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透析和丹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36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丹参组,同时1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组1、2和3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和SOD)的水平。结果透析患者的AOPP、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常规透析组3个月时AOPP、MDA较服药前增加(P〈0.05),SOD降低(P〈0.05)。丹参组在1、2和3个月时所测MDA、AOPP明显低于服药前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而SOD则显著增高(P〈0.01),但3个月时AOPP、MD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血液透析可能加重MHD患者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2.
60例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透析组)、B组(透析加口服维生素E、丹参组)、C组(透析加大剂量维生素C预冲透析器联合维生素E、丹参组),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在第0、1、2、3个月检测血浆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B、C三组血浆AOP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含量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B、C组AOPP也明显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1)。与B组同时间点比较,C组AOPP也明显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1)。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处理透析器膜联合维生素E,丹参口服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
薛痕  常晓东  杨有京 《西部医学》2014,26(11):1453-1456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半年以上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厄贝沙坦组,同时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血浆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水平,并监测血压及血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厄贝沙坦组血浆MDA、AOPP、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降低(P<0.05).透析加厄贝沙坦组在治疗3月后所测得MDA、AOPP、CRP、IL-6明显低于服药前以及3月后常规透析组(P<0.05),而SOD则显著增高(P<0.05).常规透析组治疗前后相比,血浆AOPP、MDA、SOD水平有明显差异性(P<0.05);常规透析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CRP、IL-6、TNF-α水平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整个治疗期间透析加厄贝沙坦组患者血钾正常.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厄贝沙坦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效果及抗氧化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选择50例正常对照组及7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银杏达莫组、复方丹参组。3组共治疗4周。对照组及3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测定。结果 常规治疗组、银杏达莫组、复方丹参组治疗前SOD,GSH-PX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LP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银杏达莫组、复方丹参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MDA,LPO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有所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组治疗后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复方丹参组和常规治疗组(P〈0.01),MDA,LPO明显低于复方丹参组和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银杏达莫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为阻断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提供了一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VitE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40例MHD1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A组)和透析加口服VitE对照组(B组)。分别测定两组基础以及分组干预后1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MDA)和微炎症指标(CRP、IL-6)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MDA无显著差异(P〉0.05)。分组干预1个月后,常规透析组MDA较基础值增加(P〈0.05),CRP、IL-6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加Vit E组在1个月时MDA、CRP、IL-6明显低于基础值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结论 口服VitE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秀兰 《疑难病杂志》2010,9(9):662-664
目的探讨氯沙坦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DN患者64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100 mg口服,每日1次;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血糖、血脂,酶联免疫法测定血ox-LDL和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比色法测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组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ox-LDL和AOPP含量显著升高(P〈0.01)。氯沙坦治疗后,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ox-LDL和AOPP含量显著降低(P〈0.0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N组尿中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MDA和MCP-1含量显著升高(P〈0.01)。氯沙坦治疗后,不仅尿蛋白排泄显著减少(P〈0.01),尿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和MCP-1含量明显降低(P〈0.01)。(3)血清中MDA、ox-LDL、AOPP和尿中MCP-1含量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8、0.76、0.78、0.81,P均〈0.05),而SOD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可显著减少DN患者尿蛋白排泄,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灌喂精氨酸组,每组各12只。制备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在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测定MDA、SOD及NO。结果模型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及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L-arg组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SOD及NO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左旋精氨酸可以减轻心肺复苏后血中MDA的生成,增加SOD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血清NO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卡托普利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卡托普利治疗。另选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心搏指数(CI)变化及血清SOD、MDA、NO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及卡托普利组治疗前血清SOD、N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MDA高于正常组(均P〈0.05);治疗3周后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后卡托普利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卡托普利组血清NO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NO治疗后轻度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托普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CI显著升高(P〈0.05)。结论卡托普利干预可提高肺心病患者血清SOD、NO含量和CI,降低血清MDA水平;SOD、NO、MDA可能参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致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卡托普利可能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肺心病中起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功能及外周血鸢尾素(irisin)、Klotho蛋白(s-Klotho)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 MHD患者1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予以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生存质量、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irisin和s-Klotho浓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2组各维度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维度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肝蛋白(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SOD、MDA及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CO和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irisin和s-Kloth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irisin和s-Kloth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超纯透析可显著改善MHD患者的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提升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外周血Irisin、s-Klotho表达。  相似文献   

10.
