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日间病房病人的主要护理需求,做到因需施护,有针对性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使用自制的肿瘤日间治疗病人护理需求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200例肿瘤日间治疗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即病人的需求的强烈程度,根据首优、中优、次优的原则制定护理对策。包括规范肿瘤日间治疗病房健康教育管理、优化流程,提供便捷服务、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创造亲属陪伴环境和氛围、拓展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建立心理指导室、指导家属照顾病人技巧等,提高肿瘤日间治疗病房护士的服务水平,提升病人的就医体验。[结果]95%以上病人对疾病的相关治疗、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有需求,90%以上病人对日间病房服务流程有需求,2/3以上病人对护士的心理指导、家庭社会支持有需求。[结论]通过充分了解病人需求后实施护理对策,能更好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日间手术病人术前访视需求状况,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术前访视需求问卷,对284例日间手术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日间手术病人术前访视需求总分为56.7分±11.5分。位居需求前5位的项目依次为手术室环境信息、手术安全信息、手术过程信息、心理支持信息、感受或不舒适信息。[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重视日间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需求,通过实施及时有效的术前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信息支持,满足病人需求,改善日间手术病人的就医体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3.
廖昆仑  郑小敏  李佳 《全科护理》2020,18(23):3086-3088
[目的]探讨建立临床试验日间治疗中心的护理管理实践。[方法]完善临床试验日间治疗中心病房管理,包括受试者病房、一体化药房、标本处理室、抢救室、研究资料等;建立运行管理制度、项目SOP、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结果]临床试验日间治疗中心的建立保证了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提高了受试者依从性和试验完成率。[结论]临床试验日间治疗中心的建立能够保证临床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彭利芬  黄漫容  赖淑蓉 《全科护理》2012,(30):2847-2848
[目的]总结53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胃肠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53例胃肠肿瘤化疗病人,留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注意穿刺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加强穿刺隔皮肤肿胀等特殊情况的处理。[结果]53例病人中仅2例出现异常情况而拔管。[结论]胃肠肿瘤化疗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后,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工作,为恶性肿瘤病人提供了一种长期、可靠、安全的输液通道,并且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曹洁  张玲  张玲娟 《护理研究》2012,26(23):2176-2177
[目的]提高肿瘤化疗门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效果。[方法]通过静脉化疗药物配制间改造、护理工作流程再造、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建立突发化疗药物暴露应急预案等措施,对医院肿瘤化疗门诊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结果]缩短了病人化疗输液等候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满意度。[结论]改进门诊化疗流程,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有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刘东霞  杨磊 《全科护理》2012,10(7):613-614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对15例肿瘤化疗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15例病人均置管成功,其中经锁骨下静脉13例,颈内静脉2例;术后行X线片确定导管末端位置及观察有无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24h后才能输液。[结论]植入式输液港在临床应用中可随时建立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加强肿瘤化疗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住院病人静脉输液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对静脉输液的需求,为输液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静脉输液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病人在静脉输液时需求和担心的问题。[结果]病人希望进行护患沟通,需要了解药物名称、作用、副反应、输液常识等。病人在液体走空、穿刺疼痛、失败、药物过敏等方面存在担心。[结论]护士应根据住院病人在输液期间需求,针对性地主动提供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病人需要。  相似文献   

8.
景腊平 《全科护理》2012,10(6):514-51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入。[方法]对32例化疗病人先置管后给药,观察PICC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做好防范措施。[结果]应用PICC置管的32例肿瘤病人,30例顺利完成了化疗,2例置管失败。[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最佳的长期输液途径,减轻病人痛苦,同时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范芳琴  李丽 《全科护理》2016,(22):2348-2350
[目的]以病人的体验与感受为出发点,探索构建适合妇产科专科医院的日间病房运行模式。[方法]在日间病房开展基于病人体验的运行模式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基于病人体验的日间病房运行模式效果良好,尤其在总体满意程度满意及以上的比例达92.52%。[结论]基于病人体验的妇产科专科医院日间病房运行模式效果良好,应继续优化服务流程、开展信息化住院预约服务,以更好地改善病人体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了解晚期肿瘤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对舒缓疗护团队服务的需求,以期为舒缓疗护服务的实施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晚期肿瘤病人及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资料分析,晚期肿瘤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对舒缓疗护团队服务的需求析出4个主题,依次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知识技能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结论]晚期肿瘤病人及主要照顾者对舒缓疗护团队服务需求急切,舒缓疗护团队应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中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求,主要照顾者知识技能需求,以及病人与主要照顾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及主要照顾者。  相似文献   

11.
