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贵阳市中学生的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贵阳市城乡各2所初中,共603人,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贵阳市中学生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78%,城市学生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知晓率(70.89%)高于农村(64.61%),女生(69.24%)高于男生(6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安全正确卫生行为形成率为84.58%,城(85.03%)乡(8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食品安全正确卫生行为形成率(85.82%)高于男生(8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86%的学生愿意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途径首选电视(65.28%),其次为纸媒(16.28%)。结论贵阳市中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形势不容乐观,应侧重于农村学校和男生,开展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以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并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缅甸和中国女大学生性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缅甸247名和中国267名女大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缅、中女生性健康相关知识平均得分分别为6.5和9.5分,认知水平高所占比例均极低。缅甸女生的认知水平以低为主(占88.7%),中国女生的认知水平以中等为主(占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国女生对婚前医学检查的看法比较一致,其他与性相关的态度则差别较大。缅中女生发生婚前性行为情况接近,"未发生过"分别占96.8%和97.0%。手淫方面以"没有过"为主,但两国女生在"有过手淫"和"不清楚"的回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国女生均主要在中学阶段接触过性健康知识,来源均以学校教育、书刊杂志和同学朋友为主,两国来源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学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的时间,缅中女生均以大学一年级为主(分别占59.5%和85.8%)、开课方式均以讲座为主(分别占75.7%和4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缅中两国女生在性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缅甸女生的性相关知识水平明显低于中国女生,中国的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缅甸借鉴。  相似文献   

3.
了解龙岩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岩市3所中职学校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学生928名,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8%的学生在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前未接受过性教育,学生对性卫生、性安全等性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女生尤为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但对性行为带来的危害认知不足,对接受学校性教育的主动性不高.学生中牵手、拥抱、接吻现象较为普遍,性行为发生率为9.4%,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职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以自主学习书报和查看网络、电视、广播为主;遇到性困扰时,多数学生倾向于向朋友求助.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行为等均存在问题,男生和农村女生是教育的重点.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尤其应加强农村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云南省某大学8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对性法律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其中对"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可能构成违法或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知晓率最高,为87.3%。男生对"青年人容易长痘的原因"及"女性初潮后就具备了怀孕能力"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对"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后应采取的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学生对"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的地方"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对"女性最容易怀孕的时期"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怀孕、避孕以及人流的相关知识;90.0%的大学生希望所在的学校开设专门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并愿意接受专门的性健康教育。结论大学生对于性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还需提升,尤其是女性、少数民族、农村及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活动中应更加关注这些特定群体,设计符合其特点的教育内容,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简称"高职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情况,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某高职院校学生306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的"高职院校学生性知识相关问题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录入,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生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自慰对身体有害、杀精剂不可避孕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分别为35.9%,34.0%,78.8%,85.0%;男生对以上4个知识点的知晓率分别为26.9%,7.7%,77.2%,80.2%,均低于女生的46.8%,65.5%,80.6%,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不同性别高职生关于紧急避孕药可避孕、性行为后及时清洗性器官不可避孕、无保护性行为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恋爱期间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中,选择"不清楚"的高职生所占比例最高为30.4%,其次是"满足生理需要"为27.1%。男生选择"满足生理需要"的比例为35.3%,高于女生的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选择"不清楚"的比例为18.0%,低于女生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父母对子女恋爱的态度,45.1%的高职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恋爱持理解宽容态度,仅7.8%的高职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恋爱持反对禁止态度。