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食管癌筛查结果。方法:根据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要求,在河南省农村食管癌高发地区的16个县/县级市,从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以乡/村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纳入符合标准的40~69岁人群作为初筛人群,采用内镜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方法开展人群食管癌筛查。对筛查确认的轻度、中度异型增生对象进行随访。计算筛查人群食管疾病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初筛人群和随访人群重度增生及以上者的检出率差异及早诊率差异。结果:116 630名初筛人群年龄为(54.29±7.70)岁,男性占比41.20%(48 108人)。初筛人群中食管正常者、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者分别占92.91%(108 363人)、6.03%(7 035人)、1.06%(1 232人);食管癌检出率为1.06%(1 232/116 630),早诊率为85.80%(1 057/1 232)。6 154名随访人群食管正常者、轻中度异型增生者、重度异型增生及以上病变者分别占63.45%(3 905人)、33.13%(1 519人)、3.41%(210人);食管癌检出率为3.41%(210/6 154),早诊率为91.90%(193/210)。与初筛人群相比,随访人群的食管癌的检出风险增加, OR(95% CI)值为3.23(2.78,3.75),其中首次筛查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者及中度异型增生者检出风险较初筛人群增加, OR(95% CI)值分别为1.85(1.49,2.29)、8.13(6.69,9.88)。 结论:2014-2018年河南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随访人群检出率高于初筛人群。提高随访率,重视需随访人群的筛查可进一步提高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适用于中国人群的结直肠癌健康风险的评估模型,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结直肠癌发病相关风险因素的比值比、不同水平风险因素的人群暴露率和中国结直肠癌年龄别、性别发病率等参数,建立个体在未来5年内的结直肠癌风险分数转换表,计算组合风险分数,采用SAS 9.2软件建立个体风险评价模型,预测个体发病风险。结果本研究纳入了13个危险因素,大便潜血和黏液便史的风险分数最高,均在10分左右,其次为肠息肉史(6.86分)、慢性结直肠炎病史(4.14分)、慢性腹泻(3.82分)、一级亲属肠癌史(2.42分)、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手术史(2.09分)、胆囊疾病或胆囊手术史(2.01分)、慢性便秘(2.01分)和消化道溃疡史(1.91分),而吸烟(1.09分)和饮酒(1.11分)的风险分数接近1。风险分数1的因素为吃蔬菜≥1次/d(0.78分),提示该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发病风险因素个数相同、种类不同的个体发病风险不同。相同发病风险组合分数者,年龄越高,发病风险越大;年龄相同时,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健康风险的个体化评估模型可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福建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为人群心血管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18年,在福建省6个县区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通过方便抽样方法,进行体格、实验室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血压、血糖、血脂、吸烟、身高体重、腰围等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在剔除不合格及缺失数据后,共有69 880名筛查对象纳入研究。结果福建省35~75岁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平均预测得分为(4.98±3.61)分,绝对危险度中位数为2.1(0.5~3.9)。绝对危险度10%以上的高危者占11.4%,其中男性(12.6%)高于女性(10.7%);中危者占41.6%,其中男性(45.2%)高于女性(39.2%);低危者占(47.0%),其中女性(50.2%)高于男性(42.2%);随着年龄增大高危率呈迅速增加趋势;在低收入、低学历、农村人群中高危构成比更大。结论福建省35~75岁人群中有11.4%的人在未来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超过10%,应关注男性、高龄、低收入、低学历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河南林州开展的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为背景,分析河南林州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治疗成本,比较两组治疗成本的差异,为今后不同诊疗方案卫生经济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选取应用内镜和病理活栓筛查出的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上并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筛查组,与筛查组经济条件等基本情况接近、因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上食管疾病自然就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患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成本的差异和原因. [结果]筛查组平均每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的总治疗成本为10 40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 508元(t=-7.987,P<0.01);筛查组内平均每例黏膜下癌和浸润癌的总治疗成本为8 124元,低于组内黏膜下癌和浸润癌的14919元(t=-7.922,P<0.01),而筛查组平均每例黏膜下癌和浸润癌的总治疗成本低于对照组浸润癌的21 424元(t=-4.747,P<0.01).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患者采用黏膜切除术的总治疗成本为5 233元,低于其他治疗方法的13 732元(t=-7.506,P<0.01). [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及早诊早治,筛查组治疗成本远低于自然就医人群.对早期癌使用黏膜切除术,治疗成本较低,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苏省扬中市40~69岁高危人群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 2011-2017年运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高发区选取部分自然村,以其中40~69岁户籍居民作为目标人群,共筛查14 687人次,经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食管癌。结果 筛查共发现341人患有食管癌前病变,检出率为2.32%(341/14 687),其中轻度异型增生234人(1.59%)、中度异型增生107人(0.73%)。食管癌阳性病例77人,检出率为0.52%,其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或)原位癌41人(0.28%)、早期癌19人(0.13%)、中晚期癌17人(0.12%)。筛查早诊率为77.92%(60/77),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食管各级病变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但男女性早期癌和中晚期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晚期癌症外,各级食管病变检出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中晚期癌检出率在6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0.39%,10/2 547),65~岁组略有下降。