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7-2009年郴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择2007-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H3N2亚型毒株8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2007年为优势株,2008-2009年相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弱势株;2007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A/Wisconsin/67/2005)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G50E、S138A、K140I、R142G、N144D和L157S,抗原性发生了漂移;2008年分离株与2008-2009年疫苗株(A/Brisbane/10/2007)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R142G、L157S;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L157S、K173Q,2008-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郴州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发生了明显变异,H3N2流感病毒较活跃,当年生产的疫苗预防效果较差;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与该年度疫苗株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异,人群对其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这是郴州市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8年珠海地区流行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重链区HA1基因特征。方法按照时间不同选取7株2008年珠海市分离到的H1N1亚型流感毒株,选取的毒株进行血凝素HA1片段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H1N1亚型流感毒株为珠海市2008年的优势株,与该年WHO推荐疫苗株比较有多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造成抗原性发生一定的变化。结论2008年根据WHO疫苗推荐株生产的疫苗对该年珠海市H1N1亚型流感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导致2008年珠海市H1N1亚型的流行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血凝素(HA)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 对四川省2009-2011年分离的流感病毒采用单项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毒株型别,在此基础上选取分离自中国内地首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首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以及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共计11株,进行H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与中国代表株A/四川/SWL1/2009(H1N1)相比,2009-2011年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毒株单项血凝抑制效价均无4倍以上差异,与疫苗株A/California/7/2009(H1N1)相比,HA氨基酸具有高度同源性(96.6% ~99.4%).结论 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特性和抗原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5~2006年河北省流感病毒的流行与毒株变异情况。方法将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用MDCK(Madin—Darby Canine Kidney)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型别;在分离得到的3种型别流感病毒中分别以不同时间点选取分离株,进行血凝素重链(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2005~2006年分离到流感病毒92株,甲1亚型57株,甲3亚型6株,乙型29株。HA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甲1亚型流感病毒与A/New Caledonia/20/99比较,1株有5个位点(173V〉A、259W〉R、260Y〉F、281 E〉K、322V〉A)发生氨基酸替换,2株有7个位点(90T〉K、102Y〉H、153R〉K、173V〉A、216R〉K、259W〉R、274T〉N)发生替换。3株甲3亚型与A圯alfornia/7/2004比较3个位点(188N〉D、193S〉F、225D〉N)氨基酸发生同样的替换。3株乙型流感病毒与B/HongKong/330/2001比较有7个位点(48K〉E、80K〉R、116R〉H、121N〉T、129K〉N、164E〉D、197S〉N)发生了相同的氨基酸替换。结论2005~2006年河北省流行甲1、甲3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但乙型毒株变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连市2005年-2009年流感病毒H1N1亚型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的病原分离,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测定病毒的滴度,用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通过RT-PCR扩增血凝素HA片段的基因,电泳、纯化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005年-2009年共分离到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39株,其中28株进行了测序。与当年的疫苗株相比,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离株的HA1区分别发生了11个、9个、15、15个突变。结论:在近几个年度的流行季节中,该地区有H1N1亚型流感的存在。该地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有多处氨基酸发生替换,氨基酸的替换导致毒株的抗原性发生了漂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海市2007年-2008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按照时间顺序,随机选取12株2007年-2008年珠海市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株进行血凝素HA1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2007年为优势株,2008年成为弱势株。2007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多数增加了1个糖基化位点,抗原决定簇有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了替换,并导致其抗原性发生漂移。2008年分离株氨基酸序列与该年疫苗株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2007年根据WHO疫苗推荐株生产的疫苗对该年我市H3N2亚型流感预防效果不好,以致于H3亚型在我市该年度成为优势株,引起广泛流行。2008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该年度流感流行的弱势株,其HA1基因序列与该年度疫苗株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异,对人群的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1998-2004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A3(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的基因变异特点。方法 提取该期间采集的呼吸道标本中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得到HA1区基因片段。