程如虹 《全科护理》2013,11(17):1583-158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使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乳腺癌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40位乳腺癌化疗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研究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4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病人,其中右锁骨下静脉25例,左锁骨下静脉15例。在应用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渗漏和堵管等并发症,使用均正常,确保了输液港的正常使用和化疗的顺利进行。[结论]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护流程,不断提高对输液港的维护技能,才能有效、安全地保证化疗病人的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皮肤科门诊设立病人接待中心,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从细节做起,开展咨询、导医、个性化服务、健康教育等工作,拓宽服务范围。结果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真正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结论为病人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就医服务,能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不断满足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日间化疗中心信息再造新流程的实践及优越性。[方法]2015年12月医院日间化疗中心启用了新的信息流程,包括医生开立医嘱并无纸化电子预约病人化疗时间,病人缴费,病人凭预约单及化疗介绍书报到,护士分解核对医嘱,编好药物批次并电子发送到药房,药师按照药物批次的先后顺序配制并输送到注射室,注射护士执行病人化疗。对比新流程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患纠纷的差异。[结果]实施新的信息流程后,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流程的应用优化了化疗流程,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服务于病人,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泉  何红  陈红 《护理研究》2008,22(32):2937-2937
[目的]建立完善的肿瘤化疗临床护理路径(CNP),规范病人化疗前后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CNP前(对照组)和实施后(实验组)住院肿瘤化疗病人,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有效率。[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满意度、健康教育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化疗中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病人的保健知识,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质改进(QC)小组在提高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率中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保证病人输液安全。[方法]成立品质改进小组,通过对8个重点科室使用化疗药物的病人输液工具选择的现状及重点科室护士和正在化疗的病人对PICC相关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化疗病人PICC置管率低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施1年后PICC置管率由39.2%提高至75.0%。[结论]品质改进活动是提高化疗病人PICC置管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朱晓泉  何红  陈红 《护理研究》2008,22(11):2937-2937
[目的]建立完善的肿瘤化疗临床护理路径(CNP),规范病人化疗前后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CNP前(对照组)和实施后(实验组)住院肿瘤化疗病人,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有效率。[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满意度、健康教育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肿瘤化疗中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病人的保健知识,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对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居委会管辖内的晚期肿瘤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居家舒缓疗护"蒲公英护理团队",评估病人及家属需求,根据需求每月提供1次或2次上门个体化护理,每周1次电话随访,为期6个月。运用舒适度调查表、团队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研究对象进行服务前后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晚期肿瘤病人舒适度提高(P0.05),家属焦虑程度下降(P0.05),对蒲公英护理团队的服务满意度达到100.00%。[结论]对社区晚期肿瘤病人开展居家舒缓疗护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病人舒适度、减轻家属焦虑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谢惠琼 《全科护理》2012,10(24):2289-2290
[目的]探索在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形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方法]在门诊部开展实施"一站式"输液服务,单独设立"患儿采血室"免去家长带上患儿来回走动的辛苦,设立"爱心屋"为哺乳期产妇给患儿哺乳,设立"咨询呼叫转运中心"满足病人的就诊需要等优质护理服务举措。[结果]门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门诊病人的就诊人数逐月增长。[结论]在门诊进行流程再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充分体现岗位特色,注重病人需求,体现人为关怀,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开霞  刘建红  张容 《全科护理》2012,(31):2924-2924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保留时间对预防肿瘤化疗病人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输液结束即拔除静脉留置针,保留静脉留置针2d~5d。观察两组肿瘤病人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短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可以减少肿瘤化疗病人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