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胃癌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治胃癌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2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手术前3d和手术后14d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例及T细胞亚群,将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均〈0.01)。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均〈0.01)。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与Treg比例呈负相关(P〈0.05)。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比例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Treg比例较术前下降,且下降程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分型以及手术方式无相关性。结论:Treg可能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Treg与肿瘤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Treg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检测疾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健康对照纽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0.54±0.51)%;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1.40±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提示与肺癌免l癌逃逸有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mmunosuppressive acidic protein,IAP)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5例胰腺癌患者血清IAP水平和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且与肿块的大小、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性(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和血清IAP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胰腺癌患者CD4^+CD25^+T细胞和血清IAP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发展有关,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能诱导IAP表达水平的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变化。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变化与病理分期和是否有转移有关(P〈0.05),而和性别、家族史、病理类型和肿瘤体积等无关。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导致和促进肺癌的发生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6例缝康对照者外周血巾CD4+CD25+Treg的频率。结果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2.21±1.46)%,1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11.36±1.06)%,与6例健康对照组(9.86±1.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reg与CHB患者持续HBV感染密切相关,而是否参与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COPD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状态及Treg细胞在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和COPD稳定期患者各30例,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AECOPD组和COPD组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9.52±0.95)%和(9.72±0.97)%均低于对照组(10.22±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8,P=0.093)。3组间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7,P=0.0),AECO.PD组(4.50±0.83)%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5.22±0.64)%和对照组(5.61±0.67)%,而COPD稳定期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细胞降低,存在免疫内环境的失衡,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并追踪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患者转归,评价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差异。结果:慢加急性肝衰竭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别为(5.14±1.03)%、(9.86±1.72)%、(7.93±1.67)%及(7.06±1.61)%,慢加急肝衰竭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明显高于慢加急肝衰竭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reg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率与患者血清HBVDNA呈正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组与未恢复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病可能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过低有关,Treg细胞表达水平不能预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百分率和IL-8、IL-10含量变化及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12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120名正常妊娠妇女和120名正常非妊娠妇女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IL-8和IL-10含量。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非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而IL-8明显高于正常非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IL-8和IL-10水平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T细胞亚群、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组(4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的HPV分型和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结果HPV阳性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HPV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调节性T细胞(Treg)在HPV阳性与阴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宫颈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613,P〈O.05)。结论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Treg细胞与宫颈癌患者HPV持续感染、肿瘤免疫逃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1)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效的体外培养扩增CD4^+CD25^+Treg的方法。【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例,免疫磁珠法分选出CD4^+CD25^+Treg。将实验分为3组,第1组在CD4^+CD25^+Treg中加入100nmol/L rapamycin(1μg/mL)和包被了CD3/CD28单抗的磁珠培养3周,第8天开始加入1000U/mL的IL.2,第2组培养条件除不加rapamycin外其余与第1组相同,第3组培养细胞为CD4^+CD25^+细胞,培养条件同第1组。培养第7、14、21天收集细胞计数,第21天收集细胞行流式细胞术三标法检测CD4、CD25、FOXP3的表达。MTY法检测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对自体和异体的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三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加rapamycin培养的CD4^+CD25^+Treg细胞的扩增率比不加rapamycin扩增倍数低,但细胞的纯度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组在培养第1周扩增迅速,从第2周开始增殖减慢,其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较培养前无明显的差别。三组至第3周时扩增倍数分别为89±21、338±78、216±55(F=484.655,P〈0.0001),细胞的纯度分别为84.32%±4.62%、34.04%±5.78%、0.68%±0.39%(F=24.660,P〈0.0001)。