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我国正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赣南医学院在探索实践农村卫生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卫生人才“3.5+1.5”定向培养模式,完善了“3.5+1.5”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背景 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是改善我国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目前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已经完成履约。需要对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履约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时改进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稳定并提高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履约率。 目的 了解中西部四所医学院校2015—2019届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及履约情况,并分析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的影响因素,以提出进一步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建议。 方法 选取青海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九江学院、赣南医学院四所医学院校建立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并选取同届的其他临床医学五年制毕业生为对照。毕业前对毕业生开展基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工作期望等;此后每年开展一次线上随访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履约情况等。本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21年7月,采用的资料为四所院校2015—2019届毕业生的基线调查资料和2020年9月的随访调查资料,共纳入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2 041例、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1 579例。比较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与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就业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履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基线调查中,2.26%(46/2 038)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2020年随访调查中,86.04%(228/265)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选择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2018年对2015届和2016届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随访调查中,43.67%(290/664)的毕业生表示合同期满后不愿意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97.48%(1 546/1 586)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落实了编制,比例高于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P<0.05)。5届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总体履约率为97.84%(1 589/1 6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基线调查时期望的工作地点为农村、工作有编制、履约地点为家乡所在区(县)是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履约的促进因素(P<0.05)。 结论 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较为顺利,履约率高。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应侧重有农村工作意愿的学生,并尽量与生源地所在区(县)签订合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变陕南山区农村医师紧缺状况,西安医科大学在安康分校、汉中分校设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毕业生主要分配到本地区县及县以下卫生单位工作。"定向招生、定向分配"通过招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实现,而如何为农村定向培养医生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西医大社区定向医学教育的社区医学教程,在定向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6,(5):779-783
目的了解订单定向医学教育的培养效果及基层就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取普查的方式,对广西3所医学院校首批临床医学专业订单定向医学198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订单定向医学生主要来源为农村优秀学生,毕业生对学校的培养效果表示满意;55.9%的毕业生曾出现违约想法,对全科医学相关政策和基层医疗职业发展前景的认同度是影响毕业生出现违约想法的重要因素。结论学校需完善教学条件及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基层就业思想教育;国家需加强全科医学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完善三年制农村订单医学生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农村“订单式”全科型医学人才.方法:对学校三年制订单医学班和三年制非订单医学班的课程门数和学时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结果:与非订单班比较,订单班课程门数减少7门,总学时减少448学时,精减半年在校学习时间、提早半年进行毕业实习、增加半年的岗前培训.订单班增设了农村医疗工作适用课程,减少了实用性不够强的课程,加强公共卫生课程教学,整合实验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结论:构建了突出临床能力培养、突出面向农村的全科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三突出”的订单班课程体系,对有效优化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高校全科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技能技术与专业知识水平需求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生物技术专业324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岗位技能与专业水平在不同地区需求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对毕业生岗位技能与专业水平给予定向培养,提高输出人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背景 我国从2010年开始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和职业规划,以及基层用人单位对其各方面的评价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 全面了解海南省正在履约的经“5+3”模式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简称“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包括服务能力、岗位满意度、专业能力提升意愿等)及其职业规划状况,探讨其履约期满后留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调整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政策提供依据,为医学院校确立全科医学院(系)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04-25至2021-05-06,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海南省19个市(县)的“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309例及其所在单位的经“3+2”模式培养的助理全科医生56例、转岗全科医生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邀请其对服务能力进行自我评价,了解其对岗位的满意度及专业能力提升意愿。同时邀请“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所在单位的管理者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共1 574例对其服务能力进行评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9.