结论 食管癌筛查项目能够在高危人群中发现相当数量的癌症及癌前病变患者,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同时应当重视高危人群中的男性和老年群体,以此提高食管癌早期病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及早发现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患者及癌症患者并督导其及早开展规范治疗,达到早诊早治,以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40~69岁人群开展健康因素调查对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症状和病史,不良饮食习惯及行为,以及消化道癌症家族史者等高危行为者确定为食管癌筛查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指示性活检筛查技术,所有病变的诊断以组织病理为标准。结果胃镜检查高危人群4 015例,食管活组织检查2 296例,查出各类食管炎1 087例,轻度不典型异型增生159例,中度增生33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及各类癌共计30例,检出率为0.75%,其中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11例,鳞癌可能浸润2例,粘膜内癌7例,浸润癌6例,贲门癌4例,早诊率60.00%(18/30)。结论通过食管癌筛查可及时发现早期癌症病例及癌前病变,使其得到及时合理治疗,有效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可有效普及癌症综合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筛查结果。方法基于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以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的80个筛查项目实施街道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街道/居委会所辖的88044名40~69岁北京市户籍居民纳入研究。对问卷初筛肺癌阳性的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筛查,同时每年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募集的全部人群进行随访,获取其健康结局信息(确诊肺癌/未确诊肺癌)。计算不同特征人群经问卷初筛的肺癌高危率、LDCT筛查参与率、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肺癌发病密度(率)、累积发病率以及早诊率;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计算不同筛查模式下肺癌发生的风险。结果8804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7.4±7.4)岁,其中男性占38.76%(34128例)。问卷初筛肺癌高危率为23.14%,临床筛查参与率为52.26%,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为10.99%。平均随访3年后,40~69岁男性肺癌发病密度为172.82/10万人年,女性肺癌发病密度为133.52/10万人年;肺癌发生风险随年龄升高而上升(P趋势<0.001)。问卷初筛阳性人群发病密度为259.22/10万人年;与问卷初筛阴性人群相比,问卷初筛阳性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95%CI)值为2.27(1.83~2.81)。接受LDCT筛查且被判定为阳性结节人群的肺癌发病密度为1825.03/10万人年,3年内的累积发病率为4615.38/10万;与结节阴性人群相比,结节阳性人群肺癌发病风险HR(95%CI)值为13.80(8.91~21.36)。接受LDCT筛查者三年内确诊肺癌的早诊率为70.21%,高于未接受临床筛查者确诊肺癌时的早期比例(45.45%,P=0.016)。结论北京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肺癌临床筛查依从性较好;在高危人群中应用LDCT筛查肺癌,能够提高肺癌患者检出率和早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烟剂量30包/年人群的5年绝对发病风险为参考届值,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分别计算不同遗传风险人群5年肺癌绝对发病风险随年龄和吸烟剂量的变化趋势,并绘制5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布图,从而判断不同遗传风险人群达到参考界值时的理论年龄或吸烟剂量。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不同遗传风险人群参加肺癌筛查起始年龄的具体建议。结果CKB队列中55岁吸烟者,当吸烟量为30包/年时,5年内发生肺癌的绝对风险为0.67%。在吸烟者中,随着遗传风险增加,其5年绝对发病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高遗传风险人群应降低筛查起始年龄,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若保持筛查起始年龄55岁不变,则应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降低吸烟剂量标准;不管累积吸烟剂量为多少,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都应纳入肺癌筛查。在非吸烟者中,高遗传风险人群同样具备筛查价值,建议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从62岁起进行肺癌筛查,而对于遗传风险最低的5%人群,当年龄达到74岁时才可达到参考届值。结论对于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可采用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对于高遗传风险的吸烟者可减小肺癌筛查起始年龄或吸烟剂量,而我国高遗传风险的非吸烟者同样具备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在乳腺癌筛查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我国女性2013年的年龄构成、年龄别的乳腺癌发病率,以及明确的乳腺癌传统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对中国200万35~69岁女性人群进行模拟。进一步模拟GWAS发现的23个与我国女性乳腺癌风险相关的SNP位点的分布情况。依据SNP的遗传风险解释程度及风险再分类准确性的改善程度,初筛出可用于预测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目标SNP,并进一步探索目标SNP对乳腺癌检出率、乳腺癌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AUC)、高危人群中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共发现12个SNP可用于预测乳腺癌高危人群。如果将预测风险位于P95及更高风险的人群定义为高危人群,并在此类人群中进行筛查,采用目标SNP预测的高危人群中的乳腺癌检出率(146.99/10万)明显低于采用传统危险因素预测的高危人群中的乳腺癌检出率(177.46/10万)(P<0.001)。在传统危险因素基础上,加上目标SNP进行高危人群预测,高危人群中乳腺癌检出率(229.00/10万)提高29.0%(P<0.001)。同时乳腺癌风险预测的AUC从64.4%上升至67.8%(P<0.001),高危人群中乳腺癌发病风险OR值从3.32上升至4.33。