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16—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的重点区域,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对2016—2019年河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2016—2019年河北省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2016—2019年河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79 705例,年均发病率为59.63/10万,发病高峰期主要分布于6—8月。 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0∶1,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部、中南部和东部。 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时空聚集性,聚集时间主要分布在5—12月,2016—2018年高发病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部和中南部地区,2019年分布在河北省北部地区。   结论  河北省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人群、地区差异,且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中部及中南部地区为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地区;发病聚集区在各年间存在变化,对低发病地区的防控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吴维东  李勤  漆莉  赵寒  李柏松  杨琳  王菊 《疾病监测》2022,37(4):487-491
  目的  分析2016 — 2020年重庆市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探讨乙肝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获取重庆市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乙肝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利用GeoDa 1.14、SatScan 9.6空间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乙肝发病的热(冷)点地区探测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结果  2016 — 2020年重庆市共报告乙肝73 84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8.26/10万,发病率从2016年67.54/10万逐年下降至2020年27.56/10万。 男女比例为1.96∶1,年龄41~60岁组的病例占44.53%,职业为农民的比例占51.07%。 乙肝发病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探测到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 通过时空扫描确定3个乙肝聚集区,其中最大可能聚集区集中在渝东南地区,覆盖8个区(县),聚集时间为2016—2017年。  结论  2016 — 2020年重庆市乙肝发病高风险人群是农村地区41~60岁男性人群。 乙肝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防控的重点是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 建议在今后防控工作中应加强该地区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浙江省杭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优化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2019 — 2020年杭州市的流感发病情况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流感聚集性疫情数据来源于杭州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处置报告。 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扫描分析。  结果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杭州市共报告流感病例264 410例,发病率为269.98/万,发病高峰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6.54%。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9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1季度的GSA Moran’s I值为正值(P<0.001)。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共探测到71个街道为高–高聚集区,以杭州市主城区及临近地区为主。 时空扫描分析显示Ⅰ类聚集区主要位于主城区及周边临近地区,聚集时间为2019年12月15日至2020年1月25日,相对危险度(RR)值为20.86,对数似然比(LLR)为142 431.21,P<0.001。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所得的热点地区与实际监测到的流感聚集性疫情分布情况相近。  结论  杭州市流感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12月至次年1月为防控重点时段,主城区及临近地区为防控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贵州省甲型肝炎(甲肝)时空分布模式,为贵州省制定有针对性的甲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8年贵州省各县甲肝病例报告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时空扫描统计量等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甲肝的时空分布模式。  结果   2009—2018年贵州省累计报告甲肝病例10 47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84/10万,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趋势χ2=8280.97,P<0.001);2009—2018年贵州省甲肝发病整体存在空间聚集性,全局Moran's I值介于0.055~0.310,除2011年,其余年份甲肝发病有空间自相关(P<0.05),共探测到甲肝高–高聚集区44个,主要集中在黔中地区,低–低聚集区54个,主要集中黔东南地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9—2018年贵州省甲肝发病存在6个时空聚集区,每个聚集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聚集区大部分位于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遵义市、铜仁市和毕节市的部分区(县)。  结论   2009—2018年贵州省甲肝发病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全省整体存在时空聚集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黔南州和黔东南州的大部分区(县),提示研究区域应重点加强聚集区域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布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山东省疾病报告信息系统2016—2020年布病监测数据,运用ArcGIS 10.8软件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16—2020年布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山东省2016—2020年共报告人布病14 621例,年均发病率为2.93/10万;其中男性10 438例,女性4 183例;发病年龄以40~59岁为主。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6—2020年山东省布病报告发病率全局 Moran′s I 指数分别为 0.217、0.154、0.252、0.290和0.315(均为P<0.001),提示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 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鲁北和鲁中地区,与高发病率地区较为一致。“低–低”聚集区则主要位于青岛、烟台、威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和鲁西的部分地区。  结论   山东省2016—2020年布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布病发病率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和明显的空间聚集性,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和北部地区,需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6.
