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制备并纯化前期工作建立的杂交瘤细胞株C5所分泌的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为研究该单抗对应肺癌相关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常规培养前期工作建立的C5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挑选检测阳性细胞继续克隆化培养,直至3次检测亚克隆均呈阳性.收集阳性培养上清,利用Protein A-sepharoseCL-4B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Western-Blot法对纯化后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得到了来源相同的亚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克隆阳性率达100%.成功纯化出了目的单克隆抗体,并证实纯化产物系目的单抗,纯化后的C5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重链分子量约为75 kDa.结论成功纯化出抗人肺鳞癌单克隆抗体,该单抗可能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肿瘤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凝血酶受体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埴中的作用 ,探讨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过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以3 H TdR掺入率作为评价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凝血酶受体mRNA的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凝血酶受体蛋白质的表达 ;用3 H 肌醇掺入率检测反义凝血酶受体序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磷酸肌醇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 ,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 ;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凝血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 ;明显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磷酸肌醇代谢。提示反义凝血酶受体基因序列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凝血酶受体反义序列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受体基因的表达 (特别是通过抑制DNA、mRNA和蛋白的表达 ) ,抑制细胞内信号传递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个体化药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r法在原代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NSCLC对5种(长春瑞滨、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希望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肺癌个体化化疗敏感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30例病例均取白手术新鲜组织,采取体外原代培养,MTT药敏试验,检测5种(长春瑞滨、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选取临床最佳化疗方案。结果30例NSCLC体外原代培养均成功。肺癌细胞对5种化疗药均敏感,其顺序依次为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依托泊苷:长春新碱。结论本课题之肺癌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可获得药敏实验所需的肺癌细胞。MTT法在原代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中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经济、快速、易自动化、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值得推广。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多西他赛和吉西他滨最敏感,可作为临床治疗NSCLC首选之一,该实验方法可作为NSCLC个体化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介素-2(IL-2)加干扰素-α(IFN-α)体外净化完全缓解后的急性白血病骨髓(BM)进行骨髓移植(ABMT)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IL-2加IFN-α体外净化ABMT患者的BM,培养3天后回榆给患者。结果 4例患者榆用净化处理的BM后均成功恢复造血功能,3例患者移植后至今分别持续缓解超过27,28,30个月;其中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前染色体为Ph( ),移植后2个月Ph染色体转阴;1例患者于移植后3个月复发,3个月惑死亡。结论 初步研究显示,IL-2加IFN-α用于临床移植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对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乳癌发生和临床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分析临床乳癌标本及腋窝清扫淋巴结组织GST-π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乳癌组织,HE阳性淋巴结,HE阴性淋巴结中GST-π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0%,77%,43%,GST-π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88%,71%,39%,结论:在肿瘤启动和促进阶段GST-π表达增高,是一典型癌前病变标志酶,HE阴性淋巴结中出现GST-π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好,且在耐药反应性上 淋巴结灵敏性强于乳癌组织,GST-π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主要发生在RNA和(或)转录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不同民族中的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等技术检测 6 8名阿昌族人和 92名汉族人的维生素 D受体基因Fok 多态性 ,比较两组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在 6 8名阿昌族人中 FF基因型占 18%、Ff基因型占 35 %、ff基因型占 4 7% ,而在 92名汉族人中 FF基因型占 2 2 %、Ff基因型占 5 2 %、ff基因型占 2 6 %。两组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χ2 =7.716 ,P=0 .0 2 1)。结论 阿昌族与汉族维生素 D受体基因 Fok 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昆明白族和彝族儿童HLA-DRB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昆明白族和彝族人群的遗传特点。方法采用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分别对70名白族儿童和70名彝族儿童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结果昆明白族儿童在HLA-DRB1位点上共检出13种等位基因,依次为DRB1*08(20.7%)、*04(16.4%)、*12(16.4%)、*15(8.57%)、*0901(8.57%)、*14 (6.43%)、*11(5.71%)、*16(5.00%)、*13(4.29%)、*07(2.86%)、*03(2.86%)、*01 (1.43%)、*10(0.71%);HLA-DQB1位点上共检出7种等位基因,依次为DQB1*0301(23.6%)、*06(21.4%)、*05(18.6%)、*04(18.6%)、*0303(7.14%)、*0302(6.43%)、*0201(4.29%)。彝族儿童在HLA-DRB1位点上共检出12种等位基因,依次为DRB1*12(33.57%)、*0901 (11.43%)、*04(11.43%)、*01(8.57%)、*11(7.86%)、*14(7.14%)、*15(7.14%)、*08 (5.00%)、*03(2.83%)、*13(2.14%)、*07(1.43%)、*16(1.43%);HIA-DQB1位点上共检出7种等位基因,依次为DQB1*0301(45%)、*05(22.14%)、*0303(12.14%)、*04(6.43%)、*06 (6.43%)、*0201(4.29%)、*0302(3.57%)。组间比较HLA-DRB1/DQB1等位基因总体分布及诸多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昆明白族和彝族人群HLA-DRB1/DQB1等位基因分布具有各自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昆明白族、汉族人群HLA—DRB1、HLA-DQB1位点的遗传特征。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昆明70名白族、72名汉族儿童的HLA-DRB1、HLA-DQB1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在HLA-DRB1位点上,昆明白族儿童共检出13个等位基因,汉族检出12个;在HLA-DQB1位点上两组均检出7个等位基因。组间比较HLA—DRB1/DQB1等位基因总体分布及诸多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昆明白族和汉族儿童在HLA—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特异、敏感的RT-PCR技术,检测来自20例乳腺癌病人的108个HE染色阴性的腋窝淋巴结MUC1 mRNA的表达,结果MUC11 mRNA在108个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阳性检出率为66%。提示:这些淋巴结中存在肿瘤隐蔽淋巴结转移,这种转移可能是一个或数个肿瘤细胞的转移,以此来提高微转移诊断率,可指导术后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结果表明:MUC11 mRNA的RT-PCR分析法可用于乳癌淋巴结微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确定云南个旧肺腺癌细胞系CLC-82肿瘤相关蛋白的有关特性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N—35作为免疫探针,经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了其相关抗原在肺癌细胞系CLC-82,宫颈癌细胞系Hela.肝癌细胞系HepG-2,乳腺癌细胞系PMC、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的存在及分布情况;用N-聚糖酸酶解方法确定肿瘤相关蛋白N35与糖蛋白分子的关系;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肺腺癌细胞系CLC-82亚细胞结构中的胞膜,胞核及线粒体成分,分别取样经免疫印迹法测定肿瘤相关蛋白N35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状况;用免疫荧光技术探测肿瘤相关蛋白N35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定位;用多种免疫亲和层析技术尝试获得大量纯化肿瘤相关蛋白N35的有效方法。结果肿瘤相关蛋白N35是一种糖蛋白分子,不存在于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蛋白组分中.而以不同分子量形式分布于CLC-82,Hela,HevG-2和PMC细胞蛋白中;在亚细胞结构中主要分布于胞核,线粒体次之,胞膜上分布最少,似不以胰蛋白或跨胰蛋白的形式存在;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至G2期时明确地定位于中心粒(centrotriol)结构上,强烈提示其功能可能与肿瘤细胞无限制增殖活动有关;麦芽凝集素亲和层析法是大量纯化肿瘤相关蛋白N35具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