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方案仍十分有限,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鼻腔注射途径向MPTP损伤小鼠和正常大鼠注射多巴胺,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受到的影响,探索此途径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模型,将健康昆明鼠分4组(ni=8):正常小鼠组(control)、模型给药组(经鼻予以多巴胺6 mg/kg+ MPTP 20 mg/kg)、模型组(NS+ MPTP 20 mg/kg)、正常给药组(经鼻予以多巴胺6 mg/kg+ NS),记录各组行为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数据;SD大鼠通过鼻腔注射多巴胺剂量分为1.5 mg/kg、3 mg/kg、6 mg/kg、空白组为4组(各组n=6),慢性长程(14 d)给药,记录不同剂量多巴胺长时程通过鼻腔注射对大鼠给药后的免疫组化数据.以上实验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或x2检验对各组均数进行比较.结果 鼻腔注射多巴胺预处理可以使帕金森小鼠的爬杆时间明显缩短,并提高悬挂的得分(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鼻腔注射多巴胺预处理可使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显著减少(P<0.01);大鼠试验:在数量和形态分析上,多巴胺能神经元无明显组间差异(P>0.01).结论 鼻腔注射多巴胺预处理有效,可使MPTP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减少,保护和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但其可能并非通过酪氨酸羟化酶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胃癌小鼠血清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6-8周龄SPF级615近交系小鼠,接种小鼠胃癌细胞(MFC),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褪黑素腹腔注射25 mg/(kg·d)组、褪黑素腹腔注射50 mg/(kg·d)组、褪黑素腹腔注射100 mg/(kg·d)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连续注射1周后取材.应用ELISA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外周血中caspase-3含量的变化.结果 胃癌小鼠外周血中caspase-3的含量随褪黑素剂量增大而增加,褪黑素中剂量、大剂量组外周血中caspase-3的含量升高,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各实验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和质量,随褪黑素剂量增大而减小.结论 褪黑素在抑制肿瘤的过程中,具有升高血清caspase-3的作用.褪黑素提高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褪黑素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给C57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后,发现组3(MPTP35 mg/kg,每天一次,共7天)鼠肝匀浆、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膜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70.5%,67%和51.4%(P<0.01),而组1(MPTP 35mg/kg,每4小时一次,共3次)和组2(MPTP35mg/kg,每天一次,共4天)鼠肝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近。结果表明MPTP有明显地促进鼠肝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并与其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长期小剂量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对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小鼠背部皮下注射MPTP 25 mg/kg体重,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5周,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rosine hydroxylase,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注射MPTP组小鼠出现短暂一过性的震颤、后腿拉直、躬背、竖毛、运动减少等;黑质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目减少,α-突触核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加;生理盐水组未观察到细胞凋亡,MPTP组存在凋亡现象.结论:慢性长期注射MPTP可诱导小鼠行为学改变,黑质部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以及α-突触核蛋白持续表达增多和聚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制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及锌原卟啉(ZnPPIX)+MPTP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MPTP(30mg/kg)5d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MPTP组于MPTP注射前4d行侧脑室注射9g/L氯化钠溶液2μL,连续8d;ZnPPIX+MPTP组于MPTP注射前4d行侧脑室微注射ZnPPIX(50μg/kg)2μL,共8d;对照组以等量的9g/L氯化钠溶液取代ZnPPIX和MPTP。应用Western blots法检测黑质内HO-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水平。结果 ZnPPIX+MPTP组小鼠黑质内HO-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MPTP组,差异有显著性(F=6.844,q=5.943、4.444,P<0.05);MPTP组、ZnPPIX+MPTP组黑质区TH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F=5.095,q=4.303、4.030,P<0.05),ZnPPIX+MPTP组小鼠TH表达量与MPT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0.234,P>0.05)。结论抑制HO-1表达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参首乌(RSSW)提取物对慢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以及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和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丙磺舒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联合腹腔注射C57BL/6小鼠5周(每周2次)制作小鼠慢性PD模型,连续30 d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RSSw(90、180 mg/kg)和美多芭(100 mg/kg)治疗.最后通过转棒法检测小鼠运动能力,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以及5-HT的含量.结果 RSSW给药30 d能提升丙磺舒和MPTP联合造模致小鼠帕金森病的运动能力,提高纹状体内DA和5-HT的含量.结论 RSSW能减轻丙磺舒和MPTP小鼠慢性帕金森病模型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恢复模型动物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敏  黄雪芳  叶俊  于兰  刘承伟 《重庆医学》2013,42(7):721-723
目的探索绿茶多酚(GTPs)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n=15)。MPTP组以MPTP腹腔注射7d(30mg.kg-1.d-1);预防组同以上述剂量注射MPTP前3个月开始GTPs干预至MPTP处理后3个月;治疗组以相同MPTP处理后开始GTPs干预3个月;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d,饮水中未加入GTPs,余处理方法及时长同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计数,比色法观察中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GTPs对PD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高于治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预先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发生病理改变的阈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小鼠经皮下注射MPTP及腹腔注射丙磺舒建立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开始1周后,ZMR低剂量组给予ZMR 10 mg·kg-1·d-1, ZMR高剂量组给予ZMR 26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 d.