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25篇
  3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中压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核磁数据及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改良肉汤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其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equisetin(1)、5'-epiequisetin(2)、lumichrome(3)、N-乙酰基色胺(4)、亚油酸(5)、methyl (4-hydroxyphenyl) acetate(6)、methyl (2-hydroxyphenyl) acetate(7)和graminin B(8)。化合物1、2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2.0~125μg/mL,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分别为2.0和3.9μg/mL)。结论 从菌株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分离得到两个具良好抑菌活性的化合物(1~2),为将其开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居家隔离的家庭生活让家长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育儿压力。为了让孩子快乐而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西安西缆幼儿园的教师们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在疫情期间安排了一系列居家活动。为了检验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升特殊时期幼儿教师家庭教育的指导质量,发挥家园共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鼠软骨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右归丸4.8,2.4,1.2 g·kg^-1灌胃,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0.17 g·kg^-1灌胃,连续给药8周。干预结束24 h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各组大鼠,取鼠膝关节软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软骨的病理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组织中STAT3,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和Wnt抑制因子1(WIF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软骨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组中WIF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STAT3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增加和IL-6 mRNA水平上的表达显著增加,WIF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高剂量干预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STAT3的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降低,右归丸各干预组IL-6 mRNA水平上的表达显著降低,WIF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仅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能显著改善KOA大鼠的关节软骨退变,抑制KOA中软骨组织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其抑制STAT3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1岁,因面部多毛来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患者5年前因面部“皮炎”长期反复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其后面部渐潮红,毛发渐增多变粗,皮肤变黑,伴有瘙痒、刺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部疾患中发病率高,常表现为颈、肩、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致使中老年人饱受疾患折磨,且该病随着生活、工作方式改变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西医非手术治疗该病常采取消炎镇痛、缓解神经根水肿等办法,不能有效解除压迫及高应力状态,症状易反复,难以达到患者期望值。而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术后恢复慢且经济负担重,患者接受程度普遍较低。自朱汉章教授1976年创造针刀伊始神经根型颈椎病便是针刀治疗的优势病种。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作用机制复杂,在病理生理、临床试验等层面已得到部分阐释。临床操作各有千秋,常表现为进针点定位选择之别。除单纯针刀疗法外,针刀搭配其他治疗方式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综合疗法如手法、药物、神经阻滞、针灸等为治疗该病提供了更多选项。经40余年的针刀医学实践阐明,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特优势。该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网等数据库有关文献,总结了针刀治疗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现从机理研究、操作方法、方案选择三个方面加以概述,便于为临床提供参考,促进针刀医学的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specific immunotherapy,SLIT)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内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行SLIT的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2、3年时哮喘控制治疗反应性分为控制稳定组和控制不稳定组,比较两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59例患儿治疗达1年,40例达2年,26例达3年.治疗1年时,控制稳定组31例,占53%,控制不稳定组28例,占47%;控制稳定组IL-33、IL-23水平均低于控制不稳定组[(21.25±22.06)pg/ml比(31.61±30.48)pg/ml,P=0.017;(4.10±5.26)ng/ml比(5.01±4.97)ng/ml,P=0.023].治疗2年时,控制稳定组IFN-y水平显著低于控制不稳定组[(23.00±13.04)pg/ml比(26.69±8.11) pg/ml,P=0.020],控制稳定组IL-17A水平显著高于控制不稳定组[(15.03±17.44) pg/ml比(14.68±5.13)pg/ml,P=0.020].治疗3年时,两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尘螨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经SLIT后临床疗效显著,IL-33、IL-23、IFN-γ、IL-17A可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早期临床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消痔丸对复方地芬诺酯致小鼠便秘模型的药效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溴化甲基纳曲酮(阳性对照,58.5 mg·kg-1)组和消痔丸低、中、高剂量(1.17、2.34、4.68 g·kg-1)组,连续ig给药7 d,给药同时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按照7.5 mg·kg-1 ig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制备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结束后,各实验组禁食不禁水16 h,模型组和各给药组ig给予复方地芬诺酯,30 min后给药组ig含相应受试药的活性炭悬液,对照组、模型组ig活性炭悬液。