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33(IL-33)和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90 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175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两组IL-33和netrin-1水平,分析IL-33和netrin-1与aSAH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IL-33和netrin-1对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生存组血清IL-33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而netrin-1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血清IL-33水平与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呈正相关(P<0.01);netrin-1水平与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呈负相关(P<0.01)。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5 mm、Hunt-Hess 分级(Ⅳ~Ⅴ级)、Fisher分级(3~4级)、IL-33水平升高和netrin-1水平降低是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血清IL-33和netrin-1预测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885,当截断值为659.46 pg/mL、223.62 pg/mL时,灵敏度分别为72.73%、82.61%,特异度为71.20%、81.82%;两者联合预测aSAH患者短期预后的AUC为0.897,灵敏度为83.15%,特异度为85.45%。结论血清IL-33和netrin-1与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SAH手术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标志物,且两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气体分析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165例aSAH患者,按是否并发DCI分为DCI组和非DCI组。分析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脑脊液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65例aSAH患者中并发DCI 51例(30.9%)。与非DCI组比较,DCI组脑积液pH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氧分压(PO2)、脑脊液碱剩余(BE)、血氧饱和度、总蛋白和炎性细胞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室铸型(OR=0.640)、基线GCS评分(OR=1.388)、Hunt-Hess分级(OR=2.145)、Fisher分级(OR=3.327)、脑脊液pH(OR=1.507)、脑脊液PCO2(OR=0.712)与DCI发生独立相关。 结论较高脑脊液pH和较低脑脊液PCO2是DCI潜在影响因素,可能是预测aSAH患者并发DCI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意识水平、临床病情分级、动脉瘤破裂次数、CT Fisher分级、动脉瘤的部位、瘤体、瘤颈大小、囊颈比例、治疗方式,共14项50个水平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自变量分别定义并赋值.以30 d预后及>6个月以上预后分别为因变量并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y1=30 d预后时,Hunt-Hess分级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 0、Ⅰ、Il级时,其OR(与 Hunt-HessⅣ、V级比较)值分别为107.677(P<0.01)、63.750(P<0.01)、51(P<0.01).y2=6个月以上预后为因变量,意识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13~15分、8~12分的OR值(与 GCS 3~7分患者比较)分别为:42.9(P<0.01)、19.5(P<0.05).结论 所有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临床病情分级(Hunt-Hess分级)是影响30 d预后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意识水平是影响6个月以上预后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aSAH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2018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2例aSAH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受试者血清Lp-PLA2水平,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Hcy水平,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病例组出院时预后,分析血清Lp-PLA2、Hcy与aSAH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Lp-PLA2、Hcy单独及联合预测aSAH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Lp-PLA2、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p-PLA2:(319.24±96.82)ng/mL vs.(173.56±58.97)ng/mL,Hcy:(19.04±5.77)μmol/L vs.(10.27±3.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PLA2、Hcy水平与aSAH患者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有关(P0.05)。病例组预后不良患者血清Lp-PLA2、Hcy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血清Lp-PLA2、Hcy单独及联合预测aSAH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95%CI:0.759~0.915)、0.829(95%CI:0.736~0.899)、0.909(95%CI:0.835~0.956),敏感性分别为80.77%、85.31%、90.46%,特异性分别为75.76%、65.15%、80.79%。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和血清Lp-PLA2、Hcy高水平是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aSAH患者血清中Lp-PLA2、Hcy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预测aSAH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周永志  张小兵  王建莉  俞学斌 《浙江医学》2019,41(18):1975-1977,198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67例aSAH患者发病24h内、10d及出院6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比较认知障碍(MoCA评分≤27分)发生率、早期评估与出院6个月评估认知障碍符合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aSAH发病24h内、10d及出院6个月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0.7%、60.5%和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发病后24h内、10d评估与出院6个月评估认知障碍符合率分别为69.5%、83.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OR=0.97)、糖尿病(OR=0.85)、烟酒史(OR=0.94)、Hunt-Hess分级(OR=2.87)、改良Fisher分级(OR=1.95)、并发症(OR=3.69)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颅内aSAH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不同时期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颅内aSAH患者出院6个月发生认知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长期烟酒史、Hunt-Hess评分、Fisher分级、并发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aSAH老年患者11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IV~V级)43例和预后不良组(I~III级)69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瘤的位置、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并发症因素的差异,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比例、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手术时机和脑积水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均是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高改良Fisher分级和Hunt-Hess分级可增加重症aSAH老年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治疗此类高风险患者时应格外谨慎,采用合理的个体化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再出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59例aSAH患者与39例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患者入院时TEG检测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探讨TEG参数与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的关系.