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胸腺切除术治疗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81年-2001年在我院行胸腺切除治疗的23你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所有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所占比例小,男性为多见;全身型为主,合并胸腺瘤及危象者多;手术总有效率43.5%。结论 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的手术疗效较青壮年为差。但仍是可选择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岑小波  陈光明  孟世平 《重庆医学》2005,34(12):1881-1881
目的通过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及胸腺增生23例治疗体会的总结,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及胸腺增生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及胸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全组均行手术切除胸腺,死亡3例,2例死于肌无力危象,1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随访1~8年,手术效果较好。结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被认为是参与发病的重要组织,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如能尽早手术治疗,将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孙轶君  王雅文  杨丹 《黑龙江医学》2011,35(11):870-870
胸腺与重症肌无力具有密切关系,约10%~15%的胸腺瘤患者并发重症肌无力,而重症肌无力患者中8.0%~20%合并胸腺瘤.因此,运用手术的方法切除胸腺及胸骨后脂肪、淋巴组织,对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确切,且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38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方法 从1974年3月~1999年3月,采用胸腺切除治疗各型重症肌无力患者38例,其中并发胸腺瘤18例。结果 全组手术疗效满意,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4例,按Mondon标准判定疗效;缓解13例,改善15例,无变化14例,死亡2例。结论 认为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患者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完全切除胸腺(胸腺瘤),彻低清扫前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老年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75例经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病例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者65例,痊愈13.85%、基本痊愈10.77%、显效32.31%、好转26.15%、无效16.92%。本组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危象与同期手术的小于60岁的患者发生危象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良好。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可减少各种危象的发生;危象发生后呼吸机治疗及药物的调整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03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22例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分型、手术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胸腺增生者13例(59.1%),胸腺瘤者7例(31.8%).胸腺萎缩者2例(9.1%),正常胸腺者0例.按Monden标准评价疗效:缓解7例(31.8%),改善11例(50%),无变化4例(18.2%),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1.8%.结论 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病变关系密切,有手术适应证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肯定,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侵袭性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双侧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探讨其手术操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侧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1例侵袭性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患者,双侧入路完整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观察其疗效。结果:双侧胸腔镜手术切除侵袭性胸腺瘤达到了根治效果,术后患者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同时避免了开放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以及单侧胸腔镜下不能清扫对侧脂肪及遗留迷走胸腺的弊端。结论:双侧胸腔镜下微创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侵袭性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同样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证实了手术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采取胸腺瘤及胸腺增生切除术治疗经验,探讨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及胸腺增生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33例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及胸腺增生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肌无力危象,4例症状无明显好转,其余28例随访1~5年,手术效果好.结论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被认为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选择好手术时机,结合适量的抗胆碱酯酶抑制荆及血浆置换等措施,治疗效果会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9.
刘明 《中国医疗前沿》2010,(7):39-39,4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外科治疗特点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确诊为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患者4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本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14例行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29例患者行胸腔下经右胸胸腺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愈合不良1例,肺部感染1例,房颤1例,经相应处理后治愈。发生危象3例,其中2例明确为肌无力危象,1例为胆碱能危象,经相应处理后治愈。临床疗效:缓解14例;改善17例;无变化10例;恶化2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其疗效确切。但要注意术后危象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Yu L  Wanf TY  Ma S  Jing Y  Li JY  Jiang J  Zhang YF  Zang N  Huo C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5):3171-3173
目的 通过比较胸腔镜与胸骨劈开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探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行分析1991年至2003年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非胸腺瘤)患者204例,其中胸骨劈开术161例,术后随访5年;胸腔镜手术43例,术后随访3年.结果 胸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32±32)min,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4例,术后1、3年的完全稳定缓解(CSR)分别是34.9%和46.5%;而胸骨劈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6±18)min,肌无力危象41例,术后1、3、5年的CSR分别是26.7%、35.4%和40.4%.结论 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能取得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同样理想的中远期治疗效果.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尽早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1.
