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血糖素样肽-2对放射损伤小鼠肠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肠上皮增殖能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昆明种小鼠经8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随机分为放射损伤对照组和胰高血糖样肽-2处理组,检测小肠上皮增殖能力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结果 胰高血糖素样肽-2处理后肠上皮BrdU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离明显增加,同时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显著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可促进放射损伤肠上皮增殖,并可能与其激活肠上皮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有关。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各种应激损伤对机体胃肠道正常黏膜组织结构造成破坏,从而降低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多肽类生长因子参与肠上皮生长调控,并对肠黏膜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缺乏特异性,常会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有明显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且具有特异性。GLP-2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实现其生物学作用,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GLP-2通过直接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或通过分布于肠内其他部位的GLP-2R间接促进正常小肠的生长和病理肠黏膜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与小鼠小肠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野生小鼠及FGFR3增强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3、6 h和1、3天各时间点肠粘膜结构、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肠缺血再灌注l、3、6 h,肠粘膜损害明显,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增多;肠粘膜再生1、3天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肠粘膜结构恢复至正常。FGFR3增强小鼠在各时间点增殖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小鼠,凋亡程度及肠粘膜损害程度均轻于野生小鼠。结论FGFR3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增殖,可能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肠再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指明确或可疑的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肠道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地位非常重要。胰高血糖素样肽-2是一种特异性胃肠道生长因子,通过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细菌移位来提高肠道的屏障功能,刺激肠黏膜隐窝细胞的增殖及抑制肠上皮凋亡来促进损伤肠上皮的恢复。GLP-2的上述特性,提示其对脓毒症肠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夹闭(SMAO)模型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时血浆和肠组织内皮素-1(ET-1)的影响。结果:大鼠小肠缺血1h后组血浆和肠组织ET-1均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肠粘膜损伤严重;用SOD预处理小肠缺血1h后再灌1h血浆和肠组织ET-1均值明显关低,的粘膜损伤亦明显减轻。表明SOD能减低肠缺血灌中血浆和肠组织ET-1含量,这可能是它保护肠缺血再灌损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胜华  杨华章 《循证医学》2010,10(6):374-376
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肠促胰岛素,其主要生理作用包括进食后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抑制胃排空,促进饱食感的产生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同样具有上述作用。但与其他降血糖药物相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在β细胞保护及降低体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作为新型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可改变糖尿病的自然进程。  相似文献   

7.
力肽及精氨酸在大鼠移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孟彬  王为忠  李开宗  张溪  宋维亮  罗兰 《医学争鸣》2002,23(17):1566-1569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和力肽在大鼠小肠移植(small bowel transplantation,SBT)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和协同效应。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6)行虚拟手术,给予普通饲料喂养;sTPN组(n=16)行同系小肠移植(syngeneic SBT),接受力肽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dTPN组(n=16)行同系小肠移植,接受力肽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aTPN组(n=16)行小肠移植,给予加用L-Arg和力肽的肠外营养。各组于术后20min和术后8d(POD8)取材。结果:小肠移植术后20min,移植肠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移植肠粘膜一氧化氮(nitric oxid,NO)水平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升高,术后8d,aTPN组移植肠粘膜NO水平高于对照组及dTP组(P<0.05,P<0.01),dTPN组及aTPN组移植肠粘膜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含量均高于sTPN组(P<0.01,P<0.01);aTPN组较显著;dTPN组及aTPN组移植肠的绒毛高度、粘膜厚度均明显大于sTPN组。结论;大鼠在接受同系异体小肠移植术后,力肽强化的肠外营养液可促进移植小肠粘膜结构的修复,L-Arg可增强力肽对移植肠粘膜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彭科  许超  于敏  孙力华  肖卫东  杨桦 《重庆医学》2015,(6):724-726,729
