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miR-125b-5p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介导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UC-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各组UC-MSCs共培养48 h后的PBMCs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 A)、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 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治疗后MRL/lpr小鼠肾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白细胞介素18(IL-1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PBMCs组相比,UC-MSCs+miR-125b-5p组、UC-MSCs+miR-NC组、UC-MSCs组的IFN-γ、IL-17 A的表达和辅助性T细胞17(Th 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细胞比例显著下调(P<0.01),UC-MSCs+miR-125b...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炎症情况下经JAK/STAT通路调控气道黏液高分泌.方法 培养人气道16HBE上皮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白介素(IL)-6处理组、IL-6和microRNA (miR)-203处理组,Westernblot法分析细胞中磷酸化JAK激酶(p-JAK1/2)、SOCS3、黏蛋白(MUC) 5AC蛋白水平;Real-time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OCS3、STAT3、MUC5AC mRNA表达量;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p-JAK1/2、SOCS3、MUC5AC蛋白含量.结果 在IL-6刺激下,IL-6处理组的p-JAK1/2、SOCS3、MUC5AC蛋白量及SOCS3、STAT3 mRN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L-6和miR-203处理组的p-JAK1/2、MUC5AC蛋白量及STAT3 mRNA含量较IL-6处理组显著升高(P<0.05),但SOCS3 mRNA与IL-6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CS3蛋白含量较IL-6处理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细胞在IL-6刺激后SOCS3呈现高表达,同时经JAK/STAT信号通路负反馈调控MUC5AC.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Foxp3+Treg)及亚群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分布,探讨CD4+Foxp3+Treg参与MC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以27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的初发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oxp3-FITC/CD45RA-PE/CD3-ECD/CD4-PC7抗体组合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Foxp3+Treg及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Real-Time PCR检测PBMCs中Foxp3、Th17转录因子RORc以及细胞因子TGF-β1、IL-6、IL-17A、IL-23mRNA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结果流式细胞检测显示CD4+Foxp3+Treg分成3个细胞群体,分别为CD45RA+Foxp3low(Ⅰ区,静息期Treg)、CD45RA-Foxp3high(Ⅱ区,活化Treg)和CD45RA-Foxp3low(Ⅲ区)。MCD组Ⅰ区+Ⅱ区细胞和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CD组PBMCs中Foxp3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5),RORc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IL-6、IL-17A、IL-23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CD组IL-17A mRNA表达与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81,P〈0.05)。结论成人MCD患者外周血Treg及其活化功能亚群减少,同时伴有Th17转录基因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异常升高。提示Treg 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与MC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Th17、Treg和Th1细胞免疫失衡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和Th1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C、Foxp3和T-bet的mRNA表达,ELISA分析CHB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IL-21和血清IL-6、IL-1β的水平,PCR检测外周血HBV DNA;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B患者PBMCs中RORC mRNA、IL-17、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1);RORC mRNA与ALT呈正相关,与T-bet mRNA呈负相关;T-betmRNA与ALT呈负相关,外周血中IL-6、IL-1β水平也明显增高(P〈0.01);Foxp3 mRNA与HBV DNA正相关。结论:Th17和Treg、Th1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CHB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周轶  王英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02-1605, 1610
目的探讨山茶油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和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哮喘患儿肝素化血液中的PBMCs,以10、50、100、200 μmol/L的山茶油处理PBMCs 24 h。MTT法检测山茶油对PBMCs活性的影响;ELISA检测山茶油对PBMCs IL-4分泌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山茶油处理PBMCs后GATA-3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山茶油处理PBMCs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50、100 μmol/L山茶油对PBMCs活力无明显影响(P>0.05),200 μmol/L山茶油能明显降低PBMCs活力(P < 0.01);不同浓度山茶油处理PBMCs后,IL-4分泌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1),当山茶油浓度为50 μmol/L时,IL-4分泌水平最低(P < 0.01);不同浓度山茶油处理PBMCs后,GATA-3 mRNA和IL-4 mRNA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 < 0.05),当山茶油浓度为50 μmol/L时,GATA-3与IL-4的mRNA表达量最低(P < 0.05);不同浓度山油茶处理PBMCs后GATA-3蛋白表达均降低(P < 0.05),当山茶油浓度为10 μmol/L时,GATA-3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低水平(P < 0.05)。结论山茶油可抑制哮喘患儿PBMCs中GATA-3表达及IL-4的分泌,对哮喘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对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它们和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LE患者、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bet和GATA-3 mRNA表达状况;用ELISA检测SLE患者、正常人血清中IL-10和TGF-β水平。结果:SLE患者T—bet mRNA表达低于正常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GATA-3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患者IL-10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TGF-8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Th1/Th2免疫不平衡占优势,调节Th1细胞的转录因子T—bet表达降低。调节Th2细胞的转录因子GATA-3表达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TGF—β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范巍巍  曹萌  魏清筠 《浙江医学》2023,45(9):908-915