根据有无再出血将aSAH患者分为再出血组与无再出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小板及其TEG参数的差异.结果 aSAH组的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抑制率显著高于UIA组(U=1 505,P<0.01),ADP抑制率与Hunt-Hess分级(r=0.387,P<0.01)、Fisher分级(r=0.382,P<0.01)呈正相关.再出血患者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抑制率、ADP抑制率较无再出血患者明显增加(P <0.05,P<0.01).结论 aSAH后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而再出血与血小板功能明显降低有关,TEG检测血小板功能可作为预警指标帮助评估aSAH的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背景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的常见急症,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造成自发性SAH的首位病因,而动脉瘤再出血是动脉瘤性SAH(aSAH)最常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然而关于aSAH患者再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目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 对aSAH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aSAH患者再出血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0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200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次出血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46例和非再出血组154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指标、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及影像学指标,对发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平均收缩压、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责任动脉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收缩压与aSAH患者再出血无关(P>0.05),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责任动脉瘤直径及后循环动脉瘤是aSAH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责任动脉瘤直径及后循环动脉瘤是aSAH患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应关注并积极预防以上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致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WFNS)I级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7例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破裂后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WFNS I级患者。用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来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并将GOS 1~3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方式、高血压史、吸烟史、血管痉挛、脑梗死、Fisher分级和动脉瘤形态(动脉瘤大小、瘤颈、AR、SR、动脉瘤角度、血管角度、血流角度、动脉瘤朝向、A1段形态学、子囊)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再用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在407例WFNS I级的患者中仅30例(7.4%)出现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38,95%CI=1.003~1.075,P=0.033)、Fisher分级>3(OR=5.109,95%CI=1.806~14.457,P=0.002)、治疗方式(栓塞 vs. 保守治疗,OR=0.200,95%CI=0.068~0.588,P=0.003)和子囊(OR=4.957,95%CI=1.730~14.207,P=0.003)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Fisher分级、治疗方式、子囊和联合诊断AUC值分别为0.691(95%CI=0.586~0.796)、0.687(95%CI=0.597~0.778)、0.658(95%CI=0.543~0.773)、0.574(95%CI=0.457~0.691)和0.817(95%CI=0.739~0.896)。结论:较大年龄、动脉瘤子囊形成及Fisher分级>3是WFNS I级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栓塞治疗后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邢吉军  李强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69-170,180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aSAH患者的预后与Hunt—Hess分级、术前血管痉挛程度、年龄、动脉瘤直径、动脉瘤位置、血压及性别的关系。结果aSAH患者Hunt—Hess分级越高,术前血管中重度痉挛、动脉瘤直径越大预后越差,而不同年龄,是否患高血压,以及不同性别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动脉瘤直径可用于判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意识水平、临床病情分级、动脉瘤破裂次数、CT Fisher分级、动脉瘤的部位、瘤体、瘤颈大小、囊颈比例、治疗方式,共14项50个水平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自变量分别定义并赋值。以30 d预后及>6个月以上预后分别为因变量并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y1=30 d预后时,Hunt-Hess分级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 0、Ⅰ、Il级时,其OR(与Hunt-HessⅣ、V级比较)值分别为107.677(P<0.01)、63.750(P<0.01)、51(P<0.01)。y2=6个月以上预后为因变量,意识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13~15分、8~12分的OR值(与GCS 3~7分患者比较)分别为:42.9(P<0.01)、19.5(P<0.05)。结论所有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临床病情分级(Hunt-Hess分级)是影响30 d预后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意识水平是影响6个月以上预后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为慢性脑积水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27例aSAH患者发生慢性脑积水20例,发生率为1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出血破入脑室、急性脑积水、多次出血与aSAH后慢性脑积水有关,而性别、动脉瘤位置、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与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多次出血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年龄、多次出血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高危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对具上述高危因素的aSAH患者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以减少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2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2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7分98例,为认知障碍组;30~27分24例,为正常组。分析aSAH后认知障碍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与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前CT-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诊断明确至手术时间、动脉瘤大小、治疗方式与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OR=10.562,95%CI:1.803~61.875)、术前CT-Fisher分级(OR=0.066,95%CI:0.004~1.061)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术前CT-Fisher分级高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宏国  熊刚  石海亮 《安徽医学》2022,43(11):1318-1322