目的:探讨 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预处理对小鼠肠急性缺血再灌注(I/R)所致的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6~8周龄雄性 C57BL/6小鼠24只,分为 Sham 组、I/R 组、I/R+GSNO 组,每组8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再灌注6 h作为小鼠肠 I/R 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claudin-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HE 染色显示,与 Sham 组比较,I/R 组肠黏膜明显肿胀,绒毛部分脱落、变粗,绒毛倒伏、断裂,而 I/R+GSNO 组肠黏膜无明显肿胀,绒毛完整,形态接近正常;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显示 I/R刺激可造成肠上皮表面 claudin-1连续性明显破坏,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I/R+GSNO 组肠上皮 claudin-1连续性明显恢复,阳性染色显著增加;肠上皮 claudin-1蛋白定量分析显示:与 Sham 组比较,I/R 组及 I/R+GSNO 小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表达分别下降32.5%,13.8%(P <0.05);与 I/R 组比较,I/R+GSNO 组小鼠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表达上调27.8%(P <0.05)。结论小肠急性 I/R 刺激可造成明显的肠黏膜损伤及肠上皮间紧密连接的显著破坏;GSNO 预处理可通过上调 claudin-1表达,有效缓解 I/R 对肠黏膜结构与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胰高血糖样肽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β细胞增殖、延缓胃排空等多种途径发挥降糖作用。在临床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已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不仅分布于胰腺中,在人和动物的脑中也有广泛分布,胰高血糖样肽1及其类似物具有脑保护作用,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胰高血糖素样肽2 (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促进肠切除大鼠术后残余小肠黏膜的增殖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 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小肠切除术模型,实验组术后每日注射GLP-2、对照组和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分批处死大鼠,随机选取残余肠黏膜行HE染色,并计算其肠绒毛高度、厚度及陷窝深度。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对照组较空白组在肠绒毛高度、厚度、陷窝深度的数值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第14天较第7天时数值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GLP-2能有效改善肠切除大鼠术后小肠的黏膜增殖功能,且随着应用时间延长效能增加,并在2周后达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在不同肠粘膜病理状态下的表达,探讨TGF在肠粘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巴西日圆线虫(Nippostrongylus brasiliensis,Nb)感染大鼠建立肠粘膜损伤修复模型,手术取出不同感染阶段大鼠小肠场段,标本冰冻保存,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GF的表达。结果在大鼠肠粘膜感染Nb后发生的损伤至修复过程中,TGFα,TGFβ1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即TGFα先是表达于肠绒毛隐窝区域的上部,接着逐渐向肠绒毛的顶端区域转移,TGFβ1先是主表达于肠绒 毛的顶部部位及隐窝区域的上部,随之顶端部位的表达逐渐减少,最后主要定位表达于隐窝区域的上部,固有膜内TGFα,TGFβ1也有表达,但粘膜损伤前后及修复过程,其表达强度及部位无明显变化,结论TGFα,TGFβ1在粘膜损伤后可能过在粘膜上皮细胞表达部位的变化,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和增殖,与粘膜损伤后修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取5.0Gyγ射线照射后3d和7d的小鼠骨髓体外液体培养14d和21d,显示骨髓基质细胞仍能贴壁生长,但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照后7d的CFU-F数量虽比照后3d的CFU-F数量有所增加,但恢复缓慢;延长培养时间,显示照射鼠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G2+M期细胞和DN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照后时间的延长,S、G2+M期含量有所恢复,但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且对辐射损伤持续较久。  相似文献   

13.
王彦  郭梦征  徐畅  杜利清  龚伟  刘强 《重庆医学》2018,(17):2253-2256
目的 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MSCs)对放射性肠损伤小鼠存活率的影响及其对肠道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成年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腹部照射+PBS组(IR+PBS)和腹部照射+hMSCs移植治疗组(IR+hMSCs).13 Gyγ射线腹部照射造成肠损伤模型,检测30 d存活率,另外分别于照射后的第3.5天和第5.0天,HE染色观察各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结构改变和肠隐窝的数量变化.结果 相较于IR+PBS组的小鼠,IR+hMSCs组的小鼠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3 Gyγ射线腹部照射后第3.5天,IR+PBS组的十二指肠、空、回肠绒毛均发生断裂、长度变短且数目稀少,而IR+hMSCs组肠损伤减轻.至照射后第5.0天,IR+PBS组小肠结构完整性有所改善,但达不到IR+ hMSCs组的水平(P<0.01).照射后的第3.5天和第5.0天,IR+ hMSCs组小鼠肠隐窝的数目明显多于IR+PBS组,但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结论 MSCs可以提高放射性肠损伤小鼠存活率并且对损伤肠道具有促修复作用,其有望用于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辐射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小鼠小肠黏膜急性辐射损伤后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照射组,建立急性辐射损伤模型。照后观察记录小鼠的生存情况,绘制生存曲线;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及计数杯状细胞数量;透射电镜观察杯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小鼠小肠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建立急性辐射损伤模型成功;照后小鼠在3d内小肠绒毛被严重破坏并且肠绒毛上杯状细胞显著增多(P〈0.01);照后杯状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坏死特征;小肠黏膜中TNF-α的含量在照后2 d、3 d后较正常小鼠有显著的下降(P〈0.01)。