刘镇平  杨义成 《河北医学》2009,15(6):639-641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erythrocuprein,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的水平变化与荨麻疹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5例急性荨麻疹、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30名正常健康者SOD活性、MDA及NO的水平。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SOD活性均低于慢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慢性患者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荨麻疹患者MDA和NO的水平高于慢性患者(P〈0.01~0.05)和正常对照组(P〈0.001~0.01),慢性患者其水平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氧化失衡存在于荨麻疹发病中,SOD、MDA和NO可能在荨麻疹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蔗糖铁)和治疗组(左卡尼汀+蔗糖铁),两组各40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贫血指标(Hb、Hct、SF、TSAT)和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的水平。结果①两组透析患者的贫血指标均低于正常值,AOPP、MDA明显升高。②两组治疗3个月时AOPP、MDA较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有75人贫血指标达标。③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MDA、AOPP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有上升的趋势(P〉0.05),治疗组EPO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蔗糖铁加重患者的氧化应激(OS),而左卡尼汀对OS有明确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肉碱治疗组(n=18).肉碱治疗组除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外,在每次透析结束时给予左旋肉碱1.0g静脉注射,治疗4周后测定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肉碱治疗后TAOC、SOD较对照组上升(P<0.05),MD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论 左旋肉碱能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SOD、GSH-Px和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缺血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治疗组(10 mg/kg)和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治疗组(30 mg/kg)。各组动物按要求给药,在预定时间进行神经损伤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组织内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介导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透析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毒症患者和非尿毒症患者以及不同透析方式下尿毒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及总羰基化合物(TCC)水平。结果与非尿毒症患者相比,尿毒症患者SOD、VitE、VitC水平较低(P〈0.01),CRP、MDA及TCC较高(P〈0.01)。腹膜透析患者SOD、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透析组(P〈0.05),与聚砜膜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DA、TCC水平低于两血液透析组(P〈0.05);CRP水平与血液透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聚砜膜组VitC、VitE水平高于血仿膜组,SOD、MDA、CRP及透析前TCC水平两组间无差异(P〉0.05);聚砜膜组透析前后TCC清除量高于血仿膜组(P〈0.01)。与TCC作多元回归分析所得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MDA(b=0.727,P〈0.01)、CRP(b=0.370,P〈0.01)、SOD(b=0.192,P〈0.05)、VitC(b=-0.153,P〈0.01)、VitE(b=0.054,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处于炎症、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可能是尿毒症羰基应激的重要机制。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对尿毒症炎症、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的影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干预对油酸所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心房钠尿肽(ANP)、B型脑钠肽(BNP)、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NK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建立模型后,静脉注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30mg/kg及生理盐水1mL/kg;3h后采集血液,提取血清,检测ANP,BNP含量,取肺组织检测湿/干质量比值、MDA含量及SOD,NKA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模型组的湿/干质量比值及ANP,BNP,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SOD,NKA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湿/干质量比值及ANP,BNP,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SOD,NKA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大鼠肺组织MDA含量、SOD,NKA活性及血清中ANP,BNP含量可反映肺组织损伤程度,而丹参多酚酸盐对油酸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红光照射方法降低氧自由基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用MRX- I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系统照射体外循环管中的血液120 min/次,8次为一疗程,照射前后抽血测定MDA、SOD、AOPP、GPX,对照组不照红光.结果 30例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减轻,自我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17.
黄芪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观察黄芪对其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透析过程中给予(治疗组)或不予(对照组)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另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志愿者10例为健康人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AOPP)、脂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维生素E(vitamin E,Vit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 结果:与健康人比较,MHD患者血浆AGEs、AOPP、MDA和CRP含量显著升高(P<0.01),VitE含量显著降低(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后,MHD患者血浆AGEs、AOPP、MDA和CRP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VitE浓度无变化(P〉0.05)。 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黄芪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氧化产物的蓄积,减轻微炎症状态。但减少抗氧化剂VitE丢失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用前列地尔治疗后血清丙二醛 (MDA)和超氧歧化酶 (SOD)浓度 ,并探讨MDA及SOD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内科综合治疗 ,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前列地尔治疗 2周后 ,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 (正常组 )血清MDA及SOD的含量。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DA和SOD分别明显高于和低于正常组 (P <0 .0 0 1)。实验组治疗后MDA明显降低 ,SOD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后MDA下降 ,SOD升高均不明显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前列地尔具有明显抗脂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