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四季正常大鼠肺脏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和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探讨季节变化影响大鼠肺脏第二信使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肺组织cAMP、cGM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肺组织IP3的含量。[结果]肺组织cAMP含量夏季与秋季有明显差异(P<0.05),且呈夏、春、冬、秋依次降低的整体趋势;cGMP含量春季与秋季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冬季有显著性差异,且整体上呈秋、冬、夏、春依次降低的趋势;IP3含量四季间统计无明显差异,但冬季含量最低。[结论]大鼠秋季肺组织cAMP含量低,cGMP含量高,IP3冬季含量最低,这可能是秋冬季节呼吸系统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而松果腺——褪黑素是此季节节律变化的中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槲皮黄酮对原代心肌细胞肥大、线粒体功能及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槲皮黄酮共同干预细胞48、72 h后,BCA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蛋白浓度,倒置显微镜分析心肌细胞直径;酶标仪检测心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及活性氧(ROS)含量,JC-1方法分析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动力相关蛋白(Drp1)及磷酸化动力相关蛋白1(p-Drp1)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中总蛋白浓度、细胞直径大小及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ATP和MMP值则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黄酮处理72 h后心肌细胞中总蛋白浓度、细胞直径大小及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ATP和MMP值则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发现O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p-Dr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槲皮黄酮对AngⅡ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稳定线粒体动力学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酸枣仁总黄酮对行为绝望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酸枣仁总黄酮抗抑郁活性。[结果]酸枣仁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五柱绞股蓝茎和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并揭示其在不同季节内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以绞股蓝皂苷和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 550 nm 处测定皂苷吸光度,在 510 nm 处测定黄酮吸光度。结果 五柱绞股蓝茎、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在5月至11月的生长发育季节内,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以9月的量最高,且叶中的量高于茎中的量。结论 五柱绞股蓝采收可安排在8~9月的花果期进行。  相似文献   

5.
周少英  苏静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2):104-108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avonoids, HLF)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高糖饮食8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10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山楂叶总黄酮(50、100、200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阳性对照组,另取20只同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疗程6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2周、第4周和第6周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变;通过TUNE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较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山楂叶总黄酮200mg/kg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山楂叶总黄酮100、200mg/kg治疗组大鼠血浆中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且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山楂叶总黄酮200mg/kg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升高(P<0.05)。山楂叶总黄酮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病变和神经细胞凋亡均明显改善,其中200mg/kg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并且100、200mg/kg治疗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脑组织病变、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提示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孙诗炜  赵长江  宋锦萍  唐雪骁 《安徽医学》2016,37(11):1374-1378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江阴市中医院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儿童应用被动凝集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年份的M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年共检出MP阳性患儿4 246例,检出率为28.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4.7%,女性检出率为33.7%。女性MP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9,P<0.01)。各年龄组MP检出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5岁组MP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0.49,P<0.01)。8年MP年度检出率分别为25.1%、32.6%、39%、41%、19.1%、7.5%、27.6%和31.3%,各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8,P<0.01),2009年、2010年检出率高于其他年份,而2011年、2012年检出率低于其他年份(P<0.05)。8年间MP四季总检出率分别为春季25.3%、夏季33.7%、秋季33.1%、冬季20.8%,夏、秋季检出率较高,与春、冬季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1,P<0.01)。结论 MP是引起江阴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年龄越大MP检出率越高,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江阴地区MP感染的流行以4年为1个周期,流行间隔期为2年,流行季节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洋参不同组织器官中总皂苷和单体皂苷量的差异及其与人参皂苷合成途径中鲨烯合成酶(SQS)和鲨烯环氧酶(SQE)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4年生西洋参的14个组织器官为材料,索氏回流法提取总皂苷,采用HPLC法测定6种单体皂苷(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的量,用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总皂苷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QS和SQE基因在西洋参14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结果 总皂苷和单体皂苷量在西洋参不同组织器官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除人参皂苷Rb2外,各单体皂苷及总皂苷之间均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SQS和SQE基因在14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并与人参皂苷Re、Rg1、Rb1、Rd和总皂苷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西洋参不同组织器官中皂苷的量存在差异,SQS和SQE基因在人参皂苷合成途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布渣叶总黄酮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布渣叶总黄酮(8、4、2 mg/kg)每天ig给予大鼠1次,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后1 h,ISO(2 mg/kg)多点sc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布渣叶总黄酮高、中剂量(8、4 mg/kg)组能明显对抗心肌缺血时心电图J点的下移(P<0.05),尤以注射ISO后10 min时的效果较明显;明显改善ISO引起的心肌病理损伤;降低血清中LDH、CK水平(P<0.05)和心肌组织 MDA的量(P<0.01),提高心肌组织SOD(P<0.01)和GSH-Px活性(P<0.05、0.01)。