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表氧前列腺素F2α在急性脑外伤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8-表氧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对急性脑外伤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90例急性脑外伤病人,按入院时GCS评分,分成轻型组(30例),中型组(26例),重型组(34例)。在受伤第1、2、3、7、14d(重型组至30d),分别对存活病人用ELISA法测定血浆8-iso-PGF2α含量。随访3个月,根据GOS标准分为死亡组(30例),恢复不良组(28例),恢复良好组(32例)。以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 (1)脑外伤各组伤后1周内4次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8-iso-PGF2α峰值均在伤后第2d;伤后2周8-iso—PGF2α测值仅重型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脑外伤越严重,GCS评分越低,血浆8-iso-PGF2α的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其预后越差。当8-iso-PGF2α含量〉25ng/L且持续不降者,多为死亡和重残。结论 血浆8-iso-PGF2α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脑外伤患者伤情、预后评估的有效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对颅内小病灶进行术前定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定位技术,对26例颅内小占位病灶进行术前定位,然后进行小骨瓣开颅手术,将颅内小病灶显微镜下全切。结果:26例患者经过定位网定位后,准确而微创地切除了病灶,而且诊治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具有定位准确、安全等优点,是重要的神经外科微创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3.
雷炜  于洪升  刘希光  梁军 《山东医药》2003,43(31):36-37
化疗是引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疾病本身常使其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而化疗副作用又可加重这种状况。1999~2002年,我科采用醋酸甲羟孕酮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PET-CT检测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于每一例病人病变处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同一病灶分别取肿瘤组织内SUVmax位于2.5~5.0与〉5.0的区域穿刺。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内部不同区域VEGF表达。结果 NSCLC组织VEGF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UVmax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表达在不同的原发肿瘤直径、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显著性(t=2.62、4.91,P〈0.05);SUVmax在不同的原发肿瘤直径、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显著性(t=2.62、2.34,P〈0.05)。NSCLC组织SUVmax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9,P〈0.05)。结论 NSCLC组织SUVmax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为NSCLC放射治疗剂量的确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大多在发病后2周内(21例,77.78%),经治疗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得到改善(P<0.05).结论 在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1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38例需要手术治疗)后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的51例患者,低钠血症治愈47例,因脑损伤严重死亡2例,需长期高钠饮食以维持血钠正常1例,家属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7.
棘突椎板切开复位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切开复位术应用效果.方法 经后正中入路行椎管内肿瘤切除18 例,术中将相应病变节段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板整体切割取下,切除椎管内肿瘤后,整体原位回植棘突椎板,钛片-钛钉固定,完成椎管成形.结果 18 例病人中棘突椎板切开复位节段2 ~ 6 节段(平均3.8 节段),肿瘤全切17 例,全切率94.4%.所有病例术野显露满意,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均未加重,术后7 ~10 d 摄X 线片观察,棘突椎板均恢复原位连续性.随访复查MRI、X 线片,回植的组织均无移位,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该术式解剖性地重建椎管结构,术后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量化研究乙状窦前入路中每一步岩骨切除及血管神经牵拉完成后获得的斜坡中央凹陷区显露范围及手术自由度。方法对20例头颅标本采用乙状窦前入路,骨切除分4步进行:迷路后骨质切除,上、后半规管切除,切除岩尖并打开Meckel's腔游离三叉神经,全切迷路及耳蜗并后移面神经。每一步完成后分别测量斜坡中央凹陷区的显露范围和手术自由度。结果岩尖切除、打开Meckel's腔游离三叉神经后,斜坡中央凹陷区显露面积为(190±32)mm^2,占整个入路完成后的95%,与磨除上、后半规管后的显露范围相比差异显著,手术自由度亦显著增加。结论乙状窦前联合部分迷路岩尖切除手术入路能够较好的显露斜坡中央凹陷区。岩尖的切除和打开Meckel's腔游离三叉神经是充分显露斜坡中央凹陷区并提供足够手术自由度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瘤颈部形态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3例经显微夹闭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通过CTA确定动脉瘤体形态和颈部形态。据动脉瘤颈部形态是否规则将动脉瘤分为两组,然后据术后是否出现脑梗死将动脉瘤分为两组,分别将两组间的动脉瘤形态和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术后相关脑梗死的预后因素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确定。结果:203例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81例,规则122例。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65例,形态规则138例。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40例,总的脑梗死发生率19.7%。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伴有较高的瘤体形态不规则出现率(χ2 =37.494,P<0.001)、术中破裂率(χ2=11.604,P=0.001)、临时载瘤动脉使用率(χ2=59.286,P<0.001)和术后脑梗死发生率(χ2 =21.262,P<0.001)。多变量分析中不规则颈部形态(OR=3.023,95%CI=1.291~7.075,P=0.011)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OR=2.762,95%CI=1.152~6.622,P=0.023)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是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早期超选择动脉灌注罂粟碱及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76例CVS患者均在临床症状明显恶化后8 h内接受动脉内0.3%的罂粟碱灌注,对12例近端、局限性CVS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治疗前、后痉挛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采用Bartel指数对治疗前、后临床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TCD显示治疗前、后MCA平均血流速度由(149±4)cm/s降至(108±5)cm/s(t=38.31,P<0.05),治疗前Bartel指数为29±6,治疗后为49±7(t=32.12,P<0.05),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按Jennett方法评定,良好61例(80.26%),较差12例(15.79%),死亡3例(3.95%).结论 早期超选择动脉灌注罂粟碱及血管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