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总结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MRI多模态表现,提高对后颅窝PCNSL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PCNSL的MRI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包括MRI平扫和增强、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结果 15例PCNSL多发病灶者5例,单发病灶者10例均位于幕下。后颅窝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中脑、第四脑室、桥小脑角区等。T1WI上呈稍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呈中等或稍高信号。所有病灶表现为明显强化,6个病灶呈现"尖角征"和"脐凹征"。后颅窝20个病灶中结节状强化12个,条纹状强化4个,斑片状强化3个,四脑室团块状不均匀强化1个。5例DWI呈均质高信号,2例DWI为不均匀高信号,3例DWI为中等信号;ADC呈低至等信号。后颅窝PCNSL的ADC值为(0.62±0.095)×10~(-3) mm~2/s,与对侧脑实质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例于MRS出现宽大耸立的Lip峰,2例Lip峰短小。结论后颅窝PCNSL的MRI多模态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不典型的后颅窝PCNSL术前诊断仍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PCNS-DLBC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为单发病灶,10例患者为多发病灶。病灶主要分布于胼胝体及侧脑室周围的脑深部,瘤周水肿多为轻中度;部分患者有轻中度占位效应。CT检查示病灶多为等/稍高密度影。MRI检查示病灶多为等/稍长T1WI、等/稍长T2WI信号影,FLAIR呈等/稍高信号,DWI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病灶呈团块状、结节状明显均匀强化,出现“握拳征”、“尖角征”、“裂隙征”、“蝴蝶征”、“卫星灶”及“硬环征”等特征性表现;磁共振波谱表现为Cho峰升高、NAA峰降低、Cr峰轻度降低,出现高耸的Lip峰及倒置Lac峰;PWI上肿瘤实质区为低灌注。18F-FDG-PET检查示病灶呈明显高摄取。多发病灶多局限于幕上,具区域性分布特点,密度、信号及强化表现较单发病灶多样。单发病灶患者MRI增强扫描出现“握拳征”、“裂隙征”、“蝴蝶征”的比率高于多发病灶患者。结论PCNS-DLBCL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合理应用多模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非典型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非典型PCNSL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包括非典型的生长部位,非特异的MRI表现和强化方式。结果 25例中单发病灶者16例,多发病灶9例,病灶数共38个。不典型发生部位可见于鞍上、脑干、小脑半球和小脑蚓部、侧脑室、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等等。病灶形态大小不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呈类圆形、不规则形,团块状、结节状、斑片状、灶状或散在分布。1例病灶侵及邻近脑膜,出现"脑膜尾征"。20例在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5例T1WI、T2WI呈混杂信号。7例呈实性均质强化,6例呈结节状强化,3例呈斑片状强化,2例呈条纹状强化,2例呈环形强化,1例呈弥漫肿胀伴轻度强化,3例多发病灶多种强化方式并存。5例DWI呈均质高信号,6例呈不均匀稍高信号,4例呈中等信号。MRS检查4例出现较明显的Lip峰。结论对于发生在非典型生长部位、影像学表现非特异性的,以及颅内多发病灶的和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合并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线粒体脑肌病(MELAS)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共6例,回顾性分析其MRI和磁共振波谱(MRS)资料。结果脑MRI检查,MELAS表现为大脑半球各叶大小不等片状病灶;病变位于脑皮质区,病灶的分布与脑血供分布不一致;自旋回波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MRS分析显示病灶区见典型的乳酸盐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盐,肌酸值正常或略降低。扩散张量成像(DTI)显示病灶区脑皮质下白质纤维束破坏、中断、稀少。结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病变形态、分布具有特征性,常规MRI与DWI、DTI及MRS等磁共振技术,对MELAS的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脑淋巴瘤十分少见,占原发性脑肿瘤的1%~3%[1],这主要与脑实质内无淋巴组织有关,且绝大多数来自B淋巴细胞,可见于免疫功能缺陷及正常人群。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传统MRI检出误诊率高[2]。本文回顾分析19例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报道较少,本文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5例病理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以及治疗,总结其诊疗的特点。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以颅内压升高症状起病,伴共济失调症状,影像学MRI稍长或等T1信号、稍长或等T2信号,增强后呈均匀一致强化,可形成"缺口征"、"尖角征"、"握拳征"特征性表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多呈均匀高信号,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表现为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中度降低,胆碱(Cho)升高,肌酸(Cr)轻度降低,可出现高大脂质(Lip)峰,肿瘤多表达B细胞或T细胞标记物,肿瘤增殖抗原(Ki67)阳性率多为30%~95%。治疗目前多以手术治疗明确病理,解除患者颅内高压症状,术后行以大剂量甲氨蝶呤为中心的化疗,辅以放疗。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难以与其他肿瘤鉴别,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定性,病理学与免疫组化有其独特的表现,治疗目前多以化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影像学特征,提高PCNSL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CT检查病灶多为稍高密度影,MRI检查病灶多为长T1、等或长T2信号影,多数病灶增强扫描为片状均匀强化,MRI增强扫描时会出现"蝴蝶征"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PCNSL的诊断,磁共振波谱表现为Cho峰升高、NAA峰中度降低、Cr轻度降低,出现高大的Lip峰,对鉴别淋巴瘤与其它实性肿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论 MRI在PCNSL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PCNSL的特征性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淋巴瘤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DWI表现和9例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PWI特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结合其病理特征与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作对照.