结论 布渣叶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季节变化和光周期性对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胞质内注射(ICSI)-胚胎移植(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次行IVF/ICSI-ET治疗、年龄<38岁、体重指数(BMI)<25kg/m2、采用黄体期长方案超排卵及取卵后第3天行新鲜胚胎移植的12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取卵日期将其分为春、夏、秋、冬组,或长、短日照期组,比较各季节组间及长、短日照期组间优胚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的差异.结果 各季节组间及长、短日照期组间,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不孕时间、基础FSH值和不孕因素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反应性、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2PN率)、卵裂率、优胚率和移植胚胎数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季节组间患者的HCG阳性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日照期组患者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短日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季节变化对IVF/ICSI治疗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长日照期IVF/ICSI周期较短日照期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燕麦β-葡聚糖对体重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雄性SD 大鼠,按体重分层分为5组,每组10 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燕麦β-葡聚糖低、中、高剂量组。实验阶段记录进食量并监测体重,连续喂养15周后空腹处死,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游离脂肪酸(FFA)。取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以及附睾部脂肪称重。结果 燕麦β-葡聚糖低剂量组每日平均摄入能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高脂对照组(P<0.01);空腹体重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TC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脂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LD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脂对照组(P<0.01);肾周脂肪、肠系膜脂肪及腹内总脂肪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附睾脂肪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及肠系膜脂肪均大于高脂对照组(P<0.05),腹内总脂肪显著大于高脂对照组(P<0.01)。燕麦β-葡聚糖高剂量组空腹体重及肠系膜脂肪均小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 高剂量的燕麦β-葡聚糖可以很好的控制高脂高糖喂养大鼠的体重及肠系膜脂肪含量,低剂量却可以促进其食欲,并增加体重及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苦荞麦中手性肌醇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品种苦荞麦中手性肌醇的量。方法 NH2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70%乙腈,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手性肌醇在1.340~8.040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65 017 C-6 019,r=0.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96.74%。不同品种的苦荞麦中手性肌醇量差异较大,其中量最高的为“威93-8”。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苦荞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刘静  吕曼辰  周苑  薛同斌  刘瑶瑶  王浩宇  张钰  田帝 《安徽医学》2023,44(11):1374-1378
目的 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控费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10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数据,按付费方式分为DRG组(n=570)和非DRG组(n=440)。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倾向性评分法、秩和检验,平衡病例间混杂因素后,检验DRG组和非DRG组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共纳入1 010例病例,经倾向性匹配成功852例。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DRG组与非DRG组年龄、住院天数在匹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费用中,耗材费、药费占比较高。经倾向性匹配后,DRG组与非DRG组住院总费用(Z=7.519,P<0.001)、自费金额(Z=13.903,P<0.001)、医保报销费用(Z=11.561,P<0.001)、综合医疗服务费(Z=2.188,P=0.029)、手术费(Z=2.256,P=0.024)、药费(Z=3.202,P=0.001)、耗材费(Z=2.229,P=0.026)、诊断费(Z=8.26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RG对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自费金额、综合医疗服务费、手术费、药费、耗材费及诊断费均具有控费效果,且总体对住院费用控费效果较好,但费用结构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拓展“慢阻肺与中医多系统相关”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应用范围,本实验立足于肺病及肝,从缺氧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不同分期下血气分析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A组),COPD模型组(B组)及COPD急性加重组(C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熏香烟加气管内注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滴加脂多糖建立COPD急性加重模型.6 h后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及肝功能检测,光镜、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H值、动脉氧分压(PaO2)降低(P<0.05),C组pH值、PaO2降低(P<0.01);两实验组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下降(P<0.01),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升高(P<0.01);C组与B组比较,pH下降(P<0.01),PaO2下降(P<0.01),PaCO2升高(P<0.01),SaO2下降(P<0.01);与A组比较,B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升高(P<0.05)、总结合胆红素(TBIL)显著升高 (P<0.01),白蛋白(ALB)下降(P<0.05),碱性磷酸酶(AKP)无统计学意义.C组大鼠ALT、TBIL、AKP显著升高(P<0.01),ALB显著下降(P<0.01);与B组比较,C组ALT升高(P<0.05)、TBIL显著升高(P<0.01),ALB下降(P<0.05),AKP升高(P<0.05).且 pH值、PaO2与ALT、TBIL结果呈显著负相关(P<0.01);PaCO2与ALT、TBIL结果呈显著正相关(P<0.01).A组、B组、C组光镜、电镜下肝脏损伤程度依次加重.[结论] COPD模型大鼠随着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程度的增加,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王燕鹏 《安徽医学》2016,37(12):1565-1567