背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是缓解农村地区基层医生匮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完成“5+3”培养模式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以下简称定向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其基层工作现状及服务期满后留任意愿受到高度关注。目的 探讨职业倦怠和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为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个省份,在各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的协助下向定向毕业生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定向毕业生的职业倦怠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评估,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涉及语言暴力和躯体暴力,离职意向的测量问题为“服务期满后,您是否愿意继续服务基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定向毕业生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结果 3 615份定向毕业生的问卷被有效回收。87.77%(3 173/3 615)的定向毕业生服务期满后不愿意/不确定是否留任。17.46%(631/3 615)的定向毕业生遭受过躯体暴力,60.33%(2 181/3 615)的毕业生遭受过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9,(1):62-67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专科生对全科医生职业的认同情况,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及措施,为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专科生培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所高校共413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专科生进行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到基层工作意愿、报考本专业原因、职业自豪感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结果43.35%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专科生不愿意长期在基层从事全科医生工作。多数医学生报考前对专业不够了解,多为被动报考,对全科医生的职业地位、职业价值、职业自豪感等方面的认可有待提升,且履约期满后职业信念不坚定。结论高校应针对该群体加强职前教育和从业意愿引导;学生群体应端正学习态度,提升职业情感;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培养政策,加强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背景 2010年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启动,旨在为农村地区培养具备本科学历的全科医生,改善农村地区基层医师匮乏的状况。2018年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返回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始履行为期3年的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合约。目的 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现状,以及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探索促进农村地区长期保留医疗卫生人才的机制。方法 于2019年1-8月,对64例广西医科大学2015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薪酬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氛围、工作条件、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等。将访谈录音资料完整转录为书面文字,采用主题分析法编码、提炼主题。结果 访谈共提取11个主题,分别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的薪酬水平达到预期,但呈现地域差异化;兑现入编、“五险一金”等待遇,基本解决住房问题;进修培训机会少;职务晋升空间大;工作内容以临床诊疗活动为主,部分涉及医技工作;工作氛围和谐,竞争感不强,院负责人重视;基本药物不足,所学难以致用;实验室检查设备落后,卫技人员匮乏,无法开展多种常用检查;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不明确;支持乡镇发展的国家政策、明晰的职业发展、友好的工作氛围、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意愿、在农村地区工作获得的成就感等是促进其长期留任乡镇卫生院的因素;基本药物短缺、医疗设备落后、培训进修机会缺乏、工作繁重及收入水平偏低等是阻碍其长期留任乡镇卫生院的因素。结论 多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暂未明确长期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薪酬水平不是影响其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主要因素,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不足、医疗设备落后及继续教育短缺是阻碍其长期留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调查表明:医学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与在校成绩密切相关;教育应进一步改革,加强实践环节,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实行专科定向培养。  相似文献   

13.
罗晓  何茜  李海冰  涂丽  张海玲  穆琼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84-3190
背景 我国基层全科医生的离职意愿较高,调查其离职意愿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以为减少基层卫生人才流失提供思路。目前,完成"5+3"模式(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而针对该部分全科医生离职意向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调查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回归基层工作后的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吸引卫生人才留任、建设基层全科医生队伍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贵州省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5+3"模式培养并履约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2015—2017级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01-20至2021-02-10对其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的一般情况、职业满意度、离职意愿、服务期满后职业方向。共回收问卷347份,其中有效问卷31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6%。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全科医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贵州省"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整体离职意愿得分为(3.98±0.98)分,具有离职倾向者229例(73.6%)。不同性别、单位地理位置、每日工作量者的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单位负责人对待下属的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对当前收入满意程度、家人对工作的支持程度、当地激励政策执行程度是"5+3"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服务期满后,计划留任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12例(3.9%),计划去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者21例(6.7%),计划离开基层去上级医院工作者196例(63.0%),计划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者60例(19.3%)。 结论 贵州省"5+3"模式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离职意愿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需从提高收入、重视全科医生心理需求、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全科宣传等方面着手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实践教学角度初步探讨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对定向培养预防医学人才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以本校首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星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整合实验课程进行实验教学大纲修订,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结合课程和学校特色,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优势教师资源;注重专业实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调整;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敏感性,关注公共卫生领域新热点。对于本科生参与疫苗接种、空气污染、共享单车等热点公共卫生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研学,83%的毕业生认为非常有价值或者有价值。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体会,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改革总体满意度为81%。[结论]以基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举措与定向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需求较为相符,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是我国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策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及相关建议,力图以点带面、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农村...  相似文献   

16.
