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宁自觉  岑洪等 《医学文选》2001,20(3):275-276
目的:观察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3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结果:完全缓解20例(66.67%),部分缓解4例(13.33%),有效率80%,无效6例,该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时间28-56天,中位缓解时间35天,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肿瘤负荷,避免肿瘤溶解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23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术,术后进行化疗,同时选择14例同期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单纯化疗作为对照,比较2者疗效。结果 经白细胞清除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所有患者的自觉症状显著改善,治疗组完全缓解率达47.8%,明显高于对照组(28.6%,P<0.01);治疗组早期病死率为17.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能迅速降低白细胞数,减轻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时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化疗完全缓解率,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
宁自觉  岑洪  杨杰 《微创医学》2001,20(3):275-276
目的观察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3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结果完全缓解20例(66.67%),部分缓解4例(13.33%),有效率80%,无效6例。该治疗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的时间28~56天,中位缓解时间35天。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肿瘤负荷,避免肿瘤溶解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yperleucocytic acute leukemias HLAL)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20例HLAL患者采用白细胞分离术1~3次后,立即诱导缓解化疗,同时选择15例HLAL患者单纯化疗作为对照,比较两者疗效。结果采用白细胞分离术,20例患者完全缓解率(CR)率达55%,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33%),早期病死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36%)。结论白细胞分离术结合化疗,能提高CR率,减少单纯化疗引起的不良后果。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疗效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后护理,为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创造有利的条件.方法 对11例去白细胞单采术联合化学疗法治疗急性高白细胞白血病后护理,主要包括治疗前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协助用药,定期临测以及预防并处理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去白细胞单采术联合药物化疗的序贯治疗方法,能迅速降低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有效减轻高粘滞血症,降低早期病死率,提高缓解率.结论 认为有效全面地护理有利于完善并提高手术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滕熔  徐瑞容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2):163-163,165
目的:为解决高白细胞血症的急性白血病的难治性和高死亡率,在正规化疗前必须将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到较安全的水平。方法:应用血细胞体外机械单采技术,选择性地将急性白血病血液中大量的异常白细胞分离去除。结果:18例急性白血病经白细胞单采去除术后,外周血白细胞有明显地下降,下降幅度达59.6%,下降幅度与处理前的白细胞数呈正相关。结论:白细胞单采去除术是高危型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早期死亡率,为随后的化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选择1990年至1996年我院住院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结果:36例(81.6%)有髓外白血病表现。6例于确诊2周内死亡。19例(43.2%)获得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11例使用白细胞分离术患者5例出现白细胞反跳。口服羟基脲2~4g/d,白细胞24h内降低47.1%,同时给予水化治疗、碱化尿液和别嘌呤醇治疗,无肾功能损伤发生。结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率高,临床缓解率低,预后差。早期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指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超过100×109/L,是白血病高危因素之一 ,化疗风险又较大 ,临床上早期死亡率高。我们1998年2月~2000年6月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对15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之前采用白细胞分离去除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对象15例白血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男性6例 ,女性9例 ,年龄19~58岁 ,中位年龄30岁。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根据文献 [1],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2.治疗方法应用美国CobeSpec…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 对48例HAL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同时以48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作对照组.结果 HAL组的髓外浸润、DIC、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及早期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HAL治疗有效率低,早期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化疗前行白细胞单采术,有效降低白细胞数,再给予足量、规范的联合化疗,预防并发症,才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选择1990年至1996年我院住院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结果:36例(81.6%)有髓外白血病表现。6例于确诊2周内死亡。19例(43.2%)获得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11例使用白细胞分离术患者5例出现白细胞反跳。口服羟基脲2 ̄4g/d,白细胞24h内降低47.1%,同时给予水化治疗,碱化尿液和别  相似文献   

11.
环孢素联合化疗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环孢素(cyclosporinA,CsA)联合化疗逆转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多药耐药(multi drug resistance,MDR)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逆转组(CsA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单用化疗),且对16例逆转组患者进行P-糖蛋白(P-gp)测定。结果: 逆转组总有效率68.8%,复治患者的完全缓解(CR)7/10,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5.0%)和复治患者CR(1/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sA联合化疗可以克服白血病细胞的MDR,而且随着白血病细胞P-gp阳性表达率增高,CsA的耐药逆转作用可能会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Clinical observa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between 2 matched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each 20. The firs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the other with all-tram retinoic acid (ATRA) alone at a dose of 45-60mg/M~2/d. The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of ATR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hemotherapy (90% vs 55%). The time for obtaining CR as well as the duration of fever and hospitalization were shorter and th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ed was less in the former than in the latter group. Seven cases were complicated by DIC and 4 died in the group of chemotherapy, while no case was by of DIC or death in the ATRA group. Th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ATRA is an alternative effective drug for remission induction therapy in APL with high rate of CR.  相似文献   

13.