通过目的基因的克隆、测序或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9982004年问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基因均为987bp,编码一个含32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这些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5%~100.0%和93.0%~100.0%之间,分离年份越近同源性越高。在HA1区有7个糖基化位点非常保守,分别位于8、22、38、63、126、165和285位氨基酸。与1997年以前的毒株相比,1997年以后的毒株均在122和133位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自1999年以后的毒株均在144位增加了一个糖基化位点。每年流行的毒株都较前一年的毒株出现了位于不同抗原决定簇或者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替换。进化分析显示,每年分离的毒株均与以前的毒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进化分支。结论 1998—2004年间北京地区婴幼儿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点突变,导致抗原性不断发生漂移。加强监测和密切关注其变异动向对防控流感流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2004年流感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004年云南省流感流行情况及病毒的变异情况。方法定期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以及从暴发疫情中采集标本,利用MDCK细胞从标本中分离病毒,对分离病毒利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抗原性分析;对病毒的HA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用DNAstat软件进行基因种系发生树分析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2004年云南省共分离到甲3亚型流感病毒50株,乙型流感病毒56株,没有分离到甲1亚型流感病毒。62%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与A/福建/411/2002(H3N2)的血凝效价有4倍或以上差别;2004年4月份以后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区氨基酸序列上与A/福建/411/2002(H3N2)相比第145位K>N,159位Y>F,189位S>N,226位V>I发生氨基酸替换。5.8%的Yamagata系毒株与B/上海/361/2002血凝效价有4倍或以上的差别,HA1区氨基酸序列与B/上海/361/2002比较,第36、40、129、131、179、232、255位发生了氨基酸替换。10.8%的Victoria系毒株与B/浙江/2/2002有4倍或以上的差别。与B/浙江/2/2001比较第121,126,197位发生了替换。结论2004年云南省流行甲3亚型流感毒株和乙型流感毒株,并且它们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郴州市2007年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病毒优势流行毒株A(H3N2)亚型的基因变异特征。方法采用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流感病毒初筛及分型鉴定;取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4株A(H3N2)亚型毒株,对其血凝素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测序结果与WHO全球流感疫苗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结果共检测4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1435份,分离到流感病毒277株;阳性率19.30%,其中A(H3N2)亚型毒株156株。2007年分离株与北半球疫苗株A/Wisconsin/67/05比较,发生了变异。结论 A(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郴州市2007年优势毒株,A(H3N2)亚型流感流行株的HA1基因发生了变异,可能是导致其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5—2006年宁波市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流行与流感病毒优势株的转换情况。方法:常年监测宁波市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选取不同时间的各种型别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2005年1—9月份宁波市的甲型流感以H3N2亚型为流行优势株,而乙型流感在2005年初以Yamagata系占优势。到2005年9月份以后至2006年底甲型流感的H1N1亚型替代了H3N2亚型占据优势株地位,乙型流感也以Victoria系成了优势株。结论:在2005年流感病毒甲、乙型的流行株均发生了亚型或种系的优势转换。流行株的基因特征及抗原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并造成了一定规模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7年福建省腮腺炎报告病例,主动搜索、访谈收集腮腺炎疫苗接种信息,对新发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细胞培养、基因定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005-2017年福建省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83 95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6/10万,2007年后发病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到2017年为监测以来的历史新低(7.5/10万);发病时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特征,但第1个发病高峰(4-7月)有减弱趋势,而第2个发病高峰(10月至次年1月)有增强趋势;发病人群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89.2%,5 814/6 517),其中5~9岁年龄组年平均发病数达2 527例(占总病例数38.8%);发病无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病原学监测表明福建省存在MuV G基因型病毒株的流行。序列分析发现2015年MuV G基因型病毒株在核苷酸上的突变导致了SH基因编码区6个氨基酸位点变异,进一步加大了与A型疫苗株在核苷酸及氨基酸上的同源性差异。结论 2005-2017年福建省腮腺炎发病逐年下降,预防工作需重点关注中小学生,MuV G基因型病毒株在福建省存在传播链,且在SH基因编码区发现部分氨基酸变异。需加强福建省腮腺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东省乙脑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传染病报告系统及乙脑专病报告系统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分析广东省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结果 2009-2015年全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69例,年均发病率为0.049 2/10万,死亡15例,病死率4.07%。6月为发病季节高峰,7月后病例明显减少。病例呈散发状态,河源、茂名和肇庆发病率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率较低。男女发病比为1.88∶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病例以小年龄组人群多见,15 岁以下占总发病数的92.14%。病例以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为主,有接种史的病例占8.13%。结论 广东省乙脑发病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乙脑病例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差异的特点。建议继续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同时做好宣传教育、防蚊灭蚊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last hundred years medical language has been influenc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s a result uncertainty in medical communication is increasing. This may have serious consequences not only for health care delivery but also for medical science.