背景 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2015年,国家要求订单定向毕业生在毕业后须参加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 目的 了解订单定向毕业生参加住培情况,分析住培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影响,探究住培对订单定向毕业生培养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力的意义,为订单定向毕业生的高质量培养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2015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3个省份共抽取4所承担订单定向培养项目的高校,建立订单定向毕业生队列,并按照班级1∶1选取同年毕业的普通临床毕业生作为对照,每年进行追踪随访。利用描述性分析展示订单定向毕业生参加住培的情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并与普通临床毕业生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参加住培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影响。 结果 2015—2019届订单定向毕业生中分别有86.69%(228/263)、86.78%(361/416)、87.79%(381/434)、91.08%(388/426)、94.43%(356/377)表示毕业后愿意参加住培,同届普通临床毕业生毕业后愿意参加住培的比例分别为72.20%(200/277)、58.75%(151/257)、70.42%(169/240)、73.23%(145/198)、61.03%(83/136);2015—2019届订单定向毕业生实际参加住培的比例分别为99.02%(202/204)、97.10%(301/310)、94.99%(322/339)、89.91%(285/317)、69.45%(241/347),同届普通临床生的参加比例分别为67.57%(100/148)、66.12%(80/121)、74.79%(89/119)、43.33%(39/90)、34.62%(27/78)。2015—2017届订单定向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9.23%(259/261)、94.86%(351/370)、91.74%(311/339),同届普通临床生的通过率分别为97.74%(173/177)、95.87%(116/121)、88.24%(105/119)。Cox回归结果显示,校正人口学变量、家庭经济状况、学医意愿、医学教育情况、参加住培相关因素后,参加住培组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概率是未参加住培组的1.23倍〔95%CI(1.02,1.49),P=0.031〕。 结论 订单定向毕业生住培参加意愿、住培参加比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较高。参加住培能提高医学毕业生的能力,对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潘湛  张琪  杜友爱 《当代医学》2012,18(25):163-164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高学历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瓶颈.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连续3年开展五年制本科为主的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工作.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积极寻求与温州市卫生局的合作,开展了定向培养本科医学生的系列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定向与非定向毕业生的专业认同现状。方法自编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青海大学医学院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116名和订单定向93名(全科医学方向)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的专业认同总得分低于非定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认知因子、价值观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适切因子和意志因子六个方面,定向生均低于非定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低于非定向医学生,医学院校应积极关注他们的专业认同,从专业认知和情感入手,积极引导专业价值观,增强专业意志和行为,从而整体提升专业认同和将来的职业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定向毕业生)的履约现状,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自编问卷对蚌埠医学院2015届、2016届、2017届的定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全科医学的系统学习后,75.18%的定向毕业生表示课程设置不够成熟,有待改革。定向毕业生实际履约率为86.13%,政策认同度是影响意愿履约的重要因素。6.57%的人认为政策合理,67.15%认为不太合理,26.28%的认为政策不合理。年级与家庭收入不同学生对政策的认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政策认同度高的意愿履约率高于认同度低的履约率(P<0.01)。而性别、生源地、家庭收入与定向医学生意愿履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调查者中仅有33.58%愿意履约服务基层。结论:对于定向医学生的培养,高校应完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招生、教育、规范化培训、就业等保障、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班兼职班主任的实践工作能力,现总结担任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全科医学班兼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从事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班兼职班主任工作应注重提高思想素质和交际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与班干部、专职辅导员的关系。作为班级学生的教育者和组织者,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班兼职班主任不但要有一颗热情的心,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以保障定向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