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食管癌和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人们对于食管癌和胃癌研究得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的联系问题,却报道甚少。本文依据第一届全国肿瘤登记学术会议资料,用 Kendall 等级相关检验、相关系数、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和相关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食管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具体要求,林州市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2006~2008年对高危人群(40~69岁)进行了食管癌的早诊早治工作。筛查结果发现林州人群贲门癌的检出率高于食管癌。几年的工作实践提示我们,要想使此项工作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健康的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人群现时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8-2004年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人群的生存水平及变化情况,评价当地食管癌二级预防及临床诊治工作的效果.方法 从林州市肿瘤登记处抽取1988-2004年全部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个案记录,剔除重复及仅有死亡证明书的病例,共获得有效分析的食管癌病例12 160例,男性6914例,女性5246例.计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1992、1997和2002年分性别和分年龄组的生存概率,与食管癌发病死亡数据连接.用现时生存分析方法和队列生存分析方法分别计算食管癌患者1990-1994年、1995-1999年、2000-2004年3个时期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并进行Z检验.结果 林州市食管癌患者在3个时期的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8.24%、35.24%和40.76%,呈逐年上升趋势(Z值分别为3.94、3.07,P值均<0.05).男性食管癌患者3个时期的5年观察牛存率分别为13.67%、18.08%和22.46%,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9.94%、36.96%和38.40%.女性食管癌患者3个时期的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15.56%、19.29%和28.01%,相对生存率分别为26.78%、33.12%和43.70%.前两个时期男女食管癌患者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生存率Z值分别为1.48、0.88,P值均>0.05;相对生存率Z值分别为1.27、1.50,P值均>0.05).而在第3个时期女性患者的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高于男性(观察生存率:Z=3.56,P<0.05;相对生存率:Z=2.09,P<0.05).1995-1999年和2000-2004年两个时期现时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出的相对生存率(分别为35.24%、40.76%)高于同时期队列生存分析方法的结果(分别为28.77%、33.35%).结论 林州市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在不同时期呈逐渐升高趋势,反映出该地区食管癌的二级预防及临床诊疗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林州筛查与非筛查人群食管/贲门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河南林州筛查组与对照组食管/贲门癌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价,比较筛查组和对照组两组人群生命质量的差别,为"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筛查出的食管/贲门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并到河南林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筛查组,而这3年自发去林州肿瘤医院治疗的食管/贲门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以上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筛查组124例,对照组98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及治疗后1年对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命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评价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情况,在不同调查时间比较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筛查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及1年生命质量平均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半年以及治疗后1年的总分平均为0.921±0.049、0.862±0.073、0.866±0.062和0.875±0.055,而对照组则分别为0.719±0.120、0.613±0.134、0.648±0.146和0.670±0.139。[结论]对食管癌高发地区40~69岁的高危人群进行食管/贲门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第一届全国肿瘤登记学术会议资料,对我国11个地区的食管癌、胃癌死亡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食管癌和胃癌流行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男性为γ=0.982(P<0.01)。女性为γ=0.99(P<0.01)。Kendall 等级相关检验男女均为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食管癌与胃癌流行相关的回归系数男女分别为0.982(%/%)和0.743(%/%),其回归方程式呈直线回归。这些都揭示食管与胃癌可能有共同的病因和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维生素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维生素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生态学对比研究的方法,在林州市选择曾经进行过营养调查的8个乡,每乡2村,每村随机抽取30户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和4h负荷尿,测定血清维生素A,血浆总抗坏血酸,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分别采用三氟乙酸比色法,2,4二硝基苯肼法和Sauberlich法,尿中核黄素,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排出量分别采用荧光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结果与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任村、东姚和河涧三个乡的居民血清维生素A显著高于1982年的结果(P<0.01);姚村、任村和河顺三个乡的居民4h负荷尿核黄素排出量显著高于1983年或1984年的结果(P<0.01);以4h负荷尿核黄素排出量和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评价核黄素营养状况发现东姚、河涧、姚村、任村四个乡的居民核黄素缺乏的人数显著低于1982年或1983年的结果(P<0.01);以血浆总抗坏血酸水平及4h负荷尿中抗坏血酸排出量平均值评价维生素C营养状况发现东姚、河涧、姚村、任村和河顺五个乡的居民总抗坏血酸缺乏的人数显著低于1982年或1983年的结果(P<0.01)。结论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居民维生素A,B2,C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林州市居民食管癌、贲门癌发病与人群内镜筛查的不一致性的可能原因。方法应用林州市2006年居民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登记资料与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目标人群的内镜筛查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2006年林州市居民共发生食管癌和贲门癌1127例,食管癌733例,占65%,其中40~69岁居民发病数占71.76%;贲门癌394例,占35%,40~69岁居民发病数占72.34%。目标人群40~69岁10425例,内镜筛查了6776例,顺应性65%,发现食管癌48例,贲门癌60例。结论人群内镜筛查贲门癌较食管癌多,而居民登记资料食管癌发病率较贲门癌高。这可能与在筛查中,采用了贲门高发位点的常规活检,使得无症状的早期贲门癌症病人得到了超前诊断,而居民登记资料来源于临床治疗,多为有明显症状的中晚期癌患者有关。同时是否提示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河南林州开展的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为背景,分析河南林州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治疗成本,比较两组治疗成本的差异,为今后不同诊疗方案卫生经济学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选取应用内镜和病理活栓筛查出的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上并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筛查组,与筛查组经济条件等基本情况接近、因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上食管疾病自然就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患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成本的差异和原因. [结果]筛查组平均每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的总治疗成本为10 40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 508元(t=-7.987,P<0.01);筛查组内平均每例黏膜下癌和浸润癌的总治疗成本为8 124元,低于组内黏膜下癌和浸润癌的14919元(t=-7.922,P<0.01),而筛查组平均每例黏膜下癌和浸润癌的总治疗成本低于对照组浸润癌的21 424元(t=-4.747,P<0.01).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患者采用黏膜切除术的总治疗成本为5 233元,低于其他治疗方法的13 732元(t=-7.506,P<0.01). [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及早诊早治,筛查组治疗成本远低于自然就医人群.对早期癌使用黏膜切除术,治疗成本较低,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1/10人口死亡登记资料显示,20世纪叨年代后期(1996~1998)河南人口癌症死亡率(中调率,1964)为87.82/10万。与70年代相比,无论男性和女性,都呈上升趋势,而株州高发现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则呈下降趋势。不同肿瘤则表现各异:全省食管癌和子宫颈癌呈下降趋势,胃癌相对稳定,林州食管癌、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全省肝癌、肺癌死亡率都明显上升,肺癌上升最快。根据防治实践,对于不同肿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食管癌、胃癌消化道肿瘤,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主;肝癌的预防在10岁以下婴幼儿以加强乙肝疫苗注射,在全人口中要加强血源管理;肺癌预防应着重于限制烟草生产、控制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降低吸烟率等。总之,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积极开展包括预防、早期发现、综合治疗和康复等四个方面的社区肿瘤防治将是今后肿瘤防治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77—1986年林县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心血管病居各类死因之首位,标化死亡率男性为194.64/10万,女性为163.32/10万,而且此十年间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为第二位死因,标化死亡率男性为163.57/10万,女性为135.05/10万,十年间无明显的上升和下降。恶性肿瘤又以消化系肿瘤(特别是食管癌、胃癌)为主。其次是脑血管病、外伤中毒及意外、呼吸系病和消化系病。十年期间,传染病和结核病呈明显下降趋势。文中对恶性肿瘤和食管癌作了专门分析,还按性别、年龄组对不同人群的死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