体mRNA 400 nL (40 ng)注射到下丘脑的乳头体上核。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4组大鼠各个时程(3 h、6 h、24 h、3 d、7 d)海马区形态及CX43阳性细胞数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完整;KA对照组海马神经元肿胀变性,其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重;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相对于KA对照组减轻。CX43表达阳性细胞数定量分析显示,正常及手术对照组CX43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少,KA对照组随时间延长CX43阳性表达细胞数逐渐增多, GABA受体基因转染组大鼠CX43阳性表达细胞数在各个时程均比KA对照组减少。 结论: 下丘脑内转染GABA受体基因可以下调海马区CX4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Zn2+和氨基酸类递质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系或相互作用。方法:实验以盐酸胍方法抽提鸡脑mRNA,通过微量注射把信使核糖酸(mRNA)导入卵母细胞,利用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系统进行表达。应用双电极电压钳方法研究所表达的受体。结果:(1)γ-氨基丁酸(GABA)及红藻氨酸(KA)受体在卵母细胞膜上表达明显。施加相应的激动剂均能引起一剂量依赖的内向电流,其幅值分别高达294±6.4nA和309.5±4.9nA,相应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ine)和6-氰基-7-硝基喹恶啉土卫四(CNOX)可阻断其电流,而阴性对照无此现象。(2)剂量效应曲线显示Zn2+的浓度为30mmol/L时开始抑制300mmol/L的KA诱导电流。半抑制浓度(IC50)为710mmol/L。(3)Zn2+在nmol/L级浓度时即对GABA诱导电流有抑制作用,IC50为25mmol/L。(4)Zn2+的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即去除灌流液中的Zn2+后,KA及GABA诱导电流恢复到原来大小。结论:Zn2+可能作为一种神经调制物通过非竞争性抑制来调制GABA及KA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培养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MSCs标记(CD45、CD34、CD90、CD29)以及成骨、成脂肪等多向诱导分化潜能,鉴定其特征。MTT法分析不同浓度bFGF对MSCs增殖的影响,确立最佳浓度bFGF诱导MSCs增殖的时间特征,分别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酶C、蛋白激酶C、钙通道和钙泵选择性抑制剂等处理P3MSCs后,观察其对bFGF介导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培养的MSCs表现CD90、CD29强阳性,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bFGF诱导MSCs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特征,5.4×10-4mol/L bFGF作用48 h时MSCs增殖达峰值;磷脂酶C阻断剂U73122、钙通道阻断剂和选择性蛋白激酶C阻断剂等明显抑制了bFGF所介导的MSCs增殖效应;尤其是非选择性PKC抑制剂Straurosporine、钙泵选择性抑制剂thapsigargin以及蓝尼定受体抑制剂Ryandoine均抑制bFGF所诱导的MSCs增殖。结论:bFGF通过Ca2+/PKC/Erk1/2途径促进M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γ aminobutyricacid (GABA)functionsasaninhibitoryneurotransmitterinthemam maliancentralnervoussystem .Initially,GABAreceptorsweredividedintotwowell charac terizedreceptortypes,GABAAandGABABreceptors.Athirdtypewasdiscoveredinbrainandretina,andwas…  相似文献   

14.
