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52例胃肠道类癌进行8种多肽/胺类神经内分泌激素,2种上皮细胞性标记物的研究,结果:胃肠原位激素胰多肽,生长抑素,蛙皮素,胃泌素,五羟色胺较多表达于组织形态分化好的类型,血管活性肽的表达随肿瘤组织形态分化降低而上升显著(15.0%,25.0%,58.3%P〈0.05),并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P〈0.05),异位激素降钙素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形态分化较低的类型(2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7例乳腺癌、25例良性乳腺疾病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ras癌基因产物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P21的阳性反应率(70.3%)远高于良性乳腺疾病(8%)及正常乳腺(0%),且P21表达水平随肿瘤体积、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扩展而升高(P<0.01)。癌组织分化低者P21表达水平亦较高(P<0.05)。提示P21过度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9种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标记物,采用PA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28例胰腺癌及7例胰岛细胞瘤,结果发现:腺癌中5例(17.9%)含有铬粒素阳性NE细胞,呈激素阳性者2例,1例为血清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阳性,另1例为单一的胰多肽阳性;胰岛细胞瘤中呈铬粒素阳性NE细胞5例(71.4%),含有激素产物3例,其中1例含有单一胰多肽,另2例分别含血清素、胰岛素、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多肽。结果显示,胰癌中NE细胞发现率在高分化癌明显高于低分化癌(P<0.05),但中分化癌与高、低分化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作者对NE细胞的发现率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铬粒素在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实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组织中丙型肝炎NS3蛋白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Feng D  Zheng H  Yan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4):278-28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7例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HCC及其癌旁肝组织中HCVNS3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CVNS3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62%)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83%),P<0025。癌组织中其表达强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呈相关性(P<0025)。P5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8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7%),P<0025;癌细胞分化愈差,表达愈强(P<005);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HCVNS3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5),而癌旁肝组织中两者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1),HCVNS3蛋白阳性患者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CVNS3阴性病例,P<005。结论HCVNS3蛋白可能是在肝细胞转化早期通过内源性机制间接作用于P53基因使其突变导致肝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9 例食管鳞癌、12 例食管腺癌和20 例食管正常组织。结果显示,28 例食管鳞癌(57.1% ,28/49)4 例食管腺癌(33.3% ,4/12)和18 例食管正常组织(90% ,18/20)p16 蛋白表达阳性(P< 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39.3% )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1.0% ,P< 0.01),中低分化食管癌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46.9% )低于高分化者(76.5% ,P< 0.05)。Ⅲ期食管癌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44.4% )亦低于Ⅱ期者(72.7% ,P< 0.05)。p16 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体病理类型无关。p16 蛋白在食管癌中呈低表达,其表达阳性率随病期进展、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降低,因此,可作为判断食管肿瘤恶性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64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原发灶癌组织中nm23高表达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1);组织学高分化的乳腺癌或肿瘤最大径≤2cm者,原发灶nm23表达水平较高(均P<0.05);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1);高表达的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69.4%和58.7%,明显高于低表达者(42.9%和25.0%),P<0.05和P<0.01。以上结果表明,nm23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及nm23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75例大肠癌中p53及nm23的表达。③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5.3%.p53过表达和nm23低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3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癌(χ2=10.08,P<0.01),而nm23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χ2=3.39,P>0.05)。④结论p53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可能与多基因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细胞rasP21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7例乳腺癌25例良性乳腺疾病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ras癌基因产物P2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乳腺癌P21的阳性反应率(70.3%)远高于良性乳腺疾病(8%)及正常乳腺(0%)且P21表达水平随肿瘤体积,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转移的扩展而升高(P〈0.01),癌组织分化低者P21表达水平较高(P〈0.05),提示P21过度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征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测定105例大肠癌癌组织ER、PR表达情况和预后之间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ER、PR阳性率分别为34.3%(36/105)和21.0%(22/105)。大肠癌ER、PRR性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PR(+)和ER(+)PR(-)者(95.5%.90.9%,86.4%:100.0%,78.6%,71.4%)的一、三、五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ER(一)PR(-)者(71.0%,44.9%,37.7%)(P<0.05)。本实验证实大肠癌可能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对其激素受体的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预后和选择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Yang S  Fang D  Luo Y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07-209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组织中的活性表达。方法采用端粒酶反复扩增法(TRAP)检测了176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57例、肠上皮化生(IM)18例、异型增生(Dys)8例及胃癌(GC)65例(包括3例早期胃癌)。结果CAG、IM、Dys及GC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4.6%、38.5%、37.5%及92.3%,而正常组织(NT)未检出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以上各组(P<0.01~0.05)。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亦明显高于CAG、IM及Dys组(P<0.01);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不仅在胃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得到,而且在胃粘膜癌前病变或疾病中亦有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肠癌肝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比较结肠癌肝转移 40例 (转移组 )及同期无肝转移结肠癌 35 7例 (对照组 )病理因素及血清癌胚抗原 (CEA)水平。 