郭梦玥  郭卫东  郎胜利 《疾病监测》2022,37(8):1037-1041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探索肺结核高发区域,为制定相关防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内蒙古105个旗(县、区)肺结核患者登记数据,结合中国矢量化省界电子地图,进行趋势、空间自相关以及时空扫描分析,探索其空间聚集性。  结果  2017—2020年内蒙古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42.35/10万(42 368/10 004.97万);三维趋势分析图结果显示,2017—2020年内蒙古肺结核年均登记率由北向南先缓慢上升后下降,东西方向呈中间低两边高的“U”形分布;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2017、2019和2020年内蒙古肺结核登记率整体存在空间正相关性,Moran's I分别为0.256、0.314和0.339(P<0.05),2017—2020年“H–H”聚集区位于呼伦贝尔市(P<0.05);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共发现7个聚集区域覆盖36个旗(县、区),其中一类聚集区域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中心覆盖东部14个旗(县、区),聚集时间为2017—2018年。   结论  2017、2019和2020年内蒙古肺结核登记整体存在时空聚集性且聚集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地区,应加强东部地区肺结核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柳州市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和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聚集性,利用趋势面分析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趋势,并对各年度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8年柳州市手足口病的平均发病率为821.59/10万,主要为0~5岁儿童(95.90%),以散居儿童居多(64.58%)。 2014—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及重症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高发季节在4—7月和9—11月。 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014年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2015和2017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80%),2016和2018年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为主,其次为其他肠道病毒,EV71占比较低。 手足口病存在高度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集中在柳州市南部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高发地区集中在柳南区城区、鱼峰区城区、柳北区城区、城中区、拉堡镇、鹿寨镇、雒容镇、三都镇、进德镇、成团镇、沙塘镇、四排乡和古宜镇。 趋势面分析显示,手足口病发病率总体呈由北向南逐渐升高、东西两边向中间逐渐升高趋势。  结论   柳州市手足口病以<5岁散居儿童多见,有明显夏、秋季的发病高峰和地区聚集性,不同年份主导病原不同,应加强高发地区的危险因素研究,为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公共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索该省肺结核发病高危地区,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2019年贵州省肺结核患者发病数据,采用ArcGIS 10.2软件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可视化结果,GeoDa 1.14.0软件做空间自相关分析,SaTScan 9.5软件做时空扫描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9年贵州省报告肺结核患者715 985例,年均发病率为143.82/10万(103.24/10万~139.95/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06);肺结核发病具有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Moran′s I值在0.15~0.33之间);高?高发病聚集区主要分布于望谟县、紫云县、贞丰县(P<0.05)。 贵州省肺结核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分布,扫描出5个聚集区域共覆盖41个县(市、区),聚集时间均达5年,其中一类聚集区是以绥阳县为中心,覆盖23个县(市、区),聚集时间为2010—2014年。  结论   2010—2019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得到一定控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和时空聚集性,望谟县、紫云县、贞丰县、5个时空聚集区域所覆盖的县(市、区)为重点防治区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2016 — 2019年梅毒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测聚集区域,为梅毒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ArcGIS 10.2软件作为数据管理和呈现的平台,建立温州市2016 — 2019年梅毒空间分析数据库,对梅毒疫情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6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  结果  2016 — 2019年温州市共报告梅毒发病13 778例,纳入分析13 550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7.13/10万(0~365.14/10万),全局自相关结果显示梅毒疫情呈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温州市南部有4个空间相近的高–高聚集区域(共18个乡镇);局部G统计量热点分析结果显示,温州市梅毒存在31个“正热点”和5个“负热点”区域;SaTScan时空扫描探测到7个聚集区域。  结论  2016 — 2019年温州市梅毒报告发病率非随机分布,存在空间聚集性,疾病高发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梅毒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 方法 采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扫描方法对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监测的县(市、区)级层面数据进行时空统计分析。 