结论 GWAS筛选出的目标SNP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乳腺癌总体风险预测准确性,并有助于在乳腺癌筛查前发现潜在的乳腺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淮安市淮河流域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状况,为食管癌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在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县洪泽、金湖2地,对高危人群进行碘染色内镜筛查,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病理活检结果按性别、年龄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各级食管病变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食管炎症检出率10.93%,轻度异型增生检出率4.17%,中度异型增生检出率0.77%,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检出率1.11%,早期癌检出率0.05%,食管癌检出率0.38%。除早期癌外,各级食管病变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食管病变主要分布于55岁~到65岁~年龄组,检出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2项目县食管炎症、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异型增生不能分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早期癌、食管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市沿淮河地区40~69岁人群中存在大量无症状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性别和年龄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应继续加强食管癌防治宣传及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农村地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既往脑卒中的关系。方法使用"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下发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和脑卒中再发风险评估表》,对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40岁及以上的北京市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对被评估为高危的筛查对象,做进一步的血清Hcy水平检测和颈动脉B超检查。结果共筛查5 027人,其中高危者1 676人。高危人群的血清Hcy平均水平为18.88±8.02μmol/L,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5);高危人群中Hcy水平既往脑卒中组高于无脑卒中病史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和血清Hcy水平可能是既往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Hcy水平普遍偏高(>10μmol/L),且既往脑卒中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无脑卒中病史者,性别、年龄和血清Hcy水平可能是既往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食管癌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及检出率异常影响因素,探究有效干预措施,为临床食管癌筛查及诊疗工作提供支持。方法 于2022-01-01-2023-05-31开展调查与筛查工作,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01-01-12-31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家属80名作为食管癌高危人群,收集调查对象的职业、性别、学历、年龄、婚姻状态、有无食管疾病(慢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居住地和腌菜食用次数等信息,并采用内镜下碘染色与指示性活检结合的方式进行筛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对比2组一般资料,logistic多因素分析检出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80名高危人群均进行内镜下碘染色,65名食管黏膜正常,占81.25%;15名接受病理活检,发现6例存在食管炎症,检出率为7.50%,癌前病变8例,检出率为10.00%,食管阳性病例1例,检出率为1.25%。正常组与异常组在性别(χ2=0.021,P=0.886)、婚姻状态(χ2=0.228,P=0.633)、职业(χ2=0.449,P=0.9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总结上海市某农村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方案实施情况,评价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奉贤区某镇约5万名社区自然人群中的本地户籍常驻居民,分别于2008—2010年和2012—2015年对全人群进行脑卒中健康教育,并在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2轮筛查对象无重复),进行治疗性干预与管理。每2个月随访干预措施实施情况。2008—2015年,动态监测首发脑卒中病例,每年对首发脑卒中病例进行1次审核,并进行脑卒中的分型诊断。通过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评价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方案实施的效果。结果2008—2015年,累计监测总人数42.26万人,男性为20.50万人,女性为21.76万人。第1轮筛查7828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个体2129人,高危率为27.2%;第2轮筛查2877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个体725人,高危率为25.2%。2008—2015年本社区的标准化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58.1/10万、105.4/10万、86.6/10万、77.6/10万、89.3/10万、77.4/10万、50.7/10万、42.3/10万,除2012年外,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0.01),各年度男女脑卒中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卒中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显著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构成在不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70岁以下各年龄组男性脑卒中患者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而70岁以上各年龄组女性脑卒中患者的构成比则明显高于男性(P<0.001)。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别占20.76%,75.14%和4.10%。结论实施在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治疗与控制的基础上,筛查脑卒中高危个体进行治疗性干预的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方案,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并预测2020-2034年的变化,为中国食管癌的防控提供科学建议。  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9, GBD 2019)获取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死亡负担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 APC)模型评估年龄、时期、队列效应。采用R软件Nordpred包对2020-2034年的死亡情况进行预测。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人口从3.86/10万降至1.02/10万、男性从5.27/10万降至1.72/10万、女性从2.61/10万降至0.44/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分别为总人口-4.54%、男性-3.83%、女性-5.94%。