结论小鼠急性辐射损伤后,随着病程的进展,肠道功能受损严重,小肠黏膜中的杯状细胞逐渐增多,同时杯状细胞因照射出现坏死。肠道TNF-α的减少可能加重肠道的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肠方对化疗药物致肠黏膜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品系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低剂量固肠方组、中剂量固肠方组、高剂量固肠方组。采用化疗药物氟尿嘧啶致肠黏膜屏障损害法造模,并予药物干预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回肠黏膜厚度,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回肠、结肠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中剂量固肠方组能明显改善小鼠体质量减轻状况(P<0.05);中剂量、高剂量固肠方组回肠、结肠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高剂量组肠绒毛高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肠绒毛高度变化、肠黏膜病理改善情况与中药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各药物组对TNF-α、IL-6表达水平均有降低趋势,其中中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高剂量固肠方对化疗药物氟尿嘧啶致肠黏膜屏障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6的表达,减少化疗药物致肠道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肠黏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韩成龙  李苏阳  韩雅萌 《西部医学》2022,34(8):1128-1132
目的 研究丹皮酚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小鼠肠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SD成年雄性〖JP2〗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12只)、5-FU注射组(5-FU组,12只)、丹皮酚25 mg/kg组(5-FU +Pae 25 mg/kg组,13只)、丹皮酚100 mg/kg组(5-FU+Pae 100 mg/kg组,13只)。通过腹腔注射5-FU建立小鼠肠黏膜损伤模型,探讨丹皮酚对小鼠5-FU注射后体重的影响。HE染色观察丹皮酚对小鼠小肠绒毛损伤的形态学影响;免疫组化实验研究小鼠小肠腺细胞凋亡情况;成瘤实验观察丹皮酚对5-FU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 注射5-FU 9天后,小鼠体重显著降低,而丹皮酚处理后可显著恢复小鼠体重。丹皮酚可明显降低小肠水肿程度或出血,并使小肠绒毛升高,增加小肠腺细胞数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丹皮酚可显著降低小肠腺细胞凋亡程度。结论 丹皮酚可通过抑制小肠腺细胞凋亡降低5-FU对小鼠黏膜损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可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SO+NS组、BDL+NS组和BDL+Res组,每组10只.BDL+NS组和BDL+Res组均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SO+NS组不结扎胆总管.BDL+Res组给予白藜芦醇(100 mg/kg)灌胃,SO+NS组和BDL+NS组以生理盐水(10.0 mL/kg)灌胃,1次/d.4周后取材,应用比色法检测回肠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HE染色法观察回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大鼠回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结果:BDL+NS组的肠黏膜明显变薄,绒毛萎缩变矮,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与SO+NS组和BDL+Re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Res组的回肠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其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介于SO+NS组和BDL+NS组之间,与SO+NS组和BDL+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DL+NS组肠黏膜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SO+NS组,而SOD活性低于SO+NS组,与SO+N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Res治疗4周后大鼠肠道黏膜组织的MDA含量明显低于BDL+NS组(P<0.01),而SOD活性高于BDL+NS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肠黏膜的损伤程度,使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得到修复,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小鼠肠道外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类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机体肠道外脏器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有价值依据。方法选州对人类RV敏感的健康新生昆明小鼠,经腹腔注射接种RV,3d后处死小鼠,透视电镜下观察小肠、心、肺、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并与健康小鼠比较.结果电镜下RV腹腔注射组肠绒毛变短,核膜结构破坏,细胞内出现大量吸收小泡、自嗜泡,粗而内质网扩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凝集病变尤为明显,细胞核固缩、崩解,嵴膜模糊不清,粗而内质网扩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细胞之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侵润显著: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肾近曲小管线粒体轻度肿胀:心、肺末见明瞳改变结论不仅肠绒毛上皮是人类RV的易感组织,RV一旦向全身扩散,也可造成多脏器结构改变,其中肝脏组织的损害较为明显,提示肝脏也可能是人类RV的易感组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轻度肠型放-烧复合伤救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颈交感阻滞、壳聚糖包裹的pVITRO3-HD5-GLP2纳米粒联合L203对轻度肠型放-烧复合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探索救治肠型放-烧复合伤的综合措施.方法 TBSA15%Ⅲ度烧伤合并10 Gy放射损伤小鼠分为综合救治组及复合伤对照组,观察两组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以及小肠湿重、小肠隐窝细胞早期凋亡、恢复期增殖和肠道细菌移位等相关指标.结果综合救治可以使放-烧复合伤后动物平均存活时间延长;减轻小肠湿重的降低程度,减少肠隐窝细胞凋亡,促进恢复期肠上皮的增殖以及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结论综合救治措施可以改善肠型放-烧复合伤肠道的损伤,延迟小鼠的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