结果 趋势面分析得出湖北省2016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自西向东、由南向北均呈轻微“U”形;全局自相关发现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发病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0.278,P=0.001);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手足口病高值聚集区和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包括大冶市、黄州区、铁山区、下陆区、黄石港区、鄂城区、梁子湖区和华容区等区。通过空间扫描统计得到2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手足口病高发病率聚集区域,聚集时间为4 — 7月,聚集地区为湖北省西北部及东南部。 结论 湖北省手足口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以此为指导,确定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区域,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乡镇/街道为研究尺度,分析2010—2020年贵州省贵阳市肺结核病登记病例的时空分布模式,为贵阳市制定精细化的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利用ArcGIS 10.8软件对贵阳市肺结核疫情进行三维空间趋势面分析、全局自相关分析、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并使用SaTScan v10.0.2软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2010—2020年贵阳市各乡镇/街道的肺结核年均登记率在南北方向上呈“南低北高”,东西方向上呈“U”形的趋势;历年全局Moran's I系数介于0.26~0.75之间(P<0.01),呈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区和“低–高”异常值区域主要分布于“三县一市”,“高–低”异常值区域和“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市辖区;时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共发现8个时空聚集区(P<0.05)。  结论  贵阳市肺结核患者在乡镇/街道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时空聚集性,2010—2020年肺结核发病的热点区域发生变化,从“三县一市”逐渐转移至市辖区,应对不同的地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成都地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为诺如病毒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以成都地区2014 — 2019年聚集性疫情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利用GIS软件与成都地区矢量地图关联,应用集中度法与圆形分布法分析疫情时间聚集性,Moran’s Ⅰ 法分析空间自相关。  结果  成都地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M值为0.3927872,具有一定时间聚集性,冬季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最低;不同型别的平均发病日与发病高峰期不同,时间集中于11月至次年3月。 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城区高于郊区特点,不同季节“热点”与“冷点”区域不同。  结论  成都地区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时空聚集性显著,应关注重点区域开展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017 —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收集杭州市2017 — 2019年登革热病例信息,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将病例分为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使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可视化呈现,使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  结果   2017 — 2019年杭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424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23例,本地病例1 201例。 2017年和2019年的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共得到36个本地病例高–高聚集区和37个输入性病例高–高聚集区。 对本地病例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聚集时间皆在2017年8 — 10月,1类聚集区以江干区闸弄口街道为中心,涉及31个街道,主要位于主城区内。 对输入性病例扫描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聚集时间都在2019年5 — 11月,1类聚集区以余杭区塘栖街道为中心,涉及29个街道。  结论   杭州市登革热疫情存在时空聚集性特征,本地病例和输入性病例在聚集空间和时间,以及高发人群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区域和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更精准防控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4 — 2019年河南省水痘病例时空分布特征,探讨空间聚集区域,为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2014 — 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河南省的水痘报告病例信息,使用SaTScan、Geoda等软件分析河南省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聚集分析。  结果  2014 — 2019年河南省通过监测系统共报告水痘病例143 3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13/10万,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全局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分别为0.441、0.392、0.447、0.372、0.335和0.163(P<0.001),高–高聚集区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地区。  结论  河南省水痘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以河南省中部地区为主,呈现较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相似文献   

15.