Myasthenia gravis in pediatric and elderly patien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u W  Liu G  Fan Z  Gai X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10):1578-1581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es of myasthenia gravis (MG) patients below 15 years differ from those patients over 50 years after thymectomy. Methods We reviewed the registry material of 30 pediatric and 32 elderly MG patients after thymectomy, including their age, sex,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pathological types, and prognoses. The Chi-square test or Wilcoxon’s rank-sum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ldren and elderly groups.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een in sex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hi-square test, P=0.625), bu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more type Ⅰ was observed in the pediatric group than in the elderly group, but more type Ⅱor Ⅲ was seen in the elderly group (Wilcoxon’s rank-sum test, P<0.001). As to pathological types, the pediatric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elderly group (Chi-square test, P<0.01). All of the patients (100%) in the pediatric group had thymus hyperplasia, but in the elderly group more than half (56.26%) were found to have thymoma (benign or malignant). The prognoses after thymectomy were better in the pediatric group than in the elderly group (Wilcoxon’s rank-sum test, P<0.001). Conclusions Because the prognoses are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e should be careful when operating on pediatric patients of ocular type. The elderly patients tend to receive more aggressive treatment because of more severe generalized type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ymoma and poor prognoses. Both pediatric and elderly patients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36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MG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抢救体会。方法与结果:3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发生危象.给予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呼吸机支持等治疗治愈28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均死于长期严重肺部感染、全身衰竭。结论:运用综合治疗措施可显著降低重症肌无力术后危象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21例晚发型MG患者的手术疗效,并与早发型MG比较,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早发型MG的手术疗效好于晚发型MG(82.9%vs 52.4%,P〈0.05);晚发型MG的手术疗效低龄(50~60岁)组优于高龄(〉60岁)组,术前病程短(〈10个月)者优于病程长(〉10个月)者,病理为胸腺增生者优于胸腺萎缩者。结论:手术对晚发型MG者疗效虽较早发型MG差,但仍是可供选择的一种重要方式,掌握相应的手术适应证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胸腺切除术治疗的5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口服免疫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其中23例(A组)围术期进行血浆置换,另27例(B组)未进行血浆置换.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AChRab)的浓度;比较术后外周血AChRab、临床记分、呼吸辅助时间、肌无力危象发生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AChRab浓度明显下降,且术后1 d和1周时A组患者AChRab浓度较B组明显下降(P<0.05),术后1月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呼吸辅助时间、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术后1周时临床记分较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置换配合胸腺切除术治疗可明显提高重症肌无力患者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单纯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78年~2004年5月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287例中单纯MG 216例手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 216例发生危象13例(6.0%),肺部并发症11例(5.1%),术后死亡2例(0.93%),其余病例均顺利出院.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单纯重症肌无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围手术期处理技术提高,手术的并发症、死亡率已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项咏梅  王树军  张道忠  王义 《安徽医学》2010,31(12):1454-1456
目的探讨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9年7月13例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的病例资料以及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在平均为5年(0.5~10年)的随访期内,1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2例,完全缓解率为61.5%,有效率为84.6%。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病程短和Ossermann分型为I型I、Ia型的患者有效率更高。术后病理中胸腺囊肿或增生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胸腺瘤者。结论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术前病程、Osserman分型以及胸腺病理为胸腺瘤者可能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防治(附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防治措施的改进,以改善预后。方法:我科1997~2002年因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行胸腺切除术的患者98例,分析其危象易发时间、危险因素及如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危象14例,其中死亡1例。MG术后危象主要发生在术后早期,术后危象的发生与年龄、MG临床及病理分型、术前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术前是否曾发生危象、肺通气功能和病程长短等危险因素有关,术后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危象的最主要诱因。对于术后可能会发生危象的高危患者,须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调整抗胆碱酯酶药及激素用量;术后危象发生后及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辅助通气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关键;而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可进一步改善危象的预后。结论:对术后可能发生危象的患者,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综合防治,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W  Shang LQ  Wen F  Song WA  Li J  Li XC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8):1978-1980
目的 评价6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对67例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 按Monden标准评价疗效:缓解22例(32.8%),改善26例(38.8%),无变化14例(20.9%),恶化5例(7.5%),总有效率为71.6%。结论 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可靠,对MG患者应积极行胸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