GABA激活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膜电流的去敏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军强  唐克 《农垦医学》1998,20(1):10-13
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胞体膜上观察了GABA激活电流的去敏感现象。证实GABA激活电流的去敏感由快,慢两个成份组成,时间常数分别为2.05秒和59.90秒。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提取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Klotho表达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CS)提取液及氯沙坦(losartan, Los) 对血管紧张素II (Ang II) 刺激后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NRK-52E中Klotho(Kl),P53,P21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探讨CS对Ang II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机制。方法:CS(0, 5,10,20,40,80 mg/L)单独或与Ang II (1×10-8 mol/L) 共同培养24 h。确定CS的最佳干预浓度后设立对照组,Ang II (1×10-8 mol/L) 组,Ang II (1×10-8 mol/L) +CS (40 mg/L) 组,Ang II (1×10-8 mol/L) + Los (1×10-5 mol/L) 组和Ang II (1×10-8 mol/L) +CS (40 mg/L) + Los (1×10-5 mol/L) 组,培养24 h后进行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法检测Kl,P53和P2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Annexin V-FITC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CS单独作用可促进NRK-52E细胞增殖,还能拮抗Ang II对其增殖的抑制(P<0.01或P<0.05);Ang II可下调Kl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53和P2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 (均P<0.01);加入CS或/和Los后,Kl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53和P2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5),各药物干预组间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可逆转Ang II诱导的Kl低表达,并抑制P53及P21的表达,从而抑制Ang II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对高血压肾损害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胶原水凝胶三维立体培养的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OB)分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颅骨, 酶消化法培养ROB, 将传代1次的ROB包埋于2 mg/mL的Ⅰ型鼠尾胶原中进行三维立体培养, 48 h后进行双乙酸荧光素/碘化丙啶(FDA/PI)细胞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分别采用终浓度为1×10 -4、1×10 -5、1×10 -6和1×10 -7 mol/L的淫羊藿苷进行干预, 培养3、6、9 d后分别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 筛选最佳药物浓度; 以最佳浓度淫羊藿苷干预三维凝胶中的ROB 12、24、36、48 h后, 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Osteri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胶原水凝胶三维立体培养的ROB采用FDA/PI染色、HE染色以及扫描电镜结构显示, ROB在胶原水凝胶中分布均匀, 生长状态良好。终浓度为1×10 -5、1×10 -6、1×10 -7 mol/L的淫羊藿苷可显著提高三维凝胶中ROB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其中以1×10 -6 mol/L浓度淫羊藿苷干预后ROB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1×10 -6 mol/L淫羊藿苷能显著提高BMP-2、RUNX-2、Osterix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 结论淫羊藿苷可显著促进三维立体培养的ROB成骨性相关因子的表达, 提示淫羊藿苷对胶原水凝胶三维立体培养的ROB具有较强的促骨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蟾蜍灵对高糖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MC)过表达FN及CTGF的影响,拟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C,将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 + 低浓度蟾蜍灵(5 × 10-9 mol/L)组?高糖 + 中浓度蟾蜍灵(5 × 10-8 mol/L)?高糖+高浓度蟾蜍灵组(5 × 10-7 mol/L)?以台盘兰拒染法检测蟾蜍灵对MC的毒性作用,48 h后,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MC中FN?CTGF mRNA和CTGF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蟾蜍灵在5 × 10-9 ~5 × 10-7 mol/L浓度间对MC无明显细胞毒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CTGF mRNA和蛋白以及FN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高?中?低浓度蟾蜍灵干预能显著降低高糖诱导的上述指标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效应(P < 0.05)?结论:蟾蜍灵能部分抑制高糖诱导的MC过表达FN,呈浓度依赖效应,其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降低促纤维化因子CTGF合成而实现,提示蟾蜍灵在DN纤维化防治领域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丽  曹婷婷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4):320-321,324
目的:体外研究维甲类化合物的衍生物ATRA对A549肺癌细胞株作用,探讨ATRA对肿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常规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用于试验,试验分1×10-5mol/L,1×10-6mol/L,1×10-7mol/L三组药物浓度和对照及空白对照5组,加药48h进行MTT测定,第6 d对1×10-5mol/L,1×10-6mol/L及对照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并对1×10-5mol/L,1×10-6mol/L浓度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不同浓度ATRA对细胞增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殖抑制有良好剂量效应关系,(r=0.968),细胞阻滞于G0/G1期,高浓度组电镜下见凋亡细胞。结论:ATRA可诱导A549细胞分化及凋亡,为临床应用ATRA化学预防肺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