庞艳  吴成果  漆莉  汪清雅  张婷 《疾病监测》2021,36(2):167-171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4 — 2019年学生结核病登记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学生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 — 2019年重庆市学生结核病登记病例数据,应用地理信息软件ArcGIS 10.3进行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SaTScan 9.6软件探测病例的时空聚集性。   结果   2014 — 2019年重庆市学生结核病年均登记率为30.23/10万,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男性年均登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36,P<0.001),高中教育阶段年均登记率最高(81.05/10万)。 历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学生结核病登记率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学生结核病登记率呈高–高值聚集和低–低值聚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时空聚集性分析扫描出历年来最大可能聚集区主要位于渝东南片区(P<0.05),聚集时间逐年由上半年转向下半年。   结论   渝东南片区是重庆市学生结核病高负担聚集区,同时也是传播高风险聚集地区,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学生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广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布病防控策略提供时空线索依据。  方法   搜集并整理广州市2015—2021年布病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计算其发病率;运用ArcGIS 10.3软件将该病发病率用地图形式加以展现,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   2015—2021年广州市共报告布病病例364例,平均发病率为3.71/100万,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3—7月,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2.09%;职业分布以牲畜从业人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3.41%,其次为家务/待业者占22.80%;全局空间上分析,城乡结合区域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区域。  结论  广州市从事牲畜交易、屠宰、销售等从业人员为布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牲畜交易市场管理;非职业人员有一定感染风险,需加大宣传提高布病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甘肃省炭疽重点流行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2011 — 2017年炭疽发病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聚集性。 方法 采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利用2011 — 2017年甘南州炭疽发病率数据,以乡镇级层面计算其空间分布的全局、局部自相关系数,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2011 — 2017年甘南州炭疽发病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局部自相关分析的发病“热点”区域为玛曲、碌曲、夏河和卓尼县的部分乡镇;空间扫描统计发现炭疽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高发病率聚集区为玛曲、碌曲和夏河县的25个乡镇,聚集时间为2015 — 2017年( LLR=260.09,RR=12.91,P<0.001)。 结论 2011 — 2017年炭疽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玛曲、碌曲和夏河县是炭疽防控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该地区HFM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网络直报的大理州HFMD的发病资料,对2016—2021年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扫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大理州HFMD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21年大理州累计报告HFMD 32 476例,年均发病率为149.00/10万,多数年份为双峰流行,主高峰在7月,而少数年份为单峰流行,2020年高峰在11月,2021年高峰在1月;男女发病率性别比为1.30∶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6岁,散居儿童占比最高;高发病率地区逐年变化。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大理州仅有2017年的HFMD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相关性显示,2016—2019年大理州HFMD发病率具有局部空间相关性,而2020—2021年不具有。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大理州HFMD发病率具有时空聚集性,主集群在地理空间上均有所变化,其中2018年覆盖范围最大,相对危险度值为5.34,对数似然比值1 452.77,P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江西省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丙肝的风险识别、预警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江西省丙肝的监测数据,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用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6—2021年江西省累计报告丙肝病例14 982例,其中死亡病例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44/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3%。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69岁,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为主。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2021年丙肝发病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性,高发区域主要分布在萍乡市、九江市、抚州市和南昌市所辖县(区)。时空扫描分析探测到1个Ⅰ类聚集区和3个Ⅱ类聚集区,Ⅰ类聚集区域主要覆盖萍乡市主城区和周边县(区)。结论 江西省丙肝发病具有明显的人群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萍乡市、九江市、抚州市和南昌市的主城区及周边临近县(区)为丙肝发病的重点聚集区,需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2015-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基于乡镇尺度上的手足口病时空聚集性,为手足口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度值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季节特征。基于乡镇尺度上,采用SaTScan 9.4.2软件对2015-2017年荆州市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率进行时空聚集性探测,比较以不同风险人口数为最大空间扫描窗口的探测效果,选择最优空间扫描窗口。采用Mapinfo 7.0 (试用版)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 2015-2016年荆州市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季节性,2017年无季节性。以20%风险人口数为最大扫描窗口的扫描效果最优,时空扫描共探测到5个聚集区,其中一级聚集区以公安县孟家溪镇为中心,辖21个乡镇,聚集时间为2016年4月17日至5月16日(LLR=815.19,RR=7.24,P=0.000)。二级聚集区聚集时间为4-7月,涉及荆州区、沙市区、监利县和洪湖市。结论 荆州市手足口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以其为指导确定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区域,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