目的 探讨金属烤瓷底冠对龈沟液(GCF)肿瘤坏死因子及IL-6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收治的243例患者(243颗牙)随机分为纯钛烤瓷组(A组)、钴铬合金组(B组)和金铂合金烤瓷组(C组),每组81例(81颗牙),实施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修复。比较3组患者GCF含量、GC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3组患者修复1个月后,GCF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修复3个月和6个月时的GCF量差异明显(P<0.05);3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时TNF-α和IL-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时IL-6水平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属烤瓷对牙周均有刺激性,非贵金属的刺激性高于纯钛和贵金属,临床应依据患者情况选择,以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庆产杜仲叶的质量及产地差异,为杜仲叶的药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PLATI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磷酸(30∶70)为流动相,327 nm为检测波长,测定并比较杜仲叶、皮中绿原酸的量。结果 (1)重庆市6区县杜仲叶绿原酸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均质量分数为(8.95±0.499) mg/g,其中,南川、城口两地杜仲叶绿原酸的量极显著高于万州、荣昌、武隆、长寿产(P<0.01),武隆与长寿间差异不显著(P>0.01);(2)重庆市不同产地同树龄同树株杜仲叶绿原酸的量极显著高于杜仲皮,叶绿原酸的量高达(10.150±0.260) mg/g;(3)杜仲叶绿原酸的量与树龄呈负相关。结论 杜仲叶绿原酸量因产地、树龄差异极大,杜仲叶可代替杜仲皮入药,其经济效益显著,杜仲叶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紫花苜蓿在不同生长期苜蓿素的量,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49 nm,进样量为5 μL。结果 在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期苜蓿素的量不同,8月份量最高。结论 苜蓿在不同生长期苜蓿素的量不同,如果主要利用紫花苜蓿中的苜蓿素时应在8月中旬采收。  相似文献   

17.
徐王彪  陈洁红 《安徽医学》2020,41(3):333-335
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以及性别、年龄分布、发病季节性等特点,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判读结果的阴阳性并注明滴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间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 25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332例,阳性率26.4%。从性别分布看,男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24.6%,女童28.7%,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布看,0岁~组阳性率最低(3.6%),7岁~组阳性率最高(44.8%),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季节分布看,肺炎支原体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其中冬、春季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1.0%、29.0%,夏、秋季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2%、20.8%,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测显示,冬季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槲皮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槲皮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槲皮黄酮治疗组、中剂量槲皮黄酮治疗组、高剂量槲皮黄酮治疗组,每组6只大鼠。用酒精+0.5ml鱼油灌胃诱导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40、80、160mg/kg槲皮黄酮灌胃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间肝脏病理变化,测定血清转氨酶(ALT)及血浆内毒素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6、IL-18含量,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D14、LBP、TNF-α、IL-1、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相对正常对照组而言,组织切片检测发现模型大鼠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点状坏死、伴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ALT、TNF-α、IL-1、IL-18及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并且肝组织中CD14、LBP、TNF-α、IL-1、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槲皮黄酮治疗后发现肝损伤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仍存在,但点状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消失,血液中TNF-α、IL-1、IL-18及内毒素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并且肝组织中CD14、LBP、TNF-α、IL-1、IL-1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槲皮黄酮可以缓解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的炎症和坏死,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内毒素水平、抑制库普弗细胞活化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蒲公英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并测定7个产地蒲公英中总黄酮。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510 nm。结果 吸光度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范围为0.005~0.050 mg/mL,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99.65%,RSD为 0.50%。7个产地蒲公英药材中总黄酮差别较大。结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蒲公英中总黄酮,操作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王艳  杨群  吴迪  韦新  姜萍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1):57-59
目的 了解驻藏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驻藏高原地区军人663例,驻内地平原地区军人402例,使用SCL-90量表中筛查出的5个阳性因子(根据文献报道)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高原军人SCL-905个阳性因子的得分均为显著高于平原军人组(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低于平原军人(P<0.01)。高原军人的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与SCL-905个阳性因子的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0.01),高原军人的自我效能水平对其SCL-905个阳性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平原军人,且高原军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水平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