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脱矿骨复合物增高牙槽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 (HA) /脱矿骨复合物骨膜下植入增高牙槽嵴的成骨反应。【方法】在犬下颌体部及下颌磨牙区无牙颌牙槽骨顶部 ,骨膜下植入羟基磷灰石 /脱矿骨复合物为实验组 ,并设单独羟基磷灰石植入为对照组。经 3周、6周、12周和 2 4周后处死动物 ,取材作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 3周即见类骨质产生 ,材料和基骨界面开始结合 ;术后 6周材料和基骨大部分结合 ;12~ 2 4周新骨增多 ,相互连接 ,充满羟基磷灰石间隙并与之结合。对照组术后 3周未见新骨形成 ;术后 6周材料与基骨始见结合 ;术后 12~ 2 4周只见新骨从界面少许形成。【结论】骨膜下植入羟基磷灰石 /脱矿骨复合材料较之单纯的羟基磷灰石植入可见较快的新骨形成 ,材料和基骨界面较早结合 ,较多的新骨形成充满羟基磷灰石间隙  相似文献   

2.
陈力 Klaes.  W 《浙江医学》1995,17(2):65-66
游离骨膜复合牛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兔腓肠肌内,术后5天开始,所有试样内均有血管及骨骼组织长入。成骨活动并持续6周以上,单纯羟基磷灰石或单纯骨膜肌肉内植入,3-6周内无新骨形成。羟基磷灰石肌内植入无炎症和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犬齿根分歧部人工制作病损骨模型,再分别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胎儿-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以前者做对照组,术后4、8、12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对比观察,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表明,在根分歧部植入2种移植骨均不干扰骨愈合的生理过程,并有骨促进作用。胎儿-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人工骨植入。证明胎儿-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根分歧部病变的骨移植应用材料。  相似文献   

4.
局部性牙槽骨萎缩的牙槽骨扩展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运用致密羟磷灰石微粒,在颌骨萎缩患者牙槽嵴上行牙骨扩展术的临床效果,采用牙槽骨扩展术在20例颌骨萎缩患者的牙髓嵴上人工制成窝洞,填塞致密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结果,切口1期愈合,无一例无发症,植入羟基磷灰石与基骨结合牢固,所形成的牙槽嵴无棘状突起,术后4~6周安装义齿,功能和美容效果满意,用羟基磷灰石微粒行牙槽骨扩展术,效果肯定,技术操术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 cm 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 n-HA/PA66/PRP 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定;对照组植入 n-HA/PA66后予以钢板固定。术后2、4、8、12周每时间点处死5只兔子,进行 X 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动物无感染、死亡及植入物脱落,大体标本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内实验组开始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 Lane-Sandhu 法 X 线片评分显示实验组(6.80±2.05)分,对照组(4.20±1.3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术后第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第8、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HA/PA66/PRP 复合物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 n-HA/PA66。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新西兰白兔15只,制作10mm长的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实验组:15个肢体,骨缺损区植入氧化铝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人工骨材料;空白对照组:6个肢体,骨缺损区旷置;自体骨对照组:6个肢体,骨缺损区植入自体骨.术后1d,8、16、24周分别进行X线摄片观察,运用ImageTool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点像素测定,24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人工骨植入兔桡骨缺损区8周即有新生骨形成,24周材料与骨组织连接在一起,缺损区得以修复.空白组:8周时缺损区有少量骨痂,24周时修复缺损区约1/2;自体骨植人组:8周时骨断端完全被骨痂包绕,24周时缺损区骨完全修复.像素测量结果显示三组间骨修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07,说明随着时间的延长骨组织密度增加.实验组材料两端修复界面新生骨与皮质骨的X射线摄片像素值进行比较:术后1d,8、16周P<0.05,24周P>0.05.说明术后24周前材料两端界面在不断修复,24周时完全修复.扫描电镜摄片示:实验组兔植入材料被新骨组织环形包绕与骨组织镶嵌,皮质骨与界面骨之间形成骨髓腔;在材料表面凹陷中骨细胞环状排列形成骨单位.结论 证实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材料能够修复新西兰兔桡骨节段性缺损,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  相似文献   

7.