体外抑制实验显示体外扩增的CD4^+CD25^+T细胞对自体和异体的CD4^+T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效靶比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在CD4^+T/Treg比例为8:1、4:1、2:1、1:1时对自体CD4^+F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5%、16.43%、28.75%、55.34%,对异体CD4^+T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43%、14.72%、26.47%、50.25%,而且在各浓度梯度其抑制作用在自体和异体之间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我们采用rapamycin+CD3/CD28单抗标记的磁珠+IL-2在体外成功扩增了CD4^+CD25^+Treg,其扩增的倍数为89.4±20.53,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有望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异常聚集,探讨其在肺癌患者体内调节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8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外周血及15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是(10.5±1.6)%;外周血中和癌旁组织表达分别是(5.2±2.1)%和(3.6±1.2)%,癌组织明显高于外周血和癌旁组织(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5.2±2.1)%明显高于志愿者(1.8±1.2)%。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组织及外周血中高表达,促进了肿瘤的进一步恶化,在癌组织学分型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肺腺癌表达阳性较高,可以作为肺癌免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察32例ITP病人及20例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ITP病人治疗前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90±1.00),与治疗恢复期(7.36±1.46)及正常对照组(4.52±0.9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恢复期病人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TP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下降,激素的有效治疗能提高病人机体内CD4^+CD25^+CD127^-Treg细胞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CD27和CD27L蛋白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52例胰腺癌患者和45例健康查体者外周血中CD27和CD27L蛋白的含量,并分析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查体组相比,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27蛋白含量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CD27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CD27和CD27L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CD27L蛋白含量在发生神经侵润、淋巴结转移和进展期的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CD27/CD27L通路与胰腺癌的恶性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表达水平特点,探讨CD4^+CD25^+Treg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初发RA早期患者和13例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reg数量,并探讨CD4^+CD25^+Treg与RA活动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数量为(1.50±0.6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40±1.08)%(P〈0.01)。表明初发RA早期CD4^+CD25^+Treg数量减少。RA患者CD4^+CD25^+Treg水平与白介素-17、类风湿因子呈负相关(r=-0.576和r=-0.454,均P〈0.05),与血沉和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RA早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水平下降,且与病情活动程度负相关,CD4^+CD25^+Treg数量的减少可能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有效后两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侵袭性、进展以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45例来自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8^+、CD4/CD8、CD4^+CD25^+、CD4^+CD25^+CTLA4^+ -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分析比较,以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4)×10^9,(2.1±0.4)×10^9;(27.6±3.3)%,(32.9±5.8)%;1.02±0.26,1.31±0.42]。②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及CD4^+CD25^+CTLA4^+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2±3.3)%,(8.4±2.5)%;(8.6±2.2)%,(2.1±0.8)%]。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分期之间上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组织中CD4^+CD25^+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1±4.4)%,(57.3±3.3)%)。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数量分布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以作为判断侵袭性、进展的一个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ornichepatitis B,CHB)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的数量与肝脏慢性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病毒治疗后45例CHB患者(根据B超将其分为3组,其中B超提示肝脏无异常改变的单纯CHB组15例,提示慢性肝病改变的CHB慢性肝病组15例,提示肝硬化改变的CHB肝硬化组15例)与B超均提示肝脏无异常改变的1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ymptomic HBV carriers,ASCs)以及15例健康成年人(normal control,NC)对照外周血中CD4+CD25+ Treg的变化,并分析Treg与患者年龄,HBeAg定量,ALT、AST、TGF—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CD4+CD25+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在抗病毒治疗后单纯CHB组为(4.03±1.36)%,与NC组(4.02±1.14)%相比差异尤显著性(t=0.0223,P〉0.05),与ASCs组(5.26±1.25)%相比显著减少(t=-2.2872,P〈0.05);CHB慢性肝病组为(5.65±2.01)%,CHB肝硬化组为(5.32±1.47)%,与NC组、单纯CHB组比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3.0351、3.0129、2.4269、2.4046,均P〈0.05)与ASCs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值分别为0.7257、0.1174,均P〉0.05);CHB慢性肝病、肝硬化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6083,P〉0.05)。Treg的数量与年龄、AST、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7、0.324、0.306,P分别为0.004、0.005、0.008)。结论Treg在低水平AST时CHB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的增高对抗病毒治疗后的CHB患者更能反映其肝脏慢性损伤程度,Treg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后肝脏疾病慢性化进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L)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进行研究。方法2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为完全缓解组,20例初次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初治组,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健康老人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降钙素原(PCT)以及痰巨噬细胞中核因子-B(NF—KB)p65亚单位表达的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42例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为观察组1,39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为观察组2,35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PCT水平以及NF—KBp65百分比。结果①3组之间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1与观察组2、对照组之间PCT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与对照组之间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之间痰巨噬细胞NF—KBP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机制及免疫机制均在老年COPD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CD4+Foxp3+调节性T细胞、PCT、NF—KB对老年COPD患者病情变化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