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川芎嗪醇质体贴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及抗心肌缺血与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在药动学实验中,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川芎嗪灌胃给药组,川芎嗪醇质体贴片经皮给药组,川芎嗪常规贴片经皮给药组。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并取出心、肝、脾、肺、肾、脑和肌肉等组织,采用HPLC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及各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值。另外,采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构建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川芎嗪醇质体透皮贴片对缺血心肌以及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川芎嗪灌胃给药组和川芎嗪常规贴片经皮给药组相比,川芎嗪醇质体贴片经皮给药组各组织的AUC值最高。川芎嗪醇质体贴片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较缺血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川芎嗪醇质体透皮贴片能显著缩小长时间缺血所引起的心肌梗死范围。结论川芎嗪醇质体透皮贴片具有缓释性,给药后能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药物贴片组能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急性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心肌也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优选膜材、工艺、处方,制备出透皮吸收优良的醇质体。方法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考察银杏内酯B醇质体制备过程中磷脂的浓度、乙醇含量、超声时间各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处方。结果银杏内酯B筛选的最佳处方为磷脂浓度为1.50g/L,醇含量为40%(v/v),超声时间为10min。以优化工艺制得的银杏内酯B醇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7.98±1.35)%。结论正交试验优化银杏内酯B醇质体制备工艺经验证,结果稳定,从而确保了质量。  相似文献   

3.
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双嘧达莫缓释滴丸,使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pH条件下缓释滴丸释放特性.以硬度、释放度为主要考察因素,选取代表处方制备缓释滴丸,在此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处方.采用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方案,以市售双嘧达莫普通片为参照,进行兔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结果缓释滴丸的体内外药物释放达12 h,且不受pH变化影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7.4±3.4)%,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联合载体技术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缓释性良好,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生物利用度优于市售普通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并考察醇质体作为盐酸青藤碱经皮给药载体的渗透特性。方法 采用注入法制备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并对其形态、粒径及包封率进行分析;采用透皮扩散仪,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试验,比较盐酸青藤碱在水溶液、脂质体以及醇质体中的透皮行为。结果 制得的盐酸青藤碱醇质体外形圆整,平均粒径为88.7 nm,包封率为62.8%,累积透皮量和透皮速率均明显高于盐酸青藤碱脂质体和水溶液。结论 醇质体能明显促进盐酸青藤碱的经皮渗透,有望成为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透皮给药的规律与特点。方法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醇质体,考察其包封率、粒径与表面电位,再制备成水凝胶贴剂;采用改良Franz立式扩散池,HPLC法测定甘草次酸含量,评价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体外透皮给药规律与特点。结果甘草次酸醇质体外观为圆球形或椭球形,具有层状结构;其对于甘草次酸的包封率为(75.63±1.86)%,粒径为(106.2±20.54)nm,表面电位为(-41.3±2.8)mV。与甘草次酸水凝胶贴剂比较,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速率与累积渗透量高于甘草次酸水凝胶贴剂,24 h时甘草次酸醇质体水凝胶贴剂的累积渗透量是甘草次酸水凝胶贴剂的5.55倍,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est,P<0.01)。结论甘草次酸制备成醇质体后能够显著提高水凝胶贴剂的透皮给药效果,表明醇质体水凝胶贴剂是甘草次酸透皮给药的一个理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应用不同类型脂质体作为姜黄素经皮给药载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脂质体作为姜黄素经皮给药载体药物透皮吸收及皮肤沉积效果,优化得到姜黄素经皮给药最佳脂质体载体。方法:注入法制备了3种类型脂质体——一般脂质体、乙醇脂质体(醇质体)和丙二醇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率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采用大鼠腹部皮肤及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HPLC法测定10 h内皮肤姜黄素透皮量及在皮肤的积蓄量,并加以比较。结果:各种不同脂质体的粒径大小次序为:一般脂质体(1 345.7±1 257.8)nm〉乙醇脂质体(963.5±702.4)nm〉醇水相体积比为1:2的丙二醇脂质体(506.6±326.7)nm。各种脂质体的姜黄素包封率大小为:丙二醇脂质体〉醇质体〉一般脂质体,其中醇水相体积比为1:2时制备的丙二醇脂质体粒径最小,包封率最高(92.74%±3.44%),且体外稳定性好,10 h内姜黄素透皮量和在皮肤的积蓄量与姜黄素乙醇溶液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醇相和水相体积比为1:2制备的丙二醇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是姜黄素经皮给药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盐酸青藤碱二元醇质体,筛选出较优处方,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 方法 采用醇注入法制备以丙二醇和乙醇为柔软剂的盐酸青藤碱二元醇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对其形态、Zeta电位、粒径及体外释药特征进行考察. 结果 较优处方制备的盐酸青藤碱二元醇质体外形圆整,平均包封率为(35.43 ±0.53)%,Zeta电位为(-5.87±0.06)mV,粒径为(391.6±25.6)nm,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Q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一级速度方程:Q=0.085t+0.739,r =0.995 8. 结论 盐酸青藤碱二元醇质体制备简单,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取1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组,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口服150 mg磷酸川芎嗪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普通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磷酸川芎嗪的浓度,应用DAS 2.