五种骨骼移植替代材料成骨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力 Klae.  W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7):527-530
比较和研究不同骨骼移植替代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作者选用Chbb:ch兔52只,随机分5组,每组10只,剩余2只为单纯对照组。受试材料5种:天然羟基磷灰石Bio-OSS和BKV/1、半合成羟基磷灰石Interpore500、人工合成磷酸三钙Ceros82以及硅酸盐玻璃Porolith。分别将各材料复合游离骨膜植入兔腓肠肌内,3周及6周时作组织学检查及计量学分析。结果植入标本均能传导成骨,无排斥反应。3周时,新骨面积占标本截面的6.5%~19.0%,在同属羟基磷灰石,但晶体大小不同的Bio-OSS和BKV/1组之间成骨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9)。6周时为14.2%~25%,各组间成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621)。在孔隙间不连通的Ceros82组,新骨生长仅限于标本边缘,而在孔隙间互相连通的其它4种材料,新骨均能长入其中央,在各标本中,新骨量与材料孔隙率成正相关。结论5种材料均有良好的传导成骨的性能,对于传导成骨,材料的空间构型特点,特别是孔隙间的连通孔道,较其化学成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鸵鸟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负载骨髓基质细胞异位成骨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鸵鸟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负载骨髓基质细胞后植入裸鼠皮下的成骨性能. 方法:获取兔髂骨松质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离、扩增、诱导后接种于鸵鸟羟基磷灰石支架. 支架/细胞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支架单纯植入作为对照. 植入后3, 6 wk取材,通过大体、组织学观察评价成骨活性. 结果:支架/细胞复合物植入后3 wk,以软骨为主的大量未成熟骨在材料表面及孔隙内形成;植入后6 wk,更多的成熟骨形成. 在支架材料和骨组织的邻接区域见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部分区域有血管和多核巨细胞分布,可见软骨内成骨方式. 结论:支架/细胞复合物显示良好的成骨活性,鸵鸟羟基磷灰石陶瓷可以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羟基磷灰石(HA)涂层种植体植入生物骨组织后的愈合情况,为义齿修复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将表面涂HA的钛芯种植体植入狗颌骨内,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于全麻下切取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结合情况。结果HA涂层种植体植入狗颌骨后3、6个月即形成骨性结合界面,超过六个月其愈合程度与时间无关。结论HA涂层种植入生物体后3~6个月即形成骨性结合界面,可进行上部修复。  相似文献   

10.
徐武清  赵燚  赵喆  马英锋  王虹  赵自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7):486-488,F0002
目的通过CT摄片观察致密型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修复兔骨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SparkPlasmaSintering)技术制备氧化铝-羟基磷灰石(Al2O3-HA)人工骨,植入兔股骨腔隙性骨缺损模型中,术后1天、12周通过CT摄片,观察人工骨与兔骨结合状况。结果术后12周宿主骨缺损完全愈合。结论SPS技术烧结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承重骨人工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1.
钛生物陶瓷涂层种植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溶胶 -凝胶烧结法制作的钛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在动物骨中的骨性结合 ,为临床提供制作简单、造价低且与骨结合好的牙种植体。方法 :混种家兔 2 0只 ,均为雄性 ,体重 2~ 3k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只。将溶胶 -凝胶烧结法制作的钛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分别植入家兔胫骨内 ,分别在术后 1、4、8、1 2、1 6周后镜下观察种植体与骨结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 8周时种植体与骨形成良好骨性结合 ,而对照组则为1 2周 ,术后 1 6周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显示良好的骨性结合。结论 :溶胶 -凝胶烧结法制作的生物陶瓷涂层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 ,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钛种植体-羟基磷灰石(Ti-HA)在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中与骨结合的界面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观察分析。通过对9只健康狗下颌骨缺损区植入Ti-HA2、6及12周后Ti-HA/宿主骨界面及Ti/HA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和X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Ti-HA植入骨缺损区,不引起正常的骨矿化过程改变,与宿主骨形成骨性结合;Ti/HA界面有新骨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和X线能谱分析在研究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受区骨膜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的作用,为临床在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进行种植体植入提供依据。方法:在狗的双侧下颌骨下缘制备非血管化骨移植模型,将钛芯羟基磷灰石涂层(Ti—HA)圆柱形种植体植入移植骨块中,左侧去除骨膜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抗拉力测试。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愈合情况及植入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膜的存在与否对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与骨结合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斜行骨切开术后骨皮质重叠愈合的过程及其生物学基础,对12只成年猕猴双侧下颌支斜行切开术,术后3、6、12周和24周取标本进行及颌下支横断面磨片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并对2只动物实施术后立即微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5.