结果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DWI多呈均匀高信号,肿瘤实质ADC值为(79.73±10.21)×10-5mm2/s,明显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ADC值(99.81±19.57)×10-5mm2/s(P=0.002).9例行PWI检查,颅内原发性淋巴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1.71±0.59,而14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最大rCBV比值为5.17±1.73,与高级别旱形细胞瘤比较,颅内原发性淋巴瘤呈低灌注趋势(P=0.001).结论 颅内原发性淋巴瘤DWI、PWI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行DWI、PWI有助于提高MRI对颅内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影像学和病理学。方法对两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术,行脑脊液测压、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及磁共振(MRI)扫描。结果例1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脑病变,例2为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脊髓病变。例1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及脑神经损伤。脑脊液压力125mm H2O,氯化物130.0mmol·L-1,葡萄糖4.97 mmol·L-1,蛋白0.46g·L-1。头颅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强化。病理切片可见少量小圆形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显示为CD20阳性。例2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脑脊液压力180mm H2O,氯化物124.6mmol·L-1,葡萄糖3.77 mmol·L-1,蛋白1.73g·L-1。椎体MRI示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其侵犯部位有关,脑脊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MRI表现为低T1WI信号,高T2WI信号,增强后强化。病理多显示为B细胞来源的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头晕多见。6例患者中肿瘤单发5例、多发1例,共7个病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4个、小脑1个、侧脑室1个、丘脑1个,其中2个病灶累及胼胝体。病灶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较清晰,肿瘤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相对较轻。CT显示肿瘤呈高密度,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强化。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分布,形成"袖套"样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肿瘤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主要病理学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析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DWI及SW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和磁敏感加权(SWI)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急性DAI患者的MRI资料,包括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以及DWI和SWI序列,分别比较各序列对DAI非出血性和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数目,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信号特征。结果DAI病灶主要分布在白质、皮髓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区域。DWI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WI对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和SWI序列联合应用大大提高DAI病灶的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应作为MRI检查DAI的常规和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2.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很可能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临床和MRI资料,总结其DWI特征。结果21例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DWI表现为大脑皮质"飘带"样高信号、尾状核和(或)豆状核高信号。异常信号发生部位以大脑皮质合并基底节区最常见(16例,76.19%),单纯皮质受累3例(14.29%)、单纯基底节区受累2例(9.52%);大脑皮质病灶中以额叶受累最常见(15例,78.95%),其次依次为顶叶(13例,68.42%)、颞叶(12例,63.16%)和枕叶(9例,47.37%)。与常规MRI相比,DWI显示病灶更清晰,病灶部位表观扩散系数值下降。21例中5例随访时,DWI高信号强度和范围有所变化,仅1例异常信号范围缩小。结论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的DW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推荐作为拟诊散发性Creutzfeldt-Jakob病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研究用磁共振成像(MRI)T2*WI检测临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内含铁病灶的演变过程。方法:收集临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0例,于发病后第1、7和14天行头颅MRIT1WI、T2WI、DWI和T2*WI系列扫描,记录图像特征,由Image J软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患者脑出血后MRI T2*WI序列显示的含铁病灶图像与其他MRI序列比较明显清晰;发病后第7和14天含铁病灶范围测量显示T2*WI序列比T2WI序列所测得的体积更大(P<0.05)。结论:住自发性脑出血脑内含铁病灶的检测中,MRI T2*WI序列较其他MRI序列图像更为清晰,与MRI T2WI相比也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所显示的梗死灶内出血灶数目及其阳性检出率;测量SWI序列出血最大层面出血灶面积和T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并行相关分析;观察SWI序列对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显示程度,以及梗死灶以外区域微出血灶的诊断敏感性。