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天麻素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伴免疫功能紊乱患者外周血Th17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伴免疫功能紊乱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常规治疗加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500例(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及预后情况[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20%(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h17、IL-17、IFN-γ、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P、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免疫功能紊乱者疗效较好,可有效调节其Th17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减少神经损伤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对1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疗前和疗后8周进行了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并对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0.38%;抑郁症状与阳性症状(SAPS总分)、住院次数和自杀未遂发生率有显著相关,而与阴性症状(SANS总分)和疗效无明显相关。作者认为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组成部分,一般不需合并抗抑郁剂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抑郁障碍。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诊断。结果260例患者中有重度抑郁症19例,恶劣心境16例,神经内科医师正确诊断出11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神经内科医师应提高对抑郁障碍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白细胞介素6是机体在免疫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氮平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是否为药物直接作用的结果及其是否与精神病症状的变化直接相关等问题尚需探讨。目的:观察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与氯氮平用量和症状改善的关系。设计: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观察。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对象:于2005-05/12选取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20例为精神分裂症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60分;未经治疗或门诊治疗至少2周未用药。排除有躯体疾病、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及其他精神疾患,有过敏及激素治疗史,接受过免疫制剂治疗,近期内进行预防接种,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对照组:同期选取年龄、性别与精神分裂症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的健康女性志愿者20例,排除标准同精神分裂症组。入组时均经受试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方法: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均单一使用氯氮平,以25~50mg/d开始逐渐加量,3周内加到最大剂量,以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为用药原则。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含量,以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作对照。③精神症状变化与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相关分析: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与对应时段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总分进行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②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的相关分析。③精神症状变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氯氮平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7.72±18.84),(65.05±20.95)ng/L,t=11.53,P<0.01],治疗后第1,2,4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11±5.42),(8.48±1.14),(13.90±2.55),(65.05±20.95)ng/L,t=7.63,12.01,10.84,P<0.01]。②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的相关分析:治疗后第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氯氮平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5,0.12,-0.29,P>0.05)。③精神症状变化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6,P<0.01),治疗后1,2,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相关性(r=0.136~0.237,P>0.05)。结论: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健康女性,氯氮平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精神分裂症状改善与白细胞介素6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氯氮平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IL 2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 3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组 (单用氯氮平治疗 ) ,2 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入组前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 2的浓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血浆及脑脊液IL 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研究组治疗 6w末 ,且精神症状缓解后 ,血浆及脑脊液IL 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提示 ,血浆及脑脊液IL 2水平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 (尤其是氯氮平 )影响免疫学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抗精神病药物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30),入组后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犤氯氮平最大剂量150~400mg/d,平均剂量(290±70)mg/d犦;对照组为患者家属及非精神疾患的轻微脑损伤并脑脊液检查正常患者(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6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前血浆及脑脊液IL-6水平分别为(46.73±23.27)和(10.41±8.40)ng/L,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P<0.05);实验组治疗6周症状缓解后,血浆IL-6水平犤(49.34±25.24)ng/L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氯氮平治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丈夫在妻子患精神分裂症后的心理状况。方法:对50例住院的首发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丈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的定式调查表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多数首发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丈夫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经心理干预后其SAS和SDS评分随之下降。结论:针对患者丈夫的心理问题,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工作可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的家系调查、孪生子调查及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某些精神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分裂症、躁郁性精神病等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说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生化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尤其是单胺递质、递质转运体、受体的研究,在阐明精神疾病中起到相当明显的作用.5-羟色胺(5-HT)是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色氨酸羟化酶(TPH)、单胺氧化酶A(MAOA)5-HT合成及代谢的关键酶,相应的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MAOA、TPH基因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前后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抗精神病药物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30),入组后单独应用氯氮平治疗[氯氮平最大剂量150~400mg/d,平均剂量(290&;#177;70)mg/d];对照组为患者家属及非精神疾患的轻微脑损伤并脑脊液检查正常患者(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及脑脊液中IL-6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前血浆及脑脊液IL-6水平分别为(46.73&;#177;23.27)和(10.41&;#177;8.40)ng/L,比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P&;lt;0.05);实验组治疗6周症状缓解后,血浆IL-6水平[(49.34&;#177;25.24)ng/L]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氯氮平治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氧化应激变化及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影响。方法纳入47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3名正常对照,测定其外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body,T-AOC)活性。患者中18例完成单一利培酮6周治疗(利培酮组),25例完成单一奥氮平6周治疗(奥氮平组),治疗后再次测定外周血T-SOD、GSH-Px、CAT及T-AO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治疗前T-SOD、GSH-Px降低(P0.05),CAT升高(P0.05),T-A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T-SOD活性在治疗后升高(P0.05),奥氮平组T-AOC在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各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抗氧化酶活性改变,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和奥氮平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