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E钙粘素(Bcadherin,E-cad)和β-连环素(pcatenin,pea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胃癌、20例胃腺瘤和18例胃正常组织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82.8%)显著高于胃腺瘤(50.0%),B-cad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胃癌β-eat的异常表达率(79.3%)高于胃腺瘤(60.0%),β-cat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E-cad和β-cat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E-cad和β-cai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4V6、E—cad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CIN)、45例正常宫颈黏膜的CD44V6、E—cad蛋白表达。结果CD44V6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62.0%)显著高于CIN(30%)和正常黏膜(11.1%)(P〈0.01),CD44V6高表达率在低分化组与高中分化之间、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脉管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E—cad在宫颈鳞中的高表达率(32.0%)显著低于CIN(72.5%)和正常宫颈黏膜(100%)(P〈0.01),E—cad高表达率在低分化组与高中分化之间、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脉管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5)。E—cad表达降低的病例更易出现CD44V6的异常高表达。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低表达、CD44V6高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胃癌原发灶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远癌正常胃组织,70例胃癌(48例有淋巴结转移)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中β—cat的表达。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β-cat表达率为68.6%,远低于正常胃组织的阳性率(92.9%)(P〈0.05)。β-catenin在48例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率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均表达占41.1%,两者均不表达占25%)。β—cat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在胃癌原发灶与其淋巴结转移癌中显著相关(列联系数R=0.317,P〈0.05)。结论β—cat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为预测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研究E 钙黏附素 (E cad)和CD44V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60例结肠癌和 1 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E cad和CD44V6的表达。③结果 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E cad均呈阳性表达 ,而CD44V6均阴性 ,结肠癌组织中E cad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3 .3 %和 63 .3 %。E cad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χ2 =4.67,P <0 .0 5) ,而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浸润深度无关 (χ2 =2 .1 1~ 3 .39,P >0 .0 5)。浸润至浆膜层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和无淋巴结转移者 ,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 =4.34、6 .33 ,P <0 .0 5) ,CD44V6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组织学分级及Dukes分期无关 (χ2 =2 .1 8、2 .71 ,P >0 .0 5)。④结论 E cad失表达和CD44V6高表达在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D44V6和E-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CD44V6和E-cadherin(E-cad)在大肠癌生长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评价CD44V6和E-cad可否作为预测大肠癌转移和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1例大肠癌标本同时检测CD44V6和E-cad二种指标。结果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6.2%(47/7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0.01)。而在高分化大肠癌E-ca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大肠癌的表达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E-cad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E-cad阴性者生存率要低于E-cad阳性者。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Dukes分期高死亡相对危险度为相应较低病人的1.30倍、E-cad阳性病人的死亡相对危险为相应阴性病人的0.76倍。结论 CD44V6和E-cad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及肿瘤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V6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而E-cad的表达则对患者有保护趋势,这可为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cad)、黏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贲门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E-cad、CD44V6、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cad、CD44V6、MMP-2在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60.9%和64.1%;E-cad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而CD44V6、MMP-2在癌旁组织中基本不表达.贲门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CD44V6、MMP-2的阳性表达率则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同,患者癌组织中E-cad、CD44V6、MMP-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未转移者癌组织中E-cad、CD44V6、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7%、37.9%和48.3%)与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2.9%、80.0%和77.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CD44V6、MMP-2可能参与了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检测三者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胃镜活检胃癌组织中E 钙粘蛋白 (E cadherin ,E cad)和γ 连环蛋白 (γ catenin ,γ cat)的表达与胃癌生长浸润的关系。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 0例胃镜活检、4 0例术后胃癌组织和 2 0例胃良性组织中E cad和γ cat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E cad和γ cat在胃良性组织中全部正常表达 ,而胃癌不同程度的表达减弱、缺失或分布异常 ,活检和术后胃癌组织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E cad和γ cat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 <0 .0 1) ,与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了解胃镜活检胃癌组织中E cad和γ cat的表达 ,可在术前判断肿瘤的生长浸润情况 ,有利于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TEN、E-cad和CD44v6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E-cad和CD44v6的蛋白表达;分析三者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及细胞浸润深度的增加,PTEN和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而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增高(P<0.05).PTEN蛋白和E-cad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0.05),而CD44v6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o.05).结论 PTEN、E-cad和CD44v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范永旗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87-1488
目的:对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及与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胃癌患者75例,收集患者切除癌组织及胃正常组织,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CD44V6、E-钙黏附素,对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中CD44V6及E-钙黏附素阳性率差异显著;CD44V6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E-钙黏附素和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微转移呈负相关;CD44V6阳性表达和胃癌浸润程度与生长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而E-钙黏附素阳性和胃癌浸润程度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与正常胃细胞相比,胃癌组织中CD44V6、E-钙黏附素表达有明显差异,二者对胃癌细胞转移和发展过程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表达与大肠癌 (CLI)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 6 0例原发性CLI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 ,用免疫组化SP法和抗E cad抗体检测观察E cad的表达。结果 CLI组织中E cad总阳性率 55% ,正常大肠上皮组织全部表达 ,E cad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1)。结论 CLI组织E cad丧失或低表达是其获得浸润转移能力的因素之一。E cad可作为一种新的CLI标志物 ,其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CD44v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胃粘膜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仅有少部分呈弱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64.4%。