男生选择父母态度为"担心戒备"的比例为15.6%,低于女生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生选择"理解宽容"的比例为51.5%,高于女生的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男生所占比例为43.1%,高于女生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性健康教育的高职生所占比例为87.3%,接受性健康教育的渠道主要为学校(74.3%)、网络(62.1%)。67.3%的高职生认为有必要将性教育融入大学课程中。结论高职生性知识较缺乏,性观念、性行为均较开放。性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学校应加强高职生的性健康教育,开设《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选修课,并将新媒体提醒服务融入性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瑞安市初高中学校女生性相关问题及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现状,对妇女保健工作者参与学校青春期女生性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0所学校2 512例女生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同时进行现场匿名问卷的方式调查、教师访谈、女生家长座谈。结果:女生性知识知晓率为30.90%;女生有性行为占4.07%,性行为时无性防护占86.18%;女生因参与商业性行为3例;因堕胎导致母胎双亡校园事件1例;开展过性健康教育的学校仅占10.00%;87.48%女生从未接受过家庭性健康教育;95.81%女生希望进行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主要来源是媒体;学校性健康教育师资匮乏;家长从未接受过性健康教育。结论:学校老师的性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知识水平相对欠缺,性健康教育家长存在宣传的盲点,从而阻碍了性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而由此带来的后果却很严重。在目前条件下对妇女保健工作者参与学校青春期女生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为完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在中山市某高级中学3个年级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个班级715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60%的有6项,甲型肝炎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的2项回答正确率低于60%,且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项健康行为中,有4项高于60%,3项低于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疾病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8.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生殖健康KAP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殖健康KAP(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开展性教育、生殖保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重庆师范大学一年级文科专业9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过性知识教育的学生占56.88%,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占50.43%,95.59%的大学生认为性健康教育课很有必要、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方面存在不足;近50%的大学生对性问题持开放态度,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相对不足,需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生性健康知识现状,探索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教育模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浙江省丽水市大洋路学校六年级女生100名进行以PLA模式(共同参与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比较PLA模式教育前后学生对性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结果青春期女生在进行科学性健康教育之前,对性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性侵犯的概念、后果以及与青春期相关的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9.38%。进行科学性健康教育之后平均知晓率为90.92%。授课前后提高41.54%。青春期女生生活情景应对知识知晓率在未接受科学教育前为62.82%,接受科学教育后为97.73%。前后对比知晓率提高34.88%。结论接受教育前后青春期女生性健康知识来源也有了明显改变。一些青春期和与青春期性健康相关的知识以及如何应对性诱惑、性侵害方面的能力在进行科学教育后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昌平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小学生对平衡膳食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平衡膳食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昌平区抽取577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及512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对蛋白质、维生素、热量、钙等营养素来源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8.78%、56.56%、63.08%、65.84%。对导致肥胖的因素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8.88%,其次为对蛋白质来源的回答正确率为78.78%,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46.74%。城镇学生答题正确率高于农村学生,且差异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与膳食对相关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两项的回答正确率为中学生高于小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但对热量、钙、甲状腺肿大的答题正确率为小学生高于中学生,有非常显性意义(P<0.01);男、女生间比较,除对肥胖一项无显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回答正确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二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生平衡膳食与营养知识普遍较缺乏,学校今后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相关知识教育,应特别强调对中学生进行平衡膳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当前中小学学生性健康认知和性教育需求现状,为全面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5月采用自填式问卷开展匿名调查.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获得3 241例中小学生性健康认知和性教育需求调查数据.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的性健康知识及格率和优良率为50.0%和19.2...  相似文献   

12.