各组小鼠分别进行Rotarod行为学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LISA法测定纹状体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ZMR低剂量和高剂组的Rotarod行为学得分分别提高20.6%和23.8% (P<0.05);黑质TH阳性细胞分别增加104.1%和228.8%(P<0.05);纹状体G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99.0%和125.5% (P<0.01),纹状体B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76.8%和80.2%(P<0.01).结论 ZMR提高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纹状体GDNF和BDNF蛋白水平,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改善小鼠运动能力.提示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知母活性成分ZMR对慢性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模型组、ZMR低剂量组和ZMR高剂量组小鼠经皮下注射MPTP及腹腔注射丙磺舒建立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建模开始1周后,ZMR低剂量组给予ZMR 10 mg·kg-1·d-1, ZMR高剂量组给予ZMR 26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0 d.各组小鼠分别进行Rotarod行为学测试,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LISA法测定纹状体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ZMR低剂量和高剂组的Rotarod行为学得分分别提高20.6%和23.8% (P<0.05);黑质TH阳性细胞分别增加104.1%和228.8%(P<0.05);纹状体G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99.0%和125.5% (P<0.01),纹状体BDNF蛋白水平分别提高76.8%和80.2%(P<0.01).结论 ZMR提高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纹状体GDNF和BDNF蛋白水平,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改善小鼠运动能力.提示ZMR对慢性MPTP损伤小鼠模型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PD小鼠TLR3/TRIF信号通路及中脑黑质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MPTP组和MPTP+ Res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MPTP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新鲜配制的MPTP 30 mg/(kg·d),连续7d,结束注射7d后取材;MPTP+ Res组:Res用乙醇溶解为50 mg/mL,用PBS以1∶4的体积比进行稀释,连续注射MPTP 7 d后,腹腔注射Res 28 d,结束注射7d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分别观察小鼠中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及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脑黑质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MPTP组相比,MPTP+ Res组小鼠中脑黑质TH标记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及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CD11b标记的小胶质细胞胞体相对变小,呈圆形及椭圆形,突起减少,变细、变长;而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变小,胞体呈圆形,突起变短.qPCR实验结果表明:与MPTP组相比,MPTP+Res组小鼠中脑黑质部位TLR3、IFN-β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RIF的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促炎因子iNOS、TNF-α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炎因子Arg-1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 Res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激活TLR3/TRIF信号通路,降低中脑黑质的促炎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中的炎症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行为学及脑纹状体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D)样小鼠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 C57BL小鼠分别给予MPTP不同单日剂量(20~40mg/ kg),不同给药次数(1~7)天处理,测定各组小鼠爬杆时间检测动物运动协调性,测定自发活动记数评价动物神经兴奋性,测定通道式水迷宫游出时间评价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纹状体内DA、NE、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 MPTP30mg/kg腹腔注射1天、3天、7天及40mg/ kg腹腔注射1天、3天后小鼠都出现不同程度爬杆时间延长,自发活动次数减少,但小鼠水迷宫游出时间在给药前后未见明显改变。MPT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都有明显降低,而NE、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MPTP处理可造成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但不伴有明显智力障碍。在此种动物模型中,应根据科研目的选择MPTP的应用剂量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H)对化疗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①CEH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白细胞(WBS)减少的影响: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TX模型对照组、CEH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剂量为75 mg/(kg·d)的CTX小鼠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造成动物外周血WBC减少,于第2 d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CEH:5 mg/(kg·d)、10 mg/(kg·d)、20 mg/(kg·d),1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CTX前和用CTX后第3 d、第5 d自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外周血WBC.②CEH对CTX所致荷瘤小鼠WBC减少的影响: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先接种H22实体瘤后24 h,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CTX小剂量组(10 mg/(kg·d))、CTX大剂量组(20 mg/(kg·d))、CTX小剂量与CEH小剂量(10 mg/(kg·d))合用组、CTX大剂量与CEH大剂量合用组,每组10只,进行腹腔注射,1次/d,连续8 d,于第9 d自各组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外周血WBC.结果:①CEH对CTX所致小鼠WBC减少的影响试验中,在用CTX后第3 d、第5 d外周血WBC计数CEH小、中、大剂量组与单用C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EH对CTX所致荷瘤小鼠WBC减少的影响试验中,CTX与CEH合用组与单用C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H具有明显的治疗由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stilbene glucoside,TSG)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C57BL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SG 小剂量组(TSG 60 mg/ kg)和 TSG 大剂量组(TSG 120 mg/ kg)。 MPTP 30 mg/ kg 腹腔注射5 d 建立拟 PD 小鼠模型。采用爬杆实验、转棒实验和自主活动实验测试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黑质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 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延长,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自主活动数减少,脑黑质处 TH 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TSG 用药组小鼠运动协调性显著增强,脑黑质处 TH 阳性细胞数量增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升高。结论 TSG 可改善 MPTP 模型小鼠的行为学,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TSG 可能具有潜在的防治 PD 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基葡萄糖(G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功能及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完全抗原和减毒百日咳杆菌原液免疫大鼠后随机分为3组:①EAE组(n=40):腹腔注射4.5(ml/kg·d)磷酸盐缓冲溶液。