廖斌  张绍林 《海南医学》2002,13(11):25-26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寻求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有效策略,提高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和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联合化疗35例,总完全缓解(CR)率42.9%(15/35),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6例,CR率42.3%(11/2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9例,CR率44.4%(4/9)。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或三尖杉脂碱(H)化疗18例,CR率22.2%(4/18)。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4例,4例CR。姑息治疗12例。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上有其特殊性,对化疗反应差,CR率低。对老年急性白血病应选择积极、合理、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并进行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并评价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2例。其中24例,AML18例,ALL6例,在积极支持治疗下,按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 完全缓解(CR)10例,总CR率为41.7%。AML组CR7例,CR率38.9%。ALL组CR3例,CR率为50%。结论 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应个体化,并进行综合治疗。总体对化疗反应差,缓解率低,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17年来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结果,了解目前诱导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17例来我院所有住院的急性初治白血病病例共347例,对其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DNA及HOAP方案治疗非M3的AML患者,CR率分别为57.1%及59.5%,两者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应用HOAP治疗AML-M3患者,CR率仅为14.2%,应用ATRA诱导缓解后加DA方案治疗,CR率达到77.3%,VEAGP及VDLP治疗ALL的CR率分别为62.5%及59.1%。初治死亡患者中,颅内出血占40%(30/75),各种感染占37.3%(28/75)。结论:除M3患者外,不同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的CR率并无显著性差异。颅内出血,感染因素为初治诱导化疗常见死亡原因,并且未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朱丽丹  孔佩艳  刘红  李杰平  赵艳 《重庆医学》2011,40(36):3703-3704,370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长期存活5年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可能影响长期存活的相关因素。结果 5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5年以上长期存活者中,29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其中27例第一疗程诱导化疗即达完全缓解(CR),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2例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1例第一疗程CR,1例第二疗程CR;2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第一疗程CR,3例第二疗程CR,其中6例行allo-HSCT,1例行auto-HSCT。2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应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MTX)及地塞米松三联鞘内注射治疗后缓解。结论儿童白血病类型、发病年龄、发病时白细胞总数、第一疗程CR等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对难治性白血病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时峰  周德军  张俊  朱轶男  苏庭翠 《吉林医学》2009,30(17):1896-1897
目的:观察维甲酸联合中药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0例确诊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口服维甲酸、复方青黛胶囊治疗,观察临床、血像、骨髓像、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变化及不良反应,1个月后统计疗效并与既往单用维甲酸组(6例)、维甲酸联合化疗组(9例)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维甲酸联合中药组完全缓解10例(100%),单用维甲酸组完全缓解5例(83%),维甲酸联合化疗组完全缓解7例(77.8%)。结论:维甲酸联合中药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缓解快、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经费困难的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改良儿童方案治疗年轻成人费城染色体(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年轻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患者均采用改良儿童方案化疗,随访并评估患者疗效。结果:32例(91%)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其中24例维持CR,7例复发,4例死于疾病复发,1例死于感染;24个月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68.6%,24个月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77.1%。结论:适当减低化疗强度的儿童方案治疗年轻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CAP+放疗及EP+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未行手术)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对比。方法:CAP+放疗26例为实验组,EP+放疗24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CR、CR+PR分别占3.84%(1/26)、53.8%(14/26);中位生存期13个月,平均缓期7.5月,出现消化道反应Ⅰ度12例,Ⅱ度者5例;粒细胞减少Ⅰ度者13例,Ⅱ度者5例,Ⅲ度0例,放射性肺炎占26.92%(7/26)。对照组CR、CR+PR分别占4.16%(1/24)、50%(12/24);中位生存期12.8个月,平均缓解7.1个月;出现消化道反应Ⅰ度者11例,Ⅱ度者5例;粒细胞减少Ⅰ度12例,Ⅱ度4例,Ⅲ度1例;放射性肺炎占20.83%(5/24)。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和毒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