马震 《中国健康教育》2011,(12):898-90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现状及知识需求情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2所高校1053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避孕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较少,但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认知较好,10.5%的大学生赞成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10.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每次采用避孕措施的占30.6%。92.1%的大学生希望了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希望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是学校的健康教育(64.6%),报刊杂志、书籍(56.2%),网络(45.0%),仅有21.2%的大学生主动寻求过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结论北京市大学生避孕知识认知较低,部分大学生对性态度宽容且有无保护性性行为,他们普遍对生殖健康教育有需求,应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海淀区中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海淀区中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海淀区1361名中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性知识中,"卵子产生的部位"知晓率最高,"何时容易怀孕"知晓率最低;对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分为反对、赞同和矛盾,比例分别为64.0%,24.6%和7.8%;20.5%的中学生曾与异性朋友有亲密接触的行为,拥抱、接吻、抚摸和性交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1.8%,10.1%,8.3%和2.1%.结论中学生对性知识掌握不足;部分中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中学生谈恋爱和发生性行为的现象客观存在.今后应加强对中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对谈恋爱和发生性行为的中学生要加强避孕、生育和性传播疾病等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洛阳市中学生艾滋病性行为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河南省洛阳市中学生艾滋病性行为知识、态度现状,以便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及性行为健康教育活动。方法2004年9至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洛阳市6个区6所普通中学初中和高中的1980名学生进行了艾滋病性行为知、信、行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没有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的比例为54.5%;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传播途径不完全知道的比例为38.3%;不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的比例为28.8%;没有与亲友谈论过艾滋病的比例为76.3%,而且91.2%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和AIDS/HIV感染者同班学习。中学生看过描写性行为的书刊、音像制品等的比例为21.7%;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13.4%;中学阶段学生曾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1.1%;80.5%的中学生认为艾滋病及性知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18.9%的中学生希望从父母、教师或专家获得有关艾滋病及性的知识。结论中学生艾滋病及性知识缺乏,尽快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及性行为健康教育。使之安然度过性困惑期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陈慧  张荣  刘春容    马剑桥  周静  李静 《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400-2404
目的 调查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中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及态度,为今后在西部地区适龄接种人群中推广HPV疫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分别于 2015年、2016 年在四川成都市和新疆乌鲁木齐市各抽取一所城市中学和一所农村中学,对所选学校的初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62名学生,有61.3%的学生接触过性教育或性知识,仅7.8%的学生对青春期知识非常了解。有34.6%的学生听说过宫颈癌,城市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学生(37.7% vs 31.7%,P<0.05)。分别有13.7%和17.7%的学生听说过HPV和HPV疫苗。有50.0%的城市学生和59.6%的农村学生表示愿意接种HPV疫苗,接种意愿存在城乡差异(P<0.05)。来自乌鲁木齐市农村地区且相关认知合格的女学生更愿意接种 HPV 疫苗。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城乡中学生对青春期健康、宫颈癌、HPV 及 HPV 疫苗的认知水平较低且存在差异。应将HPV相关知识纳入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并根据城乡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提高城乡适龄接种人群对HPV及其疫苗的正确认知,为将来提高HPV疫苗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接种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了解北京市延庆区高中生性行为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情况,为今后针对学生群体的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7月在北京市延庆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1 484名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性行为和健康教育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中生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8.4%,39.7%的学生报告有恋爱经历,性行为发生率为8.3%,第1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5.5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每个月可支配生活费用越多、有过恋爱经历、对在校期间的性行为态度越宽容者越容易发生性行为(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将学校作为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观念、行为和保健需求,为在农村开展适宜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方法于2003年7~11月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择山西省、浙江省、青海省各1个县共计2944名15~19岁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6.88±1.19岁。女生初潮平均年龄(14.07±1.27)岁,男生初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5.05±1.39)岁。手淫发生率为17.9%,发生首次手淫的平均年龄15.09±1.09岁。不同意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占75.6%。本研究中中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6%,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0%和3.1%。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8.9%曾经至少使用过一种避孕方法。首次性行为中性暴力的发生率为25.0%。中学生普遍缺乏对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不同性别间的知识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对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为如何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知识、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等。结论农村地区亟待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教育,对在校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预防、性骚扰和性暴力防范等内容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不同性别中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态度及性教育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中学生性健康及防艾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庆主城和近远郊各3个区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一到高三共六个年级的学生(男生1765名,女生2028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中学生性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女生在性生理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卫生类中专女生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为该类学校加强学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法,对三所卫生类中专在校一、二年级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卫生类中专女生异性性行为的报告率为8.8%,同性性行为的报告率为4.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年级增加、男女同校、有男朋友、有同性性行为、吸烟、看过色情制品、有离家出走意念是被调查女生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而通过学校青春期相关课程了解性相关知识是保护因素;有同性恋人、有异性性行为是被调查女生发生同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卫生类中专,特别是男女同校学生应加强相应课程或性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和采取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20.
金华市农村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调查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为农村中学生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适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金东区农村4所中学3 717名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来源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中学生经广播电视获得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占57.73%,从家长和学校课堂获得的仅为2.15%与5.03%;中学生赞成课外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占62.55%。针对提出的6种健康教育形式无明显偏向。结论农村中学开展健康教育形式要多种并存,时间短、内容精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