目的探讨微小RNA-26a-5p(miR-26a-5p)对腹水来源的高转移人肝癌细胞系SK-HEP-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比较人正常肝细胞LO2及不同人肝癌细胞系(HepG2、BEL-7402、SMMC-7721、MHCC97H和SK-HEP-1)中miR-26a-5p和IL-6mRNA的表达水平。选择低表达水平的SK-HEP-1细胞转染miR-26a-5p模拟物,采用q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6a-5p、IL-6mRNA的表达水平和IL-6的分泌情况。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26a-5p对SK-HEP-1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6a-5p与IL-63''-非编码区(UTR)的靶向结合关系。Westernblot法检测miR-26a-5p对SK-HEP-1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磷酸化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6a-5p对EMT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LO2相比,人肝癌细胞中miR-26a-5p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IL-6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SK-HEP-1中相对表达量差异最为显著。miR-26a-5p模拟物转染SK-HEP-1细胞后,miR-26a-5p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IL-6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26a-5p与IL-63''-UTR存在序列特异性靶向结合关系。与空白对照组和模拟物对照组相比,miR-26a-5p模拟物明显抑制SK-HEP-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同时显著降低IL-6下游信号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E-钙黏蛋白相对表达量和降低波形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miR-26a-5p模拟物显著改变EMT相关基因表达。结论miR-26a-5p通过靶向抑制IL-6mRNA,下调STAT3磷酸化,调控肝癌EMT标志物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从而逆转肝癌细胞SK-HEP-1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Foxp3+Treg)及亚群在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分布,探讨CD4+Foxp3+Treg参与MC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27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的初发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oxp3-FITC/CD45RA-PE/CD3-ECD/CD4-PC7抗体组合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Foxp3+Treg及亚群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Real-Time PCR检测PBMCs中Foxp3、Th17转录因子RORc以及细胞因子TGF-β1、IL-6、IL-17A 、IL-23 mRNA表达。设立正常对照。结果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CD4+Foxp3+Treg分成3个细胞群体,分别为CD45RA+Foxp3low(Ⅰ区,静息期Treg)、CD45RA-Foxp3high(Ⅱ区,活化Treg)和CD45RA-Foxp3low(Ⅲ区)。MCD组Ⅰ区+Ⅱ区细胞和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CD组PBMCs中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5),RORc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IL-6、IL-17A、IL-2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CD组IL-17A mRNA表达与Ⅱ区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81,P<0.05)。结论 成人MCD患者外周血Treg及其活化功能亚群减少,同时伴有Th17转录基因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异常升高。提示Treg 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可能与MC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环型microRNA-26a(miR-26a)及靶基因PTEN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表达,以及在SLE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36例SLE和1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26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PTEN 的表达,统计分析miR-26a、PTEN 与SLE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PTEN是否为miR-26a 的靶基因。结果SLE 患者血清miR-26a mRNA 的表达高于健康人群(P <0.05),PBMC 中PTEN mRNA 的表达低于健康人群(P <0.05)。SLE 患者miR-26a、PTEN 的表达水平与C3、抗ds-DNA、红细胞沉降率、狼疮活动指数相关。miR-26a 转染BaF3 细胞后,PTEN 表达下调,PI3K 表达上调,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P <0.05)。结论SLE 患者血清中过表达的miR-26a可能通过下调靶基因PTEN,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THP-1细胞经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24 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1、10、1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和蛋白质,分别采用RT-PCR和W esternB lot检测ABC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与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组的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雌激素受体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类型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女性SLE患者和33例健康体检者空腹静脉血,分离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mRNA、ERβmRNA的表达,荧光免疫技术检测ERα和ERβ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两组ER表达的差异。