引导骨再生膜复合异体骨移植促进兔下颌骨缺损修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比较聚乳酸(PLA)膜复合脱钙冻干异体骨(Demineralized Freeae-Dried Bone,DFDB)和胚胎骨(Fetal Bone,FB)的骨修复能力。「方法」在12只日本大耳白兔双侧下颌骨下缘中份形成方形骨缺损,左右侧骨缺损分别植入FB和DFDB,表面覆盖PLA膜。术后4、8、12周分期处死动物,下颌骨标本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4击两侧缺损有大量新生骨组织。8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钛种植体-羟基磷灰石(Ti-HA)在早期修复下颌骨缺损中与骨结合的界面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观察分析。通过对9只健康狗下颌骨缺损区植入Ti-HA2、6及12周后Ti-HA/宿主骨界面及Ti/HA界面的扫描电镜观察和X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Ti-HA植入骨缺损区,不引起正常的骨矿化过程改变,与宿主骨形成骨性结合;Ti/HA界面有新骨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和X线能谱分析在研究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组织成份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HA/FDFB修复兔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Hydroxylapatite,HA)和冻干胚胎骨粉(Freeze-Dried Fetal Bone,FDFB)混合材料骨内植入后的成骨潜能,方法:在16只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双侧胫骨缺损内分别植入HA和HA/FDFB,术后1,4,12,24周分期处死动物,标本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HA侧术后各期均无明显新骨形成,24周时仅有植入材料-宿主骨界面见少量新骨,其科大部分为纤维结缔组织充填。HA/FDFB侧术后4周新骨开始形成,12周时HA间隙大部分新生骨组织充填,纤维成份减少,无FDFB残余。24周时植入材料内完全为成熟板层骨。结论:HA/FDFB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成骨活性,能促进骨愈合进程,是较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朱小军  王栓科  赵斌  张海军 《医学争鸣》2009,(14):1292-1295
目的:研究TGF-β1在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为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左侧股骨下1/3处为种植区,其中实验组植入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对照组植入镍钛合金,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术后1,2,4,8wk骨组织局部组织反应、骨缺损的修复情况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TGF-β1的表达。结果:大体观察、常规HE染色显示实验组1,2,4,8wk骨痂生长、骨缺损修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于1,2,4,8wk 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能够刺激TGF-β1的表达,促进骨缺损修复;羟基磷灰石多孔层修饰镍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羟基磷灰石增高牙槽嵴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犬制成下颌双侧后牙区无牙颌模型,模拟临床作羟基磷灰石(HA)微粒增高牙槽嵴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同时配合X线能谱分析法,观测骨膜下HA微粒种植体与组织结合及其发展过程。结果表明:①HA微粒骨膜下种植体能与软硬组织良好的结合。HA表面钙磷沉积层可加强这种结合关系。②种植体的稳固性经历一定的程期变化。术后6周能达到较好的稳固性,随后稳周度增加。③种植体与基骨界面能获得骨性结合,随时间延长,骨性结合愈牢固。④骨膜上HA微粒种植体得不到稳周的结构和形态。⑤HA微粒是目前用于牙槽嵴增高术中较佳的人工骨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纳米材料作为组织工程骨基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为成骨细胞后作为种子细胞 ,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 ,复合物植入兔桡骨节段性缺损处 ,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扩增 ,能定向诱导为成骨细胞 ;复合物植入 16周后 ,X线摄片中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结论 :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是组织工程骨的较好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