第1批小鼠观察首次排黑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6 h和24 h内排便质量及粪便含水率。第2批小鼠检测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肠组织和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多肽(VIP)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AQP9 mRNA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AQP3、AQ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粪便干结情况有所好转,排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体质量有所增加,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显著缩短排首粒黑便时间,提高6 h排便粒数及粪便含水率、6 h及24 h排便质量(P<0.05、0.01、0.001);除消痔丸低剂量组,其余各给药组小鼠24 h粪便含水率均显著增加(P<0.01、0.001);各给药组小肠炭末推进距离及炭末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5、0.01、0.001);各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VIP水平(P<0.01、0.001),除消痔丸低剂量组,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结肠组织中5-HT、SP水平(P<0.01、0.001);各给药组均能显著增加血清中5-HT、SP水平并降低VIP的表达水平(P<0.05、0.01、0.001);各给药组AQP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1、0.001),AQP9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0.01、0.001);各给药组AQP3 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0.001),AQP9 mRNA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0.01、0.001)。结论 消痔丸对复方地芬诺酯诱导的小鼠便秘模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增加排便粒数并提高粪便含水率、显著促进小肠推进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肠液分泌相关因子5-HT、SP、VIP等的释放以及AQP3、AQP9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消痔丸对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的药效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醋酸诱导大鼠肛门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消痔丸(0.81、1.62、3.24 g/kg)组、柑橘黄酮片(0.27 g/kg)组和痔炎消片(0.86 g/kg)组,另设置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与模型组ig给予同等体积的0.1% CMC-Na溶液。各组连续ig给药10 d,1次/d。观察各组大鼠表观指标,并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溃疡面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肛门直肠组织病理学,并进行分级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肛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肛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消痔丸组可显著改善醋酸所致大鼠肛周溃疡、肿胀、黏液分泌等情况,加快大鼠肛周黏膜上皮修复,溃疡面积缩小,减少间质或黏膜下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渗出物;消痔丸组可抑制肛周组织中MMP-9、IL-6、TNF-α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增加TGF-β1表达(P<0.05、0.001)。结论 消痔丸对醋酸诱导的肛门溃疡模型治疗作用显著,主要通过抑制IL-6、TNF-α、MMP-9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和iNOS、VEGFA蛋白表达,升高TGF-β1表达,从抗炎消肿、抑制基质降解、促进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等途径,起到消肿生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慢性镉暴露诱导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用腹腔注射氯化镉复制大鼠肝脏损伤模型),5周后处死大鼠取出肝脏。称重法计算大鼠肝指数;比色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检测肝脏镉(Cd)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肝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肝脏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ALT活性、AST活性、LDH活性、Cd含量、TGF-β1含量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但模型组大鼠IL-2含量和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指数、ALT活性、AST活性、LDH活性、Cd含量、TGF-β1含量和Bax蛋白表达(P<0.05或P<0.01);但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模型组大鼠IL-2含量和Bcl-2蛋白表达(P<0.01)。结论黄芪多糖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来减轻镉致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ngiosome指导下膝下动脉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20例合并糖尿病的FontaineIV级缺血(ABI:0.10~0.22,平均0.15),按照Angiosome概念评价足部破损区域的靶血管并开通,其中胫前动脉7例,胫后动脉10例,胫前后动脉3例。患肢股浅动脉顺行穿刺,应用V18导丝及Reekross18球囊导管开通闭塞的靶血管,AmphirionDeep球囊行成形术。术后即时测定患肢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术后1、3、6个月采用血管多普勒和CTA/NCMRA以及局部切口愈合情况评价血管开通、通畅性和创面修复情况,同时记录有无截肢事件发生。结果20例均成功开通靶血管,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即时AB10.86±0.06,较术前0.154-0.03显著提高(t=-45.603,P=0.000)。术后1、3、6个月时靶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100%(20/20)、95%(19/20)、75%(15/20)。术后6个月保肢率为100%,85%(17/20)的患肢6个月时完全愈合。结论Angiosome指导下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FontaineIV级缺血安全可行,有助于保肢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