目的 研究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aSAH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aSAH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185例和转归不良组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脑脊液AQP4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LDH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脑脊液LDH、AQP4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SAH预后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SAH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转归良好组相比,转归不良组入院Hunt-Hess分级(Ⅲ~Ⅳ)比例、改良Fisher分级(3~4)比例、并发脑血管痉挛比例、并发脑积水比例及脑脊液LDH、AQP4水平均较高,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较低(P<0.05)。脑脊液LDH、AQP4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SAH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5、0.801和0.886。入院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95%CI):1.997(1.336~2.988)]、改良Fisher分级3~4级[OR(95%CI):3.154(1.862~5.344)]、GCS评分[OR(95%CI):1.924(1.298~2.853)]、并发脑血管痉挛[OR(95%CI):1.936(1.273~2.945)]、并发脑积水[OR(95%CI):1.853(1.158~2.966)]、LDH[OR(95%CI):1.995(1.332~2.987)]、AQP4[OR(95%CI):2.104(1.441~3.071)]均是aSAH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脊液中LDH、AQP4水平增高是影响aSAH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有助于预测aSA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和白蛋白(Alb)/Fib(AFR)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迟发性脑缺血(D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院收治的aSAH患者170例,根据发生DCI的情况,将患者分为DCI组52例与无DCI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评估NLR和AFR对aSAH患者DCI的诊断效能,分析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估NLR-AFR评分对aSAH后DCI的预测价值。结果DCI组的年龄、Hunt-Hess分级III-V/I-II、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LR、Fib水平均高于无DCI组(均P<0.05),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Alb水平、AFR均低于无DCI组(均P<0.05)。NLR对aSAH后DCI诊断的AUC为0.702,灵敏度为0.71,特异度为0.61;AFR对aSAH后DCI诊断的AUC为0.725,灵敏度为0.73,特异度为0.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OR=0.797,95%CI:0.674~0.943,P<0.05)、Hunt-Hess分级≥III(OR=3.225,95%CI:1.053~9.874,P<0.05)、NLR>9.65(OR=3.743,95%CI:1.498~9.352,P<0.05)、AFR>11.20(OR=0.320,95%CI:0.132~0.777,P<0.05)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NLR-AFR评分预测aSAH后DCI的AUC为0.796(95%CI:0.720~0.871,P<0.05)。结论外周血NLR升高、AFR降低是影响aSAH患者DCI的独立危险因素。NLR-AFR评分可作为诊断aSAH后DCI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108例非老年aSAH患者中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CRP、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SⅡ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CRP、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与SⅡ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9.9%、60.0%、0.874和95.8%、63.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I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 1 月—2018 年6 月绍兴市人民医院113 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破裂IA 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Rankin 量 表(mRs)评价预后,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评分0 ~ 1 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评分2 ~ 6 分)。 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13 例患者中,83 例(73%)预后 良好,30 例(27%)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unt-Hess 分级、Fisher 分级、手术时机及脑积 水对预后有影响(P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l ^ R=1.065(95% CI :1.012,1.121)]、 Hunt-Hess 分级[Ol ^ R=9.497(95% CI :2.034,44.345)]、手术时机[Ol ^ R=3.957(95% CI :1.242,12.604)] 及 脑积水[Ol ^ R=8.005(95% CI :1.552,41.278)] 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Hunt-Hess 分级、 手术时机及脑积水能够影响行介入治疗的破裂IA 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中不同的手术夹闭方式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11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评分)分为两组,即预后良好组(GCS评分为4~5分,n=93)和预后不良组(GCS评分为1~3分,n=2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前交通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GCS评分低、Hunt-Hess分级Ⅲ~Ⅳ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术后脑梗死、术后脑血管痉挛、术后脑积水和单线夹闭(动脉瘤夹夹片在一条虚拟线上)与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Ⅲ级、术后脑梗死和术后脑积水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899、10.300、2.483、14.360,P<0.05)。多线夹闭(动脉瘤夹夹片在两条及以上虚拟线上)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OR=0.089,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Ⅲ级、术后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血管内治疗高分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疗效为应变量,选取可能影响预后的17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以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预后,随访6个月~10年,预后良好(GOSⅣ~Ⅴ级)率55.17%(48/87)。统计分析显示:入院时Claassen分级≥3级(OR=5.565,P=0.037),脑室内出血(OR=2.836,P=0.04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年龄、手术时机、动脉瘤部位及大小、入院血糖等因素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高分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预后与入院时Claassen分级及脑室内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2周后患者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65例、无脑积水组150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后脑脊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脊液红细胞计数。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破入脑室、合并脑内血肿、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HMGB1、NSE、红细胞计数是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HMGB1、NSE、红细胞计数是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aSAH患者发生脑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