APC模型分析显示,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纵向年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人口从0.20/10万增至3.54/10万、男性从0.26/10万增至6.40/10万、女性从0.37/10万增至1.36/10万;随着时期的推移死亡风险减小,总人口RR值从1.28降至0.19、男性RR值从1.24降至0.22、女性RR值从1.52降至0.11;越晚出生的队列其死亡风险越小,总人口RR值从12.31降至0.04、男性RR值从8.96降至0.05、女性RR值从26.04降至0.01。预计2020-2034年,死亡人数降至73 897例,死亡率降至0.52/10万。  结论  相应防控策略对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食管癌防制有效,须重点加强缺乏水果摄入的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相关疾病防控和体检筛查,科学指导居民摄入水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上海市静安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对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14 52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分别是10.11%和11.30%。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与糖尿病的检出有关联。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家族史、血脂异常、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长时间静坐、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与糖尿病前期的检出有关联。结论应重视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高危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及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上海市普陀区食管癌发病状况及趋势,为食管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获取普陀区1994~2003年食管癌发病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等指标。[结果]上海市普陀区1994~2003年食管癌新发病例1 038例,其中男708例,女330例,男女性发病比为1.78∶1。平均粗发病率为12.45/10万(标化率为5.90/10万),其中男性为16.75/10万(标化率为8.28/10万),女性为8.03/10万(标化率为3.45/10万)。男性食管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食管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结论]1994~2003年上海市普陀区食管癌的发病率无明显升降趋势,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40岁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40岁且在当地居住时间≥3年的居民参与肝癌高危人群评估,并对评估结果为肝癌高危的居民进行血液甲胎蛋白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筛查结果、筛查依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西安地区36 187名常住居民进行肝癌高危人群筛查,其中6 514例居民评估为肝癌高危,肝癌高危率为18.00%。其中男性高危者比例高于女性,99.08%为汉族,96.65%为已婚,年龄≥60岁人群的肝癌风险更高,多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88.12%的BMI值为18.5~27.9 kg/m2,58.40%有吸烟史,43.71%有饮酒习惯,44.00%有家族肿瘤史,71.17%伴有慢性丙型肝炎,97.19%伴有慢性乙型肝炎。6 514例肝癌高危人群中有3 192例参加肝癌筛查,肝癌筛查依从性为4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444)、BMI(OR=0.694、0.820)、吸烟(OR=1.177)、饮酒(OR=1.178)、伴有慢性乙型肝炎(OR=1.266)、有家族肿瘤史(OR=1.579)、职业(OR=4.204)、锻炼次数(OR=0.774)、家庭人均月收入(OR=1.790)、定期参加检查(OR=2.542)是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安地区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整体偏低,影响筛查依从性的重要因素较多,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医护患三方沟通来进一步完善筛查机制,提高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宫颈癌的筛查是最大限度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有效途径。任何有三年以上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筛查最佳起始年龄为25~30岁,对于高危妇女人群,筛查起始年龄应适当提前,65岁后宫颈癌的危险性极低,故一般不主张对65岁以上的妇女进行常规的宫颈癌筛查。每年一次细胞学筛查,连续两次均为正常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高危妇女人群,筛查间隔时间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和痰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对社区肺癌高危人群的联合筛查效果。方法 对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社区招募符合本研究高危人群定义的3 708名东莞本地居民进行肺癌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符合下列任何一项的40岁以上者:20包年以上的吸烟史,肺癌家族史,肺部既往病史,职业接触史或被动吸烟史。发现至少一个直径≥4 mm 非钙化结节为LDCT筛查的阳性结果;细胞学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镜检可见癌细胞为TCT检查的阳性结果。结果 LDCT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为12.59%(467/3 708)。经病理证实,LDCT筛查阳性人群中共确诊肺癌56例,检出率为1.51%(56/3 708)。TCT的阳性检出率为1.91%(71/3 708)。TCT阳性人群中共确诊肺癌36例,肺癌检出率为0.97%(36/3 708)。本次联合筛查共确诊肺癌58例,非小细胞肺癌41例,其中0~Ⅰ 期22例,早期诊断率为53.66%(22/41)。结论 LDCT和TCT联合筛查肺癌高危人群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检出率,降低筛查的假阳性比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食管癌高危筛查模型,浓缩筛查高危人群,提高筛查效率。方法通过对222对病例和对照进行1:1配对研究,寻找与食管癌发病关联的因素,利用判别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食管癌筛查模型,选择指标建立判别方程,用隐血珠筛查结果和由模型所得的个体食管癌发生的后验概率进行验证,并结合现场实践进行判定。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躁型情绪类型、食用酱菜和盐腌制品频次、喜食辣食情况、有喜欢吃硬食、粗粮的习惯、近阶段是否明显消瘦、有癌症家族史为食管癌关联指标。隐血珠筛查阳性者食管癌的检出率可从3.01%提高到8.74%。结论食管癌的发病与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有关,这不仅为食管癌病因学预防提供依据,也为食管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中的初级筛查提供建立模型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