结果20例患者SWI序列均显示梗死灶内出血,两名医师共诊断43个出血灶,其中SWI序列显示42个、T1WI序列25个、DWI序列15个、T2WI序列12个;SWI序列阳性检出率与T1WI、T2WI、DWI序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516,P=0.000)。T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为(18.08±12.47)cm^2,SWI为(5.02±6.27)cm^2,梗死灶面积与出血灶范围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10)。其中,13例患者SWI序列检出梗死灶以外区域的微出血灶;12例显示梗死灶内小静脉血管分支减少和(或)变细,6例血管增多、增粗和(或)扭曲。结论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病灶内出血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和DWI序列,并能显示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变化及梗死灶以外区域的微出血灶,可作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MRI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5.
DWI及MRA在大面积脑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行DWI及MRA检查。结果:24例早期大面积脑梗塞中,13例急性期CT扫描未检测出确切病灶,DWI扫描全部出现大片异常高信号,病灶检出率为100%。而在常规T2WI检查中,7例为阴性,病灶检出率为69%。MRA发现血管异常24例,表现为供血动脉闭塞,狭窄、硬化。结论: DWI有助于明确早期大面积脑梗塞病变范围,且能区别新旧病灶。MRA能直接显示大面积脑梗塞闭塞的供血脑血管,联合使用DWI和MRA对早期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有利于早期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松果体区肿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8例患者术前行1H-MRS和DWI检查.结果28例松果体区肿瘤分别为生殖细胞瘤11例,畸胎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1例,小脑幕缘脑膜瘤3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错构瘤1例.表皮样囊肿2例.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松果体区囊实性肿块,密度/信号多变,部分肿瘤有其特征的形态、密度/信号及强化方式.生殖细胞瘤及松果体细胞肿瘤绝大部分为均匀实性肿块,密度/信号均匀.胶质瘤多为囊实性,且形态多变,密度/信号不均,变化大.成熟性畸胎瘤一般为混杂囊状密度/信号.胶质瘤1H-MRS可见到典型高Cho峰及低NAA峰,脑膜瘤往往测不到NAA峰,松果体母细胞瘤Cho峰较高,无Lip峰,而生殖细胞瘤多出现Lip峰.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的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有助于松果体区病变的诊断,1H-MRS及DW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但部分肿瘤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磁共振成像(MRI)证实的15例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桥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比较同一层面的所有磁共振图像,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除1例急性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经典定位理论外,其余大部分桥脑梗死患者均以一侧中枢性面、舌瘫,肢体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15例患者经MRI和DWI扫描,均可发现梗死灶,其中1例为发病3 h内的超急性期患者,DWI可见病灶显影,T_2WI未见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DWI逐渐变为等信号和低信号。结论大部分桥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幕上大脑半球基底核区的梗死相似。DWI可以显示超急性期桥脑梗死病灶,DWI结合T_2WI有助于多次脑梗死患者责任病灶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同心圆硬化的MRl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特点,并探讨其影像学变化与可能发生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总结临床确诊的同心圆硬化患者3例,均行头颅MRI及DWI检查,其中1例患者行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结果 3例患者均为多发病灶,病灶多位于中央白质区,均可见特征性的"同心圆样"或"洋葱皮样"改变,增强扫描旱环形或半环形强化.DWI见病灶呈高、低交替环形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随同心圆病理的脱髓鞘区与髓鞘保留区相问存在而出现高低相间变化.结论 Balo同心圆硬化MRI和DW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与病理改变对应,为加深该病发生机制认识提供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多模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1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脑MRI、MRA、MRS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RI:线粒体脑肌病病灶多位于颞、枕、顶叶,病灶具有不符合脑动脉分布及游走性的特点;4例患者病灶对称性累及豆状核、丘脑和(或)尾状核;2例患者大脑、小脑、脑干萎缩,脑室增大,脑沟增宽。病灶均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陈旧性病灶T2信号稍高;MRA:10例新发病灶处脑动脉及其远端分支较对侧相应脑动脉增粗,信号增强;MRS:14例新鲜病灶可检出倒置的乳酸双峰波及NAA/Cr降低。结论线粒体脑肌病的多模式MR影像学特点有一定的特异性,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EC)的临床与头颅MRI影像表现,以便提高诊断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EC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常规平扫序列T_1WI、T_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钆对比剂增强扫描(CE-MRI)检查。结果 20例肿瘤脑桥小脑角池12例(左侧7例,右侧5例),桥前池3例,脑实质内2例(右侧枕叶1例,左侧额叶1例,病灶均发生于皮质区或皮质下区),左侧外侧裂池1例,枕大池1例,四脑室1例。其中4例病灶同时受累桥前池、鞍上池、侧裂池及环池等多个脑池间隙;全部病灶均呈囊性改变;13例长T_1WI、长T_2WI信号,4例T_1WI、T_2WI为混杂信号,3例T_1WI、T_2WI均为高信号;11例T_2FLAIR序列检查结果均呈混杂信号,其内可见散在的絮状稍高信号影,6例为低信号,3例为稍高信号;DWI序列检查结果为19例高信号,1例低信号。结论 E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尤其是FLAIR及DWI序列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