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磷酸川芎嗪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普通片的药动学参数tmat分别为(4.17±0.41)h和(1.08±0.49)h,Cmax分别为(3.240±0.471)mg·L-1和(6.125±0.298)mg·L-1;AUC0-∞分别为(38.549±2.408)mg·L-1·h和(33.067±2.214)mg·L-1·h;与市售普通片相比,缓释滴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6.58±10.24)%。结论磷酸川芎嗪缓释滴丸较市售普通片tmax明显延长,AUC0-∞较高,说明缓释滴丸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处方及工艺,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冻干脂质体,延长冬凌草甲素体内循环时间。 方法:乙醇注入法制备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脂质体,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脂质体冻干制剂。使用葡聚糖凝胶柱纯化脂质体,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研究冻干脂质体复溶后粒径大小、分布及体外释放曲线。大鼠尾静脉给药后,HPLC测定血药浓度,KineticaTM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长循环脂质体与普通制剂的药动学特性。 结果:最优长循环脂质体处方为:大豆磷脂∶胆固醇∶DSPE-PEG 2000=1∶0.5∶1.8(w/w),药脂比为1∶6(w/w)。葡萄糖∶甘露醇=3∶1合用作为冻干保护剂,脂质体包封率约65%。复溶后脂质体平均粒径164 nm,分布均匀,长循环脂质体体外释放具缓释效果。大鼠静脉注射冬凌草甲素制剂均符合二室模型,长循环冻干脂质体的MRT约为普通脂质体及溶液组的2倍和6倍;AUC约为普通脂质体及溶液组的2倍及3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用合适的处方及工艺可得到包封率较高的冬凌草甲素长循环脂质体冻干制剂,显著提高冬凌草甲素大鼠体内循环时间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川芎嗪PLGA微球并考察其物理化学性质及体外释药性.方法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川芎嗪PLGA微球,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及粒度分布、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优化处方制备的川芎嗪PLGA微球为圆球形,粒度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10±2.2)μm,包封率为(81.36±1.15)%,载药量为(8.2±0.43)%,药物体外释放可延长至768h,释药特性符合Weibull方程,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证明,形成了新的物相,表明载药微球确已形成.结论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川芎嗪PLGA微球包封率和栽药量高,粒径均匀,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考察大鼠体内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处理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 在非室模型分析中,经计算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0~72 h曲线下面积〔AUC (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6倍,其峰浓度C max为游离姜黄素的1.5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2.2%,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 (0-72 h)的90%可置信区间为102.2%~128.5%,不在生物等效性标准区间内。在室模型分析中,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 (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4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2%。结论 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与游离姜黄素生物不等效。  相似文献   

12.
黄义昆  杜娟  李志 《华夏医学》2007,20(2):212-213
目的:比较凝胶过滤法和离心法测定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包封率。方法: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装柱,分离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另外用转速为15000r/min的高速离心机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HPLC法测定盐酸川芎嗪药物浓度,计算包封率。结果:两种测定包封率的方法结果一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可用离心法代替凝胶过滤法方便快速地测定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包封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包封率及其释放行为的影响,为新型药物传输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以司盘40和胆固醇为主要原料,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研究了该类囊泡对5-氟尿嘧啶的包封作用,包封率的影响因素以及被包封的5-氟尿嘧啶在模拟胃液及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情况,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影响因素.结果 0.10 mol/L司盘40∶胆固醇=1∶1时形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1.20 mg/mL的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是40%~55%;药物释放实验显示,在6h,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游离的5-氟尿嘧啶释放率为95%,包对于囊泡中的5-氟尿嘧啶的释放率为25%.结论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对5-氟尿嘧啶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及明显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克班宁经皮和灌胃2种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性,评价克班宁贴剂经皮给药抗大鼠心律失常的效果, 以及克班宁对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克班宁的浓度; 采用氯化钡(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模型观察克班宁经皮给药的抗心律失常效果, 采用Whole Cell记录检测克班宁对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结果  克班宁贴剂经皮给药(400 mg·kg-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0-∞=(204.500±170.496)mg·h·L-1; Tmax=(10.333±0.745)h; Cmax=(1.968±0.147)mg·L-1(n=6)。克班宁溶液灌胃给药(40 mg·kg-1)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0-∞=(26.980±6.672)mg·h·L-1; Tmax=(0.086±0.024)h; Cmax=(8.991±2.343)mg·L-1(n=6)。与阴性组比较, 79、158、316 mg·kg-1三个剂量克班宁贴剂组大鼠经皮给药后, 恢复窦性心律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缩短(P < 0.01), 恢复窦性心律的鼠数均明显增多(P < 0.01);给药后≤20 min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鼠数均明显增多(P < 0.001);恢复窦性心律后维持时间>20 min的鼠数显著增多(P < 0.01)。克班宁对T型钙通道和L型钙通道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克班宁贴剂给药在大鼠体内消除慢, 具有缓释作用, 可通过抑制钙离子通道发挥对BaCl2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明显抑制作用, 显著延长作用时间, 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