②GS治疗1组(n=40):腹腔注射90mg/(kg·d)GS溶液。③GS治疗2组(n=40):腹腔注射180mg/(kg·d)GS溶液。各组分别于免疫后6、8、10、12、14、16、18d检测大鼠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白蛋白(ALB)含量,其CSF与血清ALB比值(QA)作为评价BBB功能及动态变化的指标。结果EAE组QA值在免疫后6d开始升高,免疫后10d达最大值,早于临床症状出现。GS治疗组QA值在免疫后6d仅有少量升高,在免疫后14d达高峰,与EAE组相比QA值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治疗2组QA值与GS治疗1组相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GS可降低EAE大鼠QA值水平,对EAE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MPTP诱发C57—BL小鼠黑质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引起的中脑黑质细胞死亡本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MPTP腹腔注射C_57-BL小鼠,分别用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x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流式细胞术法(FACS)定性和定量检测黑质细胞凋亡。结果制备C_57-BL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的MPTP常规剂量(30mg/kg)连续注射7d明显地导致黑质细胞凋亡,连续注射3d轻度引起黑质细胞凋亡。低剂量MPTP(10mg/kg)连续注射7d未能引起黑质细胞凋亡,此剂量不能制备PD小鼠模型。结论由MPTP制备的PD小鼠模型,导致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毁损的本质可能是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对C57BL/6J小鼠纹状体DA(多巴胺)、5-HT(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节律性的影响。方法取120只SPF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2组:MPTP组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HCl 36mg/(kg.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00μL。5 d后24 h内分6个时间点:ZT0、ZT4、ZT8、ZT12、ZT16、ZT20,取纹状体,用HPLC-ECD法检测各时间点2组纹状体中DA、5-HT的水平。结果MPTP组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DA高峰出现在ZT0(即8:30 am),低谷在ZT16(即1:30 am),MPTP组DA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相未发生改变。2组5-HT均无明显节律性释放。结论小鼠纹状体的DA水平呈节律性变化,5-HT无节律性变化,MPTP作用后对DA的节律性变化无影响。表明此模型纹状体DA的减少与DA释放节律性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氢麦角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MPTP30mg/kg,2次/d,连续5d致帕金森模型,用YSD-4G药理生理实验多用仪测定小鼠自发活动记数,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酶法测脑SOD活性。结果:二氢麦角毒能明显增加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自发活动、脑SOD活性和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论:二氢麦角毒能改善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自发活动减少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SOD活性及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母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 10只SD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另80只SD大鼠作为实验鼠,连续2周腹腔注射ISO诱导心肌重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7.5 mg/(kg·d))、中(15 mg/(kg·d))、高(30 mg/(kg·d))剂量组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组(0.3 mg/(kg·d)),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2周后,HE染色观察左心室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左心室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ELISA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 qPCR 法检测左心室肌组织p38MAPK、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左心室肌组织ET-1、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和MEF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益母草碱能明显改善大鼠心肌重构病理改变,减少TGF-β1的表达(P<0.05);减少血清ET-1含量,升高NO含量(P<0.05);下调p38MAPK、MEF2和β-MHC mRNA的表达水平及ET-1、p-p38MAPK和MEF2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α-MHC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益母草碱有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ME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肝胶囊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肝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先以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d)、清肝胶囊0.5 g/(kg·d)、1.0 g/(kg·d)、1.5 g/(kg·d)经口灌胃给药,1次/d,连用7 d,于最后1次给药后30 min,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均采用D-氨基半乳糖700 mg/kg腹腔注射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处理动物,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及观察肝脏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结果:中高清肝胶囊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中ALT、AST明显降低(P<0.05),CYP450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结论:中高剂量的清肝胶囊对由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YP450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李国才  招伟贤 《广东医学》2007,28(10):1592-1594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被氯胺酮(KTM)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同时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SX),以观测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 将2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G1:对照组,第1天:生理盐水(NS)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无药物处理;G2:第1天:KTM(50 mg/ml)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生理盐水4 ml/(kg·d)腹腔注射;G3:第1天:KTM 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SX 2ml/(kg·d)腹腔注射;G4:第1天:KTM 4 ml/kg腹腔注射,第2~6天:SX 6 ml/(kg·d)腹腔注射.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氯胺酮麻醉可使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并伴随IL-6和TNF-α的升高,SX能对此种下降有一定改善作用,以较大剂量效果显著(P<0.05).结论 老年大鼠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后,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与免疫炎性损伤有关;复方麝香对此种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