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法 PCR法检测MDA-MB-231及MCF-7细胞中ER的基因表达。CCK-8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将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法标记荧光信号,将其分别与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和未标记荧光的MDA-MB-231细胞(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分层共培养,加入或不加入雌二醇,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差异。结果 MCF-7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α(ESR1,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R2,ERβ),而MDA-MB-231细胞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浓度为10-11 mol/L时促MCF-7增殖作用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DA-MB-231细胞则无明显作用(P>0.05)。在加入雌二醇培养的MCF-7细胞与MDA-MB-231细胞小室分层共培养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DA-MB-231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可促进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并比较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25.000、12.500、6.250、3.125μg/mL)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MDA-MB-231(ER阴性)进行体外抑制实验,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周期变化,Annexin V和碘化丙锭(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基因芯片检测补骨脂素对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160 μg/ml;作用24 h后,S期细胞明显减少,G1、G2期细胞增加,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而补骨脂素对MDA-MB-231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仅早期凋亡细胞增多.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杂交结果显示,补骨脂素可以使MCF-7细胞出现1 05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有456个,表达下调的有657个.[结论] 补骨脂素对ER阳性的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理可能与将肿瘤细胞阻止在G2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结构类似物黄芩苷诱导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231(ER-)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剂量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及黄芩苷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RT-PCR技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bcl-2、bax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关系,IC50为151 μmol/L;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黄芩苷作用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黄芩苷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并阻滞细胞于G2/M期;RT-PCR结果表明,黄芩苷作用细胞后bax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而bcl-2的表达降低. 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和干涉细胞周期而发挥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丹参酮ⅡA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处理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0.125μg/ml,克隆形成率下降(P<0.05),均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倒置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细胞周期各相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数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P<0.05);并能诱导其凋亡.结论 丹参酮ⅡA使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受到抑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酮ⅡA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阴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及cerBb-2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MCF-7和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Brdu掺入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丹参酮ⅡA对两种乳腺癌细胞的DNA合成和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两种细胞P53、CerbB-2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处理后,MCF-7和MDA-MB-231增殖活性均有降低 (P<0.05),半效抑制浓度(IC50)均为0.25 μg/mL,且抑制作用在两系细胞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Brdu标记指数两种细胞均降低 (P<0.05);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01); 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两种细胞后,其P53表达均上调(P<0.05);MCF-7表达CerbB-2增强(P<0.05),而MDA-MB-231表达CerbB-2无明显变化(P>0.05),两种细胞Bcl-2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丹参酮ⅡA体外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和ER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具有生长抑制、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DNA合成有关,而与P53、CerBb-2和Bcl-2的表达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5,(7):781-78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雌激素受体(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MDA-MB-231)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0.025~0.8μg/ml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MCF-7、SKBR-3、MDA-MB-231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三种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处理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凋亡指数升高,细胞周期分布改变,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减少;SKBR-3和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关;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ER阴性、HER-2阳性和ER阴性、HER-2阴性乳腺癌细胞无明显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中是否存在NRGs/ErbB2这种配体作用方式的信号通路活化,进而研究神经调节因子(Neuregulins'NRGs)对ErbB2受体信号转导活化和细胞增殖生长的作用.方法:以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为研究对象,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RG的表达.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处理两株细胞,MTT法检测比较两株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求出AG825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IC_(50).40 μmol/L 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与MCF-7细胞比较,MDA-MB-231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生长能力.NRG在MDA-MB-231细胞内呈显著表达,MCF-7细胞中无NRG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可见分子量44 kD的NRG抗体阳性反应条带.应用ErbB2受体功能抑制剂AG825后,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AG825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的IC_(50)为56.59 μmol/L.40μmol/LAG825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_0G_1期(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结论:ErbB2非过表达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能通过NRGs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方式使ErbB2受体信号转导处于激活状态,这与其高增殖、低凋亡恶性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8.