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结论:CD44v6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癌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早期预测癌细胞的转移潜能,判断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粘附分子CD44 V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用CD44V6的单克隆抗体 ,以S P染色法检测CD44V6在 5 2例胃癌、5 2例癌旁组织及 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 5 9.6 % (31/ 5 2 ) ,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为 2 8.8% (15 / 5 2 ) ,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为10 % (1/ 10 )。组间 χ2 检验胃癌与正常胃黏膜、胃癌与癌旁组织CD44V6表达差异均显著 (P <0 .0 5 )。结论 :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CD44V6的高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 ,筛选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 ,成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p16蛋白 ,CD44V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 p16和CD44V6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胃癌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 (8/ 46 ,2 1.0 5 % )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表达率 (2 7/ 46 ,5 8.70 % )。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71.74% ,33/ 46 ) ,癌旁组织中未见CD44V6表达。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癌大小无相关性 ,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16与分化程度有显著差异 ,而CD44 6则与之无关。在TNM分期中 ,CD44V6在Ⅲ、Ⅳ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中 ,而p16在Ⅰ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Ⅱ、Ⅲ、Ⅳ期中的表达率。p16与CD44V6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但有淋巴结转移组(2 7例 )中 ,p16阳性表达率 3 .70 %明显低于CD44V6阳性表达率 88.89% ,且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结论 p16蛋白、CD44V6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CD44V6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p16蛋白、CD44V6可为临床诊断胃癌、判断预后、指导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癌基因蛋白CD44V6、HER2、Ki67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D44V6、HER2、Ki67在85例胃癌组织及4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三者有无相关性。结果 CD44V6、HER2、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V6表达和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有关;HER2表达和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及Lauren分型有关;Ki67高表达和肿瘤病理类型是否是腺癌及Lauren分型有关(均 P<0.05),和分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的趋势( P=0.052)。胃癌组织中Ki67在HER2、CD44V6表达均阳性、HER2或CD446V6表达单一阳性及HER2、CD44V6表达均阴性三组中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ER2、CD44V6表达与Ki67表达均呈正相关,CD44V6表达与HER2表达不相关。癌旁组织中三者表达不相关。结论 CD44V6、HER2、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侵袭有关,CD44V6和HER2可能在胃癌的增殖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30例胃癌组织CD44V6的检测,研究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正常胃粘膜无表达,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70%(30:21),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20%(10:2),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7.5%(8:3),在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22:17)。结论: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通过捡测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转移及其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gp(P-giycoprotein)和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中Pgp和CD44V6的表达。结果:Pgp和CD44V6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和63.1%。胃癌组织中Pgp和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V6在Pgp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gp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肿瘤化疗耐药和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胃癌组织中Pgp和CD44V6的表达可能反映胃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44V6、MMP-14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用CD44V6、MMP-14的单克隆抗体, 以S-P染色法检测CD44V6、MMP-14在62 例胃癌、62 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9.7% (37/62)、58.1%(36/62),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5.5%(22/62)、38.7%(24/62),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为0%(0/10).组间x2检验胃癌与正常胃黏膜、胃癌与癌旁组织 CD44V6、MMP-14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CD44 V6、MMP-14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密切相关,CD44V6、MMP-14的高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胃癌的临床诊断,筛选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 ,成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CNA,CD44V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CNA和CD44V6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中PCNA阳性表达率34/46(73.9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1/46(23.91%),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71.74%,33/46),癌旁组织中未见CD44V6表达。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PCNA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而CD44V6则与之无关。在TNM分期中,CD44V6在Ⅲ、Ⅳ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而PCNA与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CNA与CD44V6共同阳性表达有31例,共同阴性表达1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NA和CD44V6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CD44V6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PCNA可评价胃癌细胞的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MMP-13(金属基质蛋白酶-13),CD44V5(CD44第5变异株)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胃癌浸润与转移的分子机制,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MMP-13,CD44V5蛋白表达,并与慢性胃炎组织表达结果相比较,分析MMP-13,CD44V5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MMP-13,CD44V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8.3%和48.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表达率21.7%和10.0%(P<0.05),慢性胃炎黏膜组织未见异常表达.胃癌中伴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MMP-13在中、晚期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早期胃癌,但MMP-13,CD44V5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胃癌组织MMP-13,CD44V5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MMP-13,CD44V5蛋白表达率增高,两者呈正相关,可能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E-cadherin(E-cad)、CD44v6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8例梗阻性结直肠癌、121例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肠黏膜组织中E-cad和CD44v6蛋白的表达,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梗阻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cad和CD44v6的标准化阳性率分别为30.2%和81.3%,非梗阻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cad和CD44v6的标准化阳性率分别为51.8%和5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与肿瘤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5).CD44v6表达与肿瘤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梗阻、E-cad和CD44v6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E-cad的表达、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cad表达下降和CD44v6表达升高与梗阻性结直肠癌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