结果 结肠癌肝转移原发部位多见于乙状结肠 (37.5 % ) ,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率高、肠壁浸润深度深 ,转移组组织学以高分化型腺癌为主 (72 .5 % ) ,转移组血清 CEA水平增高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年龄、肿瘤浸润周径、肿瘤大体分型对肝转移影响不大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结肠癌肝转移多发生于乙状结肠、伴有淋巴结转移、浸润全层、高分化型癌及 CEA水平高者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10种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 10种抗原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观察 5 2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组织中胰多肽、生长抑素、胃泌素、蛙皮素、五羟色胺、血管活性肽、降钙素、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角蛋白等 10种抗原标记的表达。结果 :胰多肽、生长抑素、五羟色胺、蛙皮素、胃泌素阳性标记率随组织分化降低而降低。除蛙皮素外 ,其他抗原表达强阳性者均分布于典型类癌组。血管活性肽与降钙素的阳性标记率随组织分化下降而上升 (P <0 .0 5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角蛋白在各型中分布较为均匀 (P >0 .0 5 )。癌胚抗原的阳性标记率随肿瘤组织形态分化的降低而上升 (P <0 .0 5 ) ,且与肿瘤的浸润有关 (P <0 .0 5 )。结论 :应用多种抗原标记有助于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肠癌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并观察 6 4例大肠癌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肠癌中 p53阳性率为 57.8% ;p53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大肠癌中PCNA阳性率为 85.9% ;PCNA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结论 :p53和PCNA过表达在大肠癌浸润转移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 p53和PCNA对于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淋巴结转移趋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星宇  姚辉华  徐荣华  李媛媛  司超  赵春   《四川医学》2017,38(10):1120-1124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间质炎症反应与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总体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7例患者资料,按NLR是否大于3分为低NLR组及高NLR组。高倍镜下评估肿瘤间质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浸润程度和浸润细胞的主要类型,分别按浸润程度及类型分组。分析NLR、肿瘤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NLR与肿瘤标准物CA199、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肿瘤间质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与肿瘤浸润较深、伴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肿瘤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局部炎症反应无显著联系(P>0.05)。高N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明显缩短,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高的患者OS明显缩短(P<0.05)。结论 NLR和肿瘤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对胃癌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指数表达(AI)与胃癌的分型、分期及预后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80例胃癌进行细胞凋亡指数研究。结果 AI表达与临床分期 关,分期越晚,凋亡指数赵高;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不同生存年段中AI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I不同表达强度的平均生存期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表达与胃癌的分期有关,与分型,预后无关;在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生存期无关,不宜做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 0 5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 ,分析生存素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的阳性率为4 7.6 %。生存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83,0 .2 30和 0 .2 34,P<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 ann分型及组织分化未见相关。生存素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 (30 .0 % )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5 6 .4 % ,P=0 .0 0 7)。Cox回归模型显示 ,生存素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P<0 .0 5 )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bcl-2,c-erbB-2基因在胃粘膜良恶生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对提高胃癌诊断率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c-erbB-2基因在98例胃癌,40例不典型增生和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a,bcl-2在正常胃粘膜中有弱阳性表达(10.0%),在不典型增生中为50%,在胃癌中为44.9%,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低分化者bcl-2表达率高,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P>0.05),b.c-erbB-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1%,其中中早期胃癌中的表达低(16.7%),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高,分别为80%,58.7%,二者与早期胃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c-erbB-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2,-B-2c参与胃粘膜的癌变过程,联合检测bcl-2,c-erbB-2可能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筛选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和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EGFR的含量进行定性检测 ,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在良性对照组中 ,EGFR的表达率为 2 3 0 8% ,明显低于各肿瘤组 (P <0 0 1)。(2 )在胃癌组、食管癌组和大肠癌组中 ,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 49 0 9%、6 5 0 0 %和 5 6 2 5 % ,相互之间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3)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大体分型无关 ,同时也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4)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 <0 0 5 )。结论 :EGFR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 ,可作为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用c-src基因产物pp60(c-src)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327)对胎儿胃上皮,成人胃上皮及病变,胃癌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胎儿胃上皮、成人胃上皮炎性增生、肠腺化生、胃癌pn60(c-src)阳性率分别为100.0%(12/12)、100.0%(30/30)、100.0%(16/16)和83.3%(40/48),均高于成人正常胃上皮(60.0%,12/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彼此之间pp60(c-src)表达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5)。肠型及弥漫型胃癌pp60(c-src)阳性率分别为100.0%(16/16)、68.8%(22/32),有显著性差异(P<0.025),其表达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癌旁组织pp60(c-src)阳性率及表达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表明c-src基因激活及pp60(c-src)表达量升高与胃上皮细胞增殖更新、转化恶变及胃癌发生有关,也与胃癌的分化和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P16、Cyclin D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P16、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微波抗原修复法对53例原发性胰腺癌和42例胰腺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中P16蛋白及CyclinD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胰腺癌组织、胰腺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6.04%和87.71%(P<0.05);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2.83%和23.81%(P<0.05),P16及CyclinD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分化、病理分期及术后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 P16及CyclinD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可判断胰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