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ssessment of the validity of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various investigations are examples of what will become less secure.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emphasise a main source of uncertainty--the problem of interpreting definitions. Two issues of interpretation are explored. One concerns the logical status of a statement and the other the function of a state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ecurity of medical language can be increased through the elucidation of the logical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statements making up medical concep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滕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滕州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7年共报告麻疹221例,年均发病率为1.39/10万。发病率以2002年最低,2007年最高,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发病率为3.63/10万,农村发病率为0.91/10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为14 d至49岁。其中,〈8月龄的38例,8-11月龄的36例,〉20岁52例。78例(35.29%)的有麻疹疫苗免疫史,111例(50.23%)的无免疫史,32例(14.28%)免疫史不详。病例主要集中在3-5月,共124例,占56.17%。2007年发病季节与往年有明显不同,病例主要集中在10-12月,占全年总病例的78.79%。[结论]滕州市麻疹发病率长期以来低于山东平均水平(4/10万以下),但近3年来麻疹发病出现较大回升。提高麻疹及时接种率、开展麻疹成人免疫检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米易县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米易县2001~2008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8年共报告麻疹104例,年均发病率为6.35/10万。2001年发病最高达22.72/10万。2006年发病最低为1.42/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县城区发病率为29.85/10万;农村发病率为52.46/10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为4个月至48岁。其中,1~14岁66例,〉20岁27例。25例(24.04%)有麻疹疫苗免疫史,61例(58.65%)无免疫史,18例(17.31%)免疫史不详。病例主要集中在每年2~4月,共68例.占65.38%。学生的发病数最多,共51例,占49.04%。[结论]米易县麻疹流行情况存在每隔4~6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的特点,其间出现有2次发病高峰,峰值呈总体下降趋势。控制麻疹流行必须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开展适龄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变化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  相似文献   

17.
汉坦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是有包膜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HV在全球分布广泛,中国是受HV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历年报告的HFRS病例数约占世界病例总数的90%左右。自1978年韩国李镐汪等首先从HFRS疫区黑线姬鼠中分离到HV以来,各国学者在不同宿主动物中相继发现或分离到HV。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HV研究,不仅发现了许多新型HV,而且侄其遗传特征、演变进化、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上均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有效地预防控制HV的感染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结合当前实验室的某些工作和HV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情况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潍坊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流行特征,为HFRS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5—2020年潍坊市HFRS病例报告数据,分析HFRS的月度发病情况及年龄变化;对不同流行周期病例分布特征进行χ2分析,借助相关系数r分析不同流行季节病例关系。 结果 潍坊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2.52/10万,男女性别比2.71∶1,职业主要为农民;2005—2007年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5~44岁,2008—2016年主要集中在40~54岁,2017—2020年主要集中在45~59岁;存在春季与秋冬季两个流行季节且秋冬季病例报告与次年春季存在高度相关(r=0.79,P<0.001)。 结论 2005—2020年潍坊市HFRS流行特征发生变化,尤其是年龄分布,老年人发病占比上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市猴痘病例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广州市猴痘监测网络体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猴痘样症状者后报告疾控机构进行采样、处置,并落实明确诊断。广州市猴痘疫情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截至2023年6月23日24时广州市猴痘确诊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就诊情况和阳性检出率等情况进行分析。使用Illumina Min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月10日,广州市报告广东省首例猴痘确诊病例。截至6月23日24时,广州市累计发现猴痘确诊病例25例,均为男性,年龄MQ1Q3)为32(26,36)岁,96.0%为MSM。病例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为1~12 d,MQ1Q3)为5(4,7)d。临床特征以皮疹(100.0%,25/25)、淋巴结肿大(100.0%,25/25)、发热(52.0%,13/25)为主,出疹部位多位于生殖器及其周边(88.0%,22/25)。密切接触者以家庭同住人员为主(40.4%,23/57),暂未出现发热、出疹等可疑症状。病例家庭环境样本阳性率为30.5%。3条猴痘病毒基因全序列分型均为西非型Ⅱb分支,B.1.3家系。结论 猴痘病毒在广州市MSM中已发生隐匿性传播,但涉疫人群相对局限,社会面广泛传播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20.
百草坡牧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查清百草坡牧场布鲁氏菌病 (布病 )流行现状和特点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选择百草坡牧场中心点、周边的县改良站、丙底乡以及与百草坡相距甚远的热柯觉乡的部分人、畜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 :百草坡牧场人和牦牛布病感染率分别为 31.0 3%和 4 7.19% ,明显高于其他点。职业人群中以兽医和放牧员感染最重 ,青壮年是主要的受染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