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金雀黄素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体外增殖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用两种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体外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作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观察不同剂量的金雀黄素诱导细胞凋亡.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和癌基因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金雀黄素对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Giemsa染色显示,金雀黄素处理的MCF-7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固缩、发泡,染色质凝集呈块状,并沿核周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在G1峰前可见凋亡峰,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凋亡比率递增.而金雀黄素处理的MDA-MB-231细胞未见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和凋亡峰的出现,细胞周期明显地阻滞于G2~M期.蛋白水平检测表明金雀黄素促进MCF-7细胞Bax表达升高,抑制erbB-2蛋白的表达.结论 金雀黄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或阻滞细胞于G2~M期,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主要是通过调节Bax和erbB-2蛋白的表达实现的,为其减缓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内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影响,以评价其在人乳腺癌治疗上的应用潜力. 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增殖影响与PPARγ受体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罗格列酮干预下MDA-MB-231细胞G0/G1期比例上升,而S期比例下降,呈量-效关系抑制其生长,IC50=5.2 μmol/L. PPARγ拮抗剂GW9662可部分逆转罗格列酮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05);100 μmol/L罗格列酮还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的凋亡率(18.4±3.1)%与Annexin V-FITC法检测的结果一致[(16.6±2.7)%](P>0.05). 结论:罗格列酮通过PPARγ介导,使MDA-MB-231细胞G1期阻滞而抑制其增殖,高浓度时还可诱导其发生凋亡,罗格列酮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硫利达嗪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硫利达嗪作用24 h后, MDA-MB-231、MCF-7细胞增殖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IC50为18、22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硫利达嗪浓度的提高, MDA-MB-231、MCF-7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程度增加及伴随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及凋亡,伴随Caspase-3活性的上调,其毒性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抗凋亡蛋白 Bcl-2下调、Bax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3,6-二羟黄酮对HL-60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台盼蓝拒染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PI荧光双染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凋亡情况。结果3,6-二羟黄酮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地细胞毒作用,呈一定的时效性;流式细胞术、荧光双染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发现了典型的凋亡细胞,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然而统计学分析发现3,6-二羟黄酮并没有引起HL-60细胞周期的变化。结论3,6-二羟黄酮能明显地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能引起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3,6-二羟黄酮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3,6-二羟黄酮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台盼蓝拒染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3,6-二羟黄酮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地细胞毒作用,呈一定的时效性;流式细胞术药物作用MCF-74 8h后能引起其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结论3,6-二羟黄酮能明显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能引起其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92a反义寡核苷酸(ASO)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45分为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和无义寡核苷酸对照组,分别转染miR-92a ASO和无义寡核苷酸,同时设未转染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处理前以及处理48 h后胃癌细胞中miR-92a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Anti-miR-92a作用48 h后,miR-92a在两种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荧光染色显示其细胞核呈凋亡细胞的特征样改变。结论以miR-92a为靶标的ASO可以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 HOTAIR 对肾癌细胞系786-O 和 ACHN 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两种细胞系转染针对 HOTAIR 的小干扰 RNA(siRNA),利用qRT-PCR 检测干扰效率,再分别以噻唑蓝(MTT)法、ELISA法和 Hochest 染色法检测 HOTAIR 表达降低后786-O 和ACHN 细胞在增殖和凋亡方面的变化。结果 siRNA 可有效降低 HOTAIR 表达(P <0.05);减少 HOTAIR 含量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P <0.05),同时增加细胞凋亡(P <0.05)。结论 HOTAIR 具有促进肾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与茶多酚合用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检测塞来昔布、茶多酚单药及两者联合用药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TT结果显示塞来昔布(10umol/L)与不同浓度茶多酚(6.25、12.5、25、50、100ug/mL)单用及合用均对MDA—MB-231细胞产生增殖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组的抑制率高于各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塞来昔布(10umol/L)与茶多酚(50、100ug/mL)合用组的凋亡细胞较单用组明显增加,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明两药合用使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塞来昔布与茶多酚合用具有显著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作用机制。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实验组(125、250、500、1 000μg/ml)。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SW480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SW480细胞的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对SW480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作用浓度呈正比(P=0.000〈0.01);流式细胞仪显示,黄芪注射液作用SW480细胞48 h后,125、250、500、1 000μg/ml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4.2%、42.6%、64.1%、84.0%,较空白对照有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抑制SW480细胞生长,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PI染色法、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作用于两种细胞,对其生长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HL-60、Jurkat细胞的增殖,降低其存活率。给药24 h后,半数细胞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42.50±9.38)nmol/L和(60.91±9.77)nmol/L。能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两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降低(P<0.05),且伴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显著抑制HL-60、Jurkat细胞的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SB)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5637和T24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mol•L-1 SB)及25、50、100、200和400  μmol•L-1 SB 组,MTT法检测SB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SB作用不同时间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的侵袭抑制能力;DAPI染色法观察给药后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并评估S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MTT法检测,随着SB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不同浓度SB组T24和5637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浓度SB处理后,各组细胞的迁移明显受到抑制;DA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SB组T24和5637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通过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凋亡从而抑制细胞侵袭及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5,7-二甲氧基白杨素(dMChR)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检测5,7-二甲氧基白杨素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HeLa细胞凋亡形态运用丫啶橙/溴化乙啶(AO/EB)荧光双染色法;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采用流式细胞术。结果:5,7-二甲氧基白杨素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5,7-二甲氧基白杨素能有效地诱导HeLa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5,7-二甲氧基白杨素具有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不同肿瘤细胞对斑蝥酸钠(sodium cantharidinate,SCA)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培养14类肿瘤的22种细胞系,MTT法检测不同癌细胞对SCA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SCA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SCA对22种癌细胞系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SCA能阻滞肿瘤细胞在G2/M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作用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SCA作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