结果:SLE患者组PBMCs中ER亚型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R的表达类型与女性SLE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SOCS)基因超甲基化在经典型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220例MPN患者骨髓标本中SOCS1、SOCS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发生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MPN患者JAK2V617F、MPLW515L/K基因突变情况。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学诱导MPN细胞生长不同时间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SOCS1、SOCS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加入去甲基化试剂培养MPN细胞不同时间后,实时定量PCR法检测SOCS1、SOCS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MPN患者中44例(20.0%)存在SOCS1基因超甲基化,90例(40.9%)存在SOCS3基因超甲基化,156例(70.9%)JAK2V617F突变阳性,3例JAK2V617F未突变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检测到MPLW515突变(其中2例为MPLW515L,1例为MPLW515K),2例JAK2V617F未突变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检测到MPLW515L突变;SOCS1、SOCS3基因超甲基化组与未甲基化组相比,其SOCS1、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JAK2V617突变组与无突变组相比,其SOCS1、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SOCS1、SOCS3基因超甲基化组,加入去甲基化试剂后SOCS1、SOCS3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MPN患者中存在高频率的JAK2V617F基因突变和低频率的MPL基因突变以及SOCS基因启动子区CpG岛超甲基化;SOCS超甲基化和JAK2V617F突变导致SOCS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异常激活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细胞代谢失常而最终影响MPN的发生、发展;SOCS超甲基化是一种潜在的MPN诊断生物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IDD基因表达量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CINIII患者20例;宫颈癌患者20例;健康妇女20例。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组织中IDO 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Foxp3+Tregs数量。【结果】宫颈浸润癌、宫颈原位癌组织中IDO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显著降低,CD4+CD25+Foxp3+Tregs数量显著增高(P〈0.05)。宫颈癌组IDO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呈负相关;与CD4+CD25+Foxp3+Tregs呈正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IDO表达增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IDO表达与肿瘤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FOXO3a基因沉默后,三氧二砷(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FOX03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小干扰RNA(siRNA)方法降低胃癌MGC803细胞FOX03a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OX03a和VEGF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OX03a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2O3促进胃癌MGC803细胞内FOX03a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抑制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FOXO3 asiRNA处理后明显抑制FOX03a蛋白与mRNA表达且增加VEGF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As2O3可能是通过促进MGC803细胞中FOXO3a的表达引起VEGF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mRNA 及α-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为阐明AS2O3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s分别与环磷酰胺(CTX)及不同浓度AS2O3进行体外培养12h和24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离体培养的人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中NMDA受体亚单位NR1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胎龄8-12周人胚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对NSCs进行Nestin和分化鉴定。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和RT—PCR等方法检测原代、传代1次、传代2次的人胚胎海马NSCs中NR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孕8~12周人胚脑海马分离培养的NSCs中,NMDA受体亚单位NRI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呈阳性,该受体亚单位的蛋白和mRNA均被检测钊。结论体外培养的早期人胚胎海马NSCs能稳定表达NMDA受体亚单位NR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肝癌细胞系中印记位点结合因子(BORIS)对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表达的调控方式。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OCS3 mRN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敲低和过表达BORIS的肝癌细胞中SOCS3蛋白的表达;在敲低和过表达BORIS的肝癌细胞系中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PCR),检测SOCS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通过UCSC数据库分析,找到SOCS3基因启动子区潜在的BORIS结合位点,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时定量PCR(ChIP-qPCR)探索内源性高表达BORIS细胞中BORIS在SOCS3启动子区的富集状况;通过ChIP-qPCR检测敲低和过表达BORIS对SOCS3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肝癌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较高,在敲低或过表达BORIS mRNA肝癌细胞中,SOCS3蛋白表达相应下调或上调,即在肝癌细胞中BORIS以正向调控的方式调控SOCS3蛋白质的表达;MSP-PCR实验显示在SMMC-7721和HepG2细胞SOCS3启动子为非甲基化,敲低BORIS不改变甲基化状态,Huh7细胞的SOCS3启动子区为甲基化状态,过表达BORIS后,SOCS3启动子区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但在HCCLM3中SOCS3启动子为非甲基化,过表达BORIS不影响甲基化状态;ChIP-qPCR表明在内源性高表达BORIS的细胞中,BORIS特异性结合在SOCS3启动子区;组蛋白甲基化检测结果表明,敲低BORIS减少了BORIS在SOCS3启动子区富集,同时减少该区域H3K4 me2,增加H3K27 me3,而在过表达BORIS的细胞中呈现相反的结果。 结论 BORIS作为一个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调控SOCS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影响SOCS3的表达,进而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