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查中国人特有HLA-DPB1*2101-DQA1*0601-DRB1*1202单倍型,以备进一步研究该单倍型特别连锁的成因和机理。方法:利用序列牧民性寡核苷酸探针(SSOP)杂交技术,对中国某地283名南方人进行了HLA-Ⅱ基因分型,以查找所需的HLA-Ⅱ单倍型并对其家系HLA-Ⅱ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HLA-DPB1*2101-DQA1*0601-DRB1*1202单倍型阳性率为4.8%(14/283),根据HLA-Ⅱ类基因单倍型家系分解图,可见该单倍型是由母亲传给儿子。结论:HLA-DPB1*2101-DQA1*0601-DRB1*1202是一种少见的单倍型,并由母亲传给儿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HLA基因分型技术筛查中国人特有HLA-DPB1*2101-DQA1*0601-DRB1*1202单倍型并建立该单倍型的永生细胞库,以备进一步研究该单倍型特别连锁的成因和机理。方法:采集中国某地具有该单倍型的南方人及其家系血样,用微量全血法和淋巴细胞分离法,加入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提高EB病毒转化B淋巴细胞的成功率,结果:HLA-DPB1*2101-DQA1*0601-DRB1*1202单倍型20人份血样,微量全血法建株19份,转化率95%,淋巴细胞分离法建株17份,转化率85%,结论:环孢霉素A可有效地提高EB病转毒化B淋巴细胞的成功率,微量全血法方法简单,用血量少,特别适合在临床上采血困难的老弱病人及儿童。  相似文献   

3.
HLA-DRB1、DQA1、DQB1基因与上海地区类天疱疮的易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HLA-Ⅱ类基因与类天疱疮(BP)的相关性,了解BP的免疫遗传发病背景。方法:采用PCR-SSOP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56例BP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了HLA-DRB1、DQA1、DQB1位点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发现HLA-DRB1*1001与DQB1*0501紧密连锁,其基因频率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DRB1*04与DQB1*0302紧密连锁,其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增DRB1*12基因频率BP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7,RR=0.358)。结论:DRB1*1001、DRB1*04可能为上海地区BP患者的易感基因,而DRB1*12(*1201,*1202)可能为上海地区汉族BP患者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与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 用PCR-SSP及PCR-SSO技术对51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和50例正常妇女进行HLA-DRB1、DQA1、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HLA-DRB1*02,DQA1*0601在子宫平滑肌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R=5.378,15.4),而DRB1*01、*07,HLA-DQA1*0102却表现为对照组增高(P<0.05,RR=0.225,0.375,0.329)。结论DRB1*02、*07,HLA-DQA1*0601、*0102基因与子宫平滑肌瘤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基因及单倍型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地区汉族人群T1DM患者(112例)与对照组(69例),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O)技术,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Arlequin软件进行单倍型频率的分析?结果:112名T1DM患者中检测到DRB1位点等位基因17个(对照组19个),DQB1位点等位基因7个(对照组7个)?与对照组相比,T1DM组DRB1*0901?DRB1*0405和DRB1*0301频率明显增高,DQB1位点的DQB1*0201与DQB1*0303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T1DM患者明显升高的单倍型频率为:DRB1*0901-DQB1*0303?DRB1*0301-DQB1*0201?DRB1*0405-DQB1*0401和DRB1*0405-DQB1*0302?结论:中国江苏地区汉族T1DM患者HLA基因DR位点的DRB1*0901?DRB1*0405?DRB1*0301及DQ位点的DQB1*0201?DQB1*0303对T1DM易感?发现了4个新的具有易感作用的单倍型:DRB1*0901-DQB1*0303?DRB1*0301-DQB1*0201?DRB1*0405-DQB1*0401和DRB1*0405 -DQB1*0302?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A-Ⅱ基因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4种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K562、HEL、MEG)的HLA-Ⅱ基因型进行DNA分型.结果该4种白血病细胞系的HLA-Ⅱ基因型分别是,U937细胞DRB1*0301/*0301,DQB1*0201/*0201,DPB1*0402/*0402;K562细胞DRB1*0301/*0301,DQB1*0201/*0201,DPB1*0402/*0402;HEL细胞DRB1*1302/*1302,DQB1*0201/*0201,DPB1*1401/*1401;MEG细胞DRB1*1406/*0410,DQB1*0401/*0401,DPB1*0501/*0501.结论该4种细胞系虽然来源于不同个体,但均属于髓系肿瘤细胞,国际FAB分类均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然而,分子免疫遗传学类型有所差异.通过本研究提高了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A-Ⅱ基因型认识,对今后髓系白血病分子免疫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QB1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 CR-SSP )技术分析13例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HLA-DQB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HLA-DQB1*0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HLA-DQB1*02、05、06( P<0.05)。结论:在家族性脱髓鞘病患者的HLA-DQB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中,DQB1*03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推测HLA-DQB1*03可能是该类疾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发作性睡病和位于染色体6p21的HLA Ⅱ类区域的特殊等位基因有很强的关系.国外研究证实,发作性睡病患者其滗HLAⅡ类等位基因DQB1*0602,DQA1*0102和DRB1*1501等位基因频率升高.我们以前的研究证实,根据临床症状及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均携带HLADRB1*1501.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探讨HLA-DRB1*1501等位基因结构在正常人及发作性睡病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该易感基因在发作性睡病患者中是否存在突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东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DPB1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B1(HLA-DP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的分型技术(sequence-based typing ,SBT)对38例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36例非子人膜异位症妇女进行HLA-DP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两组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表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DRB1等位基因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位基因HLA-DQA1及DQB1在国人Graves‘病(gravs‘ disease,G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汉族GD患者103例及正常人100例。采用PCR-SSP方法,检验HLA-DQA1*051,DQB1*0201及DQB1*0303的出现频率。结果:HLA-DQA1*0501及DQB1 0201GD组均低于对照组(分别P-0.002,RR=0.38及P=0.001,RR=0.27),DQB1*0303G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189RR=0.64),研究提示DQA1*0501,DQB1*020为中国汉族人群GD的保护因素,以上3种基因在不同性别GD患者之间未见差异,结论:HLA-DQ与国人GD的发病有关。GD患者DQA1*0501及DQB1*0201出现频率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等位基因、单倍型、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HLA-DRB1基因序列和结构与SLE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对53例SLE患者及78例正常对照,40例SLE家系和43例正常对照家系,及1例SLE多发家系(三代18人),应用微量淋巴毒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序列特异性多态性(PCR-SSP)分析方法,分别行HLA-I类抗原及HLA-Ⅱ类基因检测,并对DRB1*15阳性患者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1)SLE患者HLA-A9、A11、B5、B17、DRB1*15、DRB1*03基因频率较对照升高,与SLE发病相关。而DRB1*04基因频率明显降低,为疾病保护基因。其中HLA基因的型别不同,可影响SLE的临床表现,狼疮肾炎主要与HLA-DRB1*03基因相关,而DRB1*15则与各型SLE相关。(2)对DRB1*15阳性患者测序分析,结合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分析发现,同时合并狼疮脑病、狼疮肾炎者,DRB1*15基因第123位碱基发生C→G取代突变,从而使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谷氨酸,而未发生基因突变者,则临床表型以轻型者较多。(3)从家系角度分析SLE患儿单倍型,以A9B40DRB1*15明显增高,SLE患者基因型以DRB1*09/DRB1*15及DRB1*03/DRB1*15多见。(4)在父母携带DRB1*15相同的情况下,父亲传递给后代者,较易患SLE。结论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与携带不同的HLA基因相关,而且重症患者可能与HLA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Zou HY  Jin SZ  Li Z  Gao SQ  Wang DM  Xu YP  He LM  Wei TL  Cheng LH  Deng Z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37-2241
目的 分析广东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Ⅱ经典5位点A、Cw、B、DRB1及DQB1的连锁单倍型及单倍型遗传中基因重组事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分别对2000年8月至2009年12月深圳市血液中心进行HLA配型的198个广东汉族家系共939名个体的外周血样本进行HLA-A、B、DRB1位点及HLA-Cw、DQB1位点的低分辨基因分型,再通过遗传家系分析确定HLA基因重组相关位点;对其中发生基因交换重组的52名家系成员的样本进一步采用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进行序列分析,以判断重组交换是否发生在某基因座位上.结果 198个广东汉族家系543名子一代个体中,发现有9名个体HLA单倍型基因座位发生了交换重组,频率为1.657%.3例为A/Cw座位间的交换,6例为B/DRB1座位间的交换.其中4例重组事件发生在广东汉族人群最常见的单倍型A*3303-Cw*0302-B*5801-DRB1*0301-DQB1*0201上.在9例重组事件中有5例来自母系染色体交换,4例来自父系染色体交换;3例表现为A/Cw座位间交换的个体均为女性,6例表现为B/DRB1座位间交换的个体中5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结论 HLA连锁单倍型遗传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主要见于A/Cw座位间及B/DRB1座位间,且基因重组的发生具有单倍型特异性及性别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在广东汉族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BT技术对58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454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在HLA-DRB1基因位点上,T1DM组和正常对照组共检出38种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1DM组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频率明显升高,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频率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LA-DR位点上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是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在广东汉族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SBT技术对58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454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在HLA-DRB1基因位点上,T1DM组和正常对照组共检出38种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1DM组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频率明显升高,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位点上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是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5.
昆明汉族人群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昆明汉族HLA-DRB1、DQB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其在昆明汉族人群中的遗传特征.方法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云南昆明地区72名汉族健康儿童进行了HLA-DRB1、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在昆明汉族,HLA-DRB1位点共检出了12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RB1*12(20.14%)、DRB1*0901(19.44%)、DRB1*04(18.06%)较常见,其他基因频率大于10%的等位基因还有HLA-DRB1*08(11.11%)、DRB1*15(10.42%);在DQB1位点共检出了7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QB1*0301(27.08%)、DQB1*06(21.53%)较常见,其他基因频率大于10%的等位基因还有HLA-DQB1*0303(15.97%)、DQB1*05(13.19%).昆明汉族分别与南方汉族、北方汉族HLA-DRB1、DQB1分布进行了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昆明汉族HLA基因分布特点既不同于南方汉族人群,也不同于北方汉族人群,具有独特性.可能与复杂的民族迁移历史和民族融合及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1型糖尿病与HLA-DPB1和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核酸序列测定的基因分型技术对52型1例糖尿病患者及38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DPB1和DQB1基因分析。结果:DPB1 2201(P<0.01)和DQB1 0201(P<0.01),0303(P<0.05)及0604(P<0.05)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PB10402(P<0.01)和DQB10301(P<0.01)等位基因在糖尿病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DPB12201和DQB10201,0303及0604等位基因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人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等位基因,而DPB10402和DQB10301等位基因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人1型糖尿病的保护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复腹痛患儿及其家族成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方法收集完整的7个反复腹痛患儿及其一级和二级家族成员49人的血液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进行HLA-DQA1、DRB1、DQB1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反复腹痛患儿家族HLA-DRB1、DQA1等位基因与其反复腹痛症状存在对应的"链性现象".结论 HLA-DRB1*09、HLADQA1*0302及HLA-DQA1*0601等位基因可能与反复腹痛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LA-DQAI基因与消化性溃疡的遗传关系,方法:用HEL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Ⅰ)消化HLA-DQA1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对来自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的120例消化性溃疡(50例胃溃疡、70例十二指肠溃疡)和50例正常人的HAL-DQA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LA-DQA10301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5),且HLA-DQA10102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HLA-DQA10301和HLA-DQA10102基因与消化性溃疡一定的关系,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异质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所生子女罹患SLE的危险性。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4例SLE病人、病人子女及18例对照者HLA-DRB1*1501、DRB1*0301、DQA1*0102、DQB1*0602的频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入组者ENA抗体谱。结果 SLE病人组DQA1*010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2.02,P<0.05),而两组间DRB1*1501、DRB1*0301、DQB1*0602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LE病人组DQB1*0602频率显著高于其子女组(RR=2.06,P<0.05),而两组间DRB1*1501、DRB1*0301、DQA1*0102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子女组DQA1*0102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2.14,P<0.05);而两组间DRB1*1501、DRB1*0301、DQB1*0602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病人组自身抗体SSA及dsDNA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0.015),两组间SSB及Ro-52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病人子女组所测自身抗体检出率为0。结论 HLA-DQA1*0102为SLE的易感等位基因,DQA1*0102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经过系统治疗达到缓解期的SLE病人生育的子女罹患SLE的危险性无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HLA-DR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关联性.方法以IDDM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各HLA-DR等位基因频数(基因型频数、单倍型频数)分布的OR值为统计量.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对血清学分型和基因分型研究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①血清学分型水平上,HLA-DR3和DR9等位基因,DR3/DR4和DR3/DR9杂合子是中国人群IDDM的危险基因(或基因型)(P<0.05),合并OR值分别为5.08,1.59,26.74和10.74.而HLA-DR2,DR5,DR7,DR12是中国人群IDDM的保护基因(P<0.05),合并OR值分别为0.65、0.57、0.52和0.40;②基因分型水平上,HLA-DRB1*0301,DRB1*04,DRB1*0404和DRB1*0405等位基因是中国人群IDDM的危险基因(P<0.05),合并OR值分别为5.53,2.12,2.40和2.33;单倍型DRB1*0301/DQA1*0301/DQB1*0201和DRB1*0405/DQB18*0302,基因型DRB1*0405/DRB1*0405和DRB1*0405/DRB1*04是中国人群IDDM的危险单倍型(或基因型)(P<0.05),合并OR值分别为6.57,14.85,8.08和1.90;而HLA-DRB1*0406,DRB1*0408,DRB1*06,DRB1*07,DRB1*08,DRB1*1301,DRB1*14和DRB1*16是中国人群IDDM的保护基因(P<0.05),合并OR值分别为0.39,0.11,0.17,0.56,0.33,0.14,0.28和0.39.结论中国人群IDDM与HLA-DR的某些基因型及单倍型有关联性,而且与其他非中国人群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