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式细胞术检测表达FoxP3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P3在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内的表达特性.方法 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细胞内FoxP3.以抗人CD3/CD28诱导T细胞活化,再用定量PCR及FCM术分别检测FoxP3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FoxP3主要表达于CD4 T细胞,尤其是CD25高表达的CD4 T细胞,达97%左右;中等程度表达CD25的细胞中也含有少量FoxP3阳性细胞.T细胞活化后,表达FoxP3的CD4 CD25 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FCM检测结果与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 FoxP3不仅参与维持Treg细胞的功能,也与T细胞的活化有关.FCM检测细胞核内表达的FoxP3分子为研究Treg细胞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乳腺癌有关淋巴血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选取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导管癌的患者80例,按照是否发生LVI分成发生组22例和未发生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肿瘤背景实质强度程度、肿瘤最大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腋窝中淋巴结肿大、有无瘤周水肿、ADC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腋窝中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ADC值均是影响乳腺癌LVI的主要因素,OR值>1。结论腋窝中淋巴结肿大、瘤周水肿、ADC值是乳腺癌LVI的影响因素,MRI有关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癌LVI均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3-06~2006-06应用氟马西尼救治苯二氮艹卓类(BZD)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患者46例,均有程度不等意识障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常规治疗组(A组)男8例,女15例,年龄16~78岁,平均30.5岁。氟马西尼组(B组)男7例,女16例,年龄15~81(平均30.1)岁。中毒药物主要为艾司唑仑(A组12例,B组11例)地西泮(A组8例,B组10例)地西泮合并艾司唑仑(A组2例,B组0例)。阿普唑仑(A组0例,B组1例)。三唑仑(A组1例,B组1例)。1.2治疗方法常规治疗[1](1)洗胃:尽早进行,大量温水,患者取左侧卧位,防止气道阻塞和洗胃液进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炎症因子水平、调控因子活性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变化,为深入研究T2DM合并Hp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6月医院内分泌科和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共260例,根据是否感染Hp分为非糖尿病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组、2型糖尿病无Hp感染组、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组,每组各65例,另选在此期间与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65例非糖尿病、非胃病患者为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内源性核因子-κβ(NF-κβ)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采用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13 C呼气试验测定检测Hp。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12.25±2.37)mg/L、(22.39±3.50)ng/L、(34.73±5.16)ng/L,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组外周血NF-κβ活性为(129.26±10.83)pg/ml,IRI为14.75±4.14,也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IL-1β水平为(10.52±2.87)ng/L,与非糖尿病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组的(9.47±1.08)ng/L和2型糖尿病无Hp感染组的(9.39±1.14)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糖和Hp共同作用下,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以激活NF-κβ,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引起和加速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因此,NF-κβ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抗炎治疗中新型的抗炎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癌NOSES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结直肠癌NOSES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离床活动、住院时间及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组间差异。 结果入院时,两组焦虑评分(t=0.744,P=0.461)和抑郁评分(t=-1.879,P=0.0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在术后48 h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5.85,P<0.01)、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t=-6.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2.32,P=0.025),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t=-2.48,P=0.017),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t=-3.15,P=0.003),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0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结直肠癌NOSES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方法 比较分析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内科肝病专业相关诊断标准的差异.结果 急性肝病中,职业性中毒性肝病分轻、中、重3级,而肝病专业只有临床分型,无分级诊断,且两者判定病情轻重的指标相差甚远.慢性肝病中,两者分级形式上一致,但多处内涵上完全不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分级诊断中缺少肝衰竭的诊断.结论 建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逐步与内科肝病专业相关诊断标准相一致,降低临床实施职业病诊断标准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余贻汉  汪毅  屈银宗  郑莉  郭玉飞  计春燕  徐玲 《肝脏》2008,13(5):393-39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在肝硬化中发生率高达10%~30%,有报道由耐药菌感染者死亡率达40%~60%。本院于2005年7月-2007年6月共收治SBP患者39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内留置的方法治疗21例,并与对照组18例比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含莫西沙星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初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60例。A组给予口服莫西沙星(400mg/次,1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埃索美啦唑(20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200mg/次,2次/d);B组给予克拉霉素(500mg/次,2次/d)+阿莫西林(1g/次,2次/d)+埃索美啦唑(20 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200 mg/次,2次/d)。2组均治疗10d,2组停服药物4周后行13 C-BUT试验检测Hp感染是否根除。[结果]按意向治疗分析(ITT)A组、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00%、80.00%,按符合方案分析(PP)A组、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1.07%、87.27%,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P=0.519)。A组、B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7%、8.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结论]含莫西沙星的四联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除Hp感染的方案,可以作为初次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32例SLE活动期患者作为SLE活动组、30例SLE稳定期患者作为SLE稳定组及2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别从蛋白质水平与mRNA水平检测其外周血CD4+T细胞IL-17及FoxP3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SLE活动组外周血CD4+T细胞IL-17蛋白质(1.01±0.22)%及mRNA(2.04±0.6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LE稳定组(0.48±0.16)%、(1.12±0.34)及健康对照组(0.41±0.12)%、1(P<0.01),但SLE稳定组与健康者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外周血CD4+T细胞FoxP3蛋白质(2.36±0.54)%及mRNA(0.42±0.16)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LE稳定组(4.34±0.95)%、(0.87±0.28)及健康对照组(5.09±1.17)%、 1(P<0.01),SLE稳定组又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可能存在Th17/调节性T细胞的失衡,且失衡程度可能与病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外骨骼可用来提高人的行走效率,辅助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等进行日常活动或康复训练,但外骨骼的助行模式会对穿戴者的下肢肌肉激活与协调模式产生影响。本文利用一款绳驱动踝关节外骨骼,设计了不同助力时机与助力大小组合的助行模式,采集了7名穿戴者在跑步机上以1.25 m/s速度水平行走时的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研究不同助行模式对穿戴者下肢肌肉激活与协调模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比目鱼肌激活程度在踝关节外骨骼助力时有明显降低,在助力时机为步态周期49%、助力大小为0.7 N·m/kg时,最高可降低(38.5±10.8)%。并且,相对于助力时机,助力大小对比目鱼肌激活程度影响更为显著。踝关节外骨骼不同模式助行时,所测量下肢肌肉可分解为5个基本协同模式,且合适的助力时机与助力大小条件下,下肢肌肉协调模式和正常行走相比改变较小。此外,比目鱼肌-胫骨前肌、股直肌-半腱肌的协同收缩度在外骨骼助力时比正常行走均有升高。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健康穿戴者如何调整自身的神经肌肉控制机制来适应不同外骨骼助力,并为选择合适的助行模式以及合理利用外骨骼提高行走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