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EMs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未用药),每组54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检测正常组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2周IL-6及TNF-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不同分期(I~Ⅱ期、Ⅲ~Ⅳ期)EMs患者及米非司酮治疗组、对照组IL-6及TN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术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术后3d、12周IL-6、TNF-a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米非司酮治疗组术后12周IL-6、TNF-a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后IL-6与TNF-a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Ms术后应给予药物治疗,IL-6及TNF-a水平可用于监测EMs治疗效果,也可作为判断EMs早期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菊胶囊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mg/次,1次/d,布地奈德鼻喷剂1~2喷/次,2次/d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香菊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gE、IL-4、IL-8水平及EOS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gE、IL-4、IL-8水平及鼻腔分泌物EOS计数明显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香菊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及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AR,能够显著改善血清中IgE、IL-4、IL-8水平,从而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状态,降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香菊胶囊服用方便,毒副作用低,可作为治疗AR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方法研究组为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与研究组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IL-2、IL-6的血浆浓度,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浆IL-2、IL-6、Ig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6周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L-6、 IgG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治疗后IL-2水平下降也许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免疫功能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郑定容  周伟  杨庆殉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2):1490-1491,1495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9(IL-9)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1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总疗程6个月,应用化学发光免疫进行血清IL-8、IL-4和IL-9水平测定.另选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IL-8、IL-4和IL-9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IL-8、IL-4和IL-9含量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IL-4和IL-9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过程,血清IL-8、IL-4和IL-9含量可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变化及疗效判定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5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0%,高于对照组50.0%(X2=3.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115~2.754,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IL-2、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2.315,t=2.431,P<0.05).结论 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肺癌免疫、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NMⅡ~Ⅳ期的肺癌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另对7例死亡患者于临终前检测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同时取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7例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组间比较血清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01;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10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16例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7例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8、IL-10测无明显下降,IL-6进一步升高;7例死亡患者临终前血清IL-8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 IL-6、IL-8和IL-10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6、IL-8和IL-10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分析接受诊治的76例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p检测结果,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Hp阳性,40例)和对照组(Hp阴性, 3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IL-2、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在Hp感染的PU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价值,不但可以抑制细胞免疫、活跃体液免疫,而且有助于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病情进展情况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汪涌  陈莹  许晓红 《安徽医学》2014,(7):875-877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孕期牙周指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周炎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牙周炎组进行牙周治疗,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检查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ELISA法测定血清IL-1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和对照组之间,PLI、PD、CAL、BI和血清I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炎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可降低孕期血清IL-1水平,改善牙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血清中IL-6、TNF-α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疾病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IL-6、TNF-α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前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间IL-6和TNF-α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治疗后10天,常规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尼莫地平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尼莫地平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尼莫地平可有效降低其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周炎病人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 - 10,IL - 10)含量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为牙周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40例健康人的40个健康牙位及轻度与重度牙周炎组各40个炎症牙位的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wk、8wk、10wkGCF中IL-6及IL - 10的含量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治疗前、后GCF中IL -6含量均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6含量明显降低,并且牙周炎病人GCF 中IL -6含量与PD、AL、PLI和SBI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度牙周炎组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低于轻度牙周炎病人(P<0.01),且牙周治疗后牙周炎组GCF中IL - 10含量明显升高,牙周炎病人GCF中IL - 10含量与PD、AL、PLI和SBI呈负相关关系(P<0.05).(3)IL-6与IL - 10在相应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IL -6含量在牙周炎基础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降低的,而IL - 10含量在治疗后10wk内是逐渐升高的,两因子在相应的时间点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4和IL-1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Th1/Th2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2和IL-4水平,并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同时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复发率。结果: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增高,二者呈负相关(r=-0.287,P<0.05),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2水平增高,而IL-4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2水平和IL-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χ2=4.356,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患者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水平;其降低尖锐湿疣临床复发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和改善尖锐湿疣的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失衡,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胡杉林  秦飞  郑江海  代梅 《海南医学》2016,(21):3455-345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4(-34C/T和-590C/T)、6(-174G/C和-572C/G)、13(-1112C/T和+1923C/T)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为CP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120名作为对照组,选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特点。结果两组受检者IL-4-34位点、IL-4-590位点、IL-6-572位点、IL-13+192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572位点、IL-13-111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34位点/-590位点、IL-6-572位点、IL-13+192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无关;IL-6-572位点、IL-13-111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为34例MG患者,采用GC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外周血IL-6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8/34)。治疗前MG患者血清IL-6、IgG1、IgG3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gM、IgA、IgG2、IgG4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月治疗,血清IL-6、IgG1浓度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与IgG1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正相关性,与IgG3无相关性。结论:GC可通过抑制MG患者体内IL-6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部分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白癜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我国总患病率约为0.553%,约有一半的患者发生在青少年时期~([1]),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308nm准分子光是目前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2])。驱白巴布期片是治疗白癜风的传统中成药,对治疗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联合紫外光治疗可提高有效率~([3])。研究表明白癜风的发病与免疫相关~([4-5])。本研究观察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采用308nm准分子光联合驱白巴布期片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变化。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含量,探讨其水平变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观察组轻症和重症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IL-6、IL-8及MP-DNA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患牙GCF中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免疫因子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人,记录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数,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GCF中IFN-、IL-10、IL-17的含量,并讨论与临床指数的相关性。结果:IFN-、IL-10、IL-17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后12周接近正常对照组值,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PD分别比较,均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与PII分别比较,均无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IFN-与IL-10、IL-10与IL-17分别比较,均有线性显著负相关(均P<0.05),IFN-与IL-17含量分别比较,均无有线性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CD4+效应T细胞中Thl、Th2和Thl7细胞在慢性牙周炎中均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维A与NB-UVB联合治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清IL-6及IL-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阿维A胶囊联合NB-UVB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予阿维A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及IL-6及IL-8的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7.386,P〈0.05)。观察组治疗28d后的PAS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阿维A与窄谱UVB二者联用治疗银屑病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IL-8水平,可能与通过发挥抗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IL-8的产生而调节银屑病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已被收治的1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研究组在牙周袋内放人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对照组按常规剂量口服替硝唑,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IL-6水平结果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PLI、 BOP、 PD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之间PLI、 BOP、 P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PLI、 BOP、 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IL-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